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勞動教育園本化策略探析

2023-08-23 04:00沈志玲
考試周刊 2023年29期
關鍵詞:勞動教育幼兒教育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要重視幼兒的勞動教育,將勞動素養培養合理納入兒童綜合發展體系中,建立幼兒教育的勞動素質評價體系,保障幼兒教育水平?!毒V要》明確指出,幼兒成長中,需積極滲透勞動教育的理念,發揮勞動育人功能,幫助幼兒強化勞動觀念,養成奉獻的勞動精神?;诖?,在現實教育中,要科學實施幼兒勞動教育園本化策略,為幼兒勞動教育夯實基礎。

關鍵詞:勞動教育;幼兒教育;教育園本化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29-0159-04

勞動教育在幼兒培養中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注重勞動教育的合理使用,采用全方位的勞動教學模式,將勞動教育融入幼兒園活動中,發揮勞動教育的本身價值。幼兒勞動教育注重園本化策略,對勞動教育的主題進行選擇,做好教學內容的設計工作,提高勞動教育的效率,讓幼兒能夠更快地掌握勞動技能,完善幼兒的勞動素養情況。

一、 幼兒勞動教育園本化策略價值

(一)提高幼兒勞動素養

勞動教育與德育建設具有密切關系,需要圍繞幼兒德育發展進行分析,通過勞動提高幼兒勞動素養,形成吃苦耐勞、不畏艱辛的優秀品質。勞動素養屬于長期形成的結果,在幼兒日常生活中逐步培養,讓其參與一些簡單的勞動中,如擦拭座椅、洗滌碗筷、收拾衛生等,使勞動素養能夠在幼兒內心生根發芽,保證幼兒在勞動中獲得思想品質的提升,提高對生活中困難的應對能力。勞動素養應從小進行培養,使幼兒能夠掌握基本勞動技能,使其具有一定的自立能力,在力所能及范圍內親力親為,形成熱愛勞動的良好品質。勞動教育能夠提高幼兒的自學、互學能力,激勵幼兒在生活中展現勞動水平,在勞動中承擔一定的責任,使幼兒能夠在勞動中獲得成長。

(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勞動教育有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在各項能力方面進行鍛煉,使幼兒能夠完成勞動知識的積累,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勞動本身具有鍛煉身體的作用,對幼兒的各類肌群展開鍛煉,使肢體動作更加協調,提高幼兒的運動能力。勞動過程一般在合作中進行完成,如大掃除中每個人負責一塊區域、兩人合作倒垃圾等,使幼兒能夠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逐漸對合作意識進行培養。在勞動教育中,幼兒可以獲得直觀的體驗,從實踐中進行勞動學習,提高幼兒在實踐中的參與程度,使其能夠提高勞動知識的積累,讓幼兒意識到勞動的重要性,從而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成果,不斷克服勞動中遇到的困難,在合作中完成勞動任務,發揮出自身在勞動中的價值。

(三)增加幼兒社會認知

通過勞動教育能夠提高幼兒的社會認知能力,在勞動中互相幫助,相互間做好交流工作,便于對勞動任務進行分配。通過勞動教育能夠讓幼兒了解不同職業的勞動常識,使幼兒能夠體會到勞動的艱辛。在勞動過程中,幼兒可以進行角色扮演,使幼兒能夠體會不同職業的工作,提高幼兒對勞動的體驗感,保障幼兒能夠更好地參與勞動中。通過勞動可以提高幼兒對社會的認知能力,將勞動教育應用在幼兒教育中,提高幼兒勞動中的交際能力,使其通過勞動來展現自己,認清自身在勞動中所扮演的角色,使其能夠意識到勞動的重要性,發揮出幼兒園勞動教育的作用。

二、 幼兒勞動教育園本化策略分析

(一)明確勞動教育目標

勞動教育需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結合幼兒自身情況安排勞動作業,實現對幼兒的教育目標。通過勞動目標可對教育過程進行引導,發揮勞動教育的優勢,消除勞動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勞動教育目標采用按部就班的實現策略,確保勞動教育目的能夠順利達成。一方面,需要注重主題的選擇,如“認知身邊人的職業”“勞動最光榮”等,賦予勞動教育的主題,便于對勞動教育的內容進行補充,合理對幼兒的勞動課程進行安排。另一方面,需要具有一定的計劃性,每周可安排一次勞動教育,使勞動教育過程能夠循序漸進,提高勞動教育方法的有效性,保證勞動教育目標能夠分階段完成。勞動教育目標制訂應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要求,確保教育目標上符合幼兒發展階段,制訂出符合幼兒要求的勞動內容,保障勞動教育目標具有可實現性。

