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加快推進關山林區林木種苗產業發展的思考

2023-07-06 06:01段桂芳
新農民 2023年16期
關鍵詞:林木種苗對策思考產業發展

段桂芳

摘要:林木種苗產業是我國森林資源保護與修復的重要基礎之一,發展林木種苗產業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根本工作。近年來國家林草局和省市林業部門相繼出臺關于推動國有林場種苗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也提出了一系列的發展政策。關山林區結合自身實際大力發展林木種苗產業,根據市場需求,積極探索,轉換經營機制,發揮國有林場龍頭引領作用,科學育苗,在滿足自身生態工程建設用苗需求的同時,能夠為社會造林和周邊地區提供造林綠化樹種,為建設綠色、美麗新平涼作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但對照新時期國家和省市對林木種苗產業發展的新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我們因地制宜,轉變觀念,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思路,完善種苗產業結構,滿足當前生態文明建設的需求。

關鍵詞:林木種苗;產業發展;對策思考

1 種苗產業現狀

關山林管局所轄林區地處華亭市西南端,林區南北長22km,東西寬19km,區內林草茂盛,植被良好,是黃河中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林,是平涼市最大的國有林區和生態屏障,在涵養水源和調節當地氣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關山林管局下轄馬峽、玄峰山、海龍、麻庵、紅崖山五個國有林場,林場各有自營苗圃一處,苗圃地大都位于場部附件,總面積43.2hm2,年產苗量2000萬株以上。具體為:馬峽林場苗圃位于馬峽鎮劉店村,面積15.27hm2;玄峰山林場苗圃位于西華鎮草灘村,面積6.33hm2;海龍山林場苗圃位于上關鎮磨坪村,面積6.73hm2;麻庵林場苗圃位于西華鎮麻庵村,面積9.6hm2;紅崖山林場苗圃位于山寨鄉甘河村,面積5.27hm2。五個苗圃氣候適宜,光照充足,土地、水資源優勢明顯,發展環境良好,是發展苗木產業的理想之地。

目前培育樹種主要以云杉、油松、落葉松、華山松、白皮松等針葉樹種為主,其中,云杉22.63hm2,油松15.76hm2,落葉松0.76hm2,華山松1.93hm2,白皮松0.97hm2。此外,還育有柳樹、白樺、刺槐、木槿、刺柏、櫻花等鄉土綠化樹種1.2hm2,其中柳樹0.37hm2,白樺733.33m2,刺槐1600m2,木槿666.67m2,刺柏1333.33m2,櫻花0.4hm2,可滿足各類生態工程建設和城市綠化用苗。

關山林管局5個國有林場苗圃組成了平涼市最大的苗木生產基地,自然稟賦優良,交通便利,技術力量較強,林木種苗產業發展具有一定的優勢。

1.1 自然稟賦優良

關山林區屬隴東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內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林區林地面積3.07萬hm2,土地資源豐富,有樺類、櫟類、椴等闊葉和華山松、油松、落葉松等針葉類優質種質資源,苗木基地建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很適宜發展林木種苗業。

1.2 技術力量強,勞動力充足

目前,五個林場有各類林業技術人員149名,其中,技術員9人,工程師10人,高級工程師6人,有從事苗圃工作的初級技術工46人,中級工36人,高級工12人,技工30人,育苗技術力量較強。苗木生產的季節性較強,育苗、起苗高峰時期需要大量勞動力,而周邊農村剩余勞動力充足,在育苗和起苗期,林場技術人員集中培訓一批農民即可投入生產,不僅能夠搶抓育苗的有利時機,還促進了周邊群眾就業,增加了收入。

1.3 交通條件便利

從地理位置上看關山林區地處陜、甘、寧三省交界,位于交通樞紐地帶,2021年,隨著彭大高速、天平高速相繼建成通車,苗木跨省跨市調運更加便捷,為苗木外銷創造了良好的交通運輸條件。從區域交通看,五個林場苗圃均在林場場部附近,縣鄉公路全部覆蓋,完全能滿足苗圃生產經營的交通需要。

