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家莊市大學生添加糖攝入情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2023-08-12 18:04劉倩張曉琳王子巖李利廷李增寧謝穎
中國食物與營養 2023年7期
關鍵詞:甜食飲料飲食

劉倩 張曉琳 王子巖 李利廷 李增寧 謝穎

摘 要:目的:通過調查石家莊市大學生添加糖的攝入情況,分析影響因素,提出營養干預措施。方法:采用食物頻率表法調查大學生含糖食物食用頻率和食用量,并用SPSS 25.0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本研究共納入學生350人,其中女性277人、男性73人;添加糖平均每日攝入量為56.67 g;男性每日的添加糖攝入量高于女性(Z=-2.396,P=0.017);家住城市的學生攝入的添加糖高于農村(H=18.371,P<0.001);睡眠在9 h以上的學生添加糖攝入量顯著低于睡眠時間在7 h及以下的學生(H=16.654,P=0.001);大二學生較大三和大五的學生攝入的添加糖更多。結論:性別、年級、家庭居住地、對自身糖攝入的評價和睡眠時長是影響大學生添加糖攝入量的因素,建議開展營養相關措施,幫助大學生提高營養意識。

關鍵詞:大學生;添加糖;甜食/飲料;飲食

國內外多項研究結果顯示,添加糖攝入過多與超重肥胖[1-2]、2型糖尿病及心腦血管疾病等關系十分密切[3-7]。此外,攝入添加糖會影響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收[8]。有研究顯示,過量的添加糖攝入會導致心理疾?。ㄒ钟舭Y)的風險提高[9]。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游離糖的攝入量應減至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減到總能量攝入的5%以下或者每天大約25 g以下會有更多健康益處[10]。然而,由于居民營養意識不足,含添加糖食品的購買率呈上升趨勢[11],部分人群的添加糖攝入量超過推薦值[12]。便捷的電商平臺和大學周圍的小吃街提高了大學生的在外就餐率,而商家為改善食物的口感,往往會添加過多的添加糖,間接使大學生日常飲食中的添加糖含量偏高。此外,一些新興的飲食文化,如某些網紅食物,也會對大學生的飲食造成一定的影響。本研究旨在調查石家莊市大學生添加糖的攝入情況,分析其影響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營養干預措施。

1 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9年8月—2020年2月,采用便利抽樣法調查石家莊市在校大學生,共收集到問卷350份。本次調查通過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審批號20210911),所有調查對象均自愿參加。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食物頻率調查問卷,問卷參考項涉及了6個大項和24個小項,基本包含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含添加糖食物和飲品。6個大項分別為飲料、餅干、面包、糕點、乳及乳制品、糖果及其他,24個小項分別為果蔬汁、碳酸飲料、特殊用途飲料、奶茶、咖啡飲料、發酵餅干、韌性餅干、裝飾餅干、酥性餅干、曲奇餅干、夾心(注心)餅干、威化餅干、西點蛋糕、糕點、切片面包、全麥面包、夾心面包、牛奶、酸奶、酸奶、巧克力、冰激凌、燕麥片及含其他營養成分的燕麥片。由《我國預包裝食品含糖量分析》得到常見含糖食品的含糖量,從而得到每人每年糖攝入量,進一步計算得出每人平均每日糖攝入量。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進行統計分析。由于該調查人群糖攝入量呈偏態分布,其中計量資料分別用中位數和四分位間距(Q)表示。根據數據性質分別采用秩和檢驗、卡方檢驗比較組間差異,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影響因素。檢驗水準α=0.05,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與分析

2.1 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

本次研究共納入石家莊市某高校大學生350人,其中女性人數比例高于男性,占79.1%;年齡主要分布在18~25歲,平均年齡為21歲;漢族為328名,占93.7%。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添加糖攝入量普遍偏高,有38.3%的學生超過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的添加糖攝入標準。其中,女性添加糖超標比例明顯高于男性,低年級學生、家庭居住地為城市、自我評價攝入添加糖較多和較少的學生,更容易過多攝入添加糖。隨著睡眠時間的減少,攝入過多添加糖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表1)。