現實教學中,可以設計“悅動勞育”目標,培養幼兒的勞動素養。在勞動教育活動設置中,需要打造和生活場景相關的勞動課程,借此實現勞動教育觀在幼兒教育中的滲透,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勞動素養,為幼兒今后發展打好基礎?!皭倓觿谟被顒又?,要弘揚“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勞動精神,鍛煉幼兒的勞動探索能力,使幼兒自覺形成勞動意識,可以自覺參與家庭勞動和社會勞動場景中,鍛煉幼兒勞動技能的同時,幫助幼兒積累生活常識,提高勞動和生活能力。在“悅動勞育”活動期間,可以結合幼兒的興趣,帶領幼兒解鎖更多新奇的勞動模式,不斷積累勞動經驗,確保幼兒勞動動作的嫻熟和安全,營造有趣的勞動氛圍,讓幼兒愛上勞動教育。教師可以創設不同的勞動場景,將勞動教育和生活聯系在一起。例如,幼兒園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一起洗臟衣服,告訴幼兒怎樣洗衣服,衣服才會干凈。然后讓幼兒回想一下家里媽媽洗衣服的場景,體驗媽媽工作的辛苦。當幼兒有自己洗衣服的能力后,可以鼓勵其回家自覺參與家里的勞動中,幫媽媽洗衣服,減輕媽媽的勞動負擔。通過這樣的教育方式,幼兒的勞動素養可以慢慢養成,不斷累積生活勞動的經驗。同時還可以培養幼兒會思維、愛勞動、能動手和懂感恩的思想,引導幼兒崇尚勞動,并且在生活中尊重勞動,成為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的個體,借助勞動教育園本化策略,提升幼兒教育質量,助力幼兒全面發展。

(二)創設勞動實踐機會

幼兒勞動教育應在實踐中進行,創設專門的實踐活動場所,保障勞動教育具有實際意義。幼兒園可供選擇的勞動內容有限,勞動內容對幼兒往往缺乏吸引力,無法保證幼兒在實踐中的積極性,不利于勞動教育實踐工作的開展。例如,幼兒園內部可創設種植園,打造具有特色的教育方式,讓幼兒種植一些易于存活的植物,在種植園中體會到種植的樂趣。通過種植活動幼兒可以學習勞動工具的使用,讓幼兒體會農民伯伯的艱辛,并且引發幼兒對勞動的憧憬。在實際環境中對幼兒進行指導,使其可以共同參與勞動,在勞動中進行相互學習,近距離感受植物的生長過程,容易體會到自身的勞動成果。

(三)設計勞動教育內容

勞動教育需要注重內容的把控,將勞動內容滲透日常生活中,促進幼兒生活習慣的養成,注重生活用品的自主管理。勞動教育內容的難度不宜過大,基于生活中的勞動滲透考量,需要讓幼兒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避免過于依賴他人,培養其獨立自主的習慣。按照幼兒年齡段的不同,可選擇一些集體性的勞動任務,對小班幼兒,可安排自主吃飯、整理玩具等勞動任務,提高幼兒在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對大班幼兒,可安排值日、整理杯具等任務。根據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加勞動的難度,保障幼兒能夠達到不同年齡的勞動指標。勞動內容應隨著年齡段進行過渡,發揮出幼兒在勞動中的核心價值,保證勞動內容安排具有合理性。

(四)營造勞動教育環境

勞動教育應注重教育環境的營造,提高幼兒在勞動中的參與度,保證勞動目標具有可實現性,形成高效化的勞動教育環境。勞動教育不同于書本教學,需要考慮教學環境的影響,切勿讓幼兒被動地聽,否則將會影響勞動教育的實踐性,導致勞動教育環境成為薄弱環節。勞動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參與其中,在勞動中作好示范引導作用,必要時可通過多媒體設備展開教學,方便對教學場景進行顯示,保證幼兒能夠按部就班地完成勞動。勞動教育環境以幼兒為中心,在環境方面應為幼兒所接受,激發幼兒對勞動的學習熱情,保障勞動教育過程能夠順利展開,使勞動教育能夠取得良好效果。

