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研究性學習為主要內容的小學課后服務探析

2023-08-25 14:05周迎霞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 2023年6期
關鍵詞:娛樂性研究性學習實踐性

周迎霞

[摘? ? 要]隨著“雙減”政策的深入落實,拓展課后服務活動、豐富課后服務形式已經成為學校工作需要探索的新課題。既著眼于學生課業負擔的減輕,又致力于學生素養的提升,學校就需要把課內和課外相銜接,把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把活動與應用相統一,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興趣培養和能力提升中健康、全面成長。就小學數學研究性學習而言,豐富課后延時服務形式和內容,提升課后延時服務質量和品位,需要不拘一格。注重課后延時服務活動的娛樂性、趣味性、實踐性與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并不矛盾;相反,在增強課后延時服務娛樂性、趣味性、實踐性的同時,有效融入研究性學習內容,對于優化學生學習方式、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促成學生的快樂、健康成長,效果都很明顯。

[關鍵詞]課后延時服務;研究性學習;娛樂性;趣味性;實踐性

就小學數學研究性學習而言,基于“雙減”落實中的課后服務活動的開展,通過娛樂性活動、趣味性探究、實踐性應用等不同方式,提升課后延時服務的品位、檔次和成效,不失為學校拓展課后服務方式、豐富課后服務內容的創新之舉。

一、在娛樂性活動中融入研究性學習

目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課后延時服務均重視活動的娛樂性。增強活動的娛樂性,對于促進學生的快樂成長意義重大。一方面,能給學生自由選擇的空間或余地,讓學生自主參與自己喜歡或感興趣的活動;另一方面,能讓學生在活動參與中產生滿足感和興奮感。當學生在課后延時服務中有權力選擇自己想要參加的活動時,就會產生愉悅、快樂的感覺,就會為之而不懈努力。因此,無論是繪畫、舞蹈、誦讀、運動、手工制作還是游戲活動,都能充分體現活動的娛樂價值,讓學生獲得活動的娛樂感。但是,課后延時服務的娛樂價值不應只體現在活動愉悅的滿足上,更重要的是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提升學生素質。在滿足學生娛樂感,讓學生充分享受快樂的同時,進一步挖掘活動的教育價值,才能有效提升學校課后延時服務的質量和品位。

(一)增強課后延時服務活動的娛樂性

豐富的想象力、自由馳騁的思維等,都是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如果教師能夠把研究性學習融入課后延時服務活動中,順應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對研究性學習加以引導,就能把研究性學習與課后延時服務中的娛樂性活動相結合,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輕松愉悅的活動中自主發現問題、選擇問題,并積極主動地探索、思考、解決問題,從中獲取知識、提升能力。

小學數學的研究性學習和其他學科的研究性學習一樣,具有明顯的開放性和自主性。它注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親身體驗,既可愉悅學生的身心,給學生帶來快樂,又可開發學生智力,提升學生的素養。例如,唱數字歌、玩數字游戲、奧妙折紙等娛樂性活動,就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活動中鞏固數學知識,自主發現問題。像通過數字游戲,讓學生思考“‘先加減后乘除和‘先乘除后加減兩種不同運算順序產生的結果是否一致”這一問題,然后讓學生開展“乘除加減運算順序”研究性學習。這樣既能愉悅學生的身心,又能提升學生的智力和綜合素養。

(二)實現課后延時服務活動的高質量

課后延時服務活動除了增強娛樂性,還需謀求高質量。把研究性學習融入課后延時服務之中,以自愿參加的形式開展活動,目的在于給學生以選擇的余地,讓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活動中獲得心理愉悅、掌握相關知識、養成良好習慣、形成合作互相和探索探究精神,全面提升活動質量。在組織方式上,編組至關重要。用自由編組和搭配編組相結合的方式,先明確每個活動小組的人數,然后讓學生自由編組,在此基礎上由老師合理搭配小組成員。這樣,在自由編組時,學生或以同班同學為一組,或以興趣相投者為一組,或以同村小伙伴為一組,等等,只要學生積極選擇,能夠編在一個組,就能顯示出他們的團結力。當然,教師在編組時也可以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把選擇相同問題的學生編為一組。這樣,由于他們對同一問題感興趣,在活動中就會懷著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在問題驅動下共同克服前進過程中的困難,去運用相同的知識思考、解決問題,以此謀求活動的高質量。

