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研究

2023-07-17 09:25馬爾沙
新教育·科研 2023年7期
關鍵詞:數學課堂培養策略教學活動

馬爾沙

【摘要】通過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進行簡單概述,結合教學經驗,針對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提出相應建議,希望可以為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實踐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對于學生而言,突出的數學素養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關鍵前提,學生必須具備數學素養,才能準確理解數學概念,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理解、掌握并應用數學知識。因此,教師應當意識到數學素養的重要性,將數學素養融入教學目標中,創新教學模式,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多措并舉幫助學生形成數學素養。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概述

數學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形成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數學思維包括抽象思維、邏輯思維、建模思維,數學能力包括想象能力、運算能力和分析能力。在這些思維和能力的幫助下,學生能夠有效理解數學概念,排除學習中遇到的各類障礙,實現高效學習。例如,在抽象思維的幫助下,學生能夠撥開數學問題的表象,發現問題本質并找到相對應的知識點,避免外在事物的干擾。再如,在運算能力的幫助下,學生能夠規范運算過程,提升運算速度與正確率,避免因為馬虎大意而丟分。因此,數學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實現高效學習的必要前提,這也是核心素養成為數學教學重要導向的關鍵所在。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現狀

1.數學教學目標側重知識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對數學教學活動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在核心素養備受重視的背景下,教師理應將數學素養融入教學目標中,以此對教學實踐和學生的學習活動起到指導作用。然而,在當前的數學課堂上,教師設置的教學目標仍舊側重于知識的講解,導致教學活動的重點放在知識層面,并未體現核心素養,自然無法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發展。與此同時,核心素養的培養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能力,如果教學目標忽視核心素養,無疑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無法得到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將處于低效的學習狀態。

2.數學教學模式有待優化

在現階段的數學課堂上,部分教師習慣于采取講授式的教學模式,直接講解數學知識的概念、性質和用途,導致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只能做到“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無法理解數學知識背后的邏輯關系,不利于學生深化理解數學知識。同時,在講授式數學課堂上,教師講解數學知識,學生聽講、記筆記,師生互動交流嚴重不足,而且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未能結合數學問題進行主動思考。然而,學生形成核心素養需要以學生主動思考數學問題為基礎。因此,講授式數學課堂無法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3.數學教學內容有待豐富

部分教師給出的教學內容局限于數學教材,并未引入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未能建立起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系,導致數學課堂相對乏味。同時,小學數學教材中的知識點相對分散,而學生缺乏構建知識體系的意識,導致學生未能系統地學習數學知識。例如,在五年級下冊課本中,第四單元和第六單元的內容分別是“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中間隔了“圖形的運動(三)”。教師未能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學生就容易將這兩單元內容分開學習,降低學習效果,也不利于學生形成數學素養。

4.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單一

小學生的身心發育不成熟,注意力不夠集中,容易在數學課堂上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針對這一問題,教師理應通過豐富有趣的課堂活動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重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然而,在當前的數學課堂中,教學活動設置單一,無法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也容易產生數學課堂枯燥無趣的認知,這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相對不利的。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1.調整數學課堂教學目標

前文提及,數學課堂教學目標側重知識而忽視素養,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發展造成一定阻礙。對此,教師應當主動更新教學觀念,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注重學生發展的多元性,將核心素養融入課堂教學目標中。同時,教師應當意識到核心素養是學生掌握、運用數學知識的關鍵,突出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實現知識與素養共同融入到教學目標中。

例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根據多元智能理論設置以下教學目標:①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概念,并列舉生活中常見的長方體、正方體;②結合前面學習過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識,嘗試推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性質;③結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關系,推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在上面三個教學目標中,目標①主要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而目標②和目標③則要求學生進行推理判斷,并根據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邏輯關系推理出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的邏輯關系。不難發現,目標①涉及數學知識,而目標②和目標③涉及數學素養中的邏輯思維。同時,教師并未直接點出長方體、正方體的性質及兩者之間的關系,而是讓學生結合前面學習過的知識進行推理,當學生進行推理并獲得成功以后,會產生強烈的成就感。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學生的推理能力有限,故而學生推理出來的性質不一定完全正確,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推理結果進行深入探討,帶領學生逐步驗證,得出最終的結果。因此,教師要推進知識和素養共同融入到課堂目標中,才能為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提供重要保障[1]。

在數學科目中,不同知識點對應的核心素養是不同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等單元的教學活動則涉及運算能力。因此,教師也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設置不同的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形成素養,實現數學知識和數學素養協同發展。

2.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先進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使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進而主動思考和主動交流。對此,教師應當主動改變講授式數學課堂的弊端,采取探究教學、小組合作等不同的教學模式應用于數學教學活動中,使學生進入活躍的學習狀態并實現深度思考。

例如,在學習“圓”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借助問題驅動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使用多媒體設備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圓,如自行車輪、紙杯、摩天輪、生日蛋糕等,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同學們觀察一下,屏幕上的四個物體有哪些共同點?”學生回答道:“都是圓形?!苯處熃o出四個圓形物體的直徑和周長,并讓學生進行計算。五分鐘后,大多數學生都完成計算,有的學生指出,圓形物體的周長是直徑的3.14倍,有的學生計算更精確,四舍五入以后得出的結果是3.142,教師分別給予肯定。此時,教師可以進行引導性提問:“我們發現,周長與直徑之間的倍數關系是固定的,同學們想不想了解更多圓身上的奧秘?”學生紛紛表現出極強的興趣,并在接下來的課堂學習活動中表現出超乎以往的積極性[2]。

