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制造企業的診斷及發展對策研究

2023-07-10 11:38葉瑾
關鍵詞:發展對策診斷

【摘? 要】論文以Z公司為研究對象,運用PEST分析法對公司所處宏觀環境展開分析,對Z公司的資源、能力進行診斷,挖掘公司優勢與不足,最終從人才結構、產業集聚、錯位發展、延長產業供應鏈等方面為其提供發展對策。

【關鍵詞】智能制造企業;診斷;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F425;F272?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06-0091-03

1 引言

近年來,我國涌現了一批智能制造企業聚焦創新引領,行業發展勢頭向好。Z公司是智能制造領域的佼佼者,公司致力于技術創新,創造性地為顧客提供個性化產品和服務。隨著業內競爭加劇,應該如何穩中求進,牢牢把握新的發展引擎與市場增長點,成為適應國際、國內雙循環的全產業鏈智能制造平臺,是Z公司急需解決的問題。

2 基于PEST模型的公司外部環境分析

2.1 強有力的政策扶持

①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有效打破了珠江西岸城市群經濟發展各自為政的局面,提高江門資源獲得率,推動城市群形成協同效應,提高產業鏈完整性。②廣東省僑辦在2023年舉行“僑助廣東高質量發展行動”,發布“倡導僑捐服務大局”“廣拓以僑引商渠道”“廣聚天下僑界英才”等5方面16條舉措。江門華僑眾多、財力雄厚,設立招商引資機構,有利于吸引高素質人才和高新技術項目落戶,助推先進制造業發展。江門“僑夢苑”特色產業園區入駐項目超250個,同時,江門政府加快全球華人“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進度,開展“僑創工程”,通過全球108個聯絡點吸引更多的五邑華僑參與家鄉建設[1]。③江門以便民利民為導向,運用大數據重點實施“港澳融合工程”,打通江門與港澳的政務“堵點”,通過綜合性政務服務區的政務數據可信共享的可視化政務服務柜臺,為港澳市民在江門辦理就業創業、不動產登記服務等500項事項,吸引大批港澳市民來五邑投資、創業。

2.2 經濟運行平穩,發展趨勢向好

①2022年,江門地區生產總值達3 773.41億元,同比增長3.3%。同年,江門工業總產值突破6 000億元,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35.8%,較上年提高了0.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1%。2021年,江門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9.2%,占全部投資的44.2%,創近5年投資貢獻新高,制造業投資(占工業投資84.8%)同比增長18.9%,比全省高出了6.7個百分點,江門“制造業當家”實至名歸。②2022年,江門持續實施扶持制造業、小微企業的減稅降費政策,全年減稅降費退稅緩稅緩費近148億元;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 433.6億元,為年度計劃的123.5%,完成工業投資超880億元,增長19.2%,高技術產業投資大幅增長63.8%,基礎設施投資近540億元,增長10.4%;對RCEP貿易伙伴進出口增長6%。

2.3 社會條件適宜

①江門是中國第一僑鄉,僑胞資源豐富,無數華人華僑捐資助學,筑橋修路。清末民國初年,五邑華僑開辦了大中型工業企業5家、具有一定規模的商業服務企業6家、擁有75輛汽車的行車公司5家,江門工業進入繁盛期。改革開放后更是掀起僑胞回鄉投資創業、建廠、辦學的熱潮。截至2020年,江門全市僑資企業4 316家,投資總額489.29億美元,涉及超30個國家和地區,“僑夢苑”重點僑資企業2 522家,規模以上僑資企業630家,涌現出李錦記、維達紙業、金橋鋁業等大批優秀企業,為江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②江門扎實推進“人才倍增”工程,開發建設“人才島”,預計2025年打造成區域人才示范基地品牌。市政府建立全國首個博士后創新示范中心,截至2022年10月,江門已成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1家,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57家,累計吸納博士后159人。江門持續創新引才機制,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搭建企業、學子供需對接平臺,組織知名企業赴廣州、桂林、成都等高校開展10余場引才招聘活動。③江門是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人才資源雄厚,2022年全市高考本科上線率超60%,技能人才53.8萬人,高技能人才15.7萬人。在人才培養方面,江門積極探索集團化辦學模式,首創“園區技?!表椖?,7所中職學校聯合38個企業深入9個重點產業園區建設技能人才培養載體104家,設立14個“產業學院”,精準服務企業1 070家,線下提升技術工人職業能力5 050人,線上培訓1.1萬人。