在學校課后延時服務活動中提升小學數學研究性學習的高質量,就可以采用這種編組方法:先由老師提供一些可供學生選擇的問題或話題,然后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自由選擇,待學生選擇完成之后進行編組。像“統計的初步認識”研究性學習,作為課后延時服務活動內容,教師可以提供幾個問題或話題,諸如“從游戲中你發現了哪些統計知識”“活動中涉及哪些簡單的統計方法”“你覺得哪一種活動能和統計知識點結合起來”等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選取自己認為比較有意義的問題或話題后,在活動過程中就可以以組為單位讓學生探究所選的問題或話題。教師可全程關注各組的活動進展情況,并做好各組活動與研究的指導工作。

(三)注重課后延時服務內容的融合性

課后延時服務娛樂性活動內容與研究性學習內容相融合,也是在娛樂性活動中融入研究性學習的一個關鍵點。一方面,課后延時服務娛樂性活動內容一般要體現學生選擇的自主性,教師不可強加硬拉,讓學生以娛樂為動機進行選擇。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活動興趣,激發學生的活動欲望;另一方面,教師還要在開放的形式下融入研究性學習的相關選題,讓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問題或話題,并以此為研究課題開展研究性學習。如此,就能把二者高度融合在一起,在滿足學生認知心理需求的前提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探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小學數學研究性學習,通過把娛樂性活動與學習內容相融合,啟發學生在娛樂性活動中把生活現象與數學問題相結合,緊密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數學知識,思考如何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像按年齡“排隊隊”的活動,要把同學按年齡由大到小排好隊,就可以融計算年齡的三年級數學研究性學習于活動之中,可以先給定一個學生的出生年月,然后以研究性問題為引導,像“甲同學是某一年2月出生,乙同學與甲同學同年出生,但出生的月份數是甲同學月份數的2倍,那么乙同學是幾月份出生的?”這樣引導學生思考、研究,最終研究清楚組內每一個同學的出生年月,為排好隊做好準備工作。如此把娛樂性活動與研究性學習內容相融合,學生的興趣被調動了起來,學習熱情為之高漲,用知識探究問題的積極性由此大增,學生在輕松愉快中進行研究性學習,也就順理成章。

二、在趣味性探究中融入研究性學習

學校豐富課后延時服務內容,靈活課后延時服務形式,另一渠道或路徑就是引導學生開展趣味性探究活動,把研究性學習內容融入其中。在課后延時服務中引導學生開展趣味性探究活動,可以把具有趣味性的學科知識融入其中,讓學生在有趣活動的開展中探究學科知識。這樣,把抽象化的知識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呈現出來,既能調動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又能強化學生自身的活動感受,還能深化學生對抽象學科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一)活躍課后延時服務趣味性探究活動的氛圍

在課后延時服務中開展趣味性探究活動,能夠一改數學學習比較抽象、理性的刻板印象,運用貼近生活的趣味性學科知識開展探究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玩好和學好。例如,生活中變化多樣的各類建筑樣式在小學生的眼中具有很強的趣味性,教師結合學生的這一心理,就可以在課后延時服務中設計“我眼中的校園趣味圖形”趣味性探究活動,帶領學生參觀校園,讓學生發現校園建筑中存在的軸對稱圖形。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進一步細致探究校園中具有軸對稱圖形特征的建筑物,然后總結軸對稱圖形的特點,由校內到校外,探究自己在生活中還發現了哪些建筑或實物符合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如此在課后延時服務中設計趣味性探究活動,開展研究性學習,就能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活動氛圍中玩好和學好。

(二)豐富課后延時服務趣味性探究活動的方式

在課后延時服務中增強活動的趣味性和探究性,還需要在活動方式上下功夫。課后延時服務不是課堂教學,不可灌輸知識,不能像課堂教學那樣以一定的教學模式組織學生學習。在課后延時服務中,學生不僅是活動參與的主體,更是感受快樂、收獲成功的服務對象。如果學校開展課后延時服務的方式不靈活,那么,也會影響課后延時服務活動的趣味性。為此,讓學生既要感受到活動形式的新鮮感,又要感受到活動內容的趣味性,對于激發學生深入探究的欲望才有利。

在課后延時服務中設計加減乘除法的趣味性探究活動,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增強活動的趣味性和探究性,學生就能沉浸在活動之中,感受到的不僅是活動形式的新鮮,還有活動內容的有趣。像“我是小小收銀員”,教師提前準備好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的紙幣和1分、2分、5分的硬幣各三套,以及正面標有實物名稱、背面標有具體價格(不超過18元8角8分)的好多張小紙片,把學生分成三組,開展課后延時服務趣味性探究活動?;顒娱_始時,每一組第一名同學先當收銀員,第二名同學當顧客;當顧客向收銀員表達自己要買什么實物時,收銀員把相應的小紙片從擺好的紙片中找出來,按背面的價格收錢。扮演顧客的同學便選用旁邊桌子上擺放的紙幣和硬幣付款。付款后,由收銀員把所收紙幣、硬幣重新放回旁邊的桌子上。接著由扮演顧客的第二名同學做收銀員,第三名同學當顧客,依此類推,直至第一名同學當完顧客為止,最后提出探究性的問題:人民幣中為什么沒有3分、4分、6分、7分、8分、9分、3角、4角、6角、7角、8角、9角、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和30元、40元、60元、70元、80元、90元呢?如此以新鮮、靈活的方式開展課后延時服務,不僅能讓活動充滿趣味性,而且還能饒有興致地讓學生探究數學知識,高效開展研究性學習。

