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人物宣傳報道持續“出圈”探析
——以湘潭廣播電視臺報道“七一勛章”獲得者艾愛國為例

2023-08-03 15:40陳友勝趙琴王小燕
聲屏世界 2023年6期
關鍵詞:出圈典型人物湘潭

□陳友勝 趙琴 王小燕

宣傳思想工作的一個重大特點就是發現人民群眾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并學習宣傳先進典型,教育人、引導人、帶動人。2017年7月,黨中央批準《“七一勛章”授予辦法》,確立“七一勛章”為黨內最高榮譽。1968年9月,年僅18 歲的艾愛國招工進入湖南湘潭鋼鐵廠,先后獲得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十大杰出工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等100多項國家級、省級榮譽,成為我國焊接領域領軍人物。2021年6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艾愛國頒授“七一勛章”?;仡櫹嫣稄V播電視臺(以下簡稱“湘潭臺”)30年持續報道該重大典型的經過,筆者有三個方面的采編體會。

求新:巧抓“新聞眼”

何謂新聞眼?新聞理論家、原《人民日報》副總編輯梁衡是這樣闡述的:“新聞眼就是新聞要素和這新聞要素所組成的主題思想?!盵1]說得更通俗一點,新聞眼是發現新聞的利器,是新聞作品中能夠顯示新聞主題的破題之“片言”“警句”。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典型人物報道獲獎作品的一個最重要的經驗是“緊扣時代主題,遵循傳播規律”。[2]典型既然是同類中最有代表性的人或事物,報道需要把握國家、民族、社會以及時代的脈動,弘揚時代精神,引領社會風尚,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凝聚精氣神。做好艾愛國這個重大典型報道是湘潭本土主流媒體義不容辭的責任。湘潭臺的采編體會是精準捕捉典型的“閃光點”和“高光時刻”,尋找與時代精神的共鳴點,讓典型人物與時俱進,力求契合時代主題。本文以湘潭臺1991年、1998年、2021年三次獲得省級以上政府獎為例,重點分析湘潭臺是如何通過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尋找篩選重大典型的“新聞眼”。

1991年:“智”與“力”相結合的新型工人代表。199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70 周年。為了寫好“這一個”典型,年過50 歲的湘潭臺記者谷靜花費整整一個月時間跟班采訪,艾愛國到哪里施工記者就跟到哪里,觀察他、體味他,逐一采訪他的領導、工友、鄰里、家人。記者曾冒著危險頂著春寒,在夜深時分登上艾愛國施焊的50 多米高的新建余熱爐頂去體驗,終于挖岀了獨特的素材。艾愛國說,焊接方法有上百種,焊接材料可達上萬種,只有懂得因材施焊勤鉆研想方法,才能從焊接高手成為焊接工藝高手。此時中央發布《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的建議》,全國人民正闊步邁向90年代。擺在11 億中國人民面前的最大任務是執行落實十年規劃、“八五”計劃。艾愛國是全國人大代表,他對這兩項宏偉計劃很有感觸,這么一想,一個嶄新的角度出現了,從十年規劃、“八五”計劃的制定和落實的高度來寫,把一個普通黨員的言行與我們黨的大目標聯系起來寫。艾愛國帶著這支“筆”(指焊槍),跨入了繪制90年代新圖畫的歲月,人物通訊《闊步九一年》一氣呵成。記者找到艾愛國所具有的當代優秀工人的特質,是“智”(科技理論)與“力”(拼搏精神)相結合的新型工人代表,抓住這一特質最終寫出了長達一萬二千字的報告文學《彩筆》。1991年6月8日新華社以《愛國曲》為題向全國發了通稿,《人民日報》于1991年7月19日、8月24日發表通訊、特寫各一篇。通訊獲湖南省委組織部、宣傳部、湖南廣播電臺舉辦的“在鮮紅的黨旗下”征文一等獎,一萬二千字的報告文學《彩筆》獲湖南省“共產黨人頌”創作獎。

