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優化策略

2023-08-07 12:08杜天之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23年1期
關鍵詞:互聯網+院校高職

杜天之

(遼寧開放大學〔遼寧裝備制造職業技術學院〕,遼寧沈陽 110034)

一、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

“互聯網+”切實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和工作習慣,也為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和發展空間。高職學生正處于成長發展的關鍵期,多數學生期望通過創新創業實現人生夢想,體現自我價值。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引導學生開展科學高效的學習訓練,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還能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1],提高學生創業能力,堅定其創業信心。

(二)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新常態下,高職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依然較大,尤其是受疫情影響,一些學生對未來發展不可避免地產生迷茫和困惑?;诖?,高職院??梢劳谢ヂ摼W技術,不斷豐富學生創新創業模擬訓練場景,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幫助學生堅定就業信心,獲得成長動力。同時,通過系統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指導,使其深入理解和認知“互聯網+”發展環境,對于學生未來就業和自身發展均有積極作用。

(三)有助于服務本地經濟社會發展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發展階段,“互聯網+”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需要重新定位,包括教學目標、內容、方法、模式等[2]。統籌和完善創新創業教育,實現與“互聯網+”的深入融合,有助于優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如此一來,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不僅適應了現代企業和市場環境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也為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資源支持。當高職學生走出校門面向社會時,也會較快融入工作環境,從而為經濟社會創新發展提供積極助力。

二、當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理論研究起步較晚,缺乏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與國外研究相比,我國在創新創業教育研究上起步相對較晚,現有的研究成果無法對教育實踐起到強有力的理論支撐作用。我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之所以高素質人才培養發力不足、質量較低,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本土化理論研究支持,尤其是缺乏與教育教學密切相關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近年來,我國高職教育在國家政策引領下得到了快速發展,培育了大批專業技能人才,也進一步融入了地方經濟社會建設,但具備創新創業素質素養的高質量人才數量依然不足。此外,在創新創業實踐教學中,盡管我們積極借鑒了國外成功經驗,做到了取長補短,但從整體上看,模仿依然占據主導地位[3]。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要想真正意義上與國際水平接軌,不僅要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更要緊密結合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實際情況,堅持理論與實踐互相結合、互相促進的原則,開展系統性、針對性、全面性研究。

(二)創新創業認知滯后,缺乏有力的教育支出保障

近年來,盡管我國高職教育發展迅速,創新創業教育也得到快速發展,但對于什么是創新創業、為什么要創新創業、如何創新創業等一系列關鍵問題,很多高職學生的理解并不深刻;一些教師對于這些問題也無法做出詳盡的闡述,且無法為學生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的專業指導。

創新創業認知上的不足,是當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最突出的問題。抓好抓實創新創業教育,務必要堅持理念與認知先行,充分引導廣大師生全面細致深入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科學內涵和時代特征,才能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在導致認知不足的原因中,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尤為突出。當前,還有一些高職院校存在以專業技能學習為主,不重視學生創新意識培育以及創業能力培養的問題[4]??梢?,不論如何研究應用互聯網技術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一旦忽略了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重要性、必要性的認知,創新創業教育便失去了賴以發展的動力之基和活力之源。

一些高職院校并未意識到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及方法創新的必要性。從整體層面來看,雖然近年來創新創業教育得到了國家大力支持,也匯集了各方力量,但一些措施仍然停留在簡單培訓階段,尤其是對一些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支持力度還有待增加。這種情況不僅極有可能挫傷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能動學習的積極性,也違背了大力發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初衷。

(三)保障機制有待健全,缺乏科學高效的資源整合措施

自從國家出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以來,舉國上下掀起了創新創業高潮,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也給予積極有力的回應。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我國經濟社會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更是實現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生動實踐。創新創業教育應立足長遠,不僅要把握當下、精準施策,更要面向未來、科學謀劃。從實施現狀來看,一些高職院校理解不到位、認知不深刻,片面地將創新創業教育視為一種教育任務,雖然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教育過程也搞得有聲有色,但實際效果卻有待提升。其中的關鍵在于,相關保障機制不健全、不完善,缺乏足夠大的資源整合利用力度。由此可見,在新發展階段,推動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取得新進展、新突破,一定要落到實處。

問題的具體表現為,盡管創新創業教育在全國范圍內得以展開,但大都各自為政,協同性不強,實施的方式方法也較為零碎[5]。與之相對應的是,缺乏相互銜接與配合的制度,上級部門往往只停留在方向性指引層面,而高職院校則負責具體落實執行,相互間的聯合保障機制銜接不到位,有待于進一步補充完善。換言之,保障機制不僅包括政策指引,還應包括對創新創業教育發展什么、怎樣發展的具體指導和有效監督。此外,資源整合力度不夠,已成為創新創業教育特色不足、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高職院校有必要對上述問題加以重視和改進。

三、“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優化策略

(一)融合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提升理論應用能力

通過前述分析可知,創新創業教育有較強的實踐性,但具體教學實踐活動的深化,離不開必要的理論支撐。因此,優化創新創業教育首要的一點就是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緊扣創新創業教育實質內涵和時代特征,尤其要兼顧地方實際發展需求,統籌考慮理論建設與實踐發展。

