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產學研用背景下應用型高校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2023-07-17 19:09陳淑揚,楊旻
大學·研究與管理 2023年4期
關鍵詞:會計人才創新創業

陳淑揚,楊旻

摘? 要:相對于“產學研”而言,“政產學研用”突出了國家或地方政府以及用戶導向對平臺的重要性。從整體而言,大部分院校的政產學研用合作教育處于探索的初級階段,同時,政產學研用結合會計專業教學體系的研究是相對空白的。文章通過文獻研究法、調查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對應用型高校會計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索,以區域性(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產學研用體系為例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得出培養模式應該結合政產學研用平臺及會計專業的特點,利用粵港澳大灣區有利的區域條件、教育氛圍、經濟環境及政策優惠等優勢,會計專業學生通過“課堂理論+模擬實踐+企業實戰”,實現“智能型、創新型”的會計人才培養目標。文章不僅對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下應用型高校會計人才培養提供了新思路,也豐富了政產學研用教育體系的研究。

關鍵詞:政產學研用;會計人才;創新創業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10-0092-04

目前,創新創業教育受到多方關注,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與部分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推行創新創業教育模式起步較晚。高校學生作為創新創業的主體之一,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創新創業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因此在高校教育體系中加入創新創業課程勢在必行。

2016年,所有高校在國家要求下開設創新創業相關課程。隨著不斷探索與深入思考,目前,創新創業教育已經走進我國的大學課堂,各個高校還根據自身特點對創新創業的課程體系、講授方式等進行了不同的設計。各高校應更有力更有效地推行創新創業教育,通過不同階段的發展變化推出多種人才培養模式。

如今政產學研用是比較流行的人才培養模式,相對于“產學研”而言,“政產學研用”突出了國家或地方政府以及用戶導向對平臺的重要性。在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的培養機制下,針對高校各個專業方向的投入和產出情況不盡相同。2018年發布的2016-2017年CCG中國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調查報告顯示,參與調研的高校學生中,其學科背景以工學、管理學和經濟學為主,分別占比為23.24%、 21.49%、15.05%。

2021年,廣州在全國首創性地提出“青年創新型城市”建設理念,即探索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青年創新人才隊伍,推動青年創新創業工作取得更大成果。廣州作為珠三角地區的綜合性門戶城市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樞紐城市,青年創新型城市建設必將體現廣州引領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的城市功能[1]。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是形成創新創業教育的一個重要基地?;浉郯拇鬄硡^的各政府、企業及高校將為應用型高校會計專業學生提供更高層面更高質量的教育指導,并構建更加符合社會及企業需求的教育體系。

一、高校創業企業行業及區域分布概況

(一)高校創業企業行業分布情況

參考清科投資界行業分類及股權投資市場的行業投資特點,從樣本企業整體行業分布情況看,信息技術與服務、醫療健康兩個行業的企業較多,分別有112家、102家,占比分別為23.4%、21.3%,合計占比 44.7%;其次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半導體、化工&新材等行業企業,合計占比27.6%;節能環保、能源礦產、設備&儀器儀表制造、汽車、教育培訓等行業企業, 合計占比約19.2%;其他行業包括農林牧漁、建筑工程、文娛傳媒等,獲投的高校創業企業較少[2]。

(二)高校創業企業所在地域分布情況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PEDATA MAX(2021.12)數據,479家樣本高校創業企業披露的1216 起投資事件,地域集中度較高,高校創業投資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廣東省、浙江省、上海市四大區域。高校創業和科技成果轉化與高級人才緊密相關,因此投資案例向高等院校密集、科研氛圍濃厚、政策扶持力度大的一線城市和沿海地區集中。從披露投資金額來看,地域分布趨勢與案例數基本相符,排名前四的區域依然為北京市、廣東省、浙江省、上海市,合計投資金額近千億元,約占總投資金額的3/4。因此,作為廣東省教育高地的粵港澳大灣區對創新創業教育承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

二、政產學研用模式下應用型高校會計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情況

“政產學研用”指的是政府,企業,高校,科研單位和目標用戶(如圖2)。在這其中政府主要是提供政策引導,高校和企業作為參與主體,科研單位主要提供核心技術支持,為目標用戶提供市場需求,各方聯合創新,共建“政產學研用”平臺,從而為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提供新的途徑[3]。目前應用型高校會計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情況如下。

