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生態視域點亮傳統文化長明燈

2023-08-02 19:39李永慧
文化產業 2023年18期
關鍵詞:文物數字化傳統

李永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史悠久、類型多樣,其保護和傳承工作的開展難度較大。因此,需從文化生態學的角度研究傳統文化,通過加強文化交流以及應用數字化展示手段,讓人們體驗傳統文化,將更多的“活態”文化遺產傳承下去?,F對文化生態視域下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路徑進行闡述,希望對傳統文化保護管理工作的轉型升級起到一定的參照作用。

文化生態學概述

美國人類學家朱利安·斯圖爾德于1955年出版了《文化變遷理論》,書中首次提出了“文化生態學”的概念,認為文化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且互為因果。隨后,托馬斯·哈定、塞維斯、拉帕波特等學者在研究社會學、文化人類學、人文地理學等學科時,對文化生態學這一理論進行了補充。20世紀50年代,林耀華先生從蘇聯引入了文化生態學,隨后崔延虎、麻國慶等學者圍繞文化生態學理論,對我國的民族區域文化發展問題展開了深入的研究。楊庭碩等學者于1992年出版了《民族·文化與生境》,對文化生態學做出了系統化與條理化的闡述,并提出了極具生態系統特色及鮮明文化屬性的“文化生態共同體”等概念,強調文化與生態之間可實現發展共榮。

文化生態學認為,某種文化類型是自然環境的產物,文化創造活動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同時也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價值觀念、道德倫理等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文化與環境之間存在相互影響和制約的關系。社會制度以及當下社會發展的形態、組織形式等均為文化的產生和發展帶來了不同的影響,并且為其提供了不同的發展基礎和社會環境。因此,從文化生態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文化是在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等多個不同變量相互交互的基礎上形成的。在探索文化產生和發展規律的過程中,人們能夠更好地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獨特面貌以及形式。

傳統文化中的生態學思想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人天并立,互有其位。其是指天、地、人三者并立共存,各有其生態位。如《莊子·齊物論》中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中庸》中的“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等,闡述了人受惠于天地,就應當回饋于天地的道理。二是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其是指和諧相處是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如《國語·鄭語》中的“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莊子·在宥》中的“我守其一,以處其和”等。三是負陰抱陽,剛柔得適。其是指陰陽相諧、平衡調達的生態思想。如《周易辨畫》中的“兩美相和為嘉”,《新書·道術》中的“剛柔得適謂之和,反和為乖”等。四是執兩用中,中正平衡。其是指在事物的兩端之間,保持不偏不倚的中和平衡。如孔子的“去其兩端,取其中而用之”,朱熹加注的“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等。在當今這個注重生態質量和生態實效的時代,人類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過程中,應以綠色生態為最高追求和最大目標。

文化生態視域下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路徑

增強傳統文化保護意識

我國是擁有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歷史悠久且傳統文化類型多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不同時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新時代下的文化和娛樂形式更加豐富,對傳統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面對處于邊緣化的諸多傳統文化,如何對其進行傳承與發展儼然成為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加大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力度迫在眉睫。國家與民族的發展不僅要從歷史中總結經驗,還需要面向未來。一是要對處于瀕危狀態的文化遺產采取“搶救性保存”的措施。在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或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相對滯后的地區,要盡可能收集與文化遺產相關的資料,這些資料能夠為后人研究中國文化遺產提供更多的信息。同時,對于隨時有可能消失的文化遺產,需要開展“記憶工程”,拍攝相關文化遺產的影音資料,使其得到更好的保存。二是根據各地區獨特的區域文化開展區域性的文化建設,使該地區的區域文化能夠更好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推動區域文化的發展。三是開展“廣普性文明傳播”工作,利用現代媒體展現文化內容,也可以通過舉辦展覽等一系列手段,將我國獨特的文化遺產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我國不同地區所獨有的文化遺產,以此更好地開展傳統文化的保護工作,使越來越多的人主動接觸并了解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全社會要形成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榮的良好意識形態氛圍,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和保護,以包容和理性的態度看待西方文化思潮,自覺抵制西方落后思想的侵蝕。同時,加大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通過《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朗讀者》《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等優秀文化類節目,用符合現代人喜好的表達方式,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快速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點話題,改變傳統文化以往刻板的表現形式,使傳統文化真正實現“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廣大群眾要堅持學習、傳播和推廣優秀傳統文化,用優秀傳統文化規范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四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進程的加速,應進一步提升傳統文化產品的創造力和市場競爭力,不斷延長傳統文化產業鏈,做好傳統文化產品的精細加工,提高其市場份額。在豐富傳統文化內涵的同時,堅持發展創新和與時俱進。

