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課堂練習 發展學生思維

2023-06-25 10:41許秋詠
名師在線·中旬刊 2023年5期
關鍵詞:學生思維課堂練習小學數學

摘 要:練習是數學“教”與“學”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數學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高質量的課堂練習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途徑。文章指出,教師應遵循整體性、階梯性、開放性、多元性原則,設計出具有生活味、文化味、探索味的課堂練習。合理設計練習既能滿足學生的學習期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又能充分落實“雙減”

政策相關要求。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學生思維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14-0058-03

引? 言

呂叔湘先生曾說:“教師培養學生,主要是教會他們動腦筋。這是教師給學生最寶貴的禮物。這是給學生的一把鑰匙,學生拿了這把鑰匙就會自己開箱子、開門,到處去找東西?!庇纱丝梢?,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塑造良好的思維品質至關重要。

從數學學習的性質來說,“練習”作為名詞,是學習的重要載體;“練習”作為動詞,是學習的重要方式。在“雙減”背景下,國家對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出更高要求,并明確提出“提高作業設計質量”。數學習題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還蘊含著許多的數學思想方法,關系到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必須加以重視。那么,我們的課堂練習設計應遵循哪些原則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呢?下面本文對此展開闡述。

一、遵循整體性原則,提高思維的廣闊性

數學知識體系具有高度的系統性和邏輯性,有利于學生數學認知的結構化和體系化。因此,設計練習必須基于對課程標準要求、單元結構、內容領域的整體把握,重視練習之間的縱向銜接與橫向融合。在設計練習之前,教師應先理清每個單元所要達到的目標,做到心中有數,統籌規劃,從而合理安排練習的數量和內容[1]。下面以統編數學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單元為例,教師可擬定如下單元練習目標(見表1)。

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時,教師可在學生學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后,設計一道練習題:草地上有兩塊平行四邊形的圖案(如圖1和圖2),比較它們的大小。

這道練習題需要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理解這些圖形是同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所以它們的面積是相等的。這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讓他們自己通過畫圖發現像這樣同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是有無數個的(如圖2)。教師根據目標設計練習,有利于學生整體把握知識間的聯系,促使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合作交流,質疑創造,并在這個過程中提升思維的廣闊性[2]。

二、遵循階梯性原則,提高思維的深刻性

教師在設計練習時,一方面要充分將練習作為課堂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層次推進,引導學生拾級而上;另一方面,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練習中觀察、發現、創造、表達、交流。在教學三年級“小數的初步認識”這節課時,筆者設計了三道練習題。

第一題選取學生熟悉的長度單位作為基礎練習,把1米長的尺子平均分成10份,讓學生分別用整數、分數、小數表示出同樣的長度。在幾何直觀的輔助下,學生理解了0.1米就是1分米。借助具體的長度教學小數,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一位小數的具體含義,為今后學習小數的意義打下基礎。

第二題旨在讓學生脫離具體的量來認識小數。小數的含義比較抽象,應該利用幾何直觀幫助學生理解。于是,教師設計了面積模型,將正方形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10份,并將其中幾份涂色,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分別用分數和小數表示涂色部分,再比較大小。這一道練習在加深學生對小數含義理解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

第三題設計的是在數軸上表示小數,目的是促進學生知識的結構化。學生看到數軸上不僅可以表示學過的整數、分數,還可以表示小數。數軸直觀地呈現出小數是整個數系的一部分,讓原本碎片化的內容整合起來,構建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學生在這三次練習中,從利用人民幣認識小數到利用長度單位認識小數,從具體的量到抽象的數,從直觀圖到抽象圖,由淺入深地認識了小數。他們經歷了知識的遷移鞏固、抽象認知、結構化的過程,思維不斷走向深刻。

三、遵循開放性原則,提高思維的獨創性

長期面對知識單一、形式單調、條件和結論都十分明確的練習,學生的思維容易固化。教師應合理把握開放性原則,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優化、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學生的答題過程就是一個創新過程,結論有多種可能性,給學生提供了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機會。

例如,關于乘法分配律的練習,諸如25×3+25×7這類題目的重復呈現,容易導致學生思維固化,失去興趣。教師把題目改編成25×3+25×(),要求學生在括號里填上一個數,讓題目能夠簡算。開放式的設計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有的學生想到了7,有的學生想到了17、37、97,還有的學生想到了1、8、5、41等。在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相互啟發,大膽地表達了自己的見解。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說出作答的依據,提升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生1:“應該讓3和()里的數湊成整十整百數?!鄙?:“不僅如此,我們還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湊成的數跟25相乘是否方便口算,而不是任何一個整十數都適合?!鄙?:“25×4=100,25×8=200,由此我想到了1和5?!鄙?:“我還想到了41,湊成‘25×44。這樣既可以拆成25×4+25×40,還可以分解成25×4×11?!蓖瑢W們言之鑿鑿,思維活躍,方法層出不窮,不同的人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和理由。在這個練習中,學生經歷了觀察、分析、推理、判斷的過程,積累了豐富的活動經驗,感受到探索成功之后的喜悅。