1998年:“我把我的工人當好”。恩格斯在談到文學創作時要求塑造典型環境下的典型人物,作為真人真事的典型報道,他不是文學創作,不能塑造,只能而且必須真實再現典型環境下的典型人物或典型事物。在湖南湘潭鋼鐵廠里,建安公司只是個配角,而在建安公司,焊工只能說是配角的配角,焊工艾愛國在配角的配角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個年頭。

1998年2月6日下午,艾愛國闊步走進中南海紫光閣,參加1997年度“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全國技木能手”表彰大會。湘潭臺記者1998年再次采訪艾愛國時,寫稿成了十分犯難的“攔路虎”,初稿寫出來后感到缺乏新意。經過報道小組討論發現,不是艾愛國這個人物不典型,而是分析研究開掘不夠。1998年,國有企業處在改革攻堅階段,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湘鋼當時也不景氣,艾愛國有時半下崗,只能領到60%工資。外面民營私企高薪聘請他,他婉拒;有轉干提拔的機會,他謝絕,依然當他的焊工班副班長。有人對他說,“你的師兄有的當省級、師級、處級干部,你現在班長還是個副的?!彼谷坏卣f,“我覺得他們都很有能力,都是一步一個腳印上去的,我也挺敬佩他們的,他把他的領導當好,我把我的工人當好?!狈磸吐犱浺艉?,記者眼睛一亮,這就是艾愛國與眾不同之處:“我把我的工人當好”。這就是記者苦苦尋找的“新聞眼”,正是人物精神的聚光點。這是難能可貴的工人階級主人翁精神,時代需要這種精神。1998年4月9日,湘潭臺采制播出14 分40 秒的廣播錄音新聞專題《“我把我的工人當好”》。該稿獲1998年湖南廣播電視獎一等獎、中國廣播電視獎專題三等獎。

2021年:“做事情要做到極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24年過去,艾愛國已年逾70,退休后被湖南湘潭鋼鐵廠返聘為焊接顧問,擔任湖南省焊接協會監事長,成立了艾愛國焊接工作室。作為我國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艾愛國秉持“做事情要做到極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的信念,運用50 多年豐厚的理論素養和操作技能,多次參與我國重大項目焊接技術攻關,從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到亞洲最大深水油氣平臺——南海荔灣綜合處理平臺等國際國內超級工程,尤其是對焊接難度最大的紫銅、鋁鎂合金、鑄鐵焊接有精深造詣,攻克400 多個焊接技術難關,傾心傳藝做好傳幫帶工作,已經為全國培養焊接技術人才600 多名,成為我國焊接領域領軍人物。

這種一輩子專注一個領域,全心全意為國家為企業服務的精神是每個黨員應該學習傳承發揚的。經過多次分析,筆者認為這就是2021年報道要找的“新聞眼”。在“七一勛章”頒授儀式當天,湘潭臺以頒授儀式為由頭推出前期精心采制的電視新聞專題《“七一勛章”獲得者艾愛國:做事情要做到極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該稿獲評2021年湖南廣播電視獎一等獎。

求真:挖掘感人細節

細節,常被稱作“新聞的細胞”“通訊的血肉”?!凹毠?,盡管看來似乎是細枝末節,卻小中見大,正是人物生活中最真實、最具特色的精華部分,是人物報道的活力所在?!盵3]典型細節特征的捕捉和抓取關乎人物報道的成敗。注重細節的刻畫和渲染,才能生動地刻畫出人物的個性特征,才能讓讀者產生共鳴、獲得認可。

頒獎的溫暖瞬間。2021年6月29日,北京人民大會堂“七一勛章”頒授現場。筆者通過電視直播畫面看到習近平總書記為艾愛國頒授勛章,握手合影并說話交流,但具體說了什么并不知道。敏銳捕捉到這個細節后,值班編輯馬上聯系還在北京的艾愛國,請工作人員用手機采訪拍攝,總書記在頒授現場對艾愛國說了什么話。在隨后推出的短視頻作品就以此為由頭,推出抖音短視頻作品《頒授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對艾愛國說:“國家需要你這樣的人”》,隨后短視頻、抖音等20 多個平臺轉發,全網閱讀量超1000 萬。