發揮各文化機構的作用

文物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是全體人民的珍貴財富。讓文物“活”起來,能夠增強大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認同和熱愛,使其堅定文化自信,匯聚發展力量。作為保存、保護傳統文化的重要主體,文化機構需積極承擔時代責任,“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

首先,博物館需要激發大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通過文物的陳列展覽來傳播傳統文化知識,促使人們深入了解中國不同歷史時期文化的發展以及文化對當時社會發展的意義??梢岳脭底只夹g對古籍中的內容進行可視化處理及展示,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展現文化發展的脈絡。還可以大力宣傳文物保護的成果,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文物保護給社會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彰顯文物本身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博物館需要分門別類地保存和展示文物,使人們在博物館中能夠了解到不同時期的歷史變革以及人類生活所遺留下的痕跡,在有限的時空范圍內將文物背后的文化內涵最大限度地傳遞給參觀者。博物館還需要對文物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突出文物亮點,讓游客能夠深入了解文物,使博物館可以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其次,文化機構需將傳統文化要素融入工藝美術品或文創產品中,注重傳統文化與藝術設計等領域的融合,提高產品的藝術價值,推動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

最后,學校應將傳統文化融入學科課程體系建設中,讓學生系統地了解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

走數字化發展之路

首先,發揮大數據技術的優勢,實現文化資源的整合優化與高效利用,解決“信息孤島”問題。依托數字化技術,打破各機構及傳統文化資源保存地之間的信息壁壘,解決信息不對稱等問題,整合各部門的數據庫等系統,避免資源浪費,統籌推進數據庫和系統平臺建設等工程。一是在微觀層面,社會各界需利用各種渠道打破資源壁壘,注重文化與科技的整合。博物館可以整合區塊鏈和三維建模、數字孿生等數字化技術,打造數字藏品,解決數字藝術的版權保護與交易難以追溯的問題,如與三星堆文物相關的數字藏品。二是在宏觀層面,共享傳統文化資源的數字化成果。根據國家文化數字化建設的政策要求,在中國文化遺產標本庫和文化基因庫、文化素材庫、文化專網建設等方面下功夫,實現國家文化專網的全面覆蓋,搭建底層關聯系統,實現信息共享。建設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盤活傳統文化資源。

其次,多模態化內容全景呈現。通過多模態展示的方式,為大眾帶來多維度的文化體驗,提高大眾的文化感知力,以便博物館更好地開展信息交流。將傳統文化體驗置于全景視野中,打造能夠實現線上虛擬漫游、傳統文化交互共享的空間。一是加強文化體驗場景化、文化數據資產化、文化新基建建設,以立體重構的形式生動再現傳統文化。二是依托數字化技術進行虛擬空間建設,拓展傳統文化傳承空間,為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賦予生機活力。如博物館可以借助新媒體平臺,通過直播或短視頻等形式介紹文物。在當前的數字化語境下,應讓多模態化體驗成為文化傳承的新常態,以此滿足大眾的文化審美需求。如敦煌研究院依托數字化技術,推出了“點亮莫高窟”線上創意活動,打破了時空等因素的限制,讓大眾能夠在線上沉浸式感悟敦煌之美。

再次,打造多維沉浸式體驗。依托以多維互動為主體的沉浸式體驗模式,通過有效敘事的方式,彰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依托虛擬現實技術等數字技術搭建傳統文化數字化展示場景,將文化生產虛擬空間具象化,拉近體驗者與傳統文化之間的距離。

最后,加強交流互鑒,積極參與全球重構?,F代科技的飛速發展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國際化傳播提供了技術支撐,能夠全方位展示我國傳統文化的底蘊特色,賦予其新的形象和寓意,使其昂揚闊步地走向國際舞臺。當前,文化競爭越發激烈,要想在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提高中華文化的競爭力和話語權,就需要利用數字化手段,在促進我國傳統文化國際傳播的同時,讓世界各國人民轉變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刻板印象,打破以西方現代文化為主流的局面,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因此,要聚焦傳統文化的主體地位,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特色,助推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將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轉化置于世界文化發展框架內,促進文化多元發展。

提供政策保障

傳統文化在文化生態視域下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離不開完整的法律政策等方面的支撐。一是要全面保護與合理開發。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離不開知識產權法和相關行政法規的支撐,二者能夠相互補充,加強對傳統文化的保護。二是完善保護機制,加大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力度,促進其現代化發展。完善傳統文化傳承機制,保障傳統文化能夠長期傳承發展。

綜上所述,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面臨困境,需要建立相應的傳統文化傳承機制,保障傳統文化的傳承。文化生態視域下,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需從傳統文化的傳承、共生、再生和創新等方面入手,通過采取數字化手段,提高民眾的文化保護意識等措施,避免破壞文化生態。

(作者單位:左丘明研究院)

猜你喜歡
文物數字化傳統
文物的棲息之地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老傳統當傳承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