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分析

2023-08-24 20:33高貴英
中國民商 2023年7期
關鍵詞:垃圾分類城市措施

高貴英

摘 要:隨著現代化城市發展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劇上升,同時城市人口產生的生活垃圾也越來越多,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要求與科學技術的帶動下,我國實施了垃圾分類管理制度,對可回收利用物進行二次利用,實現改善生態環境、綠色發展的目標,保證人與環境和諧發展。而當前在城市發展的進程中,人們對于垃圾分類的理念貫徹落實的還不夠徹底,仍然存在垃圾不分類、回收率不高的情況。本文通過分析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的概念,進一步研究當前城市中生活垃圾分類存在的問題及背后成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來促進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實現從“新時尚”到“好習慣”的轉變。

關鍵詞:城市;垃圾分類;問題;措施;分析

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概述

生活垃圾分類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重要體現。全國各地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積極開展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設施建設,進一步健全收運體系,為市民轉換思想提供有力保障。

例如西安市從實施垃圾分類以來,目前生活垃圾分類的大致流程一般為將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投放以后,由所在區域的工作人員將垃圾分類運輸到指定回收地點或轉運站,篩選出可以重復利用或回收的垃圾資源,對其進行二次回收和處理。相比傳統的垃圾處理流程來看,進行垃圾分類再回收利用僅僅多了一個分類環節,就可以獲取很大的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由此可以看出,垃圾分類的重要性與意義。而國家大力提倡并要求城市居民對垃圾進行分類,也是為了后期更好地進行垃圾的分類回收和利用,節省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提高垃圾回收和利用的工作效率,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二、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存在的問題及問題成因

(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存在的問題

分類投放的準確率還不高。市民的自覺習慣還沒有完全養成,小區督導員、宣傳員、引導員隊伍穩定性不高,引導人員的實際作用發揮不到位。

“前分后混”“混裝混運”等問題時有發生。生活垃圾收運環節各方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監督力度還需加強。

目前,我國的城市垃圾分類情況還不夠均衡,在部分城市中,會存在生活垃圾亂投放和焚燒、分類效果不顯著、對垃圾的二次回收利用工作效率低等情況,筆者經過大量數據信息的研究和分析,總結出來當前我國城市中的生活垃圾分類存在的四點問題:垃圾分類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居民的生活垃圾分類意識比較薄弱、城市中關于垃圾分類的公共設施不夠完善以及垃圾分類沒有達到市場化、體系化的效果,以上都是在當前城市中遇到的垃圾分類存在的問題。

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和處理,就會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與難以修復,污染地下水和環境,影響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從而加大城市運轉的經濟成本,進而延緩我國的可持續發展進度。由此可見,在城市建設中,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與回收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同時這也是要求城市化建設必須重視垃圾處理問題的具體體現。

(二)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存在的問題成因

首先,城市公共設施不夠完善。對于城市的基礎建設來說,政府需要保證按照一定居民生活人數的比例來進行垃圾桶及垃圾處理站數量的投放,在城市中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方需要多投放一些分類垃圾桶,最簡單的就是可回收與其他垃圾桶的投放,將平??梢姷乃芰掀?、紙巾、易拉罐等可回收垃圾與塑料袋、電池、廢棄口罩等其他垃圾進行簡單的分類。但實質上,很多城市的人流量大的地方并沒有充足數量的分類垃圾桶,這就沒辦法保證垃圾能夠按類別進行二次回收,還會造成環境污染現象的產生,對城市的文明發展和容貌造成負面影響。

其次,城市的垃圾分類活動需要人人參與,政府應該跟緊時代發展的腳步,進行權力下放和政企分離。政府部門應當加快對于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設施建設,進行經濟補助和扶植相應的工廠和企業,給予工廠和企業一些經濟優惠和補助政策,引進生活垃圾處理的設備設施,鼓勵企業進行生活垃圾二次回收和利用,以降低經濟生產成本,取得經濟效益。

再次,相應的生活垃圾分類法律政策與制度不夠完善。對于國家提倡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的政策。部分城市只是一成不變的傳達,而沒有進行實地考察自身城市對于垃圾分類情況的運轉,導致相關法規政策死板、不夠靈活,同時也不貼近自身城市的發展現實。在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投放的時候就會產生效率低下、分類意識不高的情況,或者是居民對于法律政策的了解不夠清楚,并不知道需要分類回收垃圾,這些都是造成垃圾回收率低下的原因。

最后,城市中部分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比較薄弱。自身對于垃圾分類的相關條例不夠清楚,而政府部門對于居民的垃圾分類知識普及與培訓不夠全面和徹底,就會造成對于垃圾分類政策實施的不徹底性、不全面性的局面。

