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傳媒的責任體系完善探析

2023-07-26 19:29徐涵
記者觀察·下旬刊 2023年4期
關鍵詞:研究探討

徐涵

關鍵詞:新聞傳媒;責任體系;研究探討

隨著國內新聞傳媒行業傳播渠道越來越多元化、傳媒行業競爭壓力不斷增大、新聞工作者的數量不斷增多等客觀因素的出現,我國新聞傳媒行業的新業態新模式逐漸形成,伴隨而來的則是新情況和新問題。為了使全體傳媒人員都能做到知責、盡責、擔責,使我國的新聞傳媒使命不變質,同時使新聞傳媒事業可持續、健康、穩定前行,必須要對“新聞傳媒的責任”予以強化和健全。

什么是“新聞傳媒的責任”

偉人恩格斯曾經說過,人類只有遵循了自然和社會發展規律,并主動承擔發展過程中的相關責任,才能既對個人負責,又對社會負責。盡心、盡責行為有利于自身發展,同時也有利于社會發展。而喪失了責任心,則不利于自身發展,也不利于整個社會的發展。而對于新聞工作者而言,把握住了“責任”的意義,就是把握住了行業發展的規律。

通常情況下,我們把“新聞傳媒”看作一個整合性的概念,它實際涵蓋了“新聞工作者”及“新聞媒體”等整個新聞行業。新聞傳媒的責任是“新聞傳播行為準則”,以及“新聞傳媒工作者應該履行的義務”。新聞傳播整個過程能夠促進社會文明進步與社會安定發展,同時還可以影響到民眾的身心健康發展以及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與此同時,新聞傳媒行業還具備一定的監督責任,能夠對行業內部報道失實的現象予以監督整改,使新聞傳播風氣更加文明。

新聞傳媒體系的基本功能詳述

隨著社會的變遷和技術的更迭變換,新聞傳媒體系的功能也在不斷變化。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新聞傳媒體系被劃分出更多具體的功能,并且逐漸發展壯大,但實際上,新聞傳媒功能的核心任務從未改變,依然屬于新聞傳播載體、輿論監督平臺、社會協調機制。社會發展是通過社會監督機制所創建的良性環境來協調的,許多不良勢力也會在輿論的監督下壓力倍增,并且逐漸呈收斂狀態,最終消失于正義的海洋。社會結構中各層級之間的關系連接需要新聞傳媒體系發揮協調作用,使之相互融合、相互整合,使社會矛盾的發生概率最大化地降低?!靶侣剛鞑ァ笔切侣剛髅叫袠I的最基礎功能,需要它不間斷地傳遞給社會正能量的思想觀點與價值觀念,同時,新聞傳播功能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新聞傳媒功能之協調社會各層級之間的關系

新聞傳媒的最基礎功能是協調社會備層級之間的關系。新聞傳媒是一個連接紐帶,它將社會備層級之間通過紐帶連接起來。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社會矛盾是無法避免的,而新聞傳媒正是在對社會備因素協調溝通的基礎上逐步解決矛盾的,通過分析矛盾的源頭,弱化社會矛盾的理念性,使之逐漸轉變為一般性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已知的是,新聞傳播過程中媒體與當事人并非存在利害關系,二者之間只是工作與工作內容的關系,在新聞工作者對這樣的關系予以正確認知后,會使新聞報道更趨于公平性,新聞評論結果也更能被當事人接受。新聞傳媒工作通過客觀敘述新聞事件,真實展現新聞事件的全貌,只有這樣,新聞傳播過程才不會繁雜,對于問題的解決才更加快速準確。

