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有效策略

2023-08-09 02:25邱艷鳳
當代家庭教育 2023年13期
關鍵詞:抽象思維主觀能動性課堂互動

邱艷鳳

摘 要:初中數學更側重考查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與解題意識,所以對于抽象性較強的學習內容,只有教師找到更適合學生知識探索規律的講課方法,才能引導其通過思維的快速延展,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為此,教師要打破數學課堂的制約性,通過雙方的有效互動,鼓勵學生在知識的探索與思維的高度活躍中對數學知識進行有效汲取,在更加民主且和諧的數學課堂中通過師生雙方的共同努力解決數學問題,使學生在自主學習意識與探索熱情的高度提升中強化數學思維。

關鍵詞:課堂互動;抽象思維;主觀能動性;數學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3-0127-03

學生作為開展教育工作的首要對象,教師的職責不僅要完成教育任務,還要通過有效的手段與明確的教育目標,幫助學生通過知識的學習形成相應的學習能力。傳統的師生關系比較單一,由教師作為主導者對知識進行傳遞,這樣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被動的學習環境也無法發揮數學課堂的開展價值。因此,教師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方針,通過雙方的有效互動激發學生知識探索積極性,提升學生學習熱情并鍛煉思辨意識的同時,找到更好的數學學習辦法。

1.師生互動課堂的開展內涵

(1)拉近師生距離

作為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領路人,教師的責任重大。不僅需要根據學生目前的認知規律,通過對重點知識的整合,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其中內涵,還要鼓勵學生在思維的高度活躍中感受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從而通過學習質量與思維意識的提升,成長為更具有探究能力的多元化優秀人才。所以有效的教育工作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展現數學課堂的開展價值。但傳統的數學課堂由于內容比較單一,都是以教師為主導帶領學生對知識進行學習。所以在這種強調以教師為主體的授課環境下,學生往往存在參與體驗感不足的問題,無論學習思路還是解題方法,都是按照教師要求進行,既缺少相應的主觀能動性,也無法更好探究知識內涵的同時,影響學習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而教師也長期在這種以自身為中心的教學活動下,往往會逐漸忽視學生實際的學習需要,并通過考試大綱要求對授課重點進行設計的數學課堂,不僅嚴重忽視學生個性發展,也無法突出學科特點的同時,影響正常授課工作有序開展。因此,教師要對授課思想進行積極革新,重點了解學生在參與課堂學習活動中應展現的主體意識,引導其通過思維的高度活躍與學習能力的有效增強,取得更好的探究意識與學習積極性。而教師也需要重視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通過彼此間關系的拉近,營造更加民主的學習氛圍,既要做好學生的引路人,又要從學生視角出發合理設計授課規劃,這樣才能使寓教于樂的環境滿足學生自主探究需求,并在授課工作的有效開展中提升教學質量。

(2)明確學習目標

在知識探究過程中,只有學生具備清晰的學習目標,才能根據自己當前的知識獲取需求與學習能力更好進行學習規劃,從而保證學習效率得到有效增強的同時,更好發揮數學課堂的開展價值。所以高質量的授課工作,不僅要尊重學生實際的學習體驗,也要根據不同的學習要求,設計充滿趣味性的教育環節,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在思維的高度活躍下獲取知識。但以往的數學課堂由于給予學生的自主探究空間不足,導致被動的環境很難使學生擁有獨立的學習目標,只會按照教師要求開展授課活動,甚至不少學生依賴心理較強,往往缺少自主學習意識,導致被動的環境與錯誤的學習觀點,嚴重限制學生學習能力的增強。所以這種缺少明確學習目標的數學課堂,往往難以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既不利于思維的有效拓展,也難以感到探索知識的興趣,進而導致學習效果大打折扣的同時,也嚴重影響了數學成績的提升。而互動式課堂的最大特點就是充分尊重學生實際的學習需要,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與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接下來學習活動的選擇。而且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更利于教師了解每名學生實際的知識掌握情況,從而鼓勵學生在學習目標的快速明確下,更好通過思維的延展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這樣既可以避免沉重的教育思想,為學生打造更加輕松的學習環境,有效的師生互動也更利于教師以學生學習需要為前提下開展授課工作,從而幫助其通過明確學習目標的確定,在知識的不斷探究中,更好對數學知識內涵進行掌握。

