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用戶行為的視障兒童畫板設計

2023-07-25 07:09孫虎張淼張昊
包裝工程 2023年14期
關鍵詞:畫板旅程兒童

孫虎,張淼,張昊

基于用戶行為的視障兒童畫板設計

孫虎,張淼,張昊

(西華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成都 610039)

以用戶體驗為目標,以用戶行為為切入,探究視障兒童畫板設計的方法與路徑。首先篩選目標用戶,歸納其行為特質,其次進行目標用戶聚類的發散與細分,展開調研并根據調研結果繪制用戶畫像與用戶體驗旅程圖,分析用戶行為并整理其真實需求,從中尋找設計機會點,最后提出切實可行的產品設計原則和方案。結合多種用戶行為研究方法洞察用戶需求,輸出兼顧好用與易用、安全與情感的點顯式視障兒童畫板設計。對用戶行為及用戶體驗的高度重視和積極研究,使視障兒童畫板的設計需求具體、過程清晰、功能多元。同時,該方法使產品設計流程更為客觀和系統、設計方案更具現實價值,也可為此類特殊群體的設計提供一定參考。

設計;用戶行為;點顯式畫板;視障兒童;觸摸繪畫

視力障礙兒童,指14歲以下,因視力低下或視野受損而無法達到正常視力的兒童。全球有600萬患有視力障礙的兒童,第三世界國家占其中80%,而中國由于人口基數大,視障兒童的數量更遠超其他發展中國家?;加兄卸戎林囟纫曈X障礙視障的兒童約226萬人[1],視力損失嚴重影響兒童認知發展、妨害其健康成長[2-3]。由于關注的缺失,大部分視障兒童只能掌握基本的生存能力,個性發展難以得到良好推動。為減輕視覺損傷的負面影響,提高其融入社會的能力,特殊教育常采取感官代償、寓教于樂的互動方式對其進行引導與干涉[4],繪畫是其中一個重要分支。對視障兒童而言,繪畫更多是一種個人追求,在心理上可以起到診療、引導、釋放壓力等諸多積極作用。盡管許多設計學學者如李平平、胡新明、楊璐等從設計原則應用、關注對象、解決形式等不同角度對現有道具進行了多元分析并提出了改進建議,也輸出了一些有利于視障兒童成長發展的道具設計方案,很有借鑒意義。但對繪畫仍然未有太多關注。要滿足視障兒童的繪畫追求、幫助其健康發展,須基于視障兒童特殊的生理特征與心理需求進行繪畫道具設計?;诖?,引入并結合多種用戶行為研究方法,探究視障兒童的行為習慣與身心特質,指導針對視障兒童的繪畫道具設計,提升產品可用性、優化其使用體驗,助力視障兒童健康成長。

1 概述

兒童時期是人在家庭、學校、社會等多種場合進行大量認知活動并發展能力的關鍵階段,此時形成的思想、行為模式往往會決定整個人生走向。視障兒童受視覺損失影響,難以與外界進行正常、足夠的信息交流,因此表現極易消極,常自卑敏感、焦慮抑郁[5]。同時,視障兒童在每個發育階段普遍有滯后于明視兒童1至2年的情況,進一步阻礙了視障兒童與外界的交流。鑒于此,視障兒童的成長需盡早干預[6],以減輕視覺損失造成的負面影響。此外,繪畫作為特殊教育的常備手段之一,具有幫助兒童認知世界、表達自己、發泄情緒等重要功能,其內涵及相應教輔道具、日常玩具等應當被予以足夠的重視[7]。但市面上此類產品非常有限,根據電商平臺調研結果,相關產品可大致分為6種,包括聽力反應訓練飛盤、盲文紙、凸點撲克牌、凸紋魔方、觸覺板與盲用積木。其中,聽力反應訓練飛盤和盲文紙一般作為訓練道具使用,缺乏娛樂性;凸點撲克牌不適合視障兒童使用與玩耍;凸紋魔方難度較大;觸覺板考慮的主要是普通兒童,對視障兒童身心特征的針對性不足,收效可能欠佳;而盲用積木是其中針對性與娛樂性最強的品類,對視障兒童在空間感知、觸覺體驗、精細動作等方面很有幫助,但與繪畫的關聯性不足且成本較高。綜上所述,現有產品總體呈現出以專家為主導而非以用戶為中心、重實用輕體驗的態勢,很少關注使用者的繪畫興趣或精神需求,存在同質化和泛化的問題。因此,應以用戶行為為基點,慎重考慮視障兒童的特殊性,通過觸覺、聽覺等感官代償,為視障兒童設計一款合適的繪畫道具。

