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邏輯內涵、理論品格及時代價值

2023-08-18 06:43萬冬冬
理論導刊 2023年8期
關鍵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生態治理生態文明建設

摘 要:作為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中國化的新飛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其生成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和現實邏輯。這一思想包含了科學自然觀、綠色發展觀、基本民生觀、整體系統觀、嚴密法治觀以及共贏全球觀,體現了鮮明的問題導向、真摯的為民情懷、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嚴密的系統思維,為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共建生態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園提供了科學指南。

關鍵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生態環境;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治理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23)08-0004-05

基金項目:全國黨校(行政學院)系統重點調研課題“陜北資源富集區工業化進程中的生態文明建設研究”(2022DXXTZDDYKT090)。

作者簡介:萬冬冬(1985—),男,南昌人,中共陜西省委黨校(陜西行政學院)科社教研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生態馬克思主義。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同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相結合的理論成果,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和“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問題。深入闡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形成邏輯、科學內涵、理論品格與時代價值,在理論上有助于推進這一思想的整體性、系統性、學理性研究,在實踐上有助于推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形成邏輯

任何一種思想都有其形成的內在邏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繼承和發展前人的生態文明思想而逐步形成的。

1.理論邏輯:對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的繼承。在馬克思看來,作為一種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和類存在物,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自然界?!皼]有自然界,沒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創造。自然界是工人的勞動得以實現、工人的勞動在其中活動、工人的勞動從中生產出和借以生產出自己的產品的材料?!保?]無論在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人類都依賴于自然界。馬克思所說的自然既包括感性的外部自然界,也包括人自身的自然。人類通過改變外部自然界以使其適應自己、為自己的目的服務的同時,也改變著人自身的自然。人與自然是在實踐活動中實現統一的。這種統一不是抽象的統一,而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人類社會和自然界是同時發生作用的,一部人類發展史就是一部自然發展史,自然史和人類史相互聯系、相互制約。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必然離不開對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的深入研究與實踐。正如習近平所指出的:“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保?]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他以馬克思主義思想家的敏銳判斷力和理論創造力,在繼承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新問題和新要求,提出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傲暯酵臼邱R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理論家、思想家?!保?]226-227“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現了繼承性與時代性的統一,它是將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創造性運用于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它傳承了馬克思恩格斯生態文明思想,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在生態文明建設思想上的一脈相承?!保?]226這一思想彰顯了習近平對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的嫻熟運用。

2.歷史邏輯:對中國傳統文化生態智慧的吸收。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前三大文明古國曾經創造過燦爛輝煌的文明,但先后都在歷史長河中消失了,這與它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密切相關?!捌茐淖匀恢С窒到y的文明從來都不可能長久?!保?]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延續至今,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具有崇尚自然的文化傳統。儒家生態智慧的核心是“天人合一”,推崇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儒家主張通過“天意”協調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儒家提出的“仁者愛人”就是要以仁愛之心對待自然萬物。佛教生態智慧的核心是“眾生平等”,主張愛護萬物、善待生命,認為自然萬物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要把慈悲之心普度到自然萬物,愛護自然萬物,愛護一切生命;人與自然萬物是有機統一、共生共存的,萬物皆有生存的權利,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自身。道家生態智慧的核心是“道法自然”,強調人要尊重自然規律,和諧之道即是自然之道?!皬娜f物混沌到天地秩序的出現,從混亂無序到自然有序的形成,從通過統治約束而形成的強制性秩序到人與自然融合為一的自覺性秩序”[6],盡管儒釋道在人與自然關系的觀點上有所差異,但都強調天人關系是內在的關系而非外在的關系,主張“天人和諧”。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眾生平等”和“道法自然”等生態智慧。這種吸收充分體現在習近平所引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名句中,像“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兄弟”,“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等。他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思想新觀點。

3.實踐邏輯:對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理論的拓展。改革開放初期,我們黨就意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班囆∑讲粌H強調對生態的保護,而且更加重視對環境的建設,指出植樹種草、美化祖國對建設社會主義的重要性,并指出這是一項長期的事業,需要代代相傳?!保?]19在他的倡導下,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第二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將環境保護確立為我國的基本國策。為了解決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和環境之間的矛盾,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召開后,我們黨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翱沙掷m發展觀本質上突出了人類社會與生態環境的整體性和經濟活動對生態環境的依賴性。它要求人類改變對自然的態度,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實現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這樣才能達到人與自然的協同發展?!保?]黨的十六大把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黨的十七大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一項戰略任務確定下來。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黨的十九大提出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在2018年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正式確立。這一發展歷程表明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認識逐步深化。

