?

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實施路徑芻探

2023-06-16 12:08游龍俞如楠
成才之路 2023年16期
關鍵詞:全面發展勞動教育高職院校

游龍 俞如楠

摘要:勞動是個人維持生存與發展的必要手段。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根本保障。文章針對高職院校開展的勞動教育面臨的教師教學形式單一、學生勞動意識淡薄等問題,提出構建系統、完備的勞動教育體系,完善勞動教育的考核與評價機制,建設家庭、學校、社會多維聯動的勞動教育模式,豐富勞動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等,以期提高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實效。

關鍵詞:勞動實踐活動;勞動教育;高職院校;勞動價值觀;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G40-01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6-0129-04

勞動是個人維持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手段。學生參加勞動實踐活動既有助于自身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樹立積極正向的勞動價值觀念,又有助于自身繼承和弘揚勞動精神,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高職院校作為能夠培養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且具有較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陣地,應大力弘揚勞動精神,科學構建新時代的勞動教育體系,以促使廣大學生樹立尊重勞動、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的勞動價值觀念。在日常教學中,高職院??赏ㄟ^組織學生開展校園文體活動及專業實訓活動落實勞動教育,還可以將勞動教育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進行有機融合,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高職院校開展勞動教育的現實價值

1.勞動教育是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

(1)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高等職業教育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勞動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五者不可偏廢。高職院校開展勞動教育,有助于促進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是實現高等職業教育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能夠幫助學生逐漸樹立以艱苦奮斗、吃苦耐勞、辛勤勞動和誠實勞動為基本內涵的勞動精神;能夠增進學生對“勞動最美好”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學生對美的認知和對廣大勞動者的尊重;能夠促使學生將專業理論知識與勞動生產實踐相結合,從而增進對專業理論知識的認識和理解;能夠增強學生的體質,磨煉學生的意志,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

(2)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高職院校是技術技能型人才成才的沃土和搖籃,在其人才培養體系中,實習、實訓、實踐是被著重強調、不可缺少的環節。高職院校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實習、實訓、實踐活動,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另外,當前高職院校推行的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現代學徒制等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生產技術崗位和勞動實踐崗位,大大增加了學生走出校門、走進企業、走進社會的機會,有助于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2.勞動教育是連接高職學生和社會的重要紐帶

(1)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及勞動觀。教育活動與勞動生產活動的分離、社會多元價值觀的影響等使部分高職學生的勞動價值觀念產生偏差,進而樹立了不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拒絕“辛苦”“不自由”的職業,選擇“輕松”“沒有壓力”的職業的思想觀念已成為部分高職學生的擇業、就業標準。對此,高職院校應將專業課程教育與勞動教育進行融合,并通過深入挖掘專業課程中的勞動元素,將勞動教育理念充分融入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促使學生認識到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通過勞動才能創造出美好的生活。另外,專業課程教育和勞動教育形成合力也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使學生在進入工作崗位后,能夠持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做到精益求精、不懈奮斗。

(2)培養學生的勞動精神、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高職院校致力于培育學生執著專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及爭創一流、艱苦奮斗的勞模精神,以期使學生逐漸成長為一名擁有一技之長的新時代工匠。高職院校的這一人才培養目標與勞動教育的實施目標高度一致。培育工匠精神、勞模精神離不開豐富的勞動實踐,培養勞動精神、塑造積極正向的勞動實踐觀和價值觀也缺少不了大量的勞動實踐,因此高職院校應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勞動實踐活動。另外,以社區服務、志愿服務、社會實踐和鄉村振興項目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益勞動活動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服務社會、服務他人的機會,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

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眲趧咏逃鳛槿姘l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實現了快速發展,各高職院校也逐漸增加了對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陸續開展以勞動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并在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中提出關于勞動的具體要求。也有一些高職院校,為促進勞動教育的落實,將勞動教育作為通識課程或興趣課程引入教育體系。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1.學生對勞動認識不足,勞動意識淡薄

首先,當前在高職院校學習的大學生多數為“00后”,相校于早期的大學生,他們的成長環境更為優越,他們參與家庭、學校、社會勞動的機會相對較少,因此普遍存在勞動意識淡薄的情況。其次,部分學生受社會上錯誤勞動價值觀念的影響,對勞動缺乏正確的認識,甚至表現出輕視勞動、不尊重勞動者、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象。最后,在部分高職院校中,勞動常常被當作是一種強迫性、懲罰性的教育手段,學生參與勞動往往并不是出于內心自發的需要和追求,而是來自外界的一些“安排”和“要求”,因此對參與勞動表現得不積極和不情愿,這不利于勞動教育目標的達成。

