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州的公園如何“出圈”

2023-07-22 22:29丁云
現代蘇州 2023年11期
關鍵詞:東莊出圈城市公園

丁云

走在公園的小道上,天氣有些燥熱,初夏的氣溫已近30攝氏度了。綠道兩邊是各種在這個季節搖曳多姿的花草。在這種天氣里來公園是有些找虐了,但在水杉林里或許可以尋找到一陣清涼。公園里有人汗流浹背地奔跑,比平常更加耗費體能,但是在這樣的環境里揮汗如雨,那種感覺想必也極爽???,這就是公園存在的意義之一。

現代城市公園與古典園林

作為中國園林之城,說到公園,大家最先想起的,也是這座城市里的那些古典私家園林。除了已經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園林,蘇州還有100多座諸如此類的其他園林。當然,它們有的很袖珍,體量堪比口袋公園。但名氣過響就很容易讓人誤解,以為蘇州的公園就以這些為主。事實上,蘇州還有很多現代公園,而真正的城市公園與那些私家園林還是有區別的。

首先園林都是有主人的,本質上是一個“園林式”的私人住所,園林相當于是他們的私人花園。雖然這些園林現在都向公眾開放,但由于建設時的初衷是為私人服務,因而在布局和建設手法上與作為公共設施的公園不同,城市公園追求滿足所有人需要。園林是將自然界美好的東西微縮到小天地里,小中見大,曲徑通幽;公園則是將傳統的園林藝術放大到大自然中,供公眾使用;同時,園林使人“靜”下來,浮上來的燥氣沉下來,反之,城市公園讓人“動”起來,充滿著勃勃生機和韻律。

大多數城市公園并不收門票,免費向公眾開放,大家可以舒適、自在地進出公園。大部分城市公園的場地也開闊,放得開,能跑能跳,這一點在蘇州差別表現更明顯,咱們的古典私家園林里很難跑開,極少聽到古代文人有跑步健身的需求。再有,城市公園大多能去得比較勤,只要愿意就能天天去。那些荒郊野外,非得穿過大半個城或大周末攢了時間才能跑上一趟的,嚴格意義上來說不屬于日常的城市公園范疇。

我們的公園里常常有園林建筑,或者說仿古建筑,那些亭臺樓閣主要供人們休憩、避雨等使用。換句話說,這就是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公園。

現代園林和古典園林,在管理上會有所不同。恰好現代公園東園和古典園林耦園的管理,歸在同一個管理處。與管理處的人閑聊,說起古典園林里多有古樹,養殖維護上可能要多加注意;東園里場景更大,植物布景需要定期更換?,F代公園和古典園林內偏好舉辦的活動類型也不太

一樣,東園里的園事偏現代,耦園里的活動則常與古

典園林文化相通。

拿綠化景觀舉個例子?;ㄋ噹煆堺愳o說,相同的是都要根據地塊所屬環境選擇相應的植物;從喬灌木到花卉地被,在植物搭配上都要富有層次;后期的養護管理也都要跟上。相較而言,現代公園在品種選擇上更豐富,養護方面選擇耐曬耐寒的室外植物品種,以大面積花帶、花海、草坪、色塊為主,花境為輔,而古典園林選擇規格較小的喬灌木,并且控制數量,以草本地被為主,需根據不同植物的屬性精細化養護,在布置上考慮整體園內景觀效果,精細至每一棵植物的布局,充分考慮該植物組團塊狀的結合。

大家對現代公園的設施要求越來越高。對古典園林,保護為主,設施上或許不完善,但也不便進行大改動。對于現代公園而言,就有了更多進步的空間和發展的可能性,因為沒有那么多限制,可以根據現實的需求來改善提升。因而類似東園這樣的現代公園內就有了很多志愿服務、便民活動。周圍的居民尤其老年人喜歡上東園來活動活動,有很多蠻有意義的公益性活動。耦園里的活動就常有教學意味,例如與小朋友相關的研學活動,與外國友人之間的交流活動等,旨在傳承與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獨屬于城市自己的公園體系

人對自然、泥土是有天然的親近感的。蘇州園林從前也非一直微縮在小天地里。比如吳寬家的東莊,位置就在現在的蘇州大學老校區。元末明初,“東莊”由吳寬的父親吳融經營。李東陽《東莊記》有這樣的描述:“蘇之地多水,葑門之內吳翁之東莊在焉。菱濠匯其東,西溪帶其西,兩港旁達,皆可舟而至也。由凳橋而入,則為稻畦,折而南為桑園,又西為果園,又南為菜圃,又東為振衣臺,又南,西為折桂橋。由艇子濱而入則為麥丘;由荷花灣而入則為竹田。區分絡貫,其廣六十畝,而作堂其中,曰續古之堂,庵曰拙修之庵,軒曰耕息之軒。又作亭于南池,曰知樂之亭?!睎|莊面積約計60畝,算是大型莊園,大部分是稻畦、麥丘、竹田、桑園、果園、菜圃等。

今天,隨著人們對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以及適當的運動越來越重視,身體對環境也愈發敏感,大家愿意時不時地走進城市“綠肺”中去凈化身心,讓身體和精神與自然親密互動,有助于放松身心,也利于緩解各種原因造成的心理緊張與壓抑。尤其是公園與林蔭道系統,是城市生活奢侈品,對人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15分鐘步行距離以內的24小時免費開放的公園提升了城市的價值和品質,讓人可以游刃有余地在一天的工作繁忙結束之后,還能夠夜游、夜跑,在屬于自己的時間段內充分感受城市,享受城市的品質生活。最美的公園大道就是那些掩映在林蔭下的跑道,不但綠意盎然、空氣清新,在盛夏可以抵擋刺眼的日光和灼熱的日曬,也是與自然深度交流的空間秘道。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城市中心越來越多。每個區域都會有兩三個區域中心,就近休閑娛樂去公園成為人們的生活常態,而不是大老遠非得特意跑到哪個公園。比如那些環境很棒、面積很大的郊野公園,大家通常只能在周末或節假日去。日常一個人的活動半徑就那么一點,基本圍繞他居住的社區。大多數人希望從自己家出門不出幾分鐘,就有一個特別棒的公園綠地。于是,公園城市的建設就有了完整的公園體系,從大型中心型綜合公園,到社區公園,再到小型公園、口袋公園。而蘇州因獨特的地理風貌與人文環境,產生了自己獨特的公園體系,厚植江南水鄉生態基底、串聯“四角山水”綠道網絡、構建城鄉一體公園體系、彰顯蘇州園林遺產價值、打造“公園+”的蘇式美好生活,從太湖邊、園林里到水鄉間,從自然景區、古典園林到城市公園,都是城市最獨特的游憩空間。

猜你喜歡
東莊出圈城市公園
萌囧動物出圈記
山西翼城王莊鄉東莊村:蘋果樹變身“搖錢樹”
探索品牌出圈的底層邏輯
“國潮”出圈之旅:從文化自信到品牌自信
我將打掃城市公園
影像里的鄉愁記憶
東莊水庫70年的6次規劃
追求幸福教育 培養幸福的人——莆田市秀嶼區東莊中心小學幸福教育“1+6”模式
淺析城市公園中的景觀設計
論城市公園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