2 用戶行為研究介入視障兒童畫板設計

用戶行為研究是設計領域歸納用戶特征、理解用戶需求時的常用方法,旨在以用戶為中心對產品、服務、使用體驗等進行定義、改善及提高[8]。這一方法的內容、構成、原則、評價方式等一直在被更新與補充[9-10],而用戶的設計參與度不斷提升,甚至成為設計的主導是其中一個顯著趨勢。用戶身份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共創,有助于輸出更令用戶自身滿意的產品。其中,用戶旅程法完全以用戶動線與行為為觀察對象,是諸多以用戶為中心且熱衷于用戶參與設計過程的用戶行為研究方法的集大成者,可細分為用戶畫像和用戶旅程圖兩大模塊。用戶畫像常通過訪談、演繹、用戶聚類等方法進一步聚焦目標用戶群,用戶旅程圖則是用戶使用產品或參與系統的動態路徑與行為的可視分析與梳理。

2.1 用戶行為研究

在繪制用戶畫像前,需對用戶有廣泛調研與深入了解,以便洞悉用戶的行為特質,聚焦更準確的目標用戶群。視力損傷與視力障礙的含義相似,只是前者在后者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補充和修正,更加具體和細致,以世界衛生組織2009年版的視力損傷分類標準為參考(如表1所示),為目標用戶的視力情況分類,進一步展開用戶調研與用戶聚類分析,以尋求更好的畫板表現形式。而視力損傷的綜合評制主要以日常生活遠視力為標準進行,以雙眼視力為基準,若雙眼視力不同,則以較好視力眼為準。

表1 視力損傷的分類[11]

可知大部分視障兒童其實仍保有光感,能夠接收一部分的視覺信息,并非通常認為的完全無視力,但中度至盲等視力損傷使他們在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思維、語言等多維度認知發展明顯滯后于明視兒童。因此,畫板的設計還需對這些差異額外重視,分析視障兒童異于明視兒童的認知表現與行為特質如表2。

通過用戶訪談協助開展用戶聚類分析,對用戶群體進行分類。但考慮到視障兒童年齡小、心智不成熟、想法多變、易社交焦慮、戒備心強等行為特質,對其行為的研究以觀察和模擬的方法開展,避免直接與其交流,同時著重與具備專業素養的幼兒教師及有與視障兒童長期接觸經驗的特殊教育教師訪談,側面定義用戶聚類。通過與5位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與1位普通幼兒教師進行訪談得到結論如下。

表2 視障兒童認知表現與行為特質分析[12]

Tab.2 Analysis of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visually impaired children[12]

1)教學體系。實際教學中,有盲文專門課程,視障兒童一般自7歲開始學習盲文,12歲左右能夠較為獨立地閱讀與書寫盲文。而繪畫則更多是個人愛好,無系統教學。

2)現實情況。5位特殊教育學校教師一致認為視障兒童在書寫與繪畫方面的能力比較樂觀,有一定發展空間,但視障兒童的自理能力個體差異較大,10歲以下的視障兒童一般很難獨自學習和生活,常需成人的指導與輔助,視障兒童對這些超出生存需求的藝術、娛樂等精神層面的追求也常常受制于此。