開放性的答案解開了學生的思維枷鎖,讓他們有更大的空間去探索和嘗試。學生在練習中發散思維,透過現象看本質,并及時歸納總結,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從而使自身的獨創性思維得到拓展。

四、遵循多元性原則,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一)講究生活味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教師應不斷鼓勵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問題,在設計習題時,融入生活元素,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以“平均數”的一道習題為例,《2022年世界衛生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男性的平均壽命大約是74歲,一位70歲的老伯伯看到這條新聞后很難過,你能用你學過的平均數的知識幫老爺爺分析一下嗎?”學生剛接觸平均數,對平均數的內涵了解得不是很清晰。因此,學生的意見會產生分歧。這時,教師可以抓住契機,組織一場小小的辯論賽。在這種真實而激烈辯論中,學生更能深刻地理解平均數的內涵,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價值,從而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二)講究文化味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技能,引導學生感悟思想方法,還要注重傳承文化,時而在練習中滲透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史的知識,激發學生求知欲。例如,我國唐代的天文學家、數學家張逐曾以“李白喝酒”為題材編了一道計算題:“李白街上走,提壺去買酒。遇店加一倍,見花喝一斗(斗是古代酒具,也可作計量單位)。三遇店和花,喝光壺中酒,原有多少斗酒?”這道題的設計就顯得非常有趣,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學生很愿意嘗試??吹綌祵W知識幾千年前就已經被熟練應用了,學生在感受數學文化魅力的同時,也鍛煉了逆向思維能力。

(三)講究操作味

教師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實踐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探索精神和創造力,這也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不可或缺的途徑。以“認識分米”一課為例,教師可以設計有趣的練習活動,增強學生直觀體驗,使學生多角度地感受分米的概念。例如:(1)“找一找,說一說”

活動,觀察身邊的東西,有沒有長度接近1分米的;(2)“估一估,量一量”,先估一估,再動手量文具盒,量量手指頭等;(3)“做游戲”,創設情境:“聽說有一條胡同全程5米,平均寬度只有7分米,同學們想體驗走過這條胡同的感覺嗎?”同桌之間拉開桌子,使兩排桌子間隔7分米,儼然形成一條胡同,讓學生親身走一走。創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理解更加深刻。

(四)講究閱讀味

一個閱讀能力不好的學生,要想學好數學是很難的。只有閱讀能力強的學生,才能夠靜下心抓住關鍵信息,理清思路,綜合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遷移,解決問題。例如,在地球上,一個經度和一個緯度一起確定一個精確的位置,成為經緯度系統。任何一根緯線都是圓形而且兩兩平行,緯線的中赤道最長,從赤道向北和向南,稱為北緯和南緯,分別用“N”和“S”表示。經度是地球上一個地點離一根被稱為本初子午線的南北方向走線以東或以西的度數。在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以西的叫西經。東經用“E”表示,西經用“W”表示。例如,紐約的坐標是(40°43′N,74°W),表示紐約地處于北緯40°43′,西經74°,廈門的坐標是(24°6′N,118°1′E),則廈門位于()。

A.北緯24°6′,西經118°1′

B.北緯24°6′,東經118°1′

C.南緯24°6′,西經118°1′

D.南緯24°6′,東經118°1′

這道題內容比較多,涉及小學生陌生的地理知識。有的學生看到題目就心生畏懼,影響對題意的理解。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元的練習形式既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又能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敏銳。

結? 語

總之,精心設計并有效使用課堂練習,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保障。練習不是目的,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必由之路?!半p減”政策背景下的數學課堂練習設計,要以學生為主體,不斷優化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認識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參考文獻]

王建榮.讓核心素養在數學課堂上“落地”:以蘇教版數學教材四年級下冊《常見的數量關系》的練習課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22(27):1-4.

虞建國.讓“雙減”背景下的小學數學練習課充滿活力[J].新課程研究,2022(S1):30-33.

作者簡介:許秋詠(1980.4-),女,福建廈門人,

任教于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高級教師,本科學歷。

猜你喜歡
學生思維課堂練習小學數學
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
“雙減”背景下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效率策略研究
優化課堂練習,打造高效數學課堂
貫注方法引導 發展數學思維
教學設計:從學生的思維起點出發
基于學生提問的小學英語教學探究
數學教學怎樣運行“教”的過程
數學課堂練習優化設計探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