2.勞動教育內容單薄、形式單一、場所固定

勞動教育的內容單薄、形式單一、場所固定是當前高職院校勞動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具體來說,高職院校開展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通常為清掃和維護校園環境等簡單勞動,而教育形式通常為體力勞動。體力勞動作為一種重要的勞動手段,在勞動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勞動不僅包括體力勞動,腦力勞動也應成為勞動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另外,高職院校開展勞動教育的場所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高職院校主觀上對校園以外的勞動缺少關注,開展校外勞動教育活動的難度較大、較煩瑣,所以大多數高職院校開展的勞動教育通常都集中于校園之內。

3.勞動教育缺乏系統性和規范性

高職院校開展的勞動教育普遍存在重勞動、輕教育,重勞動內容、輕價值引領,勞動實踐和思想教育相互分離等問題,這導致勞動教育成效不高,學生也難以從勞動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獲。另外,部分高職院校在組織實施勞動教育前缺乏科學系統的規劃,以至于頂層設計缺失或者不完善,對勞動教育的實施主體、實施方案、考核標準、經費保障、資源配置也缺少系統性的安排,這使得勞動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呈現片面化、隨意化、碎片化等狀況,因此實施動力不足,教學成效不佳。

4.家庭、學校與社會的勞動教育缺少聯動

生活離不開勞動,勞動作為個人的立身之本、成才之基,體現在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勞動教育作為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提高學生勞動技能的重要手段,體現在學生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生活中。高職學生正處于心理和生理逐漸走向成熟的重要時期,環境對其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影響巨大,某些學生的勞動認知和勞動價值觀之所以存在偏差,就是因為受到家庭或社會上那些錯誤的勞動觀念的影響。然而,部分高職院校卻固執地將勞動教育局限于校門之內,忽視家庭和社會對培養學生勞動行為和塑造學生勞動品質的作用,在學校內開展的勞動教育同在家庭和社會上開展的勞動教育缺少聯動,相互脫節,從而導致勞動教育的實效大打折扣。

三、高職院校實施勞動教育的路徑及策略

1.構建系統、完備的勞動教育體系

構建系統、完備的勞動教育體系,是高職院校落實勞動教育的重要路徑之一。首先,高職院校要努力推進勞動教育與專業課程教育的融合。具體來說,第一,高職院校要積極開設勞動教育通識課程和勞動興趣課程,并將勞動科學的理論知識、生產生活的實踐知識等以課程學習、課堂講授、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傳遞給學生。第二,高職院校要將勞動教育與專業課程教育相互融合,將專業教育的價值目標同勞動教育的精神追求緊密聯系起來,使勞動教育與專業課程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合力,共同引導學生了解和認識與專業知識相關的勞動實踐。其次,高職院校要加強實踐教育。實踐是勞動教育的重要手段,學生親身參與勞動實踐,既能增強勞動體驗感、滿足感與獲得感,又能領會勞動的價值與精神。具體來說,第一,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學生實習、實訓等實踐教學環節,引導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相關的實踐教學環節中。第二,高職院校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公益勞動活動,如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勤工助學等,以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創新能力、協作能力,培育學生敢于擔當、樂于奉獻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最后,高職院校要積極推進勞動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是勞動教育的重要載體和實施通道,高職院校要充分把握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內涵,將勞動教育科學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具體來說,第一,高職院??衫脛趧咏逃?、主題勞動日、五一勞動節等契機,組織學生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創新、內涵深刻的校園文體活動。第二,高職院??山M織開展榜樣教育活動,積極為學生樹立學習的典范和榜樣,并邀請各行各業的專業技術能手、行業精英、勞動模范、知名工匠等走進校園,與學生面對面地溝通和交流,從而充分發揮榜樣先進的感召力,有效激發學生的勞動熱情。第三,高職院??沙浞掷脤W校官網、公眾號、微博、自媒體等線上宣傳平臺,開展勞動宣傳教育。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拓寬了勞動教育渠道,豐富了勞動教育內容,高職院??梢劳泄娞?、微博、自媒體等線上媒介進行勞動教育的宣傳,以提高勞動教育的影響力。

2.完善勞動教育的考核與評價機制

中共中央、國務院2020年3月發布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全面構建體現新時代特征的勞動教育體系,需要健全勞動素養評價制度,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因此,高職院校應積極完善勞動教育的考核與評價機制。具體來說,首先,明確勞動素養評價標準。高職院校要根據自身的辦學特色、人才培養目標及課程體系,積極構建勞動教育考核標準和勞動素養評價標準。其次,構建勞動激勵機制。一方面,高職院校要按照“一人一檔”的原則建立學生勞動檔案,客觀公正地記錄學生參與勞動實踐的過程,生成勞動實踐和勞動素養評價結果,并將其作為評優評先的參考依據。另一方面,高職院??赏ㄟ^開展勞動成果展示和勞動先進個人事跡展示等活動,挖掘和宣傳熱愛勞動、崇尚勞動、精于勞動的先進典型。再次,完善勞動評價方式。高職院校應積極轉變以往以勞動教育管理教師單一評分為主的勞動素養評價模式,構建學生、教師、社團、企業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新型評價模式。從入學到畢業全過程記錄學生的勞動表現,從勞動理念到勞動實踐全方位評估學生的勞動能力,并從課程學習、校園生活、學生社團活動、實習實訓等不同維度對學生的勞動素養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最后,高職院校應積極構建勞動教育結果公示與審核制度,保障學生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確保勞動素養的評價過程公正公平,評價結果真實可靠。另外,高職院校還應積極探索勞動教育質量監測制度和反饋機制,保證勞動教育的過程和結果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監測和反饋。

