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南子》中的天人關系論

2023-07-04 14:50鐘周銘
人民論壇 2023年11期
關鍵詞:淮南子天道同構

鐘周銘

【關鍵詞】《淮南子》 “天人同構” “天人感應” “天人合一” 【中圖分類號】B234.4 【文獻標識碼】A

《淮南子》一書主張按照“天道”行事,強調“天人同構”“天人感應”與“天人合一”?!痘茨献印分械奶烊岁P系論,體現出中國先哲對天道、人道的思考,是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

《淮南子》中的“天人同構”思想

“天人同構”是天人關系論的基礎性問題?!痘茨献印氛J為,人的“形”和“神”都是由“氣”構成,“煩氣為蟲,精氣為人”。天的起源同樣來自于“氣”,“氣有漢垠,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就此而言,天和人是屬于同一類的,“孔竅肢體,皆通于天。天有九重,人亦有九竅;天有四時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節;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以使三百六十節”,天與人在諸多方面具有同構性。

《淮南子》中的“天人同構”思想,受到先秦道家宇宙論和《黃帝內經》“天人同構”思想的影響。老子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的最初本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人作為萬物之一,與天一樣,皆由道而生。在莊子眼中,人出自“氣”,“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天亦然,“天下通一氣耳”?!饵S帝內經》將人與天完全對應起來,以天之日月比附人之雙目,以天之風雨比附人之喜怒,以天之雷電比附人之聲音,以天之四時比附人之四肢,等等?!痘茨献印肺詹⒇S富了前人的這一思想,將天、人、陰陽、四時、五行等對象從時間相應、空間相應、物質相應三方面對應起來,形成了“天人同構”思想。

《淮南子》中的“天人同構”思想,為醫學和養生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在《淮南子》一書的理論體系中,天和人都是由“氣”而生,人可以通過觀察天的結構,效法“氣”的運行達到休養生息的目的。人通過自身的修煉,可以回歸先天之“氣”,從而達到人與天渾然一體的境界。

“天人同構”思想還可以運用到日常養生活動當中。既然人的結構律動與天的結構律動相統一,具有一致性,那么,人就可以通過調和陰陽之氣,做到與四時相適應,“中之得,則五藏寧,思慮平;筋力勁強,耳目聰明”,從而達到身體與自然相和諧的狀態,進而遠離疾病、保持健康?!痘茨献印分幸浴梆B生”作為例子,告誡人們要做到“靜漠恬?!薄昂陀涮摕o”“外不滑內”“性不動和”,從而使得“血脈無郁滯,五藏無蔚氣”,保持身體氣血舒暢,達到良好的養生效果。

《淮南子》中的“天人感應”思想

“天人感應”思想是天人關系論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天人關系論的神學形式?!痘茨献印分小案咦谡彴?,三年不言;四海之內寂然無聲;一言聲然,大動天下”的記載,正是“天人感應”思想的突出表現形式。

《淮南子》中的“天人感應”借助了“氣”的媒介形式。一般而言,“天人感應”主要存在兩種途徑。一種是天與人直接發生關系,具有濃郁神秘色彩的天牢牢支配和控制著人們的日常行為。比如,孟子所言“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反映的就是這種途徑。另一種是天與人發生感應關系,這需要借助某種媒介形式才能得以實現。由先秦時期的天象觀逐漸演變成的氣論思想,漸漸扮演起這一角色?!痘茨献印氛J為萬物皆由“氣”而生,天與人是相通的,因而存在著相互感應的關系。具體而言,人上承天之精神,地之形骸,懷天心而抱地氣,“月盛衰于上,則蠃蛖應于下,同氣相動,不可以為遠”。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以“氣”為媒介的“天人感應”形式,屬于自然論的思想,而非神學目的感應論。