2.初中數學課堂增加師生互動的最佳路徑

(1)優化課堂問題

問題往往是師生雙方在進行溝通與互動時的最佳紐帶,所以有效的課堂問題不僅可以很好涵蓋學習重點,也能幫助學生在認真思考中更好增強學習能力。所以為了打造高質量的互動課堂,教師需要以課堂問題為契機,根據初中生的數學思維與學習情況,設計有趣的問題,鼓勵學生在思維的高度延展下,利用所學知識更好掌握解題方法。這樣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很好解決傳統課堂的制約性問題,也能給予學生加輕松的知識探究環境。而且在師生雙方的互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回答情況,了解其在整體學習過程中是否存在思維難點,這樣才能通過集中解決更好幫助學生在知識的深度掌握下提升學習能力。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具體的授課內容,按照學生的個性發展規律與學習要求,設計充滿趣味性的問題并與其進行有效互動,使整體學習氛圍更加輕松的同時,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更好掌握。

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軸對稱的知識時,充滿趣味性的內容往往很容易吸引初中生的學習需求,所以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在課前搜集大量的軸對稱圖形,引導學生在課上進行認真觀察,并找出這些圖形的共同特點。這時教師就可以提出問題:“通過對這些美麗圖形的觀察,你認為它們有什么共通之處?”“如果將這些圖形進行翻轉,你認為它們還能保持同樣的特點嗎?”并鼓勵學生通過知識的學習與思考積極回答教師問題。而教師則需要注意給予學生較多的思考空間,可以請學生用查閱書本、小組討論等多種方式對課堂問題進行解答。教師也需要深入學生身邊與其進行不斷溝通,傾聽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所產成的學習思路并進行隨時點播,促使學生始終在清晰的學習方向下既能夠更好解決數學問題,也能通過知識的快速掌握,提升解決問題能力與思考能力。在這種充滿探究性的互動式課堂中,學生不再一味地依靠教師對數學知識內涵進行探索,而教師也可以發揮自身引路人的角色,鼓勵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學習效率。既能避免陳舊的講課思想,對學生學習意識進行束縛,也能使雙方通過積極互動更好增加學生的學習體驗,從而使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積極性得到更好增強的同時,進一步發揮互動式課堂有序開展的實際價值。

(2)創設趣味情境

數學作為與現實生活聯系較為緊密的基礎學科,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知識的深入研究下,可以更好解決實際問題,也能幫助其在數學思維的高度活躍中獲得更好發展。因此,有效的數學課堂不僅要完成基礎授課工作,還需要著重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與解題能力,這樣才能突出學科特點并鍛煉學生思維活力的同時,培育出更加優秀的多元化人才。因此,教師可以注重創設數學情境,使輕松的環境不僅更利于學生激發知識探索積極性,也可以為師生雙方進行有效互動打好前提,從而保證寓教于樂的學習平臺,既利于學生在思維的高度延展中提升學習效果,又能使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表現情況與學習能力,對授課方針進行有效革新,進而在不斷改革中推進數學課堂有序開展。所以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與初中生當前的生活經驗與學習能力,打造充滿趣味性的課堂情境,既能使學生將自身所掌握的知識更好融入對問題的解決中,又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意識的增強提升思維活力,使雙方通過有效的互動,更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快速探究。

