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課程思政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

2023-08-11 14:05彭衛華
科教新報 2023年10期
關鍵詞:融入路徑課程思政閱讀教學

彭衛華

摘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本文基于課程思政理念,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思政教育的融入進行了探討,提出閱讀教學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以及融入路徑,以期為一線教師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課程思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融入路徑

育人育心,作為教育事業的基礎,小學教育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中具備重要作用,思政教育則是學生正確“三觀”培養的橋梁。本文基于課程思政理念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提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以及課程思政融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路徑。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統觀小學語文教材,收錄的閱讀材料囊括自然科學、古詩詞、散文、名人志士等內容,這些內容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政教育元素,教師備課環節應充分挖掘。

充分挖掘閱讀材料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小學語文教材中除了漢語言文字外,文言文、古詩詞、傳統節日、節氣等閱讀材料也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的重要載體,這些內容的教學設計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融入思政教育,做好內容延伸拓展,讓學生感受由此寄托的文化底蘊。

充分挖掘閱讀材料中的革命歷史題材,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與信念。愛國主義情懷與精神,貫穿學生整個教育生涯,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核,值得學生學習與了解。在小學語文閱讀材料中,愛國主義教育則充分體現在諸如《青山處處埋忠骨》《狼牙山五壯士》《七律·長征》《升國旗》這些革命歷史題材中。

充分分析閱讀材料中的人物形象,做好樹人教育。小學階段,青少年還處于模仿他人的階段,因而對于歷史英雄人物具有特別的崇拜感。教師在備課環節,就可利用這一崇拜感,多挖掘具有榜樣力量的人物事跡或形象,對學生進行立德樹人的思政教育。

充分挖掘閱讀材料中的自然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小學語文閱讀材料中,除上文提到的內容,還包含諸多的自然環境內容。教師備課時,可以以引導的方式,培養學生從小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課堂。

二、課程思政融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路徑

要做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課程思政元素挖掘,還得考慮融入路徑問題,根據教學環節,本文提出課程思政元素“四融入”路徑:教學設計融入、教學過程融入、教學情境融入、學習成果融入。

教學設計融入。授課先有備課,備課教案就涉及教學主題、目標、重難點以及教學方法、板書等。教師要達成思政教育的目的,就必須從頂層的教學設計理念出發,把思政元素融入整個教案,每個環節都設計育人活動與內容。

教學過程融入。前面提到教案的各個部門,都要進行育人活動與內容的設計。教案撰寫完善,則是教育活動的實施,因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學導入、教學互動、內容拓展等過程中,要將思政內容潛移默化地傳輸下去,讓小學生慢慢培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愛國主義精神、生態文明等的意識。

教學情境融入。教學情境其實是包含在教學過程中,但有趣的視聽覺情境創設,更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在思政內容傳輸時,可以多利用信息技術,通過視頻、音頻、圖像等來植入思政元素,讓課堂“活”起來。

學習成果融入。有授課就有成果檢驗,檢查思政教育在學生學習成果中的滲透,也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學習成果的檢驗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包括復習鞏固、課后作業、課外實踐等等。以愛國主義精神教育為例,在教授相關革命題材的閱讀材料后,可以布置一篇讀后感,或讓學生利用課外實踐去當地文化館尋找愛國主義精神體現的人物事跡、歷史事件等等。

育人育心、澆花施肥,小學階段是青少年思政教育培養的重要環節,小學語文閱讀材料中則包含大量思政元素,教師在實踐過程中首先要學會從閱讀材料中充分挖掘不同類型的課程思政元素,其次要學會在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情境、學習成果中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猜你喜歡
融入路徑課程思政閱讀教學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究
關于五大發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高職電氣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模式全過程路徑的探索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