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困境及建議

2023-07-10 06:05衛央
企業界 2023年9期
關鍵詞:民營企業企業家經濟

衛央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完善我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此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針對社會上對我們是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不正確議論,必須亮明態度,毫不含糊;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海南省近日印發《關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營造公平公正法治環境,對民營企業家推出“四不原則”。當前,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民營經濟來推動科技創新和整個產業鏈升級,民營經濟重磅利好密集釋放,但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現實困難和挑戰,亟需大力提振民營經濟信心,激活市場主體活力,提升經濟增長潛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民營經濟40余年發展歷程

回顧歷史,我國民營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上世紀90年代初:民營經濟從無到有曲折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鄧小平同志提出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帶動全體人民逐步達到共同富裕,為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黨的十二大、十三大先后確認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是“公有制經濟必要和有益的補充”。1988年憲法修正案首次明確了私營企業的法律地位,隨后國務院頒布了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當年底全國注冊私營企業就達到4萬戶,到次年6月迅速發展到9萬戶,企業投資者接近21萬人。但在1989-1991年間,由于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政局動蕩,“姓社姓資”爭論加劇,民營經濟發展增速出現了回落。

這個階段,民營經濟主要構成包括:農民“洗腳上岸”辦的企業,返城知青和城市待業青年舉辦的個體工商戶,城市民營科技實體等。民營經濟總體規模不大、占比較低、地位不高,處于“補充地位”,主要是滿足短缺的消費市場和解決就業需求,集中在“吃穿用”三大領域。很多民營企業頭戴“紅帽子”,掛靠或依附于國有和集體單位,有些人迫于輿論壓力,甚至一度想把企業上交當地政府。

(二)1992年南方談話到世紀之交:民營經濟從少到多快速發展

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發表了“南方談話”,提出了社會主義本質論、“三個有利于”標準和“社會主義也有市場”等重要論斷,黨的十四大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提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長期共同存在和發展,掀起了新一輪改革開放熱潮,扭轉了民營經濟徘徊不前的局面。黨的十五大首次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確立為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明確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以產權改革和“抓大放小”戰略重組為主要內容的國企改革拉開帷幕,民營經濟迅速填補國有企業退出的市場領域,實現又一輪快速發展。1992年后的十年間,民營企業數量和規模實現跨越式增長,從14萬戶增加到244萬戶,注冊資金由221億元增加到24756億元,投資者從30萬人增長到622.8萬人。

這一階段,民營企業涉及行業領域更加廣泛,不僅在技術和資本含量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形成優勢,還涉足信息技術、生物工程、醫藥等領域,并進入金融資本市場。黨政干部、專業技術人員、轉業軍人、國有中小企業負責人等體制內“下?!比藛T成為民營企業家的主要來源,“92派”民營企業家的出現,使民營企業家隊伍來源構成進一步豐富和優化,整體素質明顯提升。

(三)黨的十六大到黨的十八大:民營經濟由低向高邁開轉型升級步伐

黨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兩個毫不動搖”,首次明確個體戶、私營企業主等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極大激發了民營經濟人士積極性和創造性。中小企業促進法、反壟斷法、物權法、勞動合同法等重要法律相繼出臺,圍繞促進個體私營經濟、中小微企業和民間投資健康發展先后出臺4個綜合性文件,使民營經濟法律和政策體系日趨完善。黨的十七大系統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為民營經濟發展指明了新方向。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4年全面放開外貿經營權,民營企業進一步融入全球化進程。經過10年快速發展,民營企業數量已達1085.72萬戶,從業人員1.13億人,注冊資本31.1萬億元,個體工商戶突破4000萬戶。

這一時期,民營經濟呈現四個顯著特征。一是地位作用顯著提升,占全國GDP比重超過60%,民間投資占比突破60%,就業占比約80%。二是轉型升級初見成效,開始從價值鏈低端向中高端升級,從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拓展,從生產制造領域邁入生產性服務業等領域,從主要從事代工生產向注重培育自主品牌提升。三是積極實施國際化戰略,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走出國門,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在國際舞臺大顯身手,成為“走出去”生力軍。四是民營企業家隊伍呈現高學歷、高技術、年輕化特點,大學生、留學歸國人員形成了第三次創業潮,民營企業二代開始接班,表現出較寬的國際視野和較強的創新精神。海歸創業的企業特別是互聯網公司在這一時期奠定了發展的基礎,并在日后涌現出一批互聯網行業的領軍者。

