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的理論基礎、實踐路徑與價值意蘊

2023-07-06 22:56生忠軍唐思睿
農村農業農民·B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價值意蘊精神文明建設理論基礎

生忠軍?唐思睿

摘 要: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是適應新時代城鄉融合發展的必然要求,體現了對馬克思主義城鄉融合思想的創新發展。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充分發揮人才的積極作用,從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城鄉融合發展提供道德滋養和精神動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關鍵詞:城鄉融合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理論基礎;實踐路徑;價值意蘊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培育時代新風新貌?!苯y籌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是新時代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議題,是推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走中國式現代化之路的題中應有之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實踐中,要統籌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不斷提高城鄉精神文明建設水平,不斷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著力實現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標。

一、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唯物史觀的基本立場和基本觀點,對城鄉融合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刻剖析,指出了生產力發展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中的重要意義,并深刻揭示了城鄉融合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之間的內在統一關系,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提供理論遵循。

城鄉融合發展要以生產力高度發展為前提條件。馬克思和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深刻剖析了城鄉之間的內在關聯,突出強調生產力發展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看來,城鄉之間對立的消滅不僅是可能的,而且“已經成為工業生產本身的直接需要”。這表明,工業化的不斷發展,將為城鄉融合發展提供豐厚物質基礎。同時,還變革著舊式的社會分工,助推社會結構深刻變化。因此,要充分發揮生產力的作用,不斷變革城鄉中落后的生產關系,在生產資料由全社會共同占有的條件下,推動工業與農業聯合發展。

城鄉融合發展要推動實現全體社會成員的全面發展。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論析了城鄉融合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統一關系。恩格斯指出:“通過城鄉的融合,使社會全體成員的才能得到全面發展?!瘪R克思和恩格斯認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城鄉對立尖銳,導致了人的畸形發展?!耙徊糠秩俗優槭芫窒薜某鞘袆游铩薄傲硪徊糠秩俗優槭芫窒薜泥l村動物”。與此同時,城鄉對立還導致人性的墮落和道德的淪喪。恩格斯指出:“在這種街頭的擁擠中已經包含著某種丑陋的違反人性的東西?!?/p>

馬克思和恩格斯還深刻論述了城鄉融合發展與實現共產主義之間的內在統一關系。在他們看來,城鄉融合發展建立在消滅私有制基礎上,是未來共產主義的鮮明特征。城鄉融合發展意味著變革舊式分工,在保障人的獨立性的基礎上,使人獲得“真正自由的勞動”,也將獲得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是通往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

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議題。馬克思和恩格斯關于城鄉融合發展的思想內容,深刻揭示了城鄉融合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價值旨趣。新時代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城鄉融合思想為指導,立足城鄉共同發展這一現實條件,構建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共同體,著眼于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

二、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的實踐路徑

當前,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的關鍵問題在于如何實現城鄉文化資源合理配置。鄉村文化資源挖掘力度不夠、特色不足,精神文明建設效果不佳。如何充分挖掘城鄉精神文明建設的優質資源,實現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同向同行、優勢互補,是破解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難題的關鍵。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要立足于各地區城鄉精神文明建設的具體實際,充分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助力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構建城鄉文化“和而不同”的理想狀態。

(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作用

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要充分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作用,特別是充分發揮好基層黨組織在協調、動員廣大群眾中的主導作用?;鶎狱h組織擔負著推動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廣大人民群眾的重任,是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的組織保障,在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中起到引領作用。要在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下,不斷形成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的優勢和合力,更好地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一是基層黨組織要充分發揮組織和動員作用,組織協調各種社會力量、社會團體積極參與到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中來。特別是要協調好青年組織的力量,讓廣大青年積極參與到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中來。二是基層黨組織要以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為契機,大力宣傳、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夯實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凝聚人心、匯聚民力。三是基層黨組織要充分發揮好示范帶頭作用,在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的實踐中,廣大黨員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敢于擔當、有所作為,認真做好各項工作。

(二)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夯實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的物質基礎

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背青l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的短板在農村。農村生產力發展速度相對緩慢,精神文化發展相對滯后。因此,要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就要充分激發農村經濟發展活力,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助力鄉風文明建設。要加快城鄉間生產要素合理配置,協調推進城鄉經濟發展。推動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進程中,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居民的生產水平和生活水平。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農村居民生產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將有利于進一步破除城鄉二元結構,重塑新型城鄉關系,進而促進城鄉文化雙認同,努力構建城鄉共同的價值追求。

(三)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深挖鄉村文化資源

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的關鍵是暢通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睍惩ǔ青l要素流動是破解資源匱乏、資源閑置困境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積極推動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推動城市優勢文化資源反哺農村文化發展,提高農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可及性、便利性。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和培植鄉土文化根脈,發掘蘊藏于其中的優秀文化元素,弘揚富有地域特色和價值內涵的民俗文化、節會文化等,提升地域情感溫度,助力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同時,要推動城市文明與鄉村文明的交融與互補,開創更多城鄉共同認可的文化空間,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提供豐沛精神滋養。

(四)充分發揮人才的積極作用

要夯實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人才基礎。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參與和支持,特別是離不開青年人才以及新鄉賢的廣泛參與。一方面,要積極引導青年人才向農村流動。補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短板,需要優秀青年人才積極作為。青年人才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思想道德覺悟相對較高,有利于推動鄉風民風向上向善??梢圆扇〖哟筚Y金扶持、提高福利待遇、暢通晉升渠道等多種措施鼓勵優秀青年人才到廣闊的農村積極作為。另一方面,要注重發揮新鄉賢的積極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的新鄉賢文化,發揮其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毙锣l賢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鄉村公共事業的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也有利于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要充分激發新鄉賢在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和引導其參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充分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從而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

三、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的價值意蘊

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有利于構建新型城鄉關系,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睒嫿ㄐ滦统青l關系,要依托精神文明建設培根鑄魂,充分發揮好精神文明建設的能動作用。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將高效服務于鄉風文明建設,提高鄉村治理能力,建設好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將補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短板,推動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協同發展,實現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標。

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能夠為城鄉融合發展提供道德滋養和精神動力。統籌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將破解城鄉融合發展中的道德難題,有利于在城鄉地區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和精神風貌,重建公序良俗,為推進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構筑道德屏障。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有利于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錘煉道德品格、提升道德境界,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

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題中應有之義。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狀況,還要看社會文明新風尚、精神風貌以及人文氛圍。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有利于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共興共榮。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實現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輔相成、有機統一。物質文明對精神文明發展提出更高要求,而精神文明又為物質文明發展提供內在動力。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將消除由城鄉文化產品供給不平衡所帶來的精神文化生活差異,破除各種陳規陋習和封建迷信,使城鄉社會充滿生機活力,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提高精神文明建設水平,進一步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同時,還能激勵城鄉居民積極參與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來,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是黨的二十大的重大戰略部署。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的新藍圖,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城鄉融合、全域建設,聚焦城鄉精神文明建設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積極探索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的有效路徑,全面推動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向更深層次、更廣范圍、更高水平邁進。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4.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84.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8.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03.

[5]劉志剛,陳安國.鄉村振興視域下城鄉文化的沖突、融合與互哺[J].行政管理改革,2019,124(12):60-65.

[6]張明海.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N].光明日報,2022-02-08(06).

[7]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關于“三農”工作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136.

[責任編輯:王芳玲]

猜你喜歡
價值意蘊精神文明建設理論基礎
淺議中職計算機基礎課自主學習教學模式
會計準則變革的非預期效應理論框架構建
談談國有企業精神文明建設
讀懂名師
長征時期黨堅持群眾路線的價值意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