3)引導教育。在與普通幼兒教師的訪談過程中“引導”一詞頻繁出現,在美術教育中尤甚。只引導不規范的教育方式更加科學,為兒童描述場景引導其自行想象而非示范標準答案的做法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兒童的創造力與想象力。事實上,兒童一般不具有寫實意識,看待世界也并不全面真實,畫由心動,只表達感受,無法也無須與現實一致[13]。因此,在兒童階段是否患有視力障礙對他們認識世界的角度、描繪世界的方式影響并不嚴重,這恰使視障兒童繪畫具有更多可行性。

綜合調研結果進行用戶群體的聚類細分,根據用戶與產品之間聯系的深淺,將用戶群體分為主要用戶、次要用戶與第三位用戶[14],并添加“非目標用戶”作為補充。其中,主要用戶頻繁、直接地使用產品,與產品聯系最為密切,對產品質量與細節的表現有深切的感受與體驗。次要用戶偶爾或間接使用產品,使用時間較短、頻次較低,與產品聯系較淺,對其表現的感觸較淡。第三位用戶指作出購買決定或受產品影響的人,與產品聯系極淺,幾乎或從不使用產品,對產品表現的認知主要來自旁觀或他人評價。而非目標用戶指在產品設計之初被排除在目標用戶以外,但由于各種原因可能會使用或購買產品的群體,如購買兒童玩具的成人。根據用戶聚類原則,圍繞視障兒童進行畫板用戶群體的發散與聚焦,則主要用戶為患有視力障礙的兒童,次要用戶為其父母、教師及其他監護人,第三位用戶為學校、社區、組織、親友等與產品淺層相關的人群。這3個層級的用戶相較其他群體對畫板有更大需求、與畫板關聯性更高。此外,由于畫板本身附有娛樂屬性,故存在一定非目標用戶群體,包括視障成人、明視兒童、明視成人等。繪制用戶聚類如圖1。

2.2 繪制用戶畫像

用戶畫像意在概括用戶群體的共性與個性,把握并標簽化地描述目標用戶在生理、心理、偏好、習慣等多方面的特征及其顯隱期望與需求,產出具有普適性和代表性的綜合原型[15],以便后續深化研究,對設計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確定用戶聚類后,結合訪談內容、文獻資料對前3種目標用戶進行走訪調研與情景演繹,繪制用戶畫像見圖2。以用戶聚類與用戶畫像所涉用戶行為特質為基礎,歸納不同用戶群的畫板使用目的,包括主要目標、次要目標與根本目標,根據目的細化用戶需求與期望如表3,明晰設計方向,挖掘設計點。

圖1 用戶聚類

圖2 用戶畫像

表3 用戶需求分析

Tab.3 User demand analysis

2.3 用戶旅程圖

用戶旅程圖即目標用戶在特定情境、出于特定動機,為明晰設計目標進行的一系列行為動作及其相應體驗的流程分析,其可視化圖表即為用戶旅程圖。用戶旅程圖常由環環相扣的體驗階段、行為動作、交互接觸點及其所影響的情緒曲線、痛點、機會點等搭建,既可以是對真實情景的描摹與反思,也可以是對所涉問題的預判與規劃,因此用戶旅程圖不僅是總結設計內容和原則的工具,也是反復調校與評價的參考。對現有畫板使用情景進行分析,若以使用目的為條件,則可將畫板使用場景分為鑒賞學習類輸入型與創作表達類輸出型2類,若以人數為條件,可概括得出視障兒童獨立使用、監護人輔助視障兒童使用2類,后者又可以監護人身份細分為家長輔助即家庭使用場景和教師輔助即教學使用場景2種。設計時應根據這一情況作出補充考慮,比如,在家庭場景中使用,就需要考慮產品與家居環境的適配性如顏色、尺寸、材質等,產品的安全性風險主要集中在磕絆和碰撞上。而在教學場所則需更多考慮產品的成本和衛生安全等。而在產品使用場景上,有監護人協助的視障兒童一般能夠更好地利用產品,因操作不當發生危險的可能性也更低,但能夠學會并習慣獨立使用畫板可能更有助于自理能力和個性特征的成長發展。