(五)提高幼兒勞動意識

勞動意識在勞動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注重日常教學中勞動意識的滲透,促進幼兒勞動習慣的自主養成。勞動意識是養成自主習慣的關鍵,需要主動對幼兒的習慣進行引導,包括書包整理、餐具擺放等,保障幼兒的勞動效率和質量,進而提高幼兒的自主勞動水平。在非必要情況下,教師應鼓勵幼兒親自投入勞動中,不能因為幼兒勞動過慢或不規范親自上手,否則幼兒將會產生依賴心理,幼兒的勞動意識將會被削弱。教師應給予幼兒更多的實踐空間,逐漸對幼兒的勞動意識進行培養,同時使幼兒在勞動中獲得成就感。

(六)培養幼兒勞動習慣

教師需要注重幼兒勞動習慣培養,使幼兒學會生活自理,逐漸擺脫對父母和教師的依賴,掌握生活中的各項能力。生活中培養幼兒勞動習慣的方法眾多,如午睡時,教師應鼓勵幼兒自己穿脫衣服、鞋襪,盡快掌握生活自理的能力,并且養成整理物品的習慣,對幼兒的勞動習慣加以分析。吃飯時,引導幼兒合理使用筷子、勺子,對不正確的使用方式進行糾正,餐后將餐具放置指定地點,保證幼兒能夠自主完成就餐。教師需要抓住幼兒在生活中的細節,確保勞動習慣的有效養成,讓幼兒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處理好幼兒生活中的細節。

(七)采用家園聯合共育

想要強化幼兒的勞動教育成果,發揮勞動教育園本化的優勢,還需應用家園聯合共育的理念,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結合現實經驗可知,幼兒的勞動觀形成,除了幼兒園的引導外,家長的參與也很重要。想要解決幼小銜接中幼兒勞動習慣的養成問題,需要形成家園共育的局面,在此基礎上確保幼兒教育有效性。幼兒勞動能力的養成,離不開榜樣的作用,在構建互動教育環境的基礎上,家長要扮演好角色,幫助幼兒養成勞動習慣。

勞動教育需要幼兒園和家庭聯合起來,共同對幼兒展開教育,在教育過程中進行通力協作,保證幼兒具有良好的勞動表現。家庭環境下,家長應發揮出帶頭作用,確保幼兒在家庭和幼兒園表現一致,由家長對幼兒的勞動情況進行監督,并且向教師進行匯報,確保在生活中遇到的勞動問題,便于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對勞動教育方法進行優化。幼兒勞動教育教師和家長應積極進行互動,記錄幼兒參與勞動中的鏡頭,就家園聯合共育情況進行交流,使幼兒能夠更好地養成勞動習慣。

(八)應用趣味性的勞動教育方法

為合理規避勞動教育的枯燥性,強化幼兒的勞動教育體驗,確保勞動過程的輕松和快樂,幼兒勞動觀念培養中,需積極應用趣味性的勞動教育方法,借此保障勞動教育的質量。研究發現,實踐教學中幼兒的認知水平整體來看偏低,對習慣好壞判斷能力差,缺少正確的認知?;诖?,需創新幼兒教育方法,借助興趣引導的措施,強化幼兒的自主勞動意識。

