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高原暴露血壓變化與急性高原病關系的臨床研究

2023-06-19 06:52朱秀麗李曉云裴峰朱昱思朱玉青
青春期健康 2023年8期
關鍵詞:高原病入選者高原地區

朱秀麗 李曉云* 裴峰 朱昱思 朱玉青

1.武警上海市總隊醫院醫學影像科 上海 201103;2.武警云南省總隊醫院內科 云南 昆明 650111

【關鍵字】 急性高原暴露;血壓;急性高原病

急性高原病是指個體從長期居住的平原地區進入海拔超過1 830m 的高原地區或長期居住于高原地區者進入海拔更高的地區所引發的一系列以胃腸道癥狀、頭痛、疲勞/虛弱、呼吸困難及失眠等癥狀的復雜性綜合征[1]。急性高原病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工作、生活,病情嚴重時還會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因此,對急性高原病進行早期準確預測具有重要意義。近幾年研究顯示,急性高原病的發病機制可能與機體循環系統代償能力存在緊密聯系[2];而血壓則是反映機體循環系統功能的一項較為重要的指標?;诖?,本研究主要進一步深入探討急性高原暴露者血壓變化情況,并分析急性高原病與血壓變化間的關系,現作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某院2021 年9 月至2022 年4 月自同一平原地區的1 500 例健康青年男性作為本次研究平原組,并將所有入選者按急進高原24h 后是否發生急性高原病情況分為兩組,其中未發生急性高原病者劃入對照組、發生急性高原病者歸入高原組。對照組600 例,年齡最小值為18 歲、最大值為24 歲,平均(22.59±2.65)歲;身高168~175cm,平均(172.95±10.96)cm;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20 ~25kg/m2,平均(23.56±2.98)kg/m2。高原組900 例,年齡最小值為18 歲、最大值為23 歲,平均(22.24±2.74)歲;身 高169~176cm, 平 均(173.24±10.36)cm;BMI21~25kg/m2,平均(23.52±2.14)kg/m2。所有入選者基本資料相較均無明顯性差異(P>0.05)。本研究已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并獲得批準;所有入選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并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常年居住于海拔500m 及以下地區者。②不存在器質性疾病者。③近期均無高原暴露史者。④近期未服用過相關藥物者。⑤首次進入高原地區者。⑥年齡18 ~24 歲男性青年。

排除標準:①存在如高血壓、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者。②合并有惡性腫瘤疾病者。③伴有神經系統疾病、配合度差者。④合并重要臟器嚴重功能不全者。⑤進入高原前服用過心血管活性藥物者。⑥入組前合并有嚴重頭痛、心肌炎、腹瀉等疾病者。⑦入組前1 周服用過抗急性高原病藥品者。

1.3 方法

于進入高原前1 周,收集所有入選者年齡、身高、身體質量指數、吸煙史、飲酒史等基本資料,并測量所有入選者血壓水平。所有人員均通過乘坐飛機急進入海拔4 500m 的高原地區,并于進入高原次日清晨8 時再次給予其體格檢查:指導入選者禁煙、酒或咖啡,并靜坐休息10 ~20min 后,測量其血壓。共進行3 次,每次間隔5 ~10min。

急性高原病診斷標準:根據路易斯湖急性高原病診斷標準,包含頭痛、頭暈/眩暈、胃腸道癥狀(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睡眠困難、疲勞/虛弱等,每個癥狀均以0 ~3 分計分。無任何癥狀計1 分,存在輕度癥狀計1 分,輕度癥狀計2 分,重度癥狀計3 分。將各分值相加,總分大于等于3 且合并有頭痛癥狀時即可診斷為急性高原病。其中3 ~4 分為輕度,5 ~10 分為中度,11 ~15 分為重度。

1.4 觀察指標

①觀察對照組與高原組血壓水平:分別于進入高原前與急進高原后指導入選者靜坐休息20min 后,用美國NONIN 9500 指夾式脈搏血氧儀測量血氧飽和度(SaO2);以日本OMRON HEM-6200 手腕式電子血壓計檢測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并計算平均動脈壓(MAP),平均動脈壓(MAP)=DBP+(SBP-DBP)/3。每次間隔5 ~10min 測量1 次,共進行3 次測量,而后取其平均值。②調查人員均需經過相應培訓,以確保所采集數據的準確、完整和一致性,并對數據進行審核和驗證;同時使用標準化的血壓測量技術、根據國際指南進行入選者血壓水平的測量和記錄,進而分析入選者血壓變化水平與急性高原病之間的相關性。

1.5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 22.0 軟件完成數據統計學分析,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 表示。計量數據描述形式為標準差“±s”,比較行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急性高原病與血壓各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均采用Pearson 積矩相關分析,其中兩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