總之,不同的使用情景產生不同的行為動線如圖3,當視障兒童獨立繪畫時,前期的準備階段則顯得非常繁瑣,視障兒童有較大被絆倒、磕碰、劃傷風險,且難以收集到所需畫材。繪畫過程中,視障兒童想象畫面狀態時容易受阻,難以把握整體畫面布局。繪畫結束后,收納整理的過程同前期準備階段有類似的不便。此種情景中,視障兒童可能遭遇失敗,心情狀態也易發生變化,出現焦躁、自責、疲乏等負面情緒,不利于繼續繪畫,長此以往也不利于個人成長。而當監護人輔助視障兒童使用畫板時,視障兒童在前期準備階段、中期繪畫過程以及繪畫結束收納等環節都可以依賴監護人的幫助,效率得到極大提升、受傷風險極大降低。但由于此種依賴性和強烈的行為能力對比,視障兒童在心理上更易產生沮喪、煩躁和失落感。因此畫板的設計需有集中整合、簡化步驟等額外考量。

結合前文視障兒童行為特質分析,對產品的外觀造型、功能實現以及使用情景進行分析與評定,確定用戶旅程圖的基本方向。視障兒童繪畫板的外觀造型可分為感知形式與組合方式2大類。感知形式分為劃痕式、負形按壓式與正形按壓式;組合方式則分為畫板式、畫板畫架組合式與畫板畫架固定式。其各自的具體形態、優劣勢與效果,見表4。

對感知形式與組合方式等設計方向進行優選。

1)針對畫作可感知這一需求,以觸覺代償視覺,提出配備劃痕筆,用戶刻劃作畫書寫并通過觸摸劃痕感知作品。該形式直接明了,操作步驟簡單。但由于視障兒童心智和生理的不成熟,期望其較長時間保持握筆姿勢有一定難度,且該形式要求畫板表面為一次性替換裝置,不環保且更換替紙的操作比較麻煩,視障兒童難以獨立完成。此外,劃痕紋理比較輕微,兒童感知稍顯困難[16],因此此方案可操作性較弱。針對該問題提出改進方案:使面板遍布緊密排列的“Push-Push”結構單元件,通過單元件按壓、彈回的凹凸觸感代償視覺,便于在作畫過程中進行局部修改,該形式有正、負形兩種。負形下陷式。單元件受力下陷形成陰刻負形效果,其優勢在于無須工具、操作簡便,與盲文書寫邏輯相似且凹凸感明顯、易于感知。但劣勢在于視障兒童想象負形畫面較為困難[17]。正形上凸式。與下陷式同理,但單元件受力后下沉并回彈,形成陽刻正形效果,更易感知。綜合分析比較后,選擇后者作為最終實現方案,根據視障兒童知覺能力及技術現實[18],設置單元件直徑約0.5 mm。

2)從無畫架僅畫板、組合畫板畫架與固定畫板畫架3種方案中對畫板畫架組合方式進行優選?;谥饕脩粢曊蟽和纳硖卣?,不論是哪種用戶組合情境,都對畫板易組合、穩定以及節約空間3種需求格外看重。故采用組合式畫架,既滿足便攜性也具有固定性,配合可調整螺絲令畫板同時適于高體位與低體位使用,避免空間浪費、減少準備步驟、增強產品陪伴性。同時避免使用多足或多孔支架,增強正誤情況反饋對比以減少錯誤操作,降低使用風險。

圖3 用戶行為動線圖

表4 畫板設計方向

Tab.4 Design direction of drawing board

3)添加輔助器材與快捷鍵以便使用。增添配套可穿戴指套筆防止點顯屏劃傷、戳刺,下部設置推拉抽屜可收納用戶小玩具、小雜物等。另在畫板邊長每三分之一處增添導槽,以便視障兒童把握整體畫面,并增加一鍵復原等快捷鍵功能以利使用。

4)出于兒童年齡階段特性考慮,對材料部件進行選擇,將細小零散的部件整合,優化畫紙為可重復使用的畫板。畫架采用雙側三腳架的形式,采用輕質環保材料,增添邊角防撞與大圓角倒角,減輕情感曲線所顯示的磕絆和絆倒的危險。通過優化使用流程、放大零件大小、減少步驟與配件數量以降低兒童誤食等風險。同時降低成本和組裝難度,提升產品安全性、可靠性與易用性。