1.4 市場前景良好

平涼市第五次黨代會確立了建設綠色、開放、興業、安寧、幸福平涼目標及“3659”發展思路,把建設綠色平涼放在首位,全市林果業和草原工作會議要求,2022年造林封育1.33萬hm2以上,義務植樹600萬株,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4%以上,造林綠化按下快進鍵,苗木需求量巨大。加之周邊地市經濟快速發展加快了城鄉園林綠化的發展步伐,特別是城鎮化步伐加快、荒灘沙漠治理和華亭礦山生態修復力度加大,人民群眾消費觀念不斷改變,在改善人居環境的同時,也極大地帶動了關山局苗木產業的發展。特別是以云杉、油松、落葉松、華山松等生態綠化苗木為主的容器苗,造林成活率高,不受施工季節影響,能提高反季成活率,對保水、保肥、防風、防鼠都有顯著效果,在周邊市場很受歡迎。近兩年,在苗木嚴重滯銷的形勢下,容器苗仍然保持著良好的銷量,市場需求大、前景好。

2 存在的問題

盡管關山林管局種苗業發展勢頭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影響育苗產業發展壯大的制約因素。

2.1 缺乏資金投入

林木種苗生長周期長,且生產過程復雜,技術要求高,需要的生產投資較大,由于國有林場改革不完全到位,林場作為主要的林木種苗生產單位,其自身經濟比較薄弱,在良種選育和新品種培育方面嚴重缺乏資金投入,雖然近幾年國家在林木良種培育方面給予了一定的項目投資,但是力度較小,很難滿足種苗業科學高質量發展的需求。

2.2 育苗品種單一,與市場需求差距大

多年來,由于云杉、落葉松等針葉樹種在關山林區適應性強,造林多采用這類樹種,因此,各林場苗圃始終保持傳統工作思路,沿用傳統育苗技術手段,育苗只為保障自身造林苗木供應,缺乏新樹種新品種的引進栽培,所育苗木品種單一,除能滿足自身生態工程建設用苗需求外,僅能為社會提供一部分常規綠化用苗,缺乏能緊跟城鎮綠化發展的闊葉樹、高規格樹種,關山一些優良的鄉土種質資源未能得到有效培養利用,苗木品種和規格結構與市場需求差距大[1]。

2.3 育苗設施落后,科技含量不高

由于缺乏資金投入及項目支持,溫室大棚、噴滴灌、遮陰棚等現代化集約化育苗生產手段難以實現,各苗圃仍然采用傳統大田方式育苗,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苗木種類和質量難以滿足生態文明建設需要。

2.4 經營機制不活,發展動力不足

國有林場種苗業發展仍沿用任務性管理辦法,以完成任務為主,與市場化發展需求結合不夠緊密,從業人員報酬沒有與效益有效掛鉤,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缺乏創新精神,工作效率低下,發展動力不足。

3 對策思考

國有林場種苗業發展只要立足自身優勢,轉換經營機制,強化龍頭帶動,加大科學育苗力度,就一定能夠為建設綠色平涼助力,為社會提供更為優質的種苗資源,為建設生態文明貢獻關山林業人的力量。

3.1 加大專項資金投入

苗木產業是一個專業性技術性比較強的行業,在設施設備、品種引進、良種繁育、技術推廣等方面的投入比較大。近幾年,中央雖在林木良種培育方面給予了一定的項目投資,但是力度較小,想要改造升級基礎設施、改善生產條件還存在很大困難,需要加大財政和項目資金支持力度,在專項資金安排方面予以重點傾斜。對于建設溫室大棚、智能溫室、遮陰棚等基礎設施應給予適當補貼,幫助我們配套和完善苗圃地的水電、道路等基礎建設,引進鋼架大棚、噴滴灌、機械化生產操作等設施,優化生產設施設備,擴大設施育苗規模,提高生產效益。