2 結果

2.1 對照組與高原組血壓水平比較

進入高原前,兩組血壓相較均無明顯性差異(P >0.05);急進高原后,兩組SBP、DBP、MAP 均有明顯升高,且高原組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高原組血壓水平對比(±s,mmHg)

表1 對照組與高原組血壓水平對比(±s,mmHg)

SBP DBP MAP組別t 值 P 值進入高原前 進入高原后 進入高原前 進入高原后 進入高原前 進入高原后t 值 P 值t 值 P 值對照組(n=600)110.12±20.23 121.36±10.56 12.064 0.000 71.11±3.14 76.36±5.36 20.701 0.000 84.11±5.32 91.36±8.96 17.042 0.000高原組(n=900)111.06±20.20 130.52±10.36 25.716 0.000 71.10±3.23 85.32±5.12 70.469 0.000 84.08±5.78 100.38±8.24 48.583 0.000 t 值 0.882 16.646 — — 0.059 32.584—— 0.101 20.051 ——P 值 0.377 0.000 — — 0.952 0.000—— 0.919 0.000 ——

2.2 血壓變化與急性高原病的關系

回歸分析結果提示:在平原組中,DBP 的變化與急性高原病之間具有明顯正相關(P<0.05);SBP 的變化與急性高原病之間具有明顯正相關,且該相關性更顯著(P<0.05);MAP 的變化與急性高原病之間也具有明顯正相關(P<0.05),見表2。

表2 血壓變化與AMS 的關系(±s,mmHg)

表2 血壓變化與AMS 的關系(±s,mmHg)

組別 例數 SBP DBP MAP平原組 1 500 111.12±10.23 72.11±3.14 85.11±5.45高原組 900 130.05±3.20 85.32±5.12 100.38±8.24 R 值 — 0.236 0.542 0.426 P 值 — 0.000 0.000 0.000

3 討論

急性高原病即未適應高原氣候的平原人群進入超過2 500m 的海拔地區,進而出現的非特異性癥狀癥候群;其通常發生在平原人群進入高原地區幾個小時后[3];部分群體高原反應劇烈時易進展至致命性高原肺水腫和高原腦水腫,對其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因此早期準確預測該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高原環境即低壓低氧環境,當神經——體液調節機制受低氧刺激后,則會誘發身體連鎖反應[4]。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與高原組進入高原后的血壓相關指標水平均具有顯著升高,且高原組均更大;且回歸分析結果提示,SBP、DBP、MAP 等水平的變化均與急性高原病呈正相關。說明急進高原后,人體血壓水平會出現顯著升高,且血壓水平的變化與急性高原病發病間具有明顯的聯系。眾多研究指出,血壓對低氧的反應是由化學反射(血管收縮)、通氣過度(血管舒張)以及中樞和外周(局部)效應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5]。SBP 上升作為急性高原病急性期表現可能是缺氧應激誘發交感神經興奮的結果[6]。當平原人群急進入缺氧的高原地區,高原低氧環境會使大氣氧分壓下降,機體動脈血氧分壓隨之降低,進而致使動脈血氧飽和度水平下降,并經血管化學感受器與壓力感受器激發交感神經興奮,最終引發心率加速、血壓升高,對缺氧發生適應性應答反應以增加組織供氧,調節機體因缺氧所致的各種不適應癥狀與體征。但當缺氧狀況大于機體適應調節范圍或者機體對缺氧過度敏感時,則會引發一系列病理生理反應,進而出現高原疾病眾多系列癥狀。急性高原病患者頭痛癥狀即可能是因清晨血壓劇增所致。動脈血壓與急性高原反應(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存在關聯的相關性的機制可能與高原缺氧會導致交感神經緊張,進而導致外周血管收縮、血壓上升有關。

綜上所述,平原人群急進高原后,其血壓會出現明顯上升,且血壓變化與急性高原病發病具有明顯聯系,因此可將其作為預測急性高原病的指標之一,為臨床治療提供幫助。此外,對于無基礎病患的年輕人進行必要的休息調整后復檢,再行判斷合格標準也尤為重要。

猜你喜歡
高原病入選者高原地區
AV500系列無人直升機在高原地區完成試飛試驗
多學科交融為生態政策把脈——記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楊武
Journal of High Altitude Medicine Editorial Acute or 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what′s the greater challenge?
高原地區流感病毒培養的條件優化
早期護理干預對兒童及青少年血壓高值人群 飲食結構的影響分析
高原地區與非高原地區胸乳路徑腔鏡甲狀腺手術的對比研究
走在“動力電池”的研究路上——訪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青年研究員周永寧
藏族青少年再次返藏急性高原病發病率調查研究
31 例高原地區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的護理
銀杏葉片對急性高原病的預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