(四)從黨的十八大至今:民營經濟由大到強邁向新階

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平等保護各類所有制經濟產權、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大政策和制度創新。黨的十九大把“兩個毫不動搖”寫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民營經濟更多向產業鏈高端邁進,涌現出一批實力雄厚的大型和超大型公司,進入中國500強、世界500強的數量和質量逐年提升。2020年爆發的新冠疫情使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尤其對民營經濟沖擊較大,民營經濟外部環境不容樂觀,與此同時,政府出臺一系列減費降稅和助企紓困政策,幫助企業重振信心渡過難關,使得企業回歸自我造血,民營經濟迎來“二次創業”,2022年我國民營企業數量已高達4700萬余家。黨的二十大報告次再申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第一次明確提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的合法權益,為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標志著我國民營經濟將迎來新的歷史機遇和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二、民營經濟的重要性

(一)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民營企業市場敏感度高、適應性強,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充分發揮“鯰魚效應”,與國有企業、外資企業同臺競爭、相互促進,調動和激發了全社會的競爭活力,促進了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成長。40年來,我國民營制造業從零起步,現已占到全國制造業投資的85%以上,助推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和制成品出口國。當前,新興產業基本上都是民營企業主導,電子商務、社交軟件、網絡支付、共享經濟、人工智能等很多產業都原創于民營企業。

(二)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支撐。民營企業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民營經濟是保市場主體、保就業的主力軍,是提升產業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關鍵環節,民營企業有信心,則經濟有活力、就業有保障、政府有稅收。

(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主體。民營企業市場敏感度高、機制靈活、更具效率,往往能實現“從0到1”的創新,自主創新的動力更強。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統計,在5729家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中,中小民營企業占比超過76%,并且平均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平均件數分別達到29.4件和1.08件,遠高于全國企業平均水平2.9件和0.01件。

三、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困境

(一)后疫情時代的經濟修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半導體、生物技術、遙感器技術高精新特方面,對中國實施的全面封鎖,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本加厲,我國的中小民營企業的面臨的形勢將越來越復雜。前期靠紅利做起的行業,由于市場、經濟等內外部的各種情況,目前很多瀕臨或已經倒閉,大部分也是在苦苦支撐。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可以看出,工業增長率明顯較前幾年放緩了,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市場形勢。

(二)轉型期負面效應讓企業承受重壓。網上一些否定市場經濟、否定民營經濟的“喊打喊殺”“離場退場”的言論,制造社會對立,誤導輿論,給民營企業家帶來迷茫甚至恐慌。各級政府力圖構建一個法治化、市場化與國際化的市場經濟體系,企業必須合規合法,公平競爭,同時擴大開放引入更多外資企業提高競爭水平,這必然大幅增加民企的合規壓力、合規成本與競爭挑戰,會有很強的不適感和疼痛期。

(三)政策層面的支持與穩定是關鍵問題。黨的十五大明確民營企業法律地位,但實際上,國有企業享受政府隱性擔保,金融機構也愿意為其提供充足且廉價的資金支持,這在土地資源的調配、市場準入、賦稅、融資等方面對民營企業造成擠出和歧視,這也是民營企業不敢放手大膽干的內因。最近幾年中國中小企業面臨出清壓力與轉型升級挑戰,風險急劇增加,很難融資或成本很高,長期適應投資驅動與粗放發展的金融體系本身也需要調整與轉型,重構一個服務于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金融體系則需要時間。

(四)社會資源匱乏造成惡劣競爭。民營經濟的小微企業就像“野孩子”,基本處于無人疼、無人管、無人養的地步。利潤比較豐厚的領域資源都被國企和大規模民企給占了;而利潤薄、投資大、風險大的領域,社會資源匱乏讓民營企業間同質化競爭加劇,尤其是在產品同類同種的工業園里,大家都不想被擠壓或輾死,都想伸手邁腳想走活路。企業間惡性競爭便越演越烈,如此情形難免最后落得個魚死網破。