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統計調查的相關知識時,由于內容與現實生活有十分緊密的聯系,而且十分考察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與知識整合意識,所以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前作業,促使學生根據特定的主題,在一星期內收集相關的統計素材。在進行課堂授課工作時,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集體學習,將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統一整理后制成相應的表格,并對其內容進行分析。雖然學生在課前根據特定的主題收集到相關數據,但由于個體差異與環境的不同,所以數據內容肯定不會完全一致。這時教師就可以到每個小組中與學生進行討論,與學生共同分析哪些數據明顯出現錯誤,又有哪些數據在常規取值范圍內,使學生在與教師的溝通下,既能夠更好辨別數據的準確性,又能在進行統計時確保結果的正確。通過師生雙方的有效互動,不僅可以為學生指明清晰的學習思路,也能在民主的交流中不斷增強學生探究能力與自主思考能力,使有趣的小組合作既幫助學生進行思維的更好延展,也能通過教師的指導與點撥,使其在知識的有效應用下取得更好學習效率。

(3)鍛煉動手能力

知識的學習不應該單純局限在課本中,還需要鼓勵學生通過實踐更加深刻的理解其內涵,幫助學生在有效應用中既能夠真正將知識應用到實處,又能展現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真正意義,培育出具有較強解題能力與實踐精神的優秀學生。所以師生在進行互動時,需要教師著重注意以數學學科特點為基礎,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既可以在動手操作中對數學內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又能通過思維的不斷激發找到更加有效的學習辦法。初中生性格活潑,而且較為活躍的思辨意識更利于教師在開展互動課堂時,教師可以引導其根據重點知識的掌握進行實踐活動,從而幫助學生在寓教于樂的環境下,更好感受到探索知識的樂趣,通過學習自信心的增強,在主觀能動性的驅動下,積極對其中的內涵進行探索。

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全等三角形的知識時,除了需要學生對基本內容進行了解,還需要對其判定方法進行掌握。所以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踐活動,為同時發放不同的三角形模板,要求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找出其中的全等三角形,并思考怎樣才能判斷出兩個三角形是全等的。這樣學生就可以在相互溝通與思考下,利用手中的三角形進行對比,并找出利用邊和角為條件對全等的三角形進行判定,根據已掌握的知識判斷是否為全等三角形,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更好地對所學知識進行掌握。學生通過對三角形模型的觀察與動手操作,不僅可以在探究中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也能通過教師的引導對其中的判定條件進行掌握,從而加強學習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提升知識探索效果。當知識講解完畢后,教師還要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強化,可以通過舉辦比賽的方式進行雙方的友好互動。教師可以將提前準備好有關全等三角形判定的習題展示在多媒體上,要求每個小組成員能夠進行快速搶答,并說出解數學問題所需要的知識點,完全回答正確后則需要由教師進行積分,最后計算出得分最高的小組獲得勝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通過高速運轉的思維,在知識的有效應用中更好加深學習印象,而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思路與應用到的知識點,了解學生目前的知識掌握情況,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對接下來的授課計劃進行調整,使更適合學生知識接受需求的教育工作,在有序開展中更容易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3.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地使學生在與教師的有效互動中鍛煉數學思維,教師需要對講課思想與課堂開展策略進行合理優化,既要滿足素質教育要求,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鍛煉,又要打造更加輕松的學習環境,使師生通過積極互動,幫助學生在思維的高度活躍中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知識探究路徑。這樣既能體現數學學科趣味性與應用性特點,又能有效提高授課質量,引導學生更加輕松的環境下通過主觀能動性的增強,取得更加理想的知識探究效果。

參考文獻

[1]陸智紅.初中數學課堂上師生互動的有效性思考——核心素養及其培育的視角之下[J]. 數學教學通訊,2021(23).

[2]高世發.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2021(06).

[3]孫嬌.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策略[J].數學大世界,2021(02).

[4]湯世定.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4).

[5]羅正英.初中數學教學中師生互動有效性提升路徑探賾[J].新課程研究,2021(11).

[6]莊利城.信息化高效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探析[J].數學之友,2022(09).

[7]董德霞,李文海.初中學生參與數學互動的時效性探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1(33).

猜你喜歡
抽象思維主觀能動性課堂互動
研究性教學在口腔醫學??粕a實習中的應用
淺論幼兒計算和幼兒體育教學
由“抽象”變“具體”
淺析師生課堂互動學習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影響
大學英語教學中分組討論模式的研究
組織高中英語課堂互動的四要點
簡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藝術
論職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性提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