3.2 發展設施育苗,提高苗木品質

要加大育苗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高標準建設現代化的種苗業發展基地,科學規劃苗圃發展空間,建設完備的配套體系和噴滴灌等設施,建設溫室大棚、智能溫室等集約化程度高的育苗設施,提升育苗科技含量,提高苗木品質,增加種苗附加值?!叭址N,七分養”,苗圃養護水平的高低,苗木品質的優劣,直接影響苗圃形象及經濟收入。因此,苗木養護是苗圃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要按照各種苗木的生態特性,生長規律,培育目的,出圃標準實施精細化養護。具體管護措施:一、松土鋤草:對所有地塊的苗木全部做到精細化管理,保證地塊內、地埂邊無雜草;二、整形修剪:對國槐、紅葉李、櫻花、紫葉矮櫻、復葉槭等園林綠化樹種進行定期整形修剪;三、病蟲害防治:對云杉稍枯病、落葉松銹病、蚜蟲等按期定時噴灑多菌靈、百菌清、粉銹寧、毒死吡等藥物進行防治;四、自然災害防治:給新育油松、華山松等尚未木質化的小苗搭建了防雹網;五、合理密植:做到喬灌結合,林苗間作,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做到單位面積效率最大化。

3.3 培育和引種相結合,增加苗木品種

要加大關山優質鄉土樹種紅樺、椴樹、青岡、槭等闊葉樹種苗木培育,積極爭取母樹林、采種林建設項目,同時積極探索紅松、杜松等同緯度優良樹種的引種培育,形成采種-育苗-供苗一體化發展路徑,不斷延長產業鏈,向社會提供品種豐富的優質苗木,提高經濟效益[2]。

3.4 更新技術結構、提高生產效率

在多年的生產實踐中,我們先后推廣應用新技術六項,化學除草劑“惠爾”的推廣與應用,華山松、油松設施容器育苗技術、花灌木紫葉矮櫻、月季等扦插技術、蜂窩狀營養缽育苗技術、防雹網應用技術、微噴灌溉技術等。該技術的應用推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勞動強度,為苗木培育發揮了較好的作用。此外,上級林業部門要多組織育苗專業技能培訓班,讓我們的職工有更多學習專業技能的機會,不斷更新專業技術、掌握新的設施育苗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加快實現苗木產業專業化、智能化。

3.5 緊隨市場需求,走市場化發展道路

要及時掌握市場信息,了解苗木需求,提前安排年度計劃,培育市場所需要的優質苗木品種和規格,以高質量林木種苗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不斷提升市場占有率,促進種苗產業健康持續發展[3]。苗木銷售是苗圃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徑,苗木供求信息,人脈關系,優質的苗木資源,是拓寬銷售渠道的基礎。今后,在苗木銷售環節上,借助“互聯網+”搭建信息平臺,可以嘗試局長、場長直播帶貨等多種途徑實現信息發布交流,拓展實現資源共享,市場共創,風險共擔的苗木銷售途徑。

3.6 發揮國有林場引領作用,助力鄉村振興

產業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國有林場應將種苗產業和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積極組織、吸納周邊群眾投入種苗產業建設,既能促進自身種苗產業發展,也能夠為周邊群眾就業致富開辟新路子。

3.7 創新完善管理機制,提升管理水平

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扣市委“3659”發展思路,探索推進苗圃職工報酬分配辦法改革,加大獎勵性工資再分配,真正把收入與苗圃效益掛鉤,調動苗圃職工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從機制上保障國有林場苗圃高效運轉,將科學育苗和國有林場高質量發展相結合,培育優質種苗,不斷提高關山生態工程建設質量,為建設綠色平涼和進一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做貢獻。

4 結語

林木種苗生產是為我國生態建設提供基礎要素的關鍵環節,為了實現生態化建設,就要發展高質量種苗產業,就要從資金投入、完善設施、創新機制、發揮國有林場引領機制,將科學育苗和國有林場高質量發展相結合,培育優質種苗,加快實現生態化建設。

參考文獻

[1] 李國保.林木種苗生產如何適應生態文明建設需求[J].防護林科技,2016(1):87-89.

[2] 鄧曉君.林木種苗產業發展分析——以甘肅省渭源縣為例[J].中國林業產業,2022(5):64-66.

[3] 馬偉宏,李霞.天水林木種苗產業發展中的問題和對策[J].新農業,2021(3):38.

猜你喜歡
林木種苗對策思考產業發展
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及其發展趨勢
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探析
紅色旅游產業現狀分析及發展中管理問題研究
關于中高職聯合辦學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