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進城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體系研究

2023-07-18 15:22王冬輝伍嬋提
關鍵詞:小巨人專精特新培育

王冬輝 伍嬋提

【摘 ?要】作為國家經濟建設的核心主力以及中小企業的杰出代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促進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論文選取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質量較高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培育支持體系進行比較研究,并結合寧波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現狀,梳理優勢做法和不足之處,從中找到適合寧波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持政策,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先進城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

【中圖分類號】F276.3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06-0037-03

1 引言

近年來,“專精特新”已成為我國經濟領域的熱詞,自2011年工信部首次提出“專精特新”的概念,到2016年概念正式落地,再到2019年第一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公布,國家一直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對“專精特新”企業的支持更是上升至國家層面,不斷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的培育力度。據權威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中下旬,我國培育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即將突破9 000家,其中寧波市占3.1%以上,總量在全國范圍內居于第四,前三分別為北京598家、上海507家、深圳446家。2022年10月,寧波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了《寧波打造全球智造創新之都行動綱要(2022-2026年)》,其中提出到2026年要力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突破600家,同時,將這些企業做大做強,使之成為寧波向制造強市轉型的主力軍,將寧波打造為全球智造創新之都。

2 先進城市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主要經驗

2.1 北京

2.1.1 政策加力為產業發展增添動能

2021年底,北京市發布《關于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提出要加快促進企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加大對企業創新項目的投入與支持,以此實現產業集約化發展,同時,加快“專精特新”集聚發展,打造一批“專精特新”特色園區,并以政策傾斜的方式,加大對各特色園區服務平臺房租減免等優惠力度,另外,為進駐本市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提供一次性獎勵,以提高對這類企業的吸引力。此外,政策規定要建立健全重點產業鏈配套機制,鼓勵與支持“小巨人”企業基于產業鏈優化布局,引導“小巨人”企業積極推進與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和樣機研發,并為重點創業創新項目提供最高500萬元的政策補貼和專項資金扶持。

2.1.2 人才集聚為技術研發增加力量

北京作為首都城市,吸納各方人才,擁有豐富的先進科技資源和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據不完全統計,北京有8所985大學和26所211大學,居全國首位,且大多數為理工類大學,這為高科技創新產業的發展儲備了大量的人才。同時,北京作為全國國家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最多的城市,截至2022年底,認定和培育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 360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588家。根據北京市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網絡服務平臺的數據,北京高精尖產業人才總數已經達到5萬人,產出成果超過100萬項,集聚人才總數排位靠前的產業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計算機軟件、生物醫藥、大數據等。

2.2 上海

2.2.1 實施梯隊培育計劃,引導制造企業細分領域

2021年9月,上海市發布《上海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著重培育“專精特新”企業,鼓勵與引導中小企業在社會精細化分工的背景下,著力于攻克與落實制造業的細分領域,著力于加強技術研發、工藝升級等各項工作,不斷地拓展業務范圍、提升產品質量,同時,支持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在技術研發、生產配套等各方面的協同合作。此外,根據《上海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要基于專業化、精細化的發展思路,分層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群體,同時,將培優企業和優勢拳頭產業有機聯系起來,全面增強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優勢,促使中小企業不斷壯大發展,躍升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強大創新能力的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規劃要求,滾動培育“專精特新”企業5 000家左右,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00家左右。

2.2.2 以優勢產業為抓手,構建企業發展的新方向

上海面臨著競爭激烈的內部和外部市場環境,面對著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的現實需要,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三大產業為先導,以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等六大產業為重心,以實現產業智能化轉型和企業數字化轉型為根本目標,嚴格遵循“點”到“鏈”到“圈”的漸進式推進思路,加快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產業的深度融合,不斷地釋放社會生產力,激發產業發展動能,推動上海構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的發展方向。