2.4 科技不斷發展,產業逐步成熟

近年來,江門市將智能機器人、高端裝備、數控機床等新興產業列入智能裝備產業鏈,推動強鏈補鏈延鏈發展。以“一谷多園”模式打造華南激光谷,由江門海目星激光智能裝備牽頭,打造可承載百家企業的激光智能裝備產業園。澳資柏濤集團投資3.6億美元建設高端裝備及供應鏈產業基地,園區集研發、生產、供應鏈、結算于一體,功能涵蓋高端裝備及零配件研發、生產、檢測、智能分揀、結算5個中心[2]。著重推進智能裝備產業園和智造加速器建設,廣東升泰昌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牽頭,引進數控機床、智能機器人等配套企業40家,構筑企業研發、中試、生產、展銷全生態鏈,促進江門先進制造業集聚、協調、錯位發展。

3 公司的戰略診斷

3.1 公司概況

Z公司于2006年在深圳成立,于2018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憑借原料、精密零部件、結構件、模切、整機組裝五大優勢,為顧客提供周到服務和精細、高端的智能制造產品。Z公司擁有國際領先的研發技術、掌握行業前沿技術的人才隊伍、科學完備的現代化管理,公司持續健康發展。Z公司綜合實力位居全球同行業前三強,位列2020年江門企業百強榜第一,2022年廣東省制造業500強第23位,相較2021年上升了8位。Z公司作為全球消費電子零件制造行業的龍頭,其產品和服務覆蓋消費電子市場終端產品及應用的全產業鏈。

3.2 資源分析

3.2.1 無形資源

Z公司堅持“以技術為核心競爭力”的理念,通過研發創新不斷改進技術體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業內保持較高競爭優勢。Z公司在全球各地建設工研院,擁有高素質研發人才6 542人,將在工研院下建立散熱模組、機械工程、先進材料、精品組裝、電磁、建模仿真六大研發中心。2021年,Z公司研發投入1.9億元,持有專利2 108項,子公司在工業AI機器人、機器人感官及工業自動化等領域成就卓越,獲海內外專利229項,專利和應用程序著作權達329項。Z公司在完整掌握工業AI機器人的高端核心研發技術、自主實現定制與開發自動化設備的基礎上,持續招賢納士,進一步提升智能制造能力,在小型精密產品上保持領先優勢,成為國際知名的精密智造企業。

3.2.2 人力資源

Z公司推崇就業平等觀,堅持全球化布局人才。截至2021年,Z公司員工達79 892人,覆蓋42個民族,84.96%為生產人員,技術人員、行政人員分別占8.19%、5.33%。在員工福利方面,Z公司制定《薪酬福利管理程序》并完善薪酬福利管理體系。公司尊重與保護員工的權益,以績效為結果導向和以文化為行為導向,實行可變薪酬,公司2021年投入406.63萬元用于員工福利。2021年,Z公司培訓投入2 084 714元,已培訓651 144人次,包括1 611名管理人員和63 719名其他員工,人均培訓33小時,員工培訓覆蓋率達93.82%。

