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鈴聲聲傳民意 小區涼亭成“議事亭”

2023-06-26 20:14李俊康
上海人大月刊 2023年6期
關鍵詞:涼亭聯系點亭子

李俊康

走進黃浦區外灘街道第1片區人大代表聯系點所在的山北小區,映入眼簾的是花團錦簇的“云之丘”園藝景觀、修葺一新的垃圾箱房、一部部新加裝的電梯,還有一座系滿風鈴的涼亭,微風拂過,隨風搖曳的風鈴叮當作響,那既是“鈴”聲,也是“鄰”聲。

向代表傳遞居民心聲的風鈴

“樓道里的燈好像有點暗?” “聽說小區綠化可以認領,不知道怎么去辦?”初夏的夜晚,居民們坐在廊亭里“嘎山湖”、聊家常,說到興頭上就拿出手機走到風鈴下面抬頭掃一掃。原來風鈴下掛著的紙質書簽上印有二維碼,上面寫著“我想對代表說”。

亭子上掛著的風鈴看似普通,但每個“鈴聲”都不一樣。風鈴下面系著的書簽很“考究”,有些印著聯系人大代表的二維碼,讓小區居民隨時隨地能找到身邊的人大代表;有些正面印有小區改造后的一幕幕場景,掃一掃反面的“二維碼”可以獲悉居民們最真實的感言:“電梯扶手全面安裝到位后,讓小區里腿腳不便的老人們出行更加放心”“以前出了小區就是街,孩子們沒有地方可去,自從小區造了這片玩耍的場地,孩子們每天都玩得不亦樂乎,家長們也安心”;還有些系著透明書簽的風鈴,上面訴說著居民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心愿,“希望小區健身器材可以更加豐富”“希望小區的流浪貓能有專門的喂養池”。

從“鈴”聲聽到“鄰”聲,也讓“鈴”聲連著民生。社區通過這些風鈴能對小區里的民情動態一目了然,也能便于人大代表收集群眾的意見及建議,爭取讓群眾提出的問題盡快得到解決。

居民家門口的“議事亭”

在山北小區沒有進行改造前,居民們的戶外活動空間并不多,于是,這個既遮陽避雨又景色宜人的亭子便成了大家休閑娛樂、開展活動的好去處。久而久之,小小的亭子成為了家門口的“議事亭”。

去年,在山北小區實施小區改造工程中,街道聽取居民的意見將涼亭原汁原味保留下來,并特意在亭子四周做了加固,還更換了座椅,讓居民幸福感滿滿。

改造完成后,在街道人大工委和居民區黨總支的引領和支持下,外灘街道第1片區人大代表聯系點將這個涼亭作為人大代表傾聽民聲、收集民意、凝聚民心的一個重要窗口。前不久,聯系點在亭子里組織了一場名為“如意廊亭聊家常,談笑風生聽民意”的活動,區人大代表和小區居民以及來自物業、業委會、周邊商居聯盟成員單位代表齊聚涼亭,大家一邊吃著小西點,一邊討論社區的“大事小情”,一起為小區更美好的明天出謀劃策。

“小”風鈴發出“大”聲音

微風吹來,風鈴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清脆的鈴聲好像在說:“今天商量什么事情呢?”小小涼亭是民意的匯集之地,不拘束的環境讓居民們可以暢所欲言,也讓代表能更接地氣、更了解民意。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一些居民在風鈴下許的微心愿已經實現了,居民們“希望小區里有個共享花園角、科普角可以介紹雨水花園、各種植物類型”,現在都已建成。小小風鈴將居民們的聲音放大傳遞給人大代表,讓居民們的話有處說,居民們的事有人管。

山北小區的涼亭是黃浦區人大常委會探索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區人大常委會始終把建設代表聯系人民群眾平臺作為加強和改進代表工作的重要抓手,堅持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信息化操作,著力推動“家站點”從“建起來” “用起來”到“活起來”,建立社情民意信息一口受理、分類處理、跟蹤反饋機制,形成工作閉環;鼓勵各街道人大工委做優“自選動作”,推動實現“一街一特” “一站一品”,有效激發代表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創新“網上家站點”服務功能,實現“家站點”24小時全天候開放,讓居民群眾切實體會到全過程人民民主真實管用。

猜你喜歡
涼亭聯系點亭子
大樹亭子
超級頭腦訓練營(1)
基層立法聯系點發揮大作用
立法聯系點:群眾爹與立法新途徑
把“亭子”隨身攜帶
涼亭
去菜市口
做好地方立法聯系點工作的幾點建議
堅持包聯系點 打造過硬品牌
外福來的葛藤涼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