四、加快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一)凝聚發展共識,堅定民營企業家發展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正確理解黨中央關于‘兩個毫不動搖‘兩個健康的方針政策,消除顧慮,放下包袱,大膽發展”,為此,應進一步堅定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信心信念。一是要持續營建良好社會輿論氛圍。講好民營經濟積極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故事,引導全社會尊重民營企業、理解民營企業家;圍繞民營企業生存發展需求及時給予指導支持,從源頭上切實幫助困難民營企業。二是增強民營企業創新轉型信念。進入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好”的最終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需要“好”的中間品,應激勵民營企業緊扣時代脈搏、迎難而上,加速創新轉型、打開新的發展空間。

(二)加大政策支持,破解民營企業發展難點

建議在前期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對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制造業領域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一是減免生產經營成本。進一步減免企業稅收、社保繳納、用水用電用氣繳納等費用,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降低相關政策適用門檻,讓更多政策向中小微企業傾斜;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把握政策契機擴大投資,為后續發展打下基礎,對于制造業領域企業擴建廠房等投資,在條件允許情況下進行支持。二是在貸款利息補貼等方面給予有效扶持。鼓勵地方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繼續下沉服務,加大對小微企業普惠力度,利用數字化改革等手段繼續降低各類成本。三是完善企業家參與政策制定的溝通機制。健全政策執行的反饋機制、評估機制,提升政策連續性,提高企業家對于政策的預期性、獲得感和滿意度,從源頭上確保政策不跑偏。

(三)強化自主創新,夯實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有能力、有條件的民營企業要加強自主創新,在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和科技成果轉化中發揮更大作用?!币皇羌哟罂萍紕撔峦度肓Χ?。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到“卡脖子”技術的攻堅行動中,牽頭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強化對民營企業加大創新投入的支持、補貼與獎勵力度。聚焦產業集群發展壯大,建設一批集創意設計、研究開發、檢驗檢測、成果推廣、創業孵化等功能于一體的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打造更具活力的產業創新生態系統。二是助力民營企業破解專業人才匱乏問題。聚焦民營企業需求,廣泛集聚國際國內人才,貼近市場需求幫助民營企業攻克難題。鼓勵企業將經營管理人才、科技創新人才與高素質技能人才擺到核心位置,適應形勢變化要求,建立新的薪酬制度與股權制度,以人才為關鍵要素再創民營企業發展新優勢。三拓寬人才引進途徑。聚焦補齊民營企業創新人才短板,探索首席科學家制度和人事關系雙聘制,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智力資源,建立專精特新企業緊缺專業人才需求目錄,開設專精特新企業人才引進綠色通道。

(四)優化營商環境,鼓勵民營經濟市場良性競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落到實處,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排憂解難,讓他們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專心致志搞發展?!币皇且允袌龌苿撔罗D型。強化“同樣進”,在市場準入、審批許可等方面對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一視同仁;確?!澳苈涞亍?,加強對民營經濟支持政策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全力推動政策落實落細;推行“創新購”,實施政府首購制度,激發民營企業創新動力。二是以法治化保障創新創業。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自主經營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強化政務失信責任追究,健全第三方審查和評估機制,建立監管容錯糾錯機制,推行柔性執法制度。二是營造和支持新個體經濟發展。完善靈活就業人員的勞動權益保護、薪酬福利、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制度,探索適應跨平臺、多雇主間靈活就業的權益保障、社會保障政策,為新個體經濟從業者解除后顧之憂。

(五)加快數字化轉型,實現民營經濟提質增效

一是引導企業數字化轉型。把握數字時代發展契機,圍繞企業發展需求,引導民營企業進行專業化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聚焦區域要素優勢及未來發展方向,以民營企業為重點打造一批“未來工廠”,合力構建富有地方特色的產業大腦。二是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加大對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鋰電、儲能、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行業的信貸、債券和股權融資的支持力度,培育我國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三是加強企業數字化協同。完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鼓勵不同所有制、不同規模企業間加強數字化協同,以龍頭企業的“技術溢出”助力 “專精特新” 型中小微企業孵化成長和上下游產業協同,打造適應未來產業升級大勢的數字生態共同體。

猜你喜歡
民營企業企業家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閩籍女企業家共話“轉折” :善良、堅持、靈動
尋租、抽租與民營企業研發投入
2014上海民營企業100強
環保企業家發展前景光明
從打工妹到女企業家
從打工妹到女企業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