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分析區域名師工作室的小學教師培養

2023-08-25 12:56文淑娜
求知導刊 2023年17期
關鍵詞:教師培養名師工作室區域性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發展及深入,如何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并打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逐漸受到人們關注。文章以區域名師工作室的小學教師培養為重點展開論述。首先對名師工作室進行概述;其次對區域名師工作室對小學教師的培養價值進行分析;最后從“合理培養對象,布置目標任務”“示范精彩教學課例,促進教師交流研討”“開展專題教育講座,強化教材駕馭能力”“科學推薦閱讀書目,促進教師素養提升”等幾方面進行深入說明,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名師工作室;區域性;小學教師;教師培養;專業發展

作者簡介:文淑娜(1993—),女,甘肅省金昌市第五小學。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對優質教育資源提出了相關需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教師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重要前提。而優秀教師的培養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術的引領,這就有必要為教師搭建一個優質平臺。區域名師工作室的建立,通過收徒這一方式,發掘更多有潛力的優秀教師,進而促進教師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針對區域小學教師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師培養,促使更多教師參與到名師工作室的學習中,能夠為小學教育的長遠、高效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一、名師工作室的概述與定位

(一)名師工作室的概念

名師工作室是時代與教育發展的產物。名師工作室在本質上倡導專業學習共同體,是在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演變出來的一種新穎的教育發展方式[1]。在教育深入發展的今天,名師工作室成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方法。教育在發展過程中發生了一定變化,不再是單一的個人資源,而是社會共享的公共資源。為保證教師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做好人才培養工作,促進優秀教師專業發展,國內很多區域都已經建立了名師工作室,最終目標是提升名師的影響力,促使區域教育水平得到提升。由此可見,名師工作室是一種新型的學習共同體,能夠有效解決當前小學教師隊伍存在的問題,有效強化專項課程研究等內容[2]。

名師工作室作為由名師帶領若干學科教師組成的專業團體,集課題研究、理論學習、教育教學等為一體,通過示范、引導等方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實現區域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其最大的優勢在于發揮名師的品牌效應和示范作用,促進區域教育朝著優質化方向發展,進一步構建優秀教育品牌,強化小學骨干教師隊伍。

(二)名師工作室的定位

隨著教育教學的發展,名師工作室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其定位主要體現在如下三點。

第一,指向教師研修共同體。很多名師工作室都是由區級以上學科帶頭人聯合一批具有共同志向、綜合素質較高的優秀教師組成的研修共同體。名師工作室的發展建立在實踐性的教學研究活動基礎上,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指導方向,在同事之間的互幫互助中搭建學習、成長的平臺,發揮學科帶頭人的示范和引領作用,致力于實現教師隊伍在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方面的提升。

第二,立足于發展中的名師。名師工作室以課題研究作為教育載體,組建跨校教師研究共同體。研究主題多為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難點和重點問題,體現階段性的研究價值,并通過這些研究促進教師個人專業特長的發展。課題研究也對教師形成屬于個人的教學思想與教學風格起到了相應的支持作用。

第三,定位于專業共同發展。名師工作室將實現教師的共同發展作為最終目標,通過研究課題,培養工作室中的教師獨立、規范組織教育教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教育領域具有較深的理性思考,以及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進一步形成具有特色、影響廣泛的教學力量。同時,名師工作室也能夠有效轉變教師發展方式。以往學校大多是通過教師專業規劃、實踐區域培訓等方式促進教師發展,缺乏培訓的針對性。名師工作室在名師的帶動下,對工作室中的教師進行全方位培養,如寫作能力、組織能力、研究能力以及教學水平等,有別于指向單一的培訓課程。

二、區域名師工作室對小學教師的培養價值

(一)增強教師專業意識

專業意識作為教師職業精神的核心,是突出師德的重要因素。通過影響教師活動、行為、意識形態,實現教師的真正改變。名師工作室為教師專業意識的增強提供了途徑,營造了一個和諧、充滿自由對話的環境,使教師在自我審視、反思中樹立專業認同感,提升職業幸福感[3]。