(一)會計專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效果不明顯

目前大部分可轉化為實踐工作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很多為理工科專業的知識產權及專利等,導致對文科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理解不到位。這主要體現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對于創新創業活動沒有很好落實到位或者流于形式;針對教師隊伍的建設并沒有從實質上去改革改善,包括“雙師型”教師的遴選機制、保障機制、培訓機制等[5]。一些學校雖然有設立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學校自身也提供了實踐平臺,但是提供的實踐方式或者投入的設備并不能很好地貫徹創新創業的本質,不能調動學生真正投入創新創業的教育新模式。

(二)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引導體系及平臺單一,不能滿足學生多元化需求

政產學研用模式下的創新創業教育平臺不僅包括學校內提供的創新創業活動,比如“挑戰杯”“互聯網+”等形式的比賽,也不僅建設各類實驗室等雙創實踐平臺。更主要的還是得由企業、創新創業園、孵化器等主體構成的學校以外的平臺。而目前應用型高校會計學專業學生接受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創新創業課程以及高校、學生社團舉辦的各類創新創業活動及比賽。

(三)融資渠道有限

資金缺乏成為目前創新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最主要問題,2018年發布的2016 —2017年CCG中國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調查報告顯示,大部分高校學生認為缺乏創業資金是創新創業過程中的主要困難,占比高達 61.37%[6]。作為文科類的會計專業,本來吸引到投資資金的機會就不高,渠道有限更加增大了資金扶持難度,甚至導致高質量項目得不到支持,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擊了教師及學生的“雙創”熱情。

三、政產學研用背景下應用型高校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一)根據市場導向指引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工作

高校應積極轉變教育理念,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會計人才培養方面堅持多樣化。對于社會資金多投向的領域,加強學科融合建設,走出課堂,積極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對于實驗室、產業學院的使用要結合企業實務進行,甚至可以升級為一個創新創業的智能化平臺;對于投資項目傾向的領域,會計專業應該盡量融合其中。從股權投資市場的行業投資所屬行業分布情況看,會計學專業作為涉及領域較廣的專業方向,在人才培養方案建設過程中應該有所導向指引。

(二)會計類應用型高校積極參與區域政產學研用體系建設

政產學研用通過將不同資源及優勢進行整合互補,充分激發調動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結合國家宏觀政策的引導,內部體系不斷地進行完善。在這一過程中,會計類應用型高校應該承擔所屬領域的研究和實踐工作。

1. 構建信息共享機制

高校應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創業平臺,最大限度享受人員、資本、技術咨詢等信息資源。高校應積極參加平臺建設,實現“引進來,走出去”的培養方式,積極對接企業及政府提供的項目。各類平臺與高校的合作形式可以是靈活多樣的,不應拘泥于某些特定形式。在合作的過程中,要通過契約方式明確合作各方在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建設與利用過程中的權利與義務,并明確各方的退出機制,不可讓平臺成為參與各方的負擔。

2. 強化實踐教學

粵港澳大灣區是的企業代表中最有潛力、最有活力的經濟實體。這樣的大環境給會計類應用型高校提供優質的條件。高校應積極尋找企業合作,高校及提供企業共同引導學生在參與實踐過程中不斷創新實踐方式,不僅能推進高校項目成果落地,也能強化政產學研用一體化模式實施效果。

(三)智能化平臺構建

當前,人們正處于“大智移云物”時代,這個時代將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應用到各個領域。高校利用先進信息技術,利用教學實驗室、產業學院等平臺,改進固有課堂教學方法和手段,推動新型會計教學模式改革。同時,作為政產學研用的參與方,企業、用戶等也應該通過智能化平臺,集成信息,分享信息,評價反饋并形成客觀的分析數據,實現政產學研用體制五位一體有效運轉。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是專業建設的源動力,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及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的重要保障,是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有效開展的迫切需要。近年來我國各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取得一定效果,由于起步晚,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教師專業化程度有限、雙創教學熱情不高等問題。因此,為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進一步發展,高校應該建設高技能師資隊伍。

1. 建立校內校外導師相結合的師資團隊

“雙師型”人才培養難度高,加上目前教師引入渠道單一,要取得突破必須改變傳統思路。高??刹捎矛F代學徒制的“雙師型”培養模式,從事務所、小中大型企事業單位財務部門中聘請有資質的會計人員擔任“師傅”,和高校中青年教師建立“師徒關系”,形成校內校外導師合作教學的師資隊伍。

2. 定期開展會計專業教師的繼續教育

會計作為一項專業技術性較強的工作,具有知識點更新快、涉及范圍廣等特點。高校定期開展再培訓、再教育培訓,對正在從事會計相關工作的人員來說非常必要,可避免會計專業教師因知識陳舊而在實施教學過程中誤導學生等現象出現。