三、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存在的問題解決對策

(一)借鑒國外主流城市實踐經驗

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當前,一些發達國家對于垃圾分類回收的情況運用年限較長、經驗較豐富,同時也獲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我國需要正確應對國內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現狀,以積極學習的心態向有經驗的發達國家學習垃圾分類處理的相關經驗與知識。

例如:在新加坡和日本,他們對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各自有一套發展程序,也經過了多年生活實踐的檢驗,證明這一套垃圾分類處理的方法是科學可行的。新加坡對于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成功經驗體現在很多方面,就拿最具有學習性的環節來說,比如垃圾末端處理以焚燒為主要方式,將各類產品的包裝材料進行技術性改良,使用可回收利用的垃圾進行包裝,以達到節約資源和降低生產成本的環保理念,對垃圾進行二次利用,這一操作流程對于新加坡的垃圾循環利用率大有幫助,經研究表明,新加坡的垃圾循環利用率高達64%以上,這是值得我國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而在日本,無處不在的宣傳教育推動分類習慣的養成,政府首先做好了宣傳與教育民眾的思想普及工作,將居民對于垃圾分類回收的意識培養好,并逐步養成分類處理垃圾的生活習慣;更重要的是,日本市民的分類意識主要是宣傳教育的全面普及和持久用力,將環保教育列入義務教育法,是中小學生課本的必修課。日本政府也創新了垃圾分類回收箱的外形與標識,根據不同類別的垃圾投放了帶有不同標識和形狀的垃圾分類回收箱,這樣可以潛移默化地幫助居民形成分類回收垃圾的意識,久而久之,居民便可以自覺地將垃圾進行分類回收,這也是日本政府以人為本理念的滲入。另外,日本政府還根據不同垃圾的回收時間不同,制定出來系列具體信息的計劃表,并制作成日歷的形式發放到每戶人家,這樣可以將政府的管理要求具體地呈現出來,也推動了垃圾分類處理制度的運行,從根本上為居民樹立垃圾分類回收的理念,貫徹并響應可持續發展觀。

(二)優化垃圾分類管理制度設計

對于垃圾分類處理來說,并不應該僅僅是對于垃圾的不同類別進行分類,更多的是將不同材質、用處和材料組成的垃圾進行細化分類,同時物盡其用的進行二次回收,在這個環節中,需要的是居民的配合與響應,因此,國家必須要站在居民的立場,以人為本的設計并優化垃圾分類管理制度,拒絕死板、傳統的垃圾粗放分類,而是要貫徹人文意識,以人為本,確立合理、科學、人本的垃圾分類管理制度,將居民的生活垃圾進行規范性的分類標識。例如:在西安市某小區內,社區為居民投放了帶有綠色的垃圾分類回收站,在這個站點,居民可以進行不同材質、用處的垃圾投放,并且可以通過手機掃碼進行個人垃圾回收地記錄,積攢夠一定的次數以后,垃圾分類回收站會自動彈出一個帶有環保元素的小飾品或小掛件,以此來鼓勵居民進行生活垃圾的高效率回收,也是與居民進行正面互動的一個有效形式,能夠帶動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回收活動,更好地響應可持續發展政策。

(三)提高垃圾分類精細化監管水平

垃圾分類活動并不能僅靠居民的自覺意識和主動性,還需要加強政府部門的管理與監督,以制度來約束居民的垃圾分類回收行為,才能更高效地進行垃圾分類回收,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對于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來說,需要政府部門首先加強對居民的知識普及與培訓,在小區內進行垃圾分類的知識點宣傳與講解,發放垃圾分類知識手冊等,以直觀的教材或圖畫來幫助居民更深刻地理解垃圾分類回收的政策要求。

同時,政府部門還要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的監督管理平臺,由于智能電子設備的普及,人們都習慣在手機或電腦上查看信息與參與決策,因此,政府部門可以通過建立網上關于垃圾分類的監督管理平臺,并在政府官網上定期公布垃圾分類執行的相關政策,表揚并鼓勵垃圾分類回收響應程度高的小區或區域,另外,還可以實行獎懲制度,開通投訴渠道,啟動居民監督與舉報的方式,共同鼓舞居民進行垃圾分類回收的活動。久而久之,在居民群眾中形成有效的監督與管理氛圍,更好地幫助政府部門進行垃圾分類回收工作。