新聞傳媒的輿論監督功能

在新聞傳媒的各個功能中,監督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新聞傳媒是否能夠有效發揮作為輿論體系的監督職能,必須要通過新聞傳播過程的影響力與廣泛程度來決定。各種新聞媒體在多年的行業運營中積累了大量的民眾基礎,新聞傳媒工作在報道各種新聞事件時,廣大民眾的參與程度可以直接影響到新聞傳播的力度,比如對于各種惡劣事件的爆料揭露等,民眾能夠給予新聞工作者大量的爆料信息,新聞工作者在通過實際深入調查后,對這些信息加以核實,最終整理并呈現給社會真實的、客觀的報道,還原事件原貌。通過真實有效的報道,能引發強烈的社會關注度。不僅是在人民群眾中迅速發酵,同時也能夠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的注意,使社會問題在短期內被解決。

新聞傳媒在和諧社會的構建中應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

構建評論表達機制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們不自覺間便形成了“言論自由”的意識形態,同時這也是人們廣泛關注新聞傳媒報道的最主要原因。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新聞傳媒還應不斷改變傳統的傳播形式,使民眾的發聲基于新聞媒介更加起到推動與影響作用。而對于新聞傳媒行業來講,評論表達機制的建立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而評論表達機制的構建需要現代信息技術的有力支撐,現代信息技術中的網絡信息傳播平臺可以讓民眾第一時間就能夠自由發表言論與觀點,信息技術的傳播速度比較快,新聞事件能夠以最陜的速度通過民眾的評論與觀點被整個社會所關注,從民眾的評論中也可以充分體現出社會的真實看法。與此同時,新聞傳媒評論表達機制可以讓受眾的建議通過信息系統的傳遞予以展現。這樣的方式使新聞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性更加顯著,也會使新聞報道更加有效。

強化新聞傳媒工作的監管力度

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深入改革,基于利益驅使,新聞傳媒報道失真現象頻繁發生。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意識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并把自身利益最大化擺在了新聞職業操守之上。許多新聞工作者在收受賄賂之后,寫作并報道出了與實際不相符的內容,違背了社會發展常態,自然不能夠被廣大受眾所接受。因此,應該充分發揮新聞傳媒工作的監督職能,多渠道、多角度地監督新聞傳媒過程,可以通過網絡監督平臺的互聯互通等作用,使民眾自發組織的監督體系能夠與新聞行業監督體系關聯起來,讓監督力量最大化。對于失真的新聞報道,民眾可以實時揭露,實時抨擊,為輿論監督監管部門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確保監督監管部門能快速準確地監查到虛假信息產生的源頭,進而規范新聞傳媒行業。

強化整合新聞傳媒力量

近些年,國內各個地區的新聞傳播體系呈現出了發展不均衡的現象,主要制約因素是新聞報道設備之間的差異性,同時在對新聞事件的關注度上也具備了一定的差異性,而且新聞工作者對于新聞稿件的采集與編寫能力也存在不同,基于以上種種差異,使得新聞傳播質量受到了本質上的影響。因此,應優化各個新聞傳播的環節,實現媒體與媒體之間的互動與關聯,互相補充、互相促進,使各自的優勢得以有效發揮,從而使全社會的新聞傳媒體系能夠實現全面發展。

新聞傳媒行業的紀律性

新聞工作者或者說新聞編寫者要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新聞法》等為從業規范,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活動,如采訪、編寫、報道等,要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新聞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并通過自身力量達到宣傳法律法規的目的。此外,還要全面貫徹黨的領導,擁護黨的理論,踐行黨的方針與政策,不得私自利用新聞報道發表不實言論,更不能宣傳違背黨性的內容。新聞傳媒的紀律性還在于維護公民權益,不揭露個人隱私問題,不誹謗他人等,并且獲得新聞事件的手段要正當合法,新聞當事人已經聲明過的內容要予以尊重,允許當事人提出合理的新聞報道要求。

新聞傳媒的紀律性還在于對司法體系的維護,以及尊重我國的司法制度。新聞傳媒工作范圍涵蓋了司法審理案件等的報道,在司法機關對審理案件未做出定性審判前,新聞傳媒報道不得對該案件進行定論性的報道;對于已公開審理的案件,新聞報道應該符合相關的法律。