3.3 能力分析

3.3.1 組織管理能力

①ESG管理到位。Z公司已搭建完整的規則體系,保證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嚴格按照公司章程規范運作。公司充分履行信息披露義務,與企業利益相關者進行有效雙向溝通,按照《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定期對外披露,及時向利益相關者傳達公司信息。公司全方位暢通與投資者的溝通渠道,2021年通過微信、互動平臺等形式舉辦業績說明會、溝通會共5次,維持與投資者長期穩定的關系。②內控執行有效。Z公司貫徹落實反舞弊的內部風險管理,制定并執行《內審制度》,以嚴格透明的審查機制,有效進行內部控制。公司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獨立董事占成員半數以上,至少有一名為專業會計人士。公司對集團各部門和控股公司的內控和風控有效性、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經營活動的合理性和合規性展開評價,對潛在重大風險作出預警和行動建議。

3.3.2 營銷模式

①國際、本土化營銷。Z公司運用國際思維進行全球化思考,根據不同地區采取相應的地方化行動,公司研究不同市場的共性與差異,調整營銷方案。Z公司把顧客要求分為亞洲通用的要求、對某國客戶的要求、對全球范圍內的某些客戶的要求,因人裁衣,設定相應的營銷方案,提供與之匹配的設備樣式,滿足不同地區顧客的個性化需求。②關系營銷。Z公司采用差異化服務策略,設置彈性營銷制度,通過“互聯網+”思維、大數據、云平臺等分析客戶詳細資料和信息,深度挖掘客戶偏好、購買行為以及相關交易記錄,把客戶需求與市場現狀相匹配,最大限度滿足顧客個性化需求。同時,增強員工交流能力,盡可能地維護客戶關系,對客戶進行統一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市場開發、客戶維護計劃,吸引新顧客、發展忠實客戶,提高顧客黏性和復購率,增強企業競爭力。③營銷渠道廣闊。Z公司擁有自創的直銷部門,并控制擁有獨立管理權的銷售組織,通過展銷會、郵購、網絡訂購等方式直接銷售產品。Z公司具有多環節銷售模式,通過智能制造產品批發、智能制造產品代理以及產品零售等中間環節,把商品間接出售給客戶。

3.3.3 綠色生產管理能力

Z公司堅持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并重,推行綠色管理,制定《氣候風險識別矩陣》《應對氣候風險變化措施》,規避環境污染、氣候風險,持續提升環境保護績效。公司鼓勵各分子公司開展環境體系認證,2022年相關廠區均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公司每年開展環保法律法規和政策解讀、排放監測、排污許可證申辦、環保設備維護等培訓,對環保培訓落實情況展開專項檢查考核,提升員工環保意識和技能。Z公司致力于優化資源管理,持續提高能源效益,學習先進環保工藝,降低生產能耗,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加強廢棄物管理,對廢棄物、廢棄危險物進行嚴格分類,規范廢棄物處理流程,有效處置和改善廢氣、廢水的排放及循環利用。

4 公司的發展建議

4.1 內部優化建議

第一,優化人才結構。Z公司需調整人才結構,提升高素質人才占比。集團高管大多具有留學經歷,學歷較高,但高素質人才占比較低,大專及以下學歷員工高達91.57%,碩博比例僅有0.63%。公司亟需內外結合提高現有員工素養,外聘高素質人員、內設專門培訓。廣州、深圳的分公司應利用大學城優勢,廣納賢才,增加公司高素質人才儲備。同時,公司應定期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與考核,引導員工拓展專業知識,設立考證補貼鼓勵員工參與資格考試、升學考試,提高員工的職業素養與文化修養,增強公司的軟實力。

第二,實施錯位發展戰略。Z公司應根據集團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和地區特色,發揚地區比較優勢,實施錯位發展戰略。廣東、江蘇廠區人力資本、技術條件、資本力量雄厚,產業基礎、區位優勢突出,堅持走技術密集型發展道路,發展精密電子智造、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業等;廣西、印度、越南廠區應發揮能源、勞動力、土地資源等優勢,發展、承接集團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產業;集團全球化布局工廠、工研院,中國臺灣地區發揮機械零部件和機床制造優勢,巴西運用電氣機械及機械設備技術,美國利用微電子、生物制藥、通信工程及機械機器人的精深造詣,將先進工藝與規模產能相輔相成,保持Z公司在主營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