最后,政府部門要重視對于城市活動中的基礎設施建設,設置并投放充足的垃圾分類管理機構。在這個環節,相關工作人員可以不斷向發達國家和城市學習先進性經驗,因地制宜的進行方案的調整,不能一味地學習和照搬制度。再者,還要由專業人員對城市的垃圾分類管理方法進行創新,優化垃圾處理的技術和手段,重點對垃圾分類、清理及末端治理等設備進行檢查和升級,保證各項技術型設備處于最優化狀態,有效提升垃圾處理和回收的效率。

(四)市場化運作提升全程分類效率

市場化運作表示在進行垃圾的分類回收時,要考慮多種手段、多種方式進行垃圾分類、投放、運輸、儲存和再回收環節的一體化,只有不斷提升各個環節的工作效率,節省每一個環節的處理時間,才能更高效地提升全城垃圾分類效率。

政府部門需要深入居民生活中,進行居民的垃圾分類回收意見與建議收集,從了解民意、體察民情的方向,針對性地改善垃圾分類回收政策的相關要求,靈活性的調整方案。針對居民提出的相關建議和意見,政府工作人員進行分析和研究后,提出系列改善和優惠措施,例如:為居民免費發放帶不同標識的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袋等,這樣可以極大地在居民投放垃圾的過程中幫助居民潛移默化的知悉并記憶垃圾該如何分類,久而久之,可以實現居民的主動性垃圾分類行為。

同時,實行垃圾分類的產業化管理,提升垃圾分類的水平也是幫助政府部門推動居民垃圾分類回收的辦法之一。企業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的生產技術,結合國內外的創新技術來改善產品的包裝材質、所用材料等,盡可能地使用可回收垃圾制成的環保材料,這樣不僅可以降低經濟生產成本,節約資源,還可以很大程度地推動消費者對于產品的支持度與信任度,環保理念的持續深入也是帶動產品銷售的一個營銷關鍵點,企業如果可以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將會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能收獲一些優質的長久客戶。

(五)加強垃圾分類針對性宣傳教育

政府部門要想保持居民長久的垃圾分類回收意識,就必須從宣傳教育入手,從思想上教育居民學習垃圾分類回收概念和要求,從而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當前,我國的城市居民對于垃圾分類的概念已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與掌握,但是為什么不能持久地表現在實際行動中,究其原因是垃圾分類意識的不徹底、不深刻。因此,政府部門應該要求社區進行定期的居民垃圾分類回收知識點的宣傳與講座,按時進行社區內的垃圾分類回收知識競賽,并提供相應的獎品鼓勵居民積極參與活動。

此外,不光要對居民進行表面的教育知識培訓,還應該主動深入到學生課堂中,從娃娃抓起,灌輸垃圾分類回收理念的意義和重要作用,要求學校教師對學生進行定期的思想活動教育,并通過開展垃圾分類回收相關主題的手抄報比賽、知識競賽、手工品展示等方式來帶動學生們參與垃圾分類回收的活動,建立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讓學生認識到垃圾分類回收的重要性。另外,還可以在小學生的寒暑假期間,邀請學生自覺參與社區的垃圾分類回收監管工作;鼓勵在職的黨員、團員進行主動自覺的垃圾分類回收監管活動,全方位的帶動社會團體進行垃圾分類回收活動的參與,做好社會層面的宣傳教育工作,以此來提升每一位社會居民的責任感、歸屬感。

四、結語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環保理念深入人心,為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實施,政府部門需要推動居民對垃圾分類回收活動的參與感,垃圾分類回收不僅意味著可以節約資源,實現資源的二次利用和回收,還意味著可以大大減少環境污染與資源浪費,減輕土地資源的壓力,一定程度上節約經濟成本,這也是綠色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本文列舉出幾項關鍵性的改進措施來幫助政府部門更好地帶動居民進行垃圾分類回收,是新形勢發展下貫徹環保理念的體現,也是促進城市化進程中精細管理的體現。

參考文獻:

[1]張磊.中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政策演進歷程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22,40(03):93-97.

[2]劉清華.應用“互聯網+”技術重塑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全過程[N].山西科技報,2022-03-10(A06).

[3]李航,李濃.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問題與對策分析——以南寧市為例[J].環境衛生工程,2022(01):10-16.

[4]仲繼燕,王博,仇偉.國際視野下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管理對策研究[J].云南化工,2022,49(02):60-62.

[5]郭施宏,李陽.城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政策執行邏輯研究[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22(01):60-70.

[6]李朝明.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2(01):133-135.

猜你喜歡
垃圾分類城市措施
放養雞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數學解題中構造法的應用措施
減少豬相互打斗的措施
小學校本課程《垃圾分類》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淺析我國農村垃圾處理難題
日本城市垃圾分類的做法
夏季豬熱應激及其防治措施
高校環境教育非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理論
城市規劃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