1.聚焦課程建設,設置專門課程。針對一些高職學生理論基礎不扎實、理論知識相對欠缺等實際問題,有必要開設以基礎理論學習為重點的專門課程,潛移默化、加強引導,不斷加深學生對相關理論的系統理解。

2.營造學習氛圍,加強專題指導。為進一步營造創新創業教育理論知識學習氛圍,快速提升理論課堂教學實效,高職院校除安排必要的課程外,還應聘請相關領域專家教授,加強學生課業輔導、開設專題培訓班,以開闊學生的視野。

3.理論結合實踐,開辟第二課堂。創新創業教育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務必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如高職院校與當地企業合作辦學,開辟第二課堂,充分發揮校企雙方資源優勢,不斷豐富學生創新創業知識的應用與實踐體驗,提升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能力。

4.加強教學研究,提升理論建設水平。高職院校應立足本校辦學實際,引導廣大教師積極開展教研教改活動,加強科研工作,不斷提升高職教育理論建設水平。

5.創新教學方式,豐富實踐體驗。積極鼓勵學生走出去,嘗試參與各項創新創業活動。如鼓勵學生參加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運用結合起來。參與類似的有影響力的賽事活動,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在與其他院校優秀學子同場競技過程中,參賽學生的專業能力獲得了提升,對于如何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也有了更為深切的感悟和理解。學生的實踐經驗越豐富,對于其提升創新創業能力越有幫助。

(二)樹立職業教育新發展理念,構建創新創業協同管理生態圈

自“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提出以來,社會對創新創業人才的需求持續增加[6]。對于創新創業教育而言,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立足實際,注重弘揚新理念。所謂立足實際,就是在思想意識上全面深刻認知“互聯網+”時代,充分認識到“互聯網+”對創新創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弘揚新理念,則是以創新創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為目標,聚焦時代需求,注重資源整合及有效利用,構建包括政府、企業及高職院校在內的一體化協同管理新模式。

高職院校要充分把握“互聯網+”時代對職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互聯網+”背景下,無論是市場還是現代企業,都對高素質優秀人才提出了更嚴格的具體要求。對于育人主體而言,既要注重整體環境所需的專業技能培養,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這是因為,相比于傳統教育理念下以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及相關技能熟練程度為主的培養思路,“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要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企業也對創新創業人才提出了更多迫切需求。高職院校必須立足實際,一方面充分反思現代企業人才需求的特點,仔細研判本地企業人才需求現狀,據此制定有針對性的教育培養計劃,靈活設置相關課程,補齊育人短板,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另一方面要注重教育資源的整合利用,加強政府、企業、高職院校協同管理,打造全新的人才培養管理模式[7]。對于政府而言,要統籌全局、完善政策,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對于好的創業項目,在場地租賃、政策扶持、咨詢服務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對于企業和高職院校而言,要建立深度校企合作關系,形成合力,積極助推創業成果轉化。

(三)搭建網絡教學實踐平臺,建立一體多面的咨詢培訓共同體

快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技術,為創新創業教育向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和更大機遇。鑒于企業和市場人才需求的新特點,高職院校要積極建設網絡教學實踐平臺。以平臺建設為契機,不斷豐富平臺承載功能,多方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工作實踐能力、學習提升能力及創新創業能力,使之快速成長為具備綜合能力和優秀素養,切實滿足企業及市場需求,為提升行業競爭力提供積極助益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8]。

高職院校建設網絡平臺,要積極引入“互聯網+”技術,設置并完善線上開放課程,為學生提供隨時隨地學習的機會。依托平臺建設,融入創新創業課程,開展理論知識學習及模擬項目實踐,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拓寬學生視野,激發他們的創新創業熱情。與此同時,高職院校要兼顧線下創新創業實訓基地建設。實踐中,可從如下方面開展設計和優化:

1.在設計及開發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創新創業指導。在充分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業意愿基礎上,完善和提升平臺指導功能,滿足廣大學生的學習需求。高職院校提供的科學指導的范疇和內容,應涵蓋對創業項目前景的分析及可實施性的具體指導。對學生感興趣的創新創業項目,要給予專業化和前瞻性指導,詳細分析創新創業市場環境,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同時要立足于學生的需求,提供必要的理論指導和咨詢服務,提高學生創新創業成功率。

2.注重自身服務功能建設和優化。高職院校要為有創新創業意愿的學生提供專業的政策咨詢服務、創業管理咨詢服務及相關法律法規咨詢服務;為更好地滿足廣大學生需求,高職院??梢猿闪iT的指導教師團隊,負責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幫助他們紓困解惑,增強創新創業的信心。

3.注重信息共享功能的建設和完善。創新創業實訓平臺并非僅強調模擬性,還要立足實踐,加強與社會相關企業及科研單位的深度合作,不斷優化平臺的實踐功能。

四、結束語

在“互聯網+”時代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非一日一時之功可以實現。對于這項需付出長期堅持和努力的重要工作,高職院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與使命,相關職能部門應立足時代發展要求給予政策性、制度性支持。為有效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補齊短板,加快發展步伐,滿足“互聯網+”時代提出的新要求,高職院校應立足實際需求,針對教學實踐中暴露的一系列問題,認真研判、科學應對,以優化改善為目標,充分利用“互聯網+”時代的有利發展時機,完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培養更多高質量復合型專業人才。

猜你喜歡
互聯網+院校高職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關于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