5)在外觀設計上,調整整體形狀,增添把手于畫板上部便于拿取。由于主要用戶包括低視力兒童和輔助的明視人群,因此在用色和形狀上也要注意童趣、親和力、吸引力與包容度。

由于第三類用戶與非目標用戶行為邏輯簡單且對產品無深入了解,故不納入用戶旅程圖繪制。而主要用戶與次要用戶行為相似,且兩類典型次要用戶行為與目的相同,故將用戶行為總結為視障兒童獨立使用與監護人協助使用兩類場景,進行用戶旅程圖繪制。視障兒童進行繪畫、書寫的過程依據時間線劃分有使用前、中、后3個階段[19],通過用戶研究按階段對用戶行為進行添補與刪減,列舉各交互觸點及對應用戶情緒曲線變化,可得出較為準確細致的使用情景,對使用過程中可能涉及的問題和不足進行預判規避與分析構思,挖掘設計機會點,排查潛在風險,并優化交互觸點和流程?;谝陨峡紤]繪制的用戶旅程圖,見圖4。

圖4 用戶旅程圖構建

3 視障兒童畫板設計

基于前文列出的主要用戶行為特質及用戶體驗旅程圖,對畫板進行反復評價、優化與完善,優選草圖與模型,最終選擇輸出一款兒童書架式畫板,見圖5。包括畫板與書架兩個部件。畫板寬33 cm,高55 cm,配有把手便于拿取,選用竹質框架,中心為緊密排列的直徑為0.5 mm的單元件,四角用硅膠角套包裹防止跌撞。書架采用HDPE材質,輕便、低廉,采用圓角三角形狀,三角支撐,底部四點承重,平穩且不易側翻,邊緣倒圓角既可防止磕碰也顯得童趣,側邊設有滑槽,通過螺絲承托畫板并聯結畫板畫架,可隨兒童身高的成長調整高度,能夠給予視障兒童更長久的陪伴和情感依賴。另外,視障兒童既有兒童身體嬌弱但好奇心旺盛的特點,也有肢體障礙且易遇困難的問題。為防兒童誤食并節省使用所需體力,因此螺絲直徑設定為5 cm,并采用花瓣形狀增強摩擦力。將螺絲取下后,畫板可放在桌面上或抱在懷里,既可單獨使用,也可與畫架配合組裝使用,可以隨時調節高度,便于適應高中低3種體態的不同使用場景。書架背面設有豎向隔板與2層橫檔,可以收納少量圖書雜志,便于視障兒童在使用畫板時隨時取用,也可用于平時的圖書收納。書架底部設置有托盤,便于收納雜物或其他小型玩具,增強書架的收納功能,見圖6。

圖5 使用狀態

圖6 視障兒童書架式畫板

將畫架設計為兒童圖書收納欄,使其本身獨立為一種功能載體,不必隨畫板使用進行額外組裝或收納整理,且該收納功能也能夠滿足其他家庭成員的使用需求。另外,由用戶旅程圖可知,畫板單元件體積較小,有扎手和誤觸的可能。因此配設指套,于中部設固定綁帶,以便不同手指尺寸的兒童使用。此外,畫板的凹凸畫面既可通過控制系統顯示預設內容,也可由使用者自行創作,適于不同使用場景。

4 結語

以用戶行為研究為基礎,運用用戶訪談、用戶畫像等多種方法,對用戶需求進行定義,通過用戶旅程圖為視障兒童畫板進行設計的前期調研和中期評測,多角度、多方法地指導設計,提升產品使用體驗。以目標用戶為出發點,發散地挖掘視障兒童周圍包括教師、家長等監護人、親朋好友和相關組織機構的特點與需求,并列出非典型、非主流的用戶。針對不同的用戶聚類結合用戶行為特質作細致具體的分析并匯總,進行初步產品設計。在此過程中構建出盡可能完整的用戶旅程分析圖,將其羅列出的接觸點和設計機會點等要素與經濟、材料、安全性、陪伴功能等方面進行熔合[20]并反復驗證推敲,實時對照用戶旅程分析圖,最后得出最為合理的產品方案。本次研究思考同一產品多種用戶群體間的聯系和區別,減少普通兒童、社會與特殊兒童之間的隔閡與誤解,為殘障兒童的關懷設計提供了新思路,展現了視障兒童繪畫的一種可能性。