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與責任缺失表現

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

新聞傳媒在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與社會和諧的構建方面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同時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與義務。首先,基于新聞的時效性要求,新聞傳播要具備即時性,對新聞事件的采編與報道要盡早盡快掌握新聞主動權,對于新聞事件的發生與發展要實時跟蹤、如實報道。其次,新聞傳媒行業的責任還包括對新聞事件的真實報道,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對于社會事件的報道要以公正性的態度、客觀性的描述、真實性的評價作為新聞報道準則,并擔負起新聞事件準確性報道的責任。再次,新聞媒體擁有導向性義務與責任。社會輿論的傳播載體便是新聞媒體,新聞媒體應充分把握輿論傳播的導向性,力求在產生輿論反饋前就實施輿論引導工作,把科學性的新聞見解傳播出去,以導向性的力量來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最后,新聞傳媒行業的監督職責可以用于化解社會矛盾,提高新聞行業公信力等。

新聞媒體責任缺失的表現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與進步,我國乃至全球新聞傳媒行業的作用也正日益彰顯。但當前狀態下,國內新聞傳媒行業依然存在責任缺失問題。首先,新聞傳媒行業出現了濫用職權的現象,而這種現象的表現是新聞工作者的“越位采訪”與“媒介逼視”等;其次,新聞傳媒行業的責任缺失問題主要在于對新聞事件的報道缺乏人文關懷,而媒體人的行業品德就包括人文關懷這一項,但目前許多新聞工作者并未充分考慮到自己的行為準則,對于人這一主體的精神、情感與價值等沒有做到充分尊重,使新聞媒體的人文關懷建設受到阻礙。

虛假新聞的責任追究問題

責任追究的意識問題

國內新聞媒體在報道新聞事件時,常常出現虛假報道的J隋況,而國內對于虛假新聞的懲治措施一般都是行政處罰,只有個別新聞采寫者的虛假報道被迫究了刑事責任。在受眾眼里,新聞傳媒行業不承擔過多的報道虛假新聞的法律責任,而且實際上對于虛假新聞的法律處置程度也并不嚴重。正是由于沒有嚴厲的、規范化的懲治措施,使得虛假新聞現象恣意擴散。

在日常生活中,對于虛假新聞的監管查處措施一般僅是嚴肅處理個人,再嚴重一點也只是對新聞采寫者追究相關責任,除此之外,鮮有新聞媒體被追究責任。諸如此類事件的形成與責任落實問題,使社會民眾的認知出現了一定的偏差,大家普遍認為虛假新聞的產生源頭一般是虛假新聞的采寫者,卻忽略了傳播虛假新聞是新聞媒體的操作,同時也忽視了新聞媒體的職責與操守問題。

虛假新聞傳播責任與懲罰措施

社會對于虛假新聞的認知意識出現了許多偏差,而想要從根本上解決虛假新聞的傳播問題,最基本的解決辦法是加重法律責任的追究力度,加重處罰力度?;诖?,落實虛假新聞傳播的法律責任,最直接且最有效的途徑便是通過社會監督,且讓民眾個人監督或提起訴訟,從而使新聞監督職能全面覆蓋社會整體,通過這樣的方式讓虛假新聞暴露于公眾視野。

新聞傳媒的責任有待完善與健全。新聞傳媒體系應知道自身的責任所在,以此為基礎,進一步使新聞傳媒事業做大做強。而新聞傳媒行業只了解責任范圍是不夠的,還需夯實責任根基,恪守本職工作,提升工作能力,從各方面擔負起新聞傳媒行業的職責。新聞傳媒行業中每個個體只有不斷完善行業責任意識,新聞傳媒的責任體系才會得以有效完善。

猜你喜歡
研究探討
企業營銷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關于種子包衣技術的探討
踐行工匠精神激勵機制的探索研究
新課程中的數學教學策略研究
某企業集團全面預算會計管理設計方案的研究與探討
對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研究探討
企業集團財務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