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視頻要有意義還是要有意思?

2023-08-15 00:31孫宏艷
現代青年·精英版 2023年7期
關鍵詞:青少年內容教育

孫宏艷

近幾年來,短視頻用戶增長很快,第4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共有短視頻用戶8.18億,占網民整體的87.0%;和2018年6月相比,兩年間共增長了12.9個百分點。2019年底,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國選取了北京市、遼寧省、廣東省、江蘇省、河南省、安徽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8個?。ㄊ?、自治區)16個市(區/盟)96所中小學,對小學四年級至高二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0095份(以下簡稱“本次調查”)。本次調查發現,65.6%的中小學生使用過短視頻APP。這意味著短視頻應用在中小學生的網絡使用中已經占據很大份額。

短視頻內容豐富、可視性強、生動形象,短小有趣。短視頻不僅給青少年帶來快樂,也是青少年獲得知識的重要渠道。調查數據顯示,有65.6%的中小學生認為短視頻有利于拓寬知識面,58.4%認為短視頻可視化的學習方式很有趣,57.6%認為短視頻可以看到專家或權威的講解,55.9%認為短視頻更方便交流。這說明,多數中小學生非常認同短視頻的教育功能。因此,教育類短視頻內容也很受中小學生歡迎。超過三成(32.8%)中小學生最喜歡知識教育類短視頻內容,在搞笑類、動漫游戲類、日常生活類、美食類短視頻,話題類、萌寵類、才藝類、明星類等11個短視頻內容中位居第三。這說明,知識教育類短視頻是中小學生很喜歡的內容。研究中小學生喜歡短視頻的原因發現,學習技能和獲取信息也是他們喜歡短視頻的主要原因,分別占比32.2%和23.6%。如何充分利用短視頻引導中小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助力中小學生的教育與成長,是數字時代教育的重大命題,也是短視頻進入深度發展期需要肩負的歷史使命。

短視頻在提升中小學生的綜合素養、豐富知識、課業輔導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本次調查數據顯示,中小學生通過短視頻獲得最多的知識是才藝類知識,如繪畫、舞蹈、書房等藝術特長,占比67.1%。這大大豐富了中小學生的課余生活,也彌補了學校及家庭在才藝教育方面的不足;輔導學習類的知識也占比很高(64.1%),位居中小學生通過短視頻獲得知識的第二位。短視頻可以把課程內容做成碎片化的知識點,供中小學生在零碎時間里補充和強化學習;另外,健身、廚藝、美容等生活技能類知識和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等科普類知識也分別占比60.0%和59.3%。從數據看,短視頻已經成為知識傳播和文化教育的重要載體,知識類內容在中小學生接觸的短視頻內容中占比近六七成,為中小學生拓展知識和眼界、提升技能和素養起到了重要作用。

隨著移動網絡和智能終端的發展與普及,短視頻已經成為新媒體的重要業態內容,為人們提供了全新的視聽體驗和觀察視角,也為青少年教育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以抖音為例,截止到2020年6月,抖音平臺上教育類內容累計點贊量3092億,累計播放量超過10萬億次,累計轉發分享量超過10億次。從這些數字就可以看出來,教育類內容已經成為人們刷短視頻的“剛需”,教育類短視頻未來大有可為。我們要充分利用好短視頻的傳播特征以及中小學生對短視頻的需求,大力發揮短視頻的優勢,為中小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平臺和內容。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厘清五個觀念。

第一,未成年人該不該用短視頻?

雖然全社會都有責任為少年兒童的教育服務,但是未成年人有享受閑暇和接觸媒介的權利。成年人要避免將少年兒童的休閑時間和活動功利化、非要給他們的閑暇玩耍賦予“意義”的傾向。也許未成年人刷短視頻的確是消磨閑暇時間了,的確是就“圖了個樂兒”,但是這些都是兒童作為一個主體應享有的權利,成年人尤其是家長老師們有責任維護兒童的媒介接觸權和休閑權,理性看待未成年人與短視頻的親密接觸,放松心態養育孩子,服務少年兒童成長。

第二,短視頻要有意義還是要有意思?

短視頻發揮教育功能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短視頻產品時間短、交互性強、通俗易懂、形象有趣的特點,更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實現。寓教于樂,是自古以來被認可的教育理念,通過短視頻傳播的教育內容也要寓教于樂。因此,有意思是重要標準。要避免短視頻教育內容課本化教材化,有意思要先于有意義,有意思才能更有意義。本次調查發現,中小學生最喜歡搞笑類視頻,比例接近六成,喜歡短視頻的主要原因是減壓和好玩,比例均在半數左右,超出學習技能、獲取信息等選項10多個百分點。好玩才是硬道理,追求輕松、快樂、好玩是人之常情,成年人需要孩子更需要。短視頻在為少年兒童提供知識教育時,要充分尊重少年兒童的求知需求和心理需求,不僅要讓孩子們會學,還要讓孩子們樂學、愛學。

第三,短視頻上的知識是不是知識?