3.建設家庭、學校、社會多維聯動的勞動教育模式

勞動存在于家庭、學校、社會等多個場域,開展勞動教育,既要關注學校這一主要教育陣地,又要充分發揮家庭和社會的能動力量,構建家、校、社會三者相互聯動、相互促進的勞動教育模式,形成家、校、社會教育合力,從而促進勞動教育的落實。具體來說,首先,幫助學生家長正確認識勞動教育的價值和意義。高職院校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和聯系,以幫助學生家長從根本上認識到勞動是維持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并鼓勵學生家長引導學生參與家庭中的日常勞動,以鍛煉學生的必備勞動技能,培養學生崇尚勞動、積極參與勞動的優秀品質。其次,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企業實習實踐活動。高職院??梢劳挟斍巴菩械男F蠛献?、產教融合、現代學徒制等教學模式,探索將生產實踐現場“搬”到學校,讓學校教育與企業實際勞動相聯接的現代勞動教育模式,引導學生走進企業,鼓勵學生參加與所學專業相關的社會勞動實踐活動,從而將學生的企業實習實踐安排與教學工作計劃有機結合起來。最后,高職院校要加強與社區、公益組織的聯系,充分依靠社區和各類公益組織、志愿服務機構的資源和力量為學生創造走出學校、服務社會的崗位與機會,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以促使社會維度的勞動教育向健康科學的方向發展。

4.豐富勞動教育的內容和形式

勞動教育能夠強化高職院校的育人功能,高職院校應結合人才培養目標,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勞動教育活動。具體來說,在內容上,一是將勞動教育與時代發展相結合。高職院校要充分考慮當前科技發展、產業變革和行業前進的方向,注重新興技術支撐和社會服務的新變化,引入與現代科技條件相適應,與產業發展相協調,與行業前景相統一的勞動實踐新形態,讓學校教育保持與行業發展步調一致,讓學生掌握與企業實踐相適應的技能。二是將勞動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相結合。鼓勵在校大學生將“創新之想法”與“勞動之實踐”結合起來,以勞動創造價值,以勞動創造幸福。高職院校要將勞動教育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中,將勞動法律、勞動倫理、勞動品德等勞動教育理論放在重要位置,從而為學生實現創業夢想儲備相應的知識。三是實現勞動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的互融共促。在形式上,傳統的“說教式”“灌輸式”勞動教育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當前社會的發展要求和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勞動教育的模式要求新、求變。一方面,高職院??梢詫斚聼衢T的大數據技術、多媒體應用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融入學生的勞動教育中,如通過智慧化課堂、AI體驗模擬企業實踐勞動和生產生活勞動。另一方面,高職院??煞e極開展“線上+線下”的勞動教育模式,依托自媒體、微信等線上平臺,合理利用網絡上豐富的教育資源與素材,突破地域和時間的限制,以學生更樂于接受的方式開展勞動教育。

四、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勞動教育既是新時代黨和國家對教育的新要求,也是實現新時代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高職院校要深刻把握職業教育的本質,秉持“五育并舉、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積極構建德、智、體、美、勞五育協同發展、相互促進的教育實施路徑,發揮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益美的教育作用,從而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葉蓉.高職院校勞動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J].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03).

[2]徐靜.高職院校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銜接研究[J].教育與職業, 2022(19).

[3]何桂玲.蘇區精神在高校勞動教育中的價值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2020(24).

[4]許濤,張依寧.論“三全育人”視閾下大學生勞動素養培育體系建構[J].勞動教育評論,2020(02).

[5]王洋.高校勞動教育現狀與推進策略[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20(04).

[6]葉蓉.新時代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20(03).

[7]汪歡.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的新路徑[J].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19(12).

[8]寧本濤.重塑勞動教育觀[N].光明日報,2019(03).

[9]梁珺淇.勞動教育:開啟個人全面發展之旅[J].職業教育研究,2020(12).

Explor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Labor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ou Long, Yu Runan

(Minx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Fujian Province, Longyan 364021, China)

Abstract: Labor is a necessary means for individuals to maintain thei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Labo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ocialist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students to achiev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esthetic, and labor qualities. The article proposes to build a systematic and complete labor education system, improve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labor education, negotiate a multi-dimensional linkage model of family, school, and society, enrich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labor educ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problems faced by teachers with single teaching forms and students with weak labor awarenes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labor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labor practiceactivities;labor education;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labor values;comprehensivedevelopment

猜你喜歡
全面發展勞動教育高職院校
如何做好新時期的黨政工作
建筑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