[1] XU T, WANG B, LIU H, et al. Prevalence and Causes of Vision Loss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9: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J]. Lancet Public Health, 2020, 5(12): 682-691.

[2] 江琴娣. 視覺障礙兒童適應行為特點的研究[J]. 心理科學, 2003, 26(2): 260-262. JIANG Qin-di. An Adaptive Behavior Research on Chil-dren with Visual Handicap[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3, 26(2): 260-262.

[3] 張悅歆, 肖書恒. 視障兒童心理健康研究述評[J]. 中國特殊教育, 2020(2): 15-20, 28. ZHANG Yue-xin, XIAO Shu-heng. Review of Research on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with Visual Impairments[J].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020(2): 15-20.

[4] 胡新明, 徐伶俐, 王劍, 等. 包容性設計視域下學齡前視障兒童玩教具設計研究[J]. 包裝工程, 2020, 41(20): 139-144. HU Xin-ming, XU Ling-li, WANG Jian, et al. Design of Game Teaching Appliance for Preschool Visually Impaired Children in the Context of Inclusive Design[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0, 41(20): 139-144.

[5] 李靜, 朱子源, 祖江穎, 等. 基于AHP-FCE的多動癥兒童體能類玩具設計與評價[J]. 包裝工程, 2021, 42(10): 144-150. LI Jing, ZHU Zi-yuan, ZU Jiang-ying, et al.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Physical Fitness Toys for Children with Adhd Based on AHP-FCE[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1, 42(10): 144-150.

[6] 胡新明, 徐伶俐, 胡曉濤. 基于觸覺感知的視障兒童玩具開發設計研究[J]. 包裝工程, 2018, 39(8): 126-131. HU Xin-ming, XU Ling-li, HU Xiao-tao.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Visual Impairment Children's Toys Based on Tactile Perception[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18, 39(8): 126-131.

[7] 辛向陽. 從用戶體驗到體驗設計[J]. 包裝工程, 2019, 40(8): 60-67. XIN Xiang-yang. From User Experience to Experience Design[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19, 40(8): 60- 67.

[8] 鄧勝利. 國外用戶體驗研究進展[J]. 圖書情報工作, 2008, 52(3): 43-45. DENG Sheng-li. The Advancement of the Study on Foreign User Experience[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08, 52(3): 43-45.

[9] 丁一, 郭伏, 胡名彩, 等. 用戶體驗國內外研究綜述[J]. 工業工程與管理, 2014, 19(4): 92-97. DING Yi, GUO Fu, HU Ming-cai, et al. A Review of User Experience[J].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14, 19(4):92-97.

[10] 張藝芝, 寧芳, 白瑜琦. 基于用戶體驗旅程的城市公園公共飲水服務設計[J]. 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 2019, 32(1): 73-75. ZHANG Yi-zhi, NING Fang, BAI Yu-qi. Urban Park Public Drinking Water Service Design Based on User Experience Journey[J]. Development & Innovation of Machinery & Electrical Products, 2019, 32(1): 73-75.

[11] 房民琴, 王志英. 五官科護理學[M]. 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6. FANG Min-qin, WANG Zhi-ying. Ophthalmology and Otorhinolaryngology Nursing[M]. Beijing: China Phar-maceu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16.

[12] 彭聃齡. 普通心理學[M]. 第5版.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9. PENG Dan-ling. General Psychology[M]. 5th ed. Beij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19.

[13] 梁紀恒, 王培峰. 視障學生社會適應的哲學思考[J]. 中國特殊教育, 2018(7): 48-52. LIANG Ji-heng, WANG Pei-feng. Th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f Visually-Impaired Students' Social Adapta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018(7): 48-52.