2.3 深圳

2.3.1 發揮地區優勢,構建特色產業體系

根據深圳市統計局發布的《深圳市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從專利技術領域的數量構成來看,深圳市國家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領域獲得了大量專利,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的專利數量排名位居前列,這與深圳市作為世界知名消費電子之都的深厚產業積累密切相關。深圳市雄厚的產業基礎,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發展構建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2.3.2 挖掘市場潛力,滿足市場客戶需求

深圳作為全國首批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和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的試點城市,在推動產業發展等各方面均創造了諸多佳績,且在政策的強力支持與引導下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這為汽車制造領域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統計數據表明,截至目前,深圳市年產值達10億元以上的汽車制造企業在20家以上,且新能源汽車產業基本形成了“一超多強”的企業格局。為了更好地促進該產業的蓬勃發展,釋放區域經濟發展潛力,深圳市頒布了一系列利好政策,鼓勵新能源汽車企業擴大產能,提高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這極大地促進了該市新能源汽車產量的增加,2022年同比漲幅超183%。深圳將挖掘市場需求作為創辦企業、經營企業的根本出發點,“專精特新”企業應當以最大化地滿足客戶需求為基點,開拓創業之路。

3 寧波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基本情況

3.1 工業基礎造就優勢產業

寧波市具有得天獨厚的工業生產資源,是我國規模較大的工業大市,擁有相對完善的制造業體系。不僅如此,在長期的發展實踐中,寧波市形成了以汽車及零部件、電工電器等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培育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其中,通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產業等在寧波市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行業中排名靠前,且這些產業的企業2017-2021年的工業增加值總量呈現出穩步增長趨勢,另外,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處于高速發展態勢。

3.2 傳統制造向中高端邁進

寧波企業在政策的大力引導下,持續向智能化、數字化方向轉型,推動寧波制造向“智造”轉變,以此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在283家寧波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所屬行業中,分布于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行業、電力裝備行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行業、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新材料行業的企業數量占比較大,其中在第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中,工業軟件、集成電路等企業數量呈現出顯著的增長趨勢,這表明寧波正在不斷加快自身產業結構調整,由傳統制造向中高端邁進。

3.3 企業創新能力逐漸凸顯

寧波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不僅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還積極針對創新成果進行專利保護。寧波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平均專利量的優勢較為明顯,專利保護的積極性較高,平均專利量為100.7件,平均專利授權量為84.2件,其中擁有10項及以上授權發明專利的企業占比超30%,平均研發投入所占比重顯著超過一般中小企業,表現出強勁的創新實力和市場競爭力,是促進寧波制造業向智能化深度轉型、促進寧波經濟高質量建設不容忽視的力量。

4 寧波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4.1 高層次人才缺口較大

根據《2022智能制造中高端人才就業大數據報告》,智能制造中高端人才聚集的TOP20城市主要分布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以及部分熱點二線城市。其中,深圳、北京、上海位居前三,占比分別為13.98%、13.13%、11.79%,而寧波排在第十九位,僅占1.22%。同時,《2022城市人才吸引力報告》顯示,上海的人才吸引力居全國首位,其次是深圳、北京等城市,而寧波排名居中。對于擁有遠大志向的年輕人而言,其更傾向于就業機會多、成長空間大的一線城市,這導致寧波市大量人才外流,對年輕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寧波作為全國先進的制造業基地,正在大力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壯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隊伍。為用好先進技術,人才是重中之重。

4.2 產學研融合機制不暢

2022年2月,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市推進“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22-2025年)》,其中在“專精特新”企業孵化培育方面,重慶市將組建10個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而寧波在政策驅動、政績導向下,許多大型產學研合作主要依靠政府牽線,企業在此過程中參與度不高,僅僅將其看作維系與政府關系、樹立良好對外形象的“跳板”,缺乏積極性。根據調研訪談數據,大多數參與產學研合作的企業指出,其在成果轉化等方面缺乏自主空間,無法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寧波第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X公司與寧波高校達成合作共識,而所開展的兩大產學研項目均未能取得理想成績,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缺乏與企業相關的專業領域的學科人才,且研發技術與市場實際需要不契合。此外,在研發過程中企業未能深入開展市場調研工作,這導致一些學術領域的研究成果難以被企業轉化應用。