3. 健全會計專業教研人員的激勵機制

高校應鼓勵教師專注于創新創業的研究,并將研究成果作為評估的指標。評估結果應與職稱評定、薪酬福利密切相關,對于優秀教師應當給予一定的獎勵,提高其對雙創教育的熱情。

(五)融資渠道的增加

相關部門應加強金融財政支持政策的執行落實,完善經費撥付機制,增強項目經費管理的靈活性,并著力解決間接費用比例偏低等問題。另外,通過設立成果轉化專項資金、產業基金等多種途徑,打造金融服務平臺,通過股權投資等方式,支持開展產學研合作。由此,更多高校及其創業企業得以享受到資本助力,潛心于研發和生產。同時,政府應發揮政策性擔保資金作用,建立貸款風險補償及分擔制度,鼓勵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租賃等多樣化方式,打造科技鏈和資本鏈的良性融合,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六)政府政策引導及落實

“政產學研用”是在產學研基礎上提出的新的創新模塊,突出了政府機構與實際用戶市場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中的作用,通過市場的需求刺激與政府的政策助力相結合的方式推動高校教學科研的發展。其涉及領域較廣,為確保該模式的正常運轉,應充分調動各單位的工作積極性,形成統一有效的協調機制。政府應該制定相關的實施準則和細則來加強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的監督、管理和保障,切實推動多部門協同創新。政府不僅可以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政策、資源和公共服務的直接支持,還可以通過完善市場規則、引導資源流向、促進政產學研用多方合作等方式間接促進高校創新創業的發展。

(七)高校建立“用戶信息溝通”小組

政產學研在五位一體的模式下,用戶對整個育人體系及創新創業項目有導向作用。高校應建立能與用戶時刻保持聯系的工作小組,隨時反饋項目進展情況,并能夠在多個主體之間保持高效的溝通?!坝脩粜畔贤ā毙〗M定期提供信息報告,也能作為政府、高校、企業、科研機構評價育人效果的有效途徑。

(八)校友資源的支持

粵港澳大灣區有著雄厚的高校力量,實現資源互補,在廣東省其他地方也是有正在新建的高校。大部分高校人才畢業之后首選留在粵港澳大灣區就業或者創業,香港和澳門的學生也會利用內地的政策優惠選擇在內地就業或者創業。應用型高校大部分是擁有行業背景的,因此人才的就業去向比較清晰,應鼓勵校友支持高校創業教育,向校友企業提供創業型人才及技術,形成良性互動的創新創業生態鏈,形成高效創業教育支持機制,保障創新創業教育質量。

四、結語

政產學研用模式給應用型高校會計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有利又充滿挑戰的培養模式。在創新創業的背景下,應用型高校應利用區域性的教育優勢、經濟優勢形成一個與當地企業共同發展的教育平臺。在政府的政策引導及措施支持下,產學研教育模式有了更明確的方向指導?;浉郯拇鬄硡^有著非常有利的區域條件、教育氛圍、經濟環境及政策優惠優勢,會計專業學生可通過“課堂理論+模擬實踐+企業實戰”,建立滿足企業及社會需求的知識儲備庫。高校注重會計專業學科知識的有效輸出,利用學科優勢和智能會計實驗平臺,結合多學科融合發展,著重培養學生會計綜合能力,打造出“智能型、創新型”的會計人才培養特色,依托產學研合作企業、社會實踐基地等聯合提升學生社會實踐和實戰能力。在政產學研用模式下,鼓勵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的同時,各參與主體需要做好學生創新創業的風險保障,尤其是學生心理輔導工作。

參考文獻:

[1] 李勁,柴茂昌. 青年創新型城市建設及指標體系構建研究——基于廣州的實踐探索[J]. 青年探索,2022(02):69-79.

[2] 清科研究中心. 2021中國高校創業投資發展白皮書[R]. 中國:2021.

[3] 孟展,薄惠,寧紹爽,等. “政產學研用”創新模式下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的研究[J]. 廣東化工,2019,46(20):186-187.

[4] 桑瑞聰,潘瑞姣,劉明. “政產學研用”協同模式下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 大學教育,2021(09):148-150.

[5] 黃娟. 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雙師型”教師培養機制優化[J]. 人才資源開發,2022(07):46-48.

[6] 全球化智庫. 中國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調查報告[R]. 2017.

(責任編輯:胡甜甜)

猜你喜歡
會計人才創新創業
中小企業對高職高專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分析
高職院校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研究
關于鐵路會計人才培養的探討
“互聯網+”創新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現代學徒制在創新型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模式中的應用
高校創新創業孵化園管理問題研究
把握“金鑰匙”打開創業門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路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