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禁漁:非法捕撈嚴查管 聯合執法提效能

2023-07-24 01:06鄭國棟
上海人大月刊 2023年7期
關鍵詞:生物資源省際長江口

文 鄭國棟

今年是長江十年禁漁的第三年,是“三年強基礎”的收官之年,也是本市實施禁捕決定的第三年,市人大常委會將貫徹落實長江大保護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工作情況列入2023 年監督工作計劃。6 月20 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政府《關于貫徹落實長江大保護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工作情況的報告》。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長江十年禁漁實施以來,市政府高度重視,在農業農村部門的牽頭下,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充分發揮長江口禁捕管理工作協調機制作用,各項工作扎實推進,持續有力推動各項措施落地落細,取得階段性成效。

禁漁基礎漸筑牢 階段成效初顯現

2022 年,在國家六部委對長江干流11 個省市禁捕退捕工作考核中,上海綜合考核為優秀。

長江禁漁的社會氛圍逐漸濃厚。長江十年禁漁決策實施以來,本市加大新聞媒體宣傳報道力度,營造輿論氛圍,強化公眾監督,多次在央視和本地各類媒體開展專題宣傳,不斷提高社會各界對長江禁漁工作的認同和支持,“不捕、不賣、不做、不吃”的社會氛圍日漸濃厚。

對非法捕撈的打擊力度持續加大。據統計,全市累計查處非法捕撈等案件1484 起,涉案人員1827 人。清除違規網具4000 多頂,清理取締“三無”船舶166 艘。檢查市場、商超、餐飲等各類市場主體42.73 萬個次,監測電商平臺(網站)325.15 萬個次,督促下架非法交易信息500 條。農業農村、公安、水務、市場監管等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長江禁漁重大決策,各司其職,加強禁漁執法監管。強化部門聯動,持續開展“使命2023”等聯合行動,完善“行刑銜接”機制,打造長三角禁漁執法一體化新模式。

長江禁捕的執法能力明顯提升。建設完成長興島公務基地碼頭,解決了沒有專用碼頭的困難。兩艘高速漁政執法艇交付入列,最高速度可達43 節,有效解決了執法船速度過慢的問題。長江禁捕“四個平臺”建成運行。市農業農村委整合船舶登記信息、漁船動態監管、執法信息三個平臺,在全國率先建成長江禁捕智能化管控系統,對長江口禁捕管理區3200平方公里實施全天候、全水域智能監控,實現水上執法數字化轉型。水產品市場流通追溯監管平臺正式運行,實現了對刀鱭、鳳鱭、鮰魚、鯽魚、大閘蟹、青魚、草魚、鰱魚、鳙魚、鳊魚、梭子蟹等11 種常見水產品的追溯監管。

長江口水生生物資源逐步恢復。監督調研發現,禁漁實施以來,打擊非法捕撈和加強保護修復協同推進,水生生物資源和多樣性均呈現恢復向好趨勢。據相關科研單位監測:2022年,長江口監測到魚類種類45種,較2021 年增加了7 種。長江江豚監測數量達到13 頭次,今年4 月,還監測到一頭新出生的幼豚。長江口魚類浮游生物、仔稚魚、魚卵的平均資源密度較上一年顯著增長,增幅達300%至550%。以老百姓普遍關心的刀鱭為例,單網捕撈量較禁漁前上升113.6%。

調查研究尋不足 深入分析找原因

通過多方面調研和召開各種類型座談會,調研組發現,雖然本市長江禁漁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水生生物資源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善。禁漁實施以來,雖然長江口水生生物資源恢復趨勢向好,但是生物完整性指數仍然偏低,監測顯示,自然種群的基數仍然偏小,魚類生物完整性指數雖然比禁漁前提升了兩個等級,但在6 個等級中仍處于第四等級的“差”等級。珍稀物種瀕危形勢嚴峻,尤其是中華鱘、長江鱘等繁殖周期較長的物種,已經連續多年沒有監測到其自然繁殖行為,存在區域性消失的風險;長江江豚數量雖然有所增長,但總體上還偏少。

禁捕管理出現新情況新問題。調研發現,禁漁以后,長江上海段“四清四無”效果明顯,但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如偷捕行為日趨隱蔽,一些非法捕撈人員逐步變換捕撈時間點,利用夜色掩護,打時間差,在省際交界水域來回流竄,伺機捕撈。一些人突破一人一竿娛樂性垂釣的界限,進行違規垂釣。九段沙濕地等部分區域執法檢查的及時性、精準性仍需提高。長江禁捕監管的“最后一公里”面臨挑戰。

長江禁捕“四個平臺”互聯互通、共享共用還不夠。本市雖然在全國率先建成長江禁捕智能化管控系統,實現了數字化、智能化監管,但是,互聯互通、共享共用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各省市禁捕平臺相對獨立,省際間的信息資源互聯互通和業務協同不夠,智能化共享共用還處于較低水平。不同執法部門間還難以實現全方位互聯互通,難以實現完全共享共用。

長三角聯合執法機制仍需加強。省際間協作反應速度不夠快,針對省際交界水域的非法捕撈行為,及時響應度還不夠,對跨省偷捕行為抓現行難,一般通過固定證據后追捕,執法周期長。省際交界水域執法力度還不平衡,跨區域指揮調度仍有提升空間,聯合執法效率還需提升。

委員代表齊獻計 共護長江母親河

在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真聽取和審議了市政府工作報告,結合監督調研實際,提出不少意見和建議。

加大宣傳力度,持之以恒保護長江口水生生物。建議進一步加大社會面的宣傳力度,增強全社會保護長江生物多樣性的意識,持之以恒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重大決策。完善水生生物資源監測網絡體系,加強水生生物資源監測評估、增殖放流等工作。加強中華鱘、長江江豚等珍稀物種主要分布區的棲息地保護,建設和利用好本市中華鱘保護基地。加強關鍵保護技術研究,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助力珍稀物種資源更好恢復。

持續保持打擊非法捕撈的高壓態勢。建議針對非法捕撈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聚焦省際交界水域、九段沙濕地等易藏匿區域和重要漁汛期的非法捕撈,繼續保持高壓嚴管態勢。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公務基地碼頭,加快完善執法專用碼頭科學運行機制。進一步深化省際間、市區間、部門間的執法聯動機制,實現問題線索和執法信息的跨區域互通共享。形成對非法漁獲物統一的處置規范,提高聯合執法效能。

充分發揮長江禁捕“四個平臺”作用。建議充分發揮好智能化管控系統功能,積極研究探索拓展其他功能應用,實現功能復合型、效益最大化。加強“四個平臺”數據在長三角間的互聯互通、共享共用,提高長三角合作水平。督促落實各批發市場、菜市場等經營主體履行好水產品追溯信息上傳責任,逐步實現追溯品種從源頭到銷售的全覆蓋。要保障長江禁捕智能化管控系統的運行維護經費,確保系統發揮應有功能。適時評估“四個平臺”使用效果,并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

猜你喜歡
生物資源省際長江口
基于偏序集的省際碳排放效率評價
印度生物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獲取與惠益分享制度的程序分析
達斡爾族傳統利用野生生物資源的鄉土知識研究
省際路網聯動機制的錦囊妙計
環境生物資源與應用
長江口鳳鱭繁殖群體的年齡結構和生長特性
長江口及其鄰近水域仔稚魚種類組成及分布特征
地理標志制度對生物資源的保護及可持續利用分析
開放與我國居民收人增長*——來自2001~2012年省際面板數據的考察
對口支援與省際合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