其中,專業理想是一個教師對教學專業的追求,部分剛剛參加工作的教師對自身的定位比較模糊,認為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教學,完成教學任務就能讓領導和學生家長滿意,不具備教育理想,這也正是一些院校教師教研效率較低的原因之一。名師工作室的建立,通過鼓勵、支持為學員制訂短期、長期目標,糾正學員的一些錯誤觀念,發掘學員的責任感[4]。在參與名師工作室的過程中,學員能通過專家的講解意識到專業理想的重要性,發現自身的不足進而激發學習意識,為自身提供學習和超越的動力,從而更愿意投身于教育事業中,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二)拓展教師專業知識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也要有完善的知識體系,這樣才能取得高效的教學效果。名師工作室作為教師拓展知識的“加油站”,從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兩方面拓展教師專業知識。在理論知識方面,名師工作室為學員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參與讀書會,學員在閱讀中發現不同教育原理之間的關聯,在教學研討中通過案例交流的方式深化對閱讀內容的思考和理解,或通過專題講座掌握教學改革的發展動態[5]。學員在名師工作室中能獲取大量的理論知識,在此基礎上形成更為完善的知識體系,隨著知識儲備的豐富和理論修養的提升,學員能夠有效解決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在實踐知識方面,名師工作室通過情境方式開展主題活動,引導學員參與到實踐學習中,使學員在日常教學行為和教育理念之間建立銜接,有針對性地分析在教學實際中遇到的問題,掌握豐富組織教學的方式,借鑒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法。在這種教師互動的學習情境中,不同層次的學員相互交流,在反思中取得進步,通過新舊知識之間的銜接,進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獲取豐富的教學經驗。

(三)提升教師專業能力

小學教師應具備的專業能力涉及面很廣,其中包含教學實施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反思能力等。名師工作室貫穿學員的整個專業發展過程,為學員提供豐富的學習活動。在名師的面對面指導下,學員能夠獲得全方位的發展,實現專業能力提升。教學設計能力是教師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包括為學生確定教學目標、布置教學任務、引入教學方式等。名師工作室構建了開放的學習團隊,團隊成員來自不同的學校,教學能力也各不相同,通過對同一個問題進行共同分析,呈現不同的教學方式,實現學員教學設計能力的提升。名師工作室圍繞一個共同的教學目標,鼓勵學員實現不同教學思想的碰撞,學員之間在相互幫助和理解中實現優勢互補,進一步形成互惠互利的學習格局[6]。

三、區域名師工作室的小學教師培養策略

(一)合理選擇培養對象,布置目標任務

基于“合理選擇”這一理念做好名師工作室的培養工作,可以從如下幾方面入手:第一,培養學員產生較強的欲望、較高的主動性,進而形成堅定的職業理想和職業信念。名師工作室作為促進小學教師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面向優秀教師,有助于實現教師的全方位發展[7]。第二,引導教師獲得全面性收獲,其中包含榮譽、研究成果、公開課經驗等,促進學員業務能力、業務水平的提升,使其取得更好的教學業績。第三,引導學員與導師之間形成互補的發展模式,有利于對學員的培養,深化學員和導師之間的信任和認同。建立良好的心理認同是促進發展的關鍵因素。第四,做好人員選擇,避免通過組織部門配對這一對一的方式,鼓勵教師主動申報,業務主管部門進行審核之后,從聽課、座談等多種方式中為學員選擇適宜的方案,為學員的進步與發展提供支持。同時,做好任務和目標設定。導師根據學員的不同特點,提出個性化發展和要求,例如,針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做好課題研究;針對教師的班級管理,做好管理方法掌握;等等??傊?,名師工作室倡導教師的優秀、個性化發展,倡導學員在導師的引導下做好周期內的規劃,進一步設計符合自身發展的藍圖。

(二)示范精彩教學課例,促進教師交流研討

名師工作室所呈現的課堂往往是對教學理念的呈現,其中凝聚著名師的教學智慧和經驗,能夠對學員起到一定的啟迪作用,促進學員業務素養和教學能力提升[8]。學員能夠在名師的示范課堂中,發掘名師駕馭課堂的風采和魅力,感受其中豐富的教學智慧,激發學員對教學的興趣。例如,名師開展的課堂教學善于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總結,學員要通過名師的一言一行感悟其中蘊含的教學理念。同時,在優秀課程案例中促進教師之間交流研討。名師工作室從課例研究入手,搭建共同交流的平臺,每位學員在跟崗期間開發一節精品課程,在展示、匯報與評價中得到進步,發揮一定的輻射作用,并累積知識和經驗。名師對每一位學員都要做好跟蹤指導,有效解決其在教學中遇到的難題,創設一個平等的對話、教研平臺,縮短小學教師成長周期,在實現學員專業能力提升的同時,促進其專業發展。