三塊“胸章”。讓人銘記在心的人物和細節,無一不是記者置身于現場通過零距離的交流采訪發現的,只有與群眾共情才能講好傳播滿滿正能量的好故事。對艾愛國進行現場采訪,記者看到艾愛國的手上常有被焊接火花燙起的血泡,便進一步挖掘,了解到他在湘鄉啤酒廠焊補從意大利進口的直徑三米的大紫銅鍋時,碩大的銅鍋不能移動,焊鍋的下部只能全靠仰焊,數百度高溫的焊渣,顆顆銅粒不時濺在在面罩上,濺穿手套,不料三顆較大的灼紅銅粒竟跳進了艾愛國的衣領,沿著肉身下滑,最后停在胸脯處。只要一停搶,銅鍋溫度驟然下降,焊接處將出現更大裂紋,一切前功盡棄,他咬緊牙關忍痛堅持焊下去,硬讓灼紅的銅粒在身上慢慢冷卻下來。銅鍋的裂縫被他焊得平整無瑕,但他胸脯卻血痂凸起,又增添了三塊“胸章”,多年征戰“胸章”累累。挖掘出這個經典細節,正好體現人的精神面貌,且賦予作品以審美意味。

個性化的語言。尊重傳播規律,講究宣傳藝術,只有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才能寫出接地氣的作品。艾愛國回憶妻子對他的埋怨時,同期聲十分生動:“我老婆有一句話,她說我每天一回來就像個瘟雞子,只要單位一個電話哪里有攻關,就來神了,一下子起來,我肯定是偷懶,不愿意做家務?!薄拔岭u子”“偷懶、不愿意做家務”這些話通俗、傳神、接地氣,受眾聽了看了都會心一笑,留下深刻的印象。

求融:增值傳播

傳播效果好不好是檢驗新聞宣傳報道成效的重要指標,“我說你聽,愛聽不聽”等傳統宣教式灌輸式傳播方式已經飽受詬病。融媒體時代的典型人物報道必須樹立全媒體思維,融入用戶視角,增強互動、分享、沉浸、參與體驗,滿足用戶從大眾化走向分眾化、從多元化走向個性化需求,這是媒介環境發生變化后的必然出路。用戶需求多元化,多平臺推送適配產品也是應對之策?!霸趥鞑サ膶嵺`中,內容生產永遠處于整個傳媒產業鏈和價值鏈中上游位置,掌握了內容優勢地位的媒體,往往能夠憑借優質內容在媒體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盵4]從宏觀角度和長期角度而言,內容依舊是“王者”,但要主動適應媒體融合大勢,不斷創新方法和手段,讓新聞作品激發人們向上向善的力量。

時代需要。古語云:“文者,貫道之器也”。這個“道”主要是指輿論導向正確。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上涌現出一大批時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中國好人。發揮先進典型引領作用,更好激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是時代和社會的需要。艾愛國是從一線工人逐漸成長起來的大國工匠,是工人階級的杰出代表,2021年6月29日獲得“七一勛章”后,陸續獲得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敬業奉獻模范、2021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等榮譽。宣傳好艾愛國的典型事跡可以起到典型示范、激勵、引導作用,激發人們的思想認同、情感共鳴和效仿意愿,從而轉化為全社會的共同財富。湘潭臺近年來率先推出“全國優秀導游”文花枝、“孝子”楊懷保、“板凳媽媽”許月華等一批典型人物,借力省媒、央媒等主流媒體實現二次融合增值傳播,最終打造成有全國影響的重大典型。湘潭臺主創的電視消息《我是導游先救游客》獲得第十六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湘潭臺的采編實踐證明,傳統媒體只要主動出擊,通過深入思考、選準角度、看準目標連續發力,通過事件挖掘時代精神,完全可以發出有深度、有力量、有擔當的主流聲音,打造最鮮活的正能量樣本。