《淮南子》中的“天人感應”思想吸收了儒道的“精誠”思想,認為人的專精至誠,可以產生一種充滿偉大精神的生命能量。人的這種生命能量,本身就是宇宙生命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可以達到“天人感應”的實際效果?!痘茨献印分刑岬降摹氨з|效誠,感動天地,神諭方外”,正是“精誠”思想與“天人感應”思想相結合的體現?!痘茨献印愤€認為,“精誠”可以帶來平安、吉祥、好運,“故精誠感于內,形氣動于天,則景星見,黃龍下,祥鳳至,醴泉出,嘉谷生,河不滿溢,海不溶波”;反之,則會帶來懲戒、危害、厄運,“上天之誅也”。這是由于“委務積神,上通九天,激厲至精”,天與人之間存在著感應聯系,對后世人們積德成仙觀念的形成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淮南子》提出“天人感應”思想的目的是為當時的社會政治提供合理的運行規則?!痘茨献印氛J為:“制度:陰陽大制有六度。天為繩,地為準,春為規,夏為衡,秋為矩,冬為權?!痹谌粘;顒又?,人們以天道為法則,逐漸形成了一整套的運行模式。在《淮南子》一書的理論體系中,春夏秋冬四季對應著不同的分位,君主要對應施行不同的政令。于是,“天人感應”思想為規范施政者的決策部署提供了充分的合理性,“春治以規,秋治以矩,冬治以權,夏治以衡,是故燥濕寒暑以節至,甘雨膏露以時降”。施政者一旦不按照相應的規則來制定政令,則會出現一些異常的天象和危險的災情,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正常運轉。對此,《淮南子》認為:“春行夏令,泄;行秋令,水;行冬令,肅。夏行春令,風;行秋令,蕪;行冬令,格。秋行夏令,華;行春令,榮;行冬令,耗。冬行春令,泄;行夏令,旱;行秋令,霧?!苯y治者需要依天道治國理政,如此才能感化萬民,促使天下和諧。

《淮南子》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淮南子》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涉及合性、合德兩大方面?!墩f文解字》釋“性”為人之陽氣。陽氣,與陰氣相對應,一升一降,故性又可解釋為升的含義。德,《說文解字》釋為“升”意。故性、德兩字,就其本義而言,皆有升的含義。那么,性與德升至何處呢?《淮南子》回答,性、德升至道和天,“率性而行謂之道,得其天性謂之德”。同時,《淮南子》指出,道和天同源,性和德亦相通,“是故清靜者德之至也”,“清靜恬愉,人之性也”?!痘茨献印分小疤烊撕弦弧彼枷塍w現出的合性與合德,將道家的自然之義和儒家的仁義之義有機結合起來。從合性中談“天人合一”,《淮南子》指出:“夫全性保真,不虧其身,遭急迫難,精通于天?!睆暮系轮姓劇疤烊撕弦弧?,《淮南子》認為:“持以道德,輔以仁義,近者獻其智,遠者懷其德;拱揖指麾,而四海賓服;春秋冬夏,皆獻其貢職;天下混而為一,子孫相代,此五帝之所以迎天德也?!边@無疑將道家自然無為的合性與儒家“仁義禮智”的合德統一起來,賦予了新的詮釋和內涵。

《淮南子》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探討了人生的境界問題?!痘茨献印氛J為,人一旦進入了“天人合一”的狀態,就可以擁抱自由的人生,甚至獲得超越生命的感悟?!笆枪薀o所甚疏,而無所甚親;抱德煬和,以順于天;與道為際,與德為鄰;不為福始,不為禍先;魂魄處其宅,而精神守其根;死生無變于己,故曰至神”,這種出神入化的意境,使得人們對自我、對生命、對宇宙有著全新的理解與感觸。那么如何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呢?《淮南子》認為,關鍵在于自身的修煉,“天下之要,不在于彼而在于我,不在于人而在于我身,身得則萬物備矣”。換而言之,人要超越世俗、返璞歸真、回歸天性,才能真正做到“天人合一”?!痘茨献印吠ㄟ^舉例,展現出一個令人向往的逍遙的人生境界,“浩浩蕩蕩乎,機械知巧,弗載于心。是故死生亦大矣,而不為變。雖天地覆育,亦不與之抮抱矣”,鼓勵人們通過自身修煉超越自我,達到逍遙自由的天人境界。