2.2 添加糖的攝入情況

本研究所包含的石家莊市高校大學生添加糖平均每日攝入量為56.67 g。通過正態性檢驗分析,每日添加糖的攝入量為正偏態分布,中位數為38.67 g,四分位間距為49 g,其中P25和P75分別為19.01、171.06 g。根據秩和檢驗分析影響添加糖攝入量的可能因素,發現男性每日的添加糖攝入量高于女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導致該結果的原因可能與男性能量攝入需求高于女性有關(表2)。此外,年級、家庭居住地、對添加糖攝入的自我評價和睡眠時長也有可能影響添加糖的攝入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對上述變量進行兩兩比較分析,結果顯示,在添加糖攝入與年級的關系中發現,只有大二學生與大三、大五學生添加糖攝入有關(P值分別為0.001 2、0.000),而其他各年級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說明低年級的學生有可能攝入過多的添加糖。在添加糖攝入與家庭居住地的關系中發現,只有城市與農村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0.001),而農村與鄉鎮以及城市與鄉鎮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結果顯示,家住城市的學生較農村攝入的添加糖更多。在添加糖實際攝入量與自我評價的關系中發現,認為自身攝入很少與較少、正常和較多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值分別為0.004、0.019、0.023),其他組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結果顯示,認為自身攝入很少的學生確實攝入添加糖含量最少,而值得注意的是,認為自身攝入添加糖較少的學生的實際攝入量甚至高于認為攝入正常的學生,自我評價和實際攝入情況的符合率只有20.57%,所以學生對于添加糖攝入量的認知有待提高。在精致糖攝入與睡眠時長的關系中發現,睡眠時間≥9 h與睡眠≤6 h和7 h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值分別為0.003、0.046),而其余各組沒有顯著性差異,結果顯示,睡眠在9 h以上的學生添加糖攝入量顯著低于睡眠時間在7 h及以下,說明睡眠時間很有可能會影響添加糖的攝入量。由于本次研究有超過90%的研究對象為漢族,結果偶然性過大,故在此并未進行研究比較。

2.3 大學生添加糖攝入量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以性別、年級、心理壓力、生活費、家庭居住地、睡眠時長和含糖食物自評為自變量,添加糖攝入是否超過標準為因變量進行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表明,性別、家庭居住地、睡眠時長和含糖食物攝入自評與添加糖攝入是否超過標準有關。與男生相比,女生添加糖攝入超標的OR值為0.397(95%CI為0.219~0.720);家庭居住地在農村與城市或鄉鎮相比,家住城市的研究對象添加糖攝入超標的OR值為0.507(95%CI為0.293~0.877),家住鄉鎮的研究對象添加糖攝入超標的OR值為0.382(95%CI為0.203~0.720);與睡眠時長≥9 h的學生相比,睡眠少于6 h的學生添加糖攝入超標的OR值為0.230(95%CI為0.090~0.588),睡眠為7 h學生添加糖攝入超標的OR值為0.319(95%CI為0.144~0.705),睡眠為8 h學生添加糖攝入超標的OR值為0.519(95%CI為0.252~1.068);與自認為攝入含糖食品較多的學生相比,除了自認為不攝入的與添加糖攝入超標無關外,另外3種(認為極少攝入、較少攝入和正常攝入)均與添加糖攝入超標有關(表3)。

3 結論

調查數據結果顯示,大學生的添加糖攝入量普遍偏高,有38.3%的學生超過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的添加糖攝入標準。其中,性別、年級、家庭居住地、對自身糖攝入的評價和睡眠時長是影響大學生添加糖攝入量的因素。建議根據這些相關影響因素開展營養相關措施,幫助大學生提高營養意識。

4 討論

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350名大學生中有124人超過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攝入量50 g/d,更是有66.86%超過了WHO的推薦攝入量25 g/d。其中,男生糖攝入量明顯高于女生,但女生攝入超標比率高于男生,這可能與飲食喜好和能量需求相關。有研究顯示[11,13],女性的添加糖食品消費率高于男生。家住城市的學生的糖攝入量高于家住農村的學生,這可能是由于家住城市的學生消費水平較高,在飽腹之余,對額外的含糖食品的攝入更多。在糖攝入的自我認知上,認為自身攝入很少的學生確實攝入添加糖含量最少,而值得注意的是,認為自身攝入添加糖較少的學生實際攝入量甚至高于認為攝入正常的學生,所以學生對于添加糖攝入量的認知有待提高。大二的學生較大三和大五的學生添加糖攝入更多,可能是因為隨著年級的升高,對添加糖的認知提高,學生有意識控制自身糖攝入。睡眠在9 h以上的學生添加糖攝入顯著低于睡眠時間在7 h以下的,這可能是因為睡眠時間較少的學生需要含糖較高的食物來彌補由于睡眠較少帶來的不滿足感或者用來提神,從而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為了降低添加糖的攝入,倡導健康生活,國家衛健委啟動了“三減三健”的專項行動,以減少糖的攝入[14],使人們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預防慢性病的發生。此外,建議開展營養進校園活動,采用多種傳播方式和渠道,定向、精準地將科普信息傳播到學生群體,加強學生對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熟識度,提高健康意識,特別是對添加糖攝入過多危害的認知,讓學生充分了解控制添加糖攝入的必要性,加強對高糖飲食人群的正確引導。在此基礎上,定期開展科普宣傳的效果評價,及時指導調整宣傳內容和方式,增強宣傳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對于學校及學校周邊的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奶茶飲料等的售賣,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新出臺的營養標簽法要求將“添加糖”標注在營養標簽中,以此來提醒消費者避免過多地攝入糖分[15],因此建議添加營養標簽,加強管理。

參考文獻

[1]Magnuson Elizabeth A,Chan Paul S.Added sugar labeling[J].Circulation,2019,139(23):2625-2627.