(三)開展專題教育講座,強化教材駕馭能力

在名師工作室中開展專題講座,體現了專業引領的特點,能夠拓寬學員的知識視野,實現綜合素養的提升,促使學員對教育教學產生全新認知,在教學理念和思想方面得到升華。例如,小學教師在結束名師工作室的學習后,結合自身的學習感受,開展不同專題的講座,如對教學進行反思、表達自己對“好課”的理解、分享讀書的重要性等[9]。學員經過如上教學引導,實現自身教研修養的提升,就能夠做好教材研讀這一基本任務,對不同版本的教材內容進行分析和對比,發掘其中的編寫特點,強化自身駕馭教材的能力。同時,在教材研讀的過程中,導師也要為學員提供幫助,做好不同學員的專項分工,鼓勵每位學員了解更多的知識內容,拓寬自身的知識視野,為自己的創造能力提供發展空間。

(四)科學推薦閱讀書目,促進教師素養提升

名師工作室要為學員推薦閱讀書目,做好名著、名篇的閱讀指導,促使學員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導師針對不同學員推薦不同的閱讀書目,如學生轉化案例、教育教學經驗、讀書方法、名師成長規律等書籍,鼓勵學員在閱讀過程中了解更多教育思想和經驗。例如,某名師工作室中有一位學員,導師為其推薦了兩本具有實踐性的書籍,一本是《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另一本是《高校課堂22條》,學員在閱讀之后受益匪淺。名師工作室在書籍閱讀中倡導“會讀書、善讀書、多讀書”,結合學員的不同情況,推薦不同類型的書籍:教育技術類,如《聽名師講課》《名師備課經驗》;基礎理論類,如《小學學科教學論》《教育心理學》;名師成長類,如《邱學華與嘗試教育人生》;前沿觀點和理論經驗內容,如學科教學研究雜志;等等。名師工作室通過落實閱讀活動,為學員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也促使學員懂得篩選書籍,繼而形成愛讀書的良好習慣,為學員的專業能力發展提供動力。一些教師在讀完了推薦書目后,還會發掘其他書籍。由此可見,閱讀活動的開展對小學教師培養起到重要促進作用。讀書作為促進小學教師發展的一個良好途徑,能夠鼓勵更多教師學以致用,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歷將知識進行內化和運用,為小學教師在專業方面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綜上所述,名師工作室的建立對小學教師的培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對小學教師的專業化培訓,小學教師不僅能夠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深化對教學思想的認知,也能夠進一步獲得更多的教學經驗,對課堂教學產生全新的認知和理解。名師工作室有效提升了小學教師的教學水平,致力于為學校培養更多高質量、高水平的優秀教師。

[參考文獻]

王建平.基于卓越的小學教師培養實踐的現狀分析與未來展望[J].教育導刊,2022(8):62-68.

王平.基于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小學教師培養:兼論“卓越”·“全科”[J].當代教育科學,2022(1):61-67.

陳柏華,黃可人.跨界視域下小學多科教師培養的實踐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41(26):30-34.

胡嬌,羅紅.新時代小學教師培養的價值訴求和職前培養:以惠州學院公費師范生(小學教育專業)為例[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1(9):80-83.

周超英.新課程背景下全科型小學教師培養的思考[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4(5):178-179,182.

劉孟云.新時代“三區”全能型小學教師培養方式探討[J].國際公關,2020(10):243-244.

張瑤峰.全科小學教師培養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的建立[J].教育現代化,2020,7(8):93-94.

孫剛成,馬暄晧.小學教師培養的國際經驗與本土反思[J].生活教育,2019(8):49-55.

魏金強,郭楚玙,李長偉.教師資格認定改革背景下多科型小學教師的需求與培養探析[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8,33(6):43-46.

猜你喜歡
教師培養名師工作室區域性
引發四川盆地區域性暴雨的高原MCS 特征分析
正確認識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
試論當前幼兒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帶一支團隊 抓一批項目 出一批成果
關于中職學校組建“名師工作室”的一點思考
名師工作室環境下,發展英語教師共同體科研能力的策略探討
高校教育管理者在青年外語教師培養中的責任
透析新聞采訪的獨特視角與寫作中的區域性特點
淺談高等職業院?!半p能型”教師概念及內涵
教師四重境界抵達之法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