《淮南子》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探討了人如何安身立命的問題?!痘茨献印氛J為,明白人生短暫,要在短暫的一生時間內努力實現自身的天命。在實現天命的過程中,面對外界的干擾,做到不迷失方向、不喪失斗志,坦然處之、安然接受?!痘茨献印氛J為:“故知道者不惑,知命者不憂?!比艘w知天道、天命,才能在世俗世界里不迷失自我,才能最終超越自我。那么,具體而言如何操作呢?首先,需要學會安心?!肮市恼呱碇疽病?,需要把心這一人體最重要的部分守住,內心安定,人生才會有好的歸屬?!痘茨献印芬宰酉摹靶膽鸲J,得道而肥”的事例告誡人們安心的重要性。安心才能安身,“能修其身者,必不忘其心”。其次,是立命,不僅需要立個人之命,更需要立蒼生之命?!痘茨献印窂娬{:“性命之情,處其所安也?!绷⒚?,要求在困境中,堅守個人理想和信念,不隨波逐流,要泰然處之。同時不去糾纏于無法把握的虛無縹緲的事物,不做人力無法控制的事情。這種安身立命,順應了天道和人道,又突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展現出一種充滿精神力量的價值觀念。

《淮南子》中的天人關系論與當代人文精神的構建

《淮南子》中的天人關系論凸顯出人類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痘茨献印氛J為宇宙萬物并不是由冷冰冰的物質構成,而是蘊含著豐富的價值內涵。天雖然“高不可際,深不可測”,但天有天道,講究德性,“無為言之,而通乎德”。人道與天道相連相通,德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前,人們需要學會以“道”的視野審視人生,找尋人世間的真善美,摒棄自身的私欲和貪婪,“夫道者,無私就也,無私去也”,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人之間才能融洽共生,人生才能更加幸福美滿,世界才能更加美好?!痘茨献印返倪@種超越世俗的精神和態度,為當下人們的學習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價值導向,為人們的人文精神點亮了理想之燈。

《淮南子》中的天人關系論呈現出重人貴生重義的價值取向。人是萬物之靈長,《淮南子》強調“蚑行喙息,莫貴于人”,把人置于天地之中心地位,肯定了人的價值。不僅如此,《淮南子》還認為,人的身體比許多東西重要千萬倍,提出了“天下大利也,比之身則小”的思想,強調“身貴于天下也”。生命既然如此重要,那么人們在面對諸多身外之物的誘惑時,應該如何取舍呢?《淮南子》承認了“尊勢厚利,人之所貪也”,但又指出,“欲一言而寤時,則尊天而保真;欲再言而通,則賤物而貴身;欲參言而究,則外物而反情”,突出強調了回歸本真、保持天性的重要性?!痘茨献印吩趶娬{重人貴生的同時,也不忘對義的闡述,指出“身之重也,比之義則輕,義所全也”,要求人們破除私心,追求人間大義。

《淮南子》中的天人關系論十分關注人的精神世界?!痘茨献印氛J為人不同于物,精神世界才是生命的主體?!痘茨献印分鲝埲藗円氨胤凑妗薄叭员U妗薄皦K然保真”,敬畏和尊重自然規律,保持心性的安靜淡然、寧靜從容,遵循內心的聲音,遠離塵世的喧囂,遵循“道”的要求,按照天道行事。對此,《淮南子》指出,“是故天下之事不可為也,因其自然而推之;萬物之變,不可究也,秉其要歸之趣”,人道像天道一樣,無為而無不為。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在物質豐富的同時,人們更需要靜下心來思考生命的真諦。因而,《淮南子》中的天人關系論對人精神世界的關注,特別是主張淡泊名利、回歸生命本真的價值理念,值得人們深思和感悟。

(作者為重慶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參考文獻】

①[西漢]劉安著、陳廣忠譯注:《淮南子》,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責編/謝帥 美編/陳媛媛

猜你喜歡
淮南子天道同構
巧用同構法解決壓軸題
指對同構法巧妙處理導數題
同構式——解決ex、ln x混合型試題最高效的工具
高等代數教學中關于同構的注記
嫦娥奔月
電視劇的文化屬性解讀——以《天道》為例
天道體系 專業成就卓越
權健天道體系戰略委員
權健天道體系精英榜
傳承與轉化:《淮南子》核心價值理念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