4.3 梯度培育實施不完善

上海不斷優化完善企業政策服務體系,2021年發布的《上海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聚焦推動“專精特新”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等梯度銜接培育。而寧波雖然出臺了《寧波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庫實施方案》,但在“專精特新”梯度培育體系建設方面實施力度不足,部分地區在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夠,導致很多企業對實現“專精特新”發展沒有給予足夠重視。

5 寧波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對策

5.1 優化人才發展環境,重視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人才支持主要包括人才招引與培育兩部分。一是加快和加強建設尖端人才特區,參考與學習深圳等一線城市的人才培育和引進經驗,優化完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人才招引政策。政府應該完善中小企業人才引進制度,一方面要高度整合既有的人才資源,實現人才的合理配置,確?,F有人才“人盡其用”;另一方面要加大對人才的吸引力度,尤其要針對性吸納一批領軍拔尖人才,提高其福利待遇,同時,要結合實際情況,編制與出臺《寧波市“小巨人”企業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目錄》,建立健全配套的補貼措施。當然,寧波市要關注拔尖人才高度關注的問題,解決其住房、社會保障等客觀現實問題,并為其提供暢通的職業成長路徑,加強人才引進的配套建設,以確保領軍拔尖人才“引得來、留得住”。二是企業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選拔機制,為人才的職業發展提供相對廣闊自由的空間。同時,要加強與政府以及區域內優勢企業的合作,以共同培養、項目合作等多種形式,實現人才的合理流動以及人才技能的全面提升。

5.2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釋放創新驅動效能

高校與科研院所作為創新的主力,在科技研發和技術創新等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中小企業作為先進技術、重大科研成果的使用者,作為社會經濟最活躍的市場主體,理應加強與高校等組織或機構的密切合作,打造產學研一體化模式,這既有利于彌補中小企業人才不足、創新能力匱乏的固有缺陷,加快科研成果的產出,又有利于解決高?;蚩蒲性核邪l資金不足、科研成果轉化率低等問題。同時,政府應該以立法的形式加大對科研專利的保護力度,加大對知識產權法律的宣傳力度,為企業的創新創業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促進產學研發展體系良性運轉。當然,政府、高校、企業等各主體需要建立協同聯動機制,依托先進技術,實現資金、信息等各項資源的互聯互通,共同打造與形成有利于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穩步壯大發展的生態體系,釋放企業創新驅動效能。

5.3 構建梯度培育體系,強化“專精特新”隊伍

寧波具有完善的產業根基和在眾多領域形成的優勢產業集群,通過強化寧波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可以激發企業成長的內生動力。一方面,要構建完善的梯度培育體系,按照“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業龍頭企業”的發展路徑,嚴格遵循“一企一策”的政策要求,針對集成電路、新材料等高新技術和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國家級和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庫;另一方面,要強化弱項、補齊短板,以產業鏈為核心,加強對鏈上薄弱企業的培育,通過對這類企業信息流、人才流、技術流等各項資源的屬地化交互促進,以此持續壯大與發展產業鏈,打造能力突出、實力強勁、競爭優勢顯著的“專精特新”

隊伍。

【參考文獻】

【1】伍嬋提,吳麗果.寧波“專精特新”企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建議[J].寧波經濟(財經視點),2022(12):38-43.

【2】楊立娜.寧波加快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對策建議[J].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22(11):20-22.

【3】鄭璇,冀瑜,邢禹,等.浙江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利及標準工作研究[J].標準科學,2022(S2):186-192.

【4】董志勇,李成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態勢與路徑選擇[J].改革,2021(10):1-11.

猜你喜歡
小巨人專精特新培育
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的實踐及建議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小巨人”巨曉林
三埃工控:計量“小巨人”
念好"四部經"培育生力軍
開展『三扶』 培育新農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