在“圓”的教學案例中,教師并非直接講解圓的概念和性質,而是通過生活中的事物設置簡單的課堂導入環節,并以問題的形式向學生提問。同時,教師在問題驅動教學期間采取生活化提問和引導性提問兩種不同的提問方式,實現靈活提問,幫助學生持續集中精力。

教師展示生活中各種圓形物體,讓學生尋找四個物體的共同點,幫助學生抽象出“圓”這一數學概念。而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計算圓形物體的直徑與周長之間的關系,這不僅可以促進學生運算能力發展,還可以使學生將兩者之間的倍數關系遷移至圓的身上,由具體到抽象,由現實到理論,從而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不難發現,相較于講授式數學課堂,問題驅動教學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也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發展。

3.豐富數學課堂教學內容

教師應當主動豐富數學課堂中的教學內容,一方面借助生活中的內容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另一方面則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發展。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引入生活內容和網絡教學資源,并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提升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負數”時,部分學生難以理解負數的概念。如果不能理解負數概念,學生就無法掌握負數的性質和運算法則。對此,教師可以巧借生活中的負數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在現實生活中,負數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冰塊、雪糕等食物,它們的溫度都是負數,再如地下商場、地下停車場,這些場所都位于地下,也可稱之為負一層、負二層。在初步了解負數的概念以后,教師講解負數的性質。此時,部分學生又遇到學習障礙,由于長期的正數運算,這部分學生習慣性地認為-2>-1,教師可以借助數軸幫助學生理解負數的大小。在數軸上,教師選擇一點,標記為零點,而后對稱標注正數和負數,其中,越往左的數字越小,越往右的數字越大,在數軸的幫助下,學生成功掌握負數的性質,并學會如何比較負數。隨后,教師可以給出幾道題目,讓學生嘗試比較題目中的負數大小,必要時可以借助數軸進行比較。

在“負數”教學案例中,教師先是引進生活內容,通過生活中的物體幫助學生理解負數,并從冰塊、雪糕、地下建筑這些物體中抽象出負數的概念,有助于幫助學生實現抽象思維發展。在比較負數大小的過程中,教師利用數軸幫助學生掌握比較方法,采取數形結合的方法展開教學,幫助學生了解數形結合思想,而且在習題中鼓勵學生利用數軸解決問題,有助于學生形成建模思維,將數學問題融入到圖形之中,建立數學模型,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3]。

教師在課堂教學期間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利用X-Mind、Mindmaster等軟件制作思維導圖,突出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幫助學生搭建知識體系,使學生從系統的角度學習數學知識。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下冊“分數乘法”“分數除法”兩個單元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顧前面學習過的“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兩個單元內的知識,而后將這些知識整合起來,以“分數”為主題構建思維導圖,將四個單元內部的所有知識點呈現在思維導圖上,能夠有效避免學生在學習期間遺漏知識。此外,教師可以將繪制思維導圖的方法和技巧傳授給學生,并鼓勵學生在學習其他單元的內容時繪制思維導圖,以此來幫助自己構建更加系統和完整的數學知識框架。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依托信息技術展開教學,使數學知識以體系化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眼前,確保知識的全面性、條理性,而且教會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在“授之以魚”的基礎上實現“授之以漁”,培養學生的聯系思維。

4.豐富數學課堂教學活動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置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中。例如,在學習“可能性”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設置拋硬幣實驗活動,教師將學生分為不同的教學小組,不同小組拋硬幣的次數是不同的,有的小組拋20次,有的小組則是30次、40次,等到所有小組拋完硬幣以后,教師讓學生統計正反面分別出現的次數,并除以總次數。經過計算,學生發現,拋硬幣的次數越多,正反面出現概率越接近50%,換言之,拋硬幣出現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都是50%,在“可能性”教學案例中,教師親自設計實驗活動,并讓學生主動參與實驗,使其保持集中的注意力,而且學生對最后的結果也充滿好奇,數學課堂更加豐富有趣。此外,教師將不同小組拋硬幣的數據記錄在黑板上,讓學生針對每個小組的數據進行計算,能夠鍛煉學生的運算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4]。

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期間設計游戲活動、探究活動,這些教學活動都可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例如,教師將合作學習和游戲教學相結合,設計團隊游戲活動,讓學生通過數學游戲學習知識,并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相互幫助,積極幫助他人,與同學進行合作交流,在游戲活動中實現情感與核心素養共同發展。再如,教師設計自主探究活動,讓學生帶著探究問題瀏覽數學課本,思考課本內部的知識點,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四、結論

核心素養現已成為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重要導向,教師應當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把握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意識到培養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性。針對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四個方面存在的問題,教師需要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主動調整數學課堂教學目標,將核心素養融入其中,并創新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善于借助問題引導學生學習,并做到靈活提問,從教學內容方面來看,教師要實現生活化元素和數學知識相結合,并借助信息技術繪制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體系,引導學生系統化地學習數學知識,最后則要善于設計饒有趣味的教學活動,如實驗活動、游戲活動、探究活動,通過活動吸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并促進學生數學素養和情感價值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徐世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芻議[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12).

[2]唐冬枝.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2020(25).

[3]馮學金.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探究[J].新課程,2020(08).

[4]蔡娟.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9(02).

猜你喜歡
數學課堂培養策略教學活動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張揚學生個性,展現課堂活力
數學課堂教學中動手操作活動實施研究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