怎么報道。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媒體必須構建移動優先、立體聯動、全媒傳播的新聞宣傳格局。2021年6月29 央視直播“七一勛章”頒授儀式,湘潭臺新聞頻道、FM104.2 湘潭交通廣播、“湘潭廣電”視頻號、“這里是湘潭”微信公眾號、湘潭傳媒網等各大端口全部轉播。當天電視端《湘潭新聞》、廣播《湘潭新聞匯》兩檔主打新聞欄目重磅推出時長12 分58 秒的新聞專題《艾愛國:做事情要做到極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跋嫣稄V電”抖音號、視頻號充分利用電視專題前期采訪的大量鮮活生動的素材,第二次創作加工適合各大新媒體端口推送的產品,另辟蹊徑走進人物內心。6月29日當天連續推出《我的答案:一輩子只做好焊接一件事》《習近平總書記給艾愛國授勛》《焊接領域“鋼鐵俠”》《筆記本里的“工匠精神”》等10 條短視頻,使重大典型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新媒體矩陣集中推送,使典型人物的報道呈現漸進式逐級推進狀態,用戶關注、閱讀量、點贊、評論指標直線上升,當天全網總閱讀量達400萬,點贊超10 萬+,其中抖音號短視頻《湘鋼工人艾愛國獲“七一勛章”同事激動鼓掌》24 小時閱讀量達101.6 萬,點贊數達2.3 萬。艾愛國當選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敬業奉獻模范后,湘潭廣電微信公眾號矩陣聯合推出“走近全國道德模范艾愛國”宣傳海報,分“鋼鐵裁縫”“件件計較”“傾囊相授”“如師如父”“工人本色”五個篇章,總閱讀量破100 萬+。湘潭傳媒網站單條視頻點擊播放量最高達10 萬人次,視頻全網總點擊量突破1000 萬次。

在5G、大數據、數字化、智能化等新技術賦能的背景下,湘潭臺多次與央視、湖南衛視協作拍攝艾愛國新聞稿片。央視《新聞聯播》《焦點訪談》《道德觀察》等欄目半年時間播出相關稿件10 余條,新華社、《人民日報》《工人日報》《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湖南衛視、芒果TV 等國家級省級主流媒體及騰訊、澎湃、搜狐、新浪、鳳凰、華聲在線、紅網等各大門戶網站累計發稿100 余條,集束式報道身懷絕技的鋼鐵“焊”將艾愛國匠心筑夢、匠藝強國的典型事跡。從報道報道引發的反響和強烈共鳴來看,人民群眾對于充滿正能量的、真誠的“主流價值觀新聞”是歡迎和認可的,甚至是感動和振奮的。

結語

主流媒體如何長期關注報道好重大典型人物?一是把握時代脈搏,唱響時代主調,與時俱進挖掘報道好體現其時代精神內涵的鮮明特征,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二是遵循傳播規律,不斷推進理念、內容、手段、體制機制等全方位創新,推出適配各個傳播終端的產品以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更好提高典型人物報道的傳播效果,為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做出積極探索。

注釋:

[1]梁衡.寫稿時如何找到新聞眼,然后做到標題上?[EB/OL].中國新聞培訓網,2020-03-04.https://baijiahao.baidu.com/s.

[2]李超.典型人物報道的時代特點與創新經驗——以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為例[J].傳媒,2022,(08):58-59+61.

[3]張倩.守正創新,做好典型人物報道探析[N].山西經濟日報,2020-11-02(8).

[4]鄒海濤.對融媒體時代“內容為王”的思考[J].今傳媒,2017,25(11):150-151.

猜你喜歡
出圈典型人物湘潭
新時代新聞媒體如何做好典型人物報道
萌囧動物出圈記
探索品牌出圈的底層邏輯
“國潮”出圈之旅:從文化自信到品牌自信
湘潭是個好地方
做好典型人物報道的若干思考
紀檢新手“出圈”記
湘潭紅色文化軟實力的提升研究
探索典型人物報道的融媒體采編創新手法
湘潭大學藝術學院作品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