[14] 哈拉汗 D P, 卡夫曼 J M. 異常兒童特殊教育概論[M]. 高卓, 張葆華譯. 北京: 華夏出版社, 1992. HALLAHAN D P, KAUFFMAN J M. Exceptional Children Education[M]. GAO Zhuo, ZHANG Bao-hua translated. Beijing: Huaxia Publishing House , 1992.

[15] 韓挺. 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6. HAN Ting. User Research and Experience Design[M]. Shanghai: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ress, 2016.

[16] 馮豫韜, 楊澤輝, 宋錦然, 等. 通用視域下多感官通道的視障產品設計研究[J]. 包裝工程, 2020, 41(6): 110-114. FENG Yu-tao, YANG Ze-hui, SONG Jin-ran, et al. Multi-Sensory Product Design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under the General Vision[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0, 41(6): 110-114.

[17] 楊璐. 中國盲童觸摸認知圖形書的設計研發探索[J]. 裝飾, 2019(4): 112-115. YANG Lu. Research on the Design of Cognitive Gra-phic Touch Book for Chinese Blind Children[J]. Art & Design, 2019(4): 112-115.

[18] 焦陽, 龔江濤, 徐迎慶. 盲人觸覺圖像顯示器Graille設計研究[J]. 裝飾, 2016(1): 94-96. JIAO Yang, GONG Jiang-tao, XU Ying-qing. Graille: Design Research of Graphical Tactile Display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J]. Art & Design, 2016(1): 94-96.

[19] 丁熊, 周文杰, 劉珊. 服務設計中旅程可視化工具的辨析與研究[J]. 裝飾, 2021(3): 80-83. DING Xiong, ZHOU Wen-jie, LIU Shan.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Journey Visualization Tools in Service Design[J]. Art & Design, 2021(3): 80-83.

[20] 張曉晨, 姚小玉, 胡飛. 具身認知視角下連續觸感導盲導向產品設計[J]. 包裝工程, 2021, 42(16): 113- 119. ZHANG Xiao-chen, YAO Xiao-yu, HU Fei. Embodied Cognition Based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of Continuous Tactile Guiding Products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1, 42(16): 113-119.

Design of Drawing Boards for Visually Impaired Children Based on User Behaviors

SUN Hu, ZHANG Miao, ZHANG Hao

(School of Fine Arts and Design,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9)

The work explores to explore the methods and paths of drawing board design for visually impaired children with user experience as the goal and user behavior as the entry point. Firstly, target users were selected to summarize their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Secondly, divergence and subdivision of the target user clustering were carried out to draw the persona and user experience journey map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s. Then, the user behaviors were analyzed to obtain their real needs, and find design opportunities based on them. Finally, practical product design principles and solutions were proposed. Combined with a variety of user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the insight into user needs were gained, the point-explicit drawing board for visually impaired children which taken into account both ease and usability of use, safety and emotion was created. The high attention and active research on user behavior and user experience make the design of the drawing board for visually impaired children specific, clear and functional. At the same time, this method makes the product design process more objective and systematic, the design scheme more practical value, and can als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design of such special groups.

design; user behavior; point-explicit drawing board; visually impaired children; touch painting

TB472

A

1001-3563(2023)14-0127-09

10.19554/j.cnki.1001-3563.2023.14.013

2023–02–13

成都醫學院四川應用心理學研究中心資助項目(CSXL-23321);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南音樂研究中心資助項目(XNYY2022002);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藏羌彝走廊民族音樂研究中心資助項目(LZY2022-B01)

孫虎(1982—),男,碩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傳統造物、工業設計及其理論研究、文化產業設計研究等。

責任編輯:藍英僑

猜你喜歡
畫板旅程兒童
獨一無二的生命旅程
坐著小船,開啟一段發現春天的旅程
留守兒童
2016,無憂旅程再出發!
六一兒童
海參崴的旅程
七彩畫板
七彩畫板
七彩畫板
“六·一”——我們過年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