4.現實邏輯:對人民群眾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滿足。伴隨改革開放40多年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芭c老百姓日常生活相關聯、與社會穩定休戚相關的食品安全、飲用水污染、地溝油、垃圾包圍城市、森林生態大衰退、濕地大劫難,人們似乎進入一個吃化肥和添加劑的時代?!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生活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傲己玫纳鷳B環境之于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發揮著‘搖籃‘安全膠囊等重要作用,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有利于人民的身體健康,還有利于人民的心理健康,具有凈化靈魂、愉悅身心、潤澤心靈的特殊功能?!保?]36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就是要滿足人民群眾這樣的需求。正如習近平所指出的:“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保?0]50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讓人民群眾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這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形成的現實邏輯。

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基本內涵

作為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中國化的新飛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著豐富的科學內涵。

1.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內在要求。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叭艘蜃匀欢?,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系,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保?1]167唯有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才能建成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中國。

2.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核心理念。發展理念具有戰略性、綱領性和引領性,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的成效。習近平指出:“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2]2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指明了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協同共進的新路徑。這“既是對人類中心主義功利化、工具化發展理念的超越,也是對自然中心主義超現實發展理念的矯正”[13]。綠色發展是理念又是舉措。2021年9月,習近平在陜西榆林考察時強調,煤炭能源發展要轉化升級,必須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這不僅為推動陜北資源富集區工業化進程中的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而且為我國構建高質量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明確了路徑。

3.以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為宗旨精神。生態環境問題既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皬睦习傩諠M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出發,生態環境非常重要;從改善民生的著力點看,也是這點最重要?!保?2]83習近平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明確提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這一重要思想觀點。

4.以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為有機整體。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生態系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叭说拿}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林和草,這個生命共同體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保?1]12要保護好這個共同體,保持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必須堅持系統性思維,構建系統化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

5.以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為根本抓手。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場綠色化的革命性變革,實現這樣的變革,必須依靠制度和法治。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很多,但主要還是制度方面出現了短板。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要讓制度成為剛性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因為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是把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的重要保障。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為了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黨中央和國務院于2015年9月印發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霸摲桨笇χ贫润w系作了詳細規定,共提出15項生態文明制度、5項生態文明體制、5項生態文明機制,表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向系統化、實效化的方向深度推進?!保?4]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黨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把原環境保護部全部職責和其他六個部門分散的生態環境保護職責整合在一起,組建成立生態環境部,消除了過去環保多頭管理等弊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是對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的重大部署,闡明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明確了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戰略取向?!皬纳鷳B文明制度體系來講,這是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基礎性制度體系第一次全面呈現、系統設計,是建章立制、構建體系?!保?5]

6.以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為重要原則。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造成了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等問題?!氨M管當代生態危機呈現的是自然環境本身的殘破,但飽受生態危機之苦的卻是造成生態危機的人類自己。當代人不得不呼吸被污染過的空氣,不得不喝被各種化學制劑侵襲過的水,不得不吃帶有農藥殘留物的食品,不得不忍受溫室效應帶來的災害性天氣?!保?6]生態環境問題逐漸成為一個超越民族、國家并涉及所有人利益的世界性問題。習近平指出:“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保?1]285國際社會應該攜手同行,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共建綠色家園?!啊利愔袊汀鍧嵜利惖氖澜缃幌噍x映,共同編織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深刻而美好的愿景?!保?7]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從全球視野著眼,積極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中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是自覺的、積極的、主動的,也是卓有成效的,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認可。正如克萊頓和海因澤克所指出的:“在地球上所有的國家當中,中國最有可能引領其他國家走向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明?!保?8]

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品格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經過實踐檢驗、獲得普遍認可的科學理論,既有豐富的科學內涵,又有獨特的理論品格。

1.鮮明的問題導向。馬克思強調:“問題是時代的格言?!保?9]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諸多生態環境問題?!拔覀冊谏鷳B環境方面欠賬太多了,如果不從現在起就把這項工作緊緊抓起來,將來付出的代價會更大?!保?2]3可以說,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正是在這一關鍵期回應現實關切的過程中產生的,彰顯出鮮明的問題導向。