三、在實踐性活動中融入研究性學習

學校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實踐性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知識和才干,既能有效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輔導壓力,又能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實踐能力。為此,在課后延時服務活動中,教師通過實踐性活動的開展,把研究性學習融入其中,也是豐富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和品位的可行之舉。

(一)突出課后延時服務實踐性活動的可操作性

無論是剪紙、拼圖還是雕塑、手工制作,都需要學生動手操作。動手實踐操作是學生學習的一個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既能讓學生感受到自身的主體作用,又能讓學生感受到自主探索、切身體驗的滋味,還能讓學生感受到發現規律或知識的興奮。例如,設計“觀察物體”的研究性學習內容,就可以融入課后延時服務的實踐性活動中去。在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校園中各種實物的不同形狀,并用卡紙把它們對應的名稱標注出來,動手制作自己喜歡的一些形狀,或用畫筆繪制,或用剪刀剪紙,或用泥坯塑形,把實物用自己觀察、記錄下的形狀制作出來。然后通過評比,讓學生進一步開展研究性學習:用自己的精心制作,怎樣才能把實物表現得更形象?這樣,通過思考、查資料研究,學生就會得出抓住實物的形狀特點或特征等結論。像這樣在課后延時服務中設計實踐性強的活動,通過突出活動的操作性激發學生的活動積極性,啟發學生思考、解決研究性學習內容,對于學生掌握知識的規律性大有益處。

(二)強化課后延時服務實踐性活動的創新性

通過動手實踐操作,學生能夠在親自體驗和親身經歷中豐富感性認識,深化已學知識。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有一種強烈的需求——總想自己是發現者、探索者。他們期望自己獲得成功,期望體驗到創造的快樂?!痹趯W生自主建構知識的過程中,通過已學知識的應用,讓學生在實踐中內化知識為能力,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在課后延時服務中設計實踐性活動,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在引導學生實踐的過程中,應用已學知識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就能得到有效的培養。例如,在“三角形面積的計算”課后延時服務實踐性活動中,教師讓學生自己找一塊三角形紙片,用剪刀剪、拼成之前學過的圖形。在實踐過程中,有的學生把一塊三角形剪拼為平行西邊形,有的學生剪拼為長方形,然后探索出用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求出三角形面積的方法。在動手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學生們思維活躍,大膽探索,反復剪拼,拼出的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不盡相同,但推出的結果卻完全相同。這種應用已學知識探索未知知識的方法,不僅活躍了活動氣氛,而且活躍了學生思維,為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開辟了一條新路子。

總之,豐富課后服務形式和內容,提升課后服務質量和品位,需要不拘一格。而且,注重課后延時服務活動的娛樂性、趣味性、實踐性與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并不矛盾;相反,在增強課后延時服務娛樂性、趣味性、實踐性的同時,有效融入研究性學習內容,對于優化學生學習方式、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促成學生的快樂、健康成長,效果極為明顯。

參考文獻:

[1]陳之騰.用"心"續航責任上海落細落好落實小學校內課后延時服務[J].上海教育,2019(09).

[2]潘錦程.點破數學與生活間的那層窗紙——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J].科技展望,2017(18).

[3]劉雪清.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活動實踐探析[J].數學大世界(教師適用),2012(05).

[4]李丹丹.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平行四邊形研究性學習“復盤”[J].基礎教育論壇,2018(21).

[5]靳玉樂,艾興.對研究性學習的再認識[J].教育科學研究,2003(01).

(責任編輯:朱福昌)

猜你喜歡
娛樂性研究性學習實踐性
合同架構與合同法實踐性教學的完善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靈活開展研究性學習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術科類課程研究性教學的探討
開展研究性學習深化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探究
高中化學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應用探究
受眾新聞娛樂性的不同心理類型探析
實踐性:音樂課程的本質特征
編排語言在書籍裝幀設計中的娛樂性研究
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獲得:為何與何為
論芬蘭高等音樂教育的實踐性特點及對我國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