勞動自主性培養的關鍵在于怎樣催化興趣,激發幼兒的勞動熱情。結合現實教育經驗可知,只有幼兒自身的勞動興趣增強,立足幼兒園的勞動教育才能取得成果,教學教育活動開展才會順暢。通過實踐反復驗證得出,想要讓幼兒主動完成勞動任務,養成熱愛勞動的意識,需要在幼兒教育環節,積極滲透科學教育理念,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教師可以聯系家長,共同為幼兒營造勞動氛圍,通過教師和家長勞動行為的引導,強化幼兒的勞動意識,培養幼兒的勞動習慣。除此之外,還可設計一些游戲,巧妙植入勞動場景,潛移默化樹立幼兒的勞動認知。實踐證明,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可科學強化勞動教育效果,助力幼兒全面發展。同時,游戲的方式還可以增加勞動的趣味性,讓幼兒主動參與社會勞動。在實際應用中,可采用游戲和勞動場景結合的方式,如識字游戲“揪尾巴”中,就可以植入勞動教育的知識。該游戲的玩法簡單,具體活動中可以將寫有字條的道具“尾巴”以小組為單位發放給幼兒。在游戲環節中,幼兒可以將“尾巴”藏到身體的某一處,教師發出口令后,幼兒便可以開始搜尋“尾巴”,找到“尾巴”后,還要大聲念出上面的字,這樣才能算成功找到一條尾巴。當尾巴全部捉到后,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統計,看看誰捉的尾巴多,哪個小組最多,將會得到玩具獎勵。字條里面的內容可以是一些關于勞動的常識,例如,洗衣服的步驟、植樹的要領等,借此加深幼兒對勞動的正確觀念。通過游戲,可以巧妙提升幼兒對勞動的興趣。研究發現,這一游戲推廣了一段時間后,每到勞動環節,學生都會躍躍欲試,想要嘗試字條中的內容,參與熱情非常高,不僅有利于教學目標達成,而且還可以幫助幼兒養成主動勞動習慣。

又如,可以組織幼兒參與植樹活動的比賽。教師可以提前將幼兒分好組,每個小組的人員要控制在7~8人,并且選出小組長,在教師的帶領下,讓幼兒參與植樹勞動中。最后評價出表現最好的小組,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獎勵,借此激發幼兒的勞動熱情。在勞動教育活動中,不僅幼兒可以掌握植樹的經驗和技巧,還可以在形成勞動素養的基礎上,擁有團隊合作的意識,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為幼小銜接夯實基礎。在幼兒教育工作中,落實好幼小銜接至關重要。結合現實經驗來看,部分教育工作者將幼小銜接的重點放在知識銜接上,忽視幼兒能力的過渡和習慣的養成。部分學齡前兒童因為學習習慣缺失,所以升入小學后無法適應小學的學習環境。針對這種問題,需找準幼小銜接的重點,對幼兒的習慣和能力全面培養,輔助幼兒接受更好的小學教育。研究發現,幼小銜接的關鍵并不簡單的是知識體系的銜接,而是能力和幼兒認知水平的銜接,所以想要提高幼小銜接的質量,應該從培養幼兒的各種能力入手?,F實教育中,可借助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幫助幼兒健康成長,為后續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其中幼兒的勞動能力十分重要,但在傳統的教育體系中幼兒的勞動能力培養受到了忽視。為此,在園本化的策略中,需要注重幼兒勞動能力的鍛煉,落實幼兒勞動習慣的引導工作,助力幼兒全面發展。

三、 結論

綜上所述,幼兒是勞動教育的關鍵期,將會影響幼兒未來的發展,需要對勞動教育引起重視。幼兒是勞動教育的主體對象,需要確保教學內容安排的合理性,做好教學內容的分析工作,保障幼兒能夠獨立完成勞動內容,積累幼兒的勞動經驗,使幼兒能夠在勞動中獲得成就感,并且提高幼兒的勞動素養。

參考文獻:

[1]段文華.游戲在幼兒園學前教育中的應用[J].家長(上旬刊),2022(2):174-176.

[2]邱志華.幼兒園項目式學習中勞動教育滲透策略探究[J].讀與寫,2021,18(30):259-260.

[3]張海春.讓游戲成為幼兒行為習慣養成的有效路徑[J].新課程,2021(16):136.

[4]韓玫.做好幼小銜接,聚焦習慣養成——幼兒園幼小銜接策略[J].讀與寫,2021,18(33):264-265.

[5]何丹.淺談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有效策略[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3):761-762.

作者簡介:沈志玲(1982~),女,漢族,安徽無為人,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市無城幼兒園,研究方向:幼兒學前教育。

猜你喜歡
勞動教育幼兒教育
鄧穎超的婦女勞動教育思想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內化外來資源開辟幼兒教育新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