[2]丁彩翠,郭海軍,宋超,等.含糖飲料消費與肥胖及體重改變關系的Meta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5,23(7):506-511.

[3]Amid I,Ismail,Jason M,et al.Current trends of sugar consumption in developing societies[J].Community Dent Oral,1997,25(6):438-443.

[4]Basu M.Diabetes,obesity and soft drinks[J].Natl Med J India,2007,20(2):102-103.

[5]牟建軍,嚴定一.添加糖與心血管病風險新認識[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7,25(4):308-311.

[6]曾力勤.過量攝入果糖不利于肝臟和心臟的健康[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科普版),2011(14):37-38.

[7]Sneed N M,Patrician P A,Morrison S A.Influences of added sugar consumption in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risk:A principle‐based concept analysis[J].Nurs Forum,2019,54(4):698-706.

[8]Mansoori S,Kushner N,Suminski RR,et al.Added sugar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blood pressure in older females[J].Nutrients,2019,11(9):2060-2071.

[9]Glenn M E,Patlan K,Stidsen CM,et al. Dietary intakes of children enrolled in US early child care programs on child care and non-child care days[J].J Acad Nutr Diet,2022,122(6):1141-1157.

[10]HU D,CHENG L,JIANG W.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depression:A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19(245):348-355.

[1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uideline:sugars intake for adults and children[M].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5.

[12]劉素,于冬梅,郭齊雅,等.2002—2012年中國居民含添加糖食物攝入狀況及變化分析[J].衛生研究,2016,45(3):398-401.

[13]李冬華,趙麗云,于冬梅.添加糖攝入狀況及與健康關系的研究進展[J].衛生研究,2014,43(2):328-331.

[14]Janowska-Miasik E,Wa kiewicz A,Witkowska AM,et al.Diet quality in the population of Norway and Poland:differences in the availability and consumption of food considering national nutrition guidelines and food market[J].BMC Public Health,2021,21(1):319-331.

[15]國務院辦公廳.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J].營養學報,2017,39(4):315-320.

[16]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HHS. Food labeling:Revision of the nutrition and supplement facts labels. Final rule[J].Fed Regist,2016,81(103):33741-33999.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sis of Added Sugar Intak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hijiazhuang City

LIU Qian1,ZHANG Xiao-lin1,WANG Zi-yan1,LI Li-ting2,LI Zeng-ning1,3,XIE Ying1

(1Department of Nutrition,The First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31,China;

2Department of Radiology,The First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31,China;

3Hebe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Nutrition and Health,Shijiazhuang 05003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take of added sugar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Shijiazhuang,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ut forward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measures.MethodThe frequency and amount of sugary food consumed by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SPSS 25.0. ResultA total of 350 studen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including 277 women and 73 men. The average daily intake of added sugar was 56.67 g. The daily intake of added sugar in me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women (Z=-2.396,P=0.017).The intake of added sugar by students living in urban area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rural areas (H=18.371,P<0.001). The intake of added sugar of students sleeping for more than 9 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students sleeping for less than 7 h (H=16.654,P=0.001).Sophomores,junior and fifth year students ingest more added sugar.ConclusionGender,grade,family residence,evaluation of their own sugar intake and sleep time are the factors affecting college students′ sugar intake. It is suggested to carry out nutrition related measures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improve their nutrition awarenes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added sugar; sweetened dessert/beverage; diet

基金項目:河北醫科大學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項目編號:CXSY2019019);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項目編號:2020GJJG122);2020年度河北醫科大學教育教學研究(項目編號:2020YBZD-7)。

作者簡介:劉 倩(1999— ),女,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臨床營養。

通信作者:謝 穎(1987— ),女,碩士,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臨床營養。

猜你喜歡
甜食飲料飲食
“0卡0糖”飲料真的健康嗎?
飲料換裝
春節飲食有“三要”
飲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巧吃甜食,嘴癮與健康兼得
當機立斷
何為清淡飲食
分發飲料
少喝飲料
愛吃甜食的火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