談到未成年人的知識學習,家長和老師總是習慣與課本、作業聯系起來,似乎知識學習就是語數外。但是,作為成長在信息時代的未成年人,他們需要的是綜合素質得到提升,而不僅僅是課本教學。因此,只要是弘揚正能量的短視頻,對少年兒童都具有教育意義。而且,腦科學研究表明,兒童在7歲之前,右腦比左腦發育更快,更有利于接觸美術、音樂、運動等方面的內容。所以,短視頻要嘗試不同內容的知識傳播,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短視頻都可以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例如,抖音聯合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報社等機構,發起短視頻知識普惠行動“DOU知計劃”,通過多種方式激勵權威專業的科普內容生產。截至2020年2月29日,粉絲過萬的知識創作者達9萬個,共發布超過2586 萬知識視頻,累計播放量超過2.4萬億次;抖音聯合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師范大學、啟功書院、中國戲曲學會、河南豫劇院、江蘇省演藝集團、江蘇省昆劇院等啟動了“DOU藝計劃”。 截至2020年9月,抖音平臺8大藝術門類——音樂、舞蹈、影視、建筑、書法、戲曲、雕塑、繪畫內容短視頻已達2.8億條,累計播放1.5萬億次,點贊490億,評論26億,使更多的人得到藝術教育。因此,短視頻企業要了解不同群體青少年對短視頻內容的需求,從而使產品更契合青少年。本次調查發現,小學生更喜歡萌寵類、初中生更喜歡知識教育類、高中生喜歡話題類的短視頻,城市學生、高中生看科普類知識比例更高,小學生看輔助學習類知識比例更高。在內容生產和推送方面,可以結合不同群體未成年人的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推送。

第四,刷短視頻會不會沉迷?

提到未成年人對網絡的接觸,無論是網絡游戲、網絡小說還是短視頻,成年人經常憂心忡忡、提心吊膽,生怕未成年人玩的時間太長影響視力、健康、學習,更怕沉迷進去無法自拔。本次調查發現,學習成績差、缺乏交流對象、感到學習負擔重、心理有壓力、對未來迷惘、缺乏交往技能、人際關系不和諧的未成年人,刷短視頻的頻率均最高、時間也最長。家庭教養方式對未成年人刷短視也有較大影響,常常感到家長不尊重自己的未成年人,經常刷短視頻的頻率更高(23.9%),比沒有這種感受的學生高16個百分點;常常在家中感到不自由的學生,經常刷短視頻的頻率更高(19.7%),比從沒有這種感受的學生高11.3個百分點;常常因家長嘮叨感到心煩的學生,比從沒有這種感受的學生經常刷短視頻的比例高11.7個百分點;家人經常各自上網缺少交流的學生,比沒有這種感受的學生經常刷短視頻的比例高15.7個百分點。在時長上也具有同樣的特點。以每天刷短視頻4小時以上為例,經常有家長嘮叨讓人心煩感受的學生比從沒有這種感受的學生高3個百分點,家人經常各自上網不交流的學生比從沒有這種感受的學生高5.3個百分點。所以,尊重與陪伴是更好的管理,管理要從陪伴開始。成年人如果擔心未成年人沉迷短視頻,不妨從陪伴開始,在陪伴中了解未成年人的成長困惑以及他們想得到的幫助,并對未成年人進行管理和引導。如果家長還能陪伴孩子一起看看短視頻,一起學習一些有趣的知識,那么不僅是孩子的幸福更是家長的幸福。在陪伴中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才能更好地管理孩子合理接觸短視頻。

第五,如何為數字時代的青少年賦能?

利用短視頻學習是互聯網時代未成年人獲取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這種方式為未成年人帶來豐富的內容、便利的互動等,然而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不利于集中注意力、缺乏優質內容、知識準確性無法保障、讓時間管理變差等。本次調查發現,有四成多中小學生(43.2%)認為使用短視頻后時間管理變差了。認為學習變差的比例有37.4%,生活習慣變差的比例有24.8%,個人信息保護變差的比例為18.5%,消費行為變差的比例有17.4%。產生這些問題,意味著我們在教會青少年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合理消費、養成數字時代良好生活方式、自我管理等方面做得不夠好。因此,在對青少年進行監督管理的同時,還要給青少年賦能,使他們學會自我管理,從而形成數字時代的媒介素養和科學的生活方式,適應新時代的學習規律。此外,還要充分發揮青少年的主體作用,賦能青少年的媒介參與能力,運用短視頻平臺豐富的專業資源和素材資源,帶領青少年參與視頻創造。例如,一些在抖音上非?;钴S的藝術家走進山區,帶領當地的留守兒童用藝術手段記錄生活的美,在短視頻中展示家鄉的青山綠水、人文家園、非遺技藝等。留守兒童在參與藝術創造的過程中,不僅體驗了多種藝術形式,享受了藝術創造的幸福感,同時也喚醒了他們對家鄉的自豪感、認同感、歸屬感。通過線上和線下的結合,為青少年健康與教育賦能,使青少年在參與創造中產生獲得感。

猜你喜歡
青少年內容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題解教育『三問』
青少年發明家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主要內容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讓雷鋒精神點亮青少年的成長之路
他為青少年開展普法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