2.真摯的為民情懷。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形成,既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也是習近平的為民情懷使然。人民立場作為我們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20世紀60年代末,習近平在陜西省延川縣梁家河村插隊,在擔任梁家河村黨支部書記期間,他逐漸意識到要想推動農村生產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必須保護生態環境?!盀榱四軌颢@得更多的有力參照,習近平同志特意學習四川綿陽地區的先進經驗,利用秸稈和畜禽糞便,使得陜西第一口沼氣池在梁家河成功建成,讓村民過上了家居取暖清潔化、農業生產無害化、生態環境友好化的新生活,這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生活條件,是農村生態循環經濟的生動實踐,不僅如此,還解決了農村的環境衛生問題,保護了當地的生態環境?!保?]26除了建沼氣池,習近平還帶領當地群眾造淤地壩,這說明他“從那時起就認識到,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11]246。在河北正定時,習近平主張借助旅游業帶動經濟發展及推進減貧工作。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前瞻性地提出建設“生態省”的思想。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提出以“兩山論”為指導思想和建設目標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創造性地提出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從梁家河建沼氣池和造淤地壩到在正定工作期間的思考實踐,從執政福建提出建設“生態省”到在浙江提出“兩山論”,再到擔任總書記后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國家戰略和根本大計,習近平的綠色情懷一以貫之。概而言之,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也反映出他親民、愛民、為民的真摯情懷。

3.強烈的創新意識。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三大規律”的認識。習近平將生態文明建設視為關系我們黨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把改善生態環境作為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同時,習近平站在人類文明發展高度,提出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的重要論斷,認為“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11]30。

4.嚴密的系統思維。生態系統的整體性決定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系統性。習近平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出發,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其他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皡f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保?0]不僅如此,他還提出要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好生態環境?!傲暯桨焉鷳B文明制度看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從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戰略高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體現了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認識上的全局性、整體性、系統性思維?!保?1]

四、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時代價值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意高遠、思想深邃,展現了我們黨的執政理念和責任擔當,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時代價值。

1.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行動指南。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頂層設計,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實踐指南?!爱斀駮r代,積極建設生態文明,不是要回到原始文明樸素的原生態狀態,也不是要回到農業文明時代有限的生態平衡狀態,而是要在遵從和把握人類文明一定會由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歷史趨勢中,以綠色化、生態化思維,積極建設超越工業文明狀態的人類嶄新的文明新形態?!保?]40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邁入了新時代。

2.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遵循。生態環境問題是關系民族命運的大問題。歷史上,生態環境衰退特別是嚴重的土地荒漠化就導致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消亡。我國古代一些地區也有過類似慘痛教訓,如曾是水草豐美之地樓蘭文明的隕落。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是中國夢的題中應有之義。習近平著眼人民福祉和民族未來,把生態文明建設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貫通起來,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開辟了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境界,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思想旗幟。

3.攜手共建生態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園的主導力量。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清潔美麗世界,符合世界綠色發展潮流和各國人民共同意愿,充分彰顯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世界意義。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向全世界發出生態文明宣言:“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保?0]24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為其他國家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提供了中國理念、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在中國的積極推動下,《巴黎協定》獲得通過,這是全球氣候治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在全球層面用生態文明理念建設清潔美麗世界的生動實踐。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人類生態文明思想史上的偉大創舉,是科學性與實踐性、繼承性與創新性、民族性與世界性的辯證統一,“從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方面夯實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形成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22]。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必將在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優美生態環境中生生不息,實現永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8.

[2]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1.

[3]黃承梁.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概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秦書生.中國共產黨生態文明思想的歷史演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

[5]萊斯特·布朗.崩潰邊緣的世界:如何拯救我們的生態和經濟環境[M].林自新,等譯.上海:上??萍冀逃霭嫔?,2011:5.

[6]周國文.自然權與人權的融合[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46.

[7]雷毅.深層生態學:闡釋與整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176.

[8]程偉禮,等.中國一號問題:當代中國生態文明問題研究[M].上海:學林出版社,2012:11.

[9]宮長瑞.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0]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1]習近平.論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

[12]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論述摘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13]趙細康,何滿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邏輯體系[J].廣東社會科學,2022(2):5-14.

[14]楊勇,阮曉鶯.論習近平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邏輯演繹和實踐向度[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2):22-26.

[15]吳舜澤.以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化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自覺化[N].中國環境報,2019-11-12(03).

[16]曹孟勤.人向自然的生成[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2:3.

[17]張云飛,李娜.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188.

[18]菲利普·克萊頓,賈斯廷·海因澤克.有機馬克思主義:生態災難與資本主義的替代選擇[M].孟獻麗,等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7.

[1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3.

[20]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3.

[21]方世南.習近平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觀研究[J].唯實,2019(3):24-28.

[22]張云飛.試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原創性貢獻[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2(2):41-49.

【責任編輯:何妮】

猜你喜歡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生態治理生態文明建設
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基層路徑探討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生態文明思想引領美麗中國建設
“互聯網+”背景下的網絡文化產業生態治理
道家思想對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論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制度自信的理論依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