第三,完善管理層績效考核制度。①完善績效考核的內容標準。Z公司需提升管理層績效考核的合理性、可行性等,增加除任務考核、能力考核、部門協作以外的態度考核比重。公司應提高培訓參與率占管理層績效考核的權重,令管理層培訓參與率與其薪酬掛鉤,提高管理層對培訓的重視度,提升管理層的現代化管理能力。②業績考核和素質考評相結合。Z公司應確保業績考核和素質考評在管理層績效考核中的平等地位,發揮客觀的業績考核和長期的素質考評的優勢,在上下結合的基礎上,增加部門自評、同級互評、評分公示等方式的權重,確??己丝陀^公正。

4.2 外部優化措施

第一,積極參與產業聚集。Z公司應借江門打造特色產業園區的機會積極參與產業集聚,進一步加深公司與上游材料、中游精密功能件和結構件、下游模塊和精品組裝的融合程度,深化全產業鏈合作。Z公司需梳理與整合現有產業,明確哪些產業可以轉移到產業園區,如何補足產業鏈條短板和整合現有產業鏈的同時,因勢利導加強與消費電子精密功能件、新能源汽車及高端裝備智造等相關聯的現有產業和企業對接,積極參與帶動性強、關聯度高的新興項目,提高產品附加值,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第二,發揮僑鄉優勢,積極引資。Z公司應利用政策優惠,吸引僑資企業前來交流合作,加快自身產品和服務向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通訊的擴展進程。公司需合理設置引資準入門檻,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資評估評價體系,把投資密度、環境污染、產值能耗作為主要考核指標,確保引進項目、投資符合公司低能耗、高科技含量的綠色發展要求。重點加強與廣東500強企業的合作,尤其是與珠三角經濟區、粵港澳大灣區優勢企業強強聯手,實現公司高端裝備制造技術升級。同時,加強公司與科研工作站的協作,引入前沿科技,推進技術優勢向產能優勢轉化,縮短科研成果落地時間,為品牌發展注入科技動力。

第三,延長責任供應鏈,促進協調發展。①強化供應商審核。Z公司應本著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原則,與供應商建立長期友好關系,維護供應鏈穩定性、連續性。對供應商的品質、成本、交期、服務、環保進行綜合評估,對臨時性、采購量較大的供應商實施現場審核+自評的季度審核。全面評估供應商的開發設計、質量管理、有害物質管理、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確保供應商質量。②精細化篩選供應商。Z公司應持續推行以負責任方式采購產品和服務,構建協同共榮的上下游合作關系,完善供應商篩選程序。要求供應商堅持環保與可持續發展、合規經營,嚴控產品及服務質量[3]。提高供應商準入門檻,運用評估調查表進行第一層次評估,以縱向評審和橫向評審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現場評審,從供應商資質、合規性、樣品質量等方面層層篩選供應商。

5 結論

本文以Z公司為例,對其發展的外部環境、公司概況和內部資源、能力展開分析,從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為Z公司發展提出相應優化建議和措施。至此,智能制造企業需立足大環境,以更客觀、全面的視角看待自身發展問題,結合業界相關企業的成功經驗和案例,落實企業內部和外部優化措施,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關琴.基于PEST分析法的江門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前景分析[J].價值工程,2019,38(26):36-38.

【2】羅忠明.3.6億美元!江門蓬江引入史上單體項目投資額最大外資項目[N].南方都市報,2022-12-23(GA04).

【3】王柏樺.民營企業基層干部績效考核質量完善措施探究[J].中國市場,2016(50):169-170.

【作者簡介】葉瑾(1999-),女,廣東惠州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CFO。

猜你喜歡
發展對策診斷
常見羽毛球運動軟組織損傷及診斷分析
紅外線測溫儀在汽車診斷中的應用
新余蜜桔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場現狀與發展對策
窄帶成像聯合放大內鏡在胃黏膜早期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淺析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的運行診斷及其調試
基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的LED照明系統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