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淠河總干渠水生態綜合治理工程的思考

2023-08-29 19:40張中軍
水利技術監督 2023年7期
關鍵詞:干渠水質生態

張中軍

(安徽省淠史杭灌區管理總局,安徽 六安 237005)

0 引言

積極推進河湖生態和資源保護,不斷提升水利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對實現河湖系統治理、建設美麗中國至關重要。近年來,隨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蓬勃發展,水利建設規劃、水資源保護、生態管理修復等研究探討較多,如李國英部長提出的推進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1]、汪恕誠部長提出的大壩與自然[2]、董哲仁等提出的道法自然的啟示[3]等,均從各個層面部署、探討了水資源、水生態保護利用,實現人水和諧的要求和建議。淠河總干渠是安徽省會城市合肥的主要飲用水源,是皖西中心城市六安的唯一的飲用水源。在滿足44萬hm2農田灌溉的同時,承擔著為灌區近1400萬人口、生態用水安全和全省工業1/3產值生產提供優質水源的任務。本文分析了淠河總干渠當前水資源保護利用和生態管理存在的問題和短板,論證前期建設項目取得的效果,思考水生態綜合治理后期項目的方向和目標,提出了資源保護、生態修復、共治共享等系統治理的措施。為構建與新時期發展相適應的河湖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水利生態文明提供參考。

1 項目概況

淠河總干渠以響洪甸、佛子嶺、磨子潭、白蓮崖水庫為主要水源,渠首橫排頭設計引水流量300m3/s,全長104km,其中六安市境內56.8km,合肥市境內47.7km,最終流入董鋪水庫;渠道水質保持在Ⅱ類以上,水面寬度至上而下常年保持在100~60m左右,更有向金安馬集、肥西張油坊等寬達300~400m的內澇區。堤防寬大標準,單側工程保護區較寬處達100m以上,沿渠大量的原生態次生林發育,植被豐茂。為了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以來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省委、省政府生態強省的戰略部署,安徽省水利廳批復《淠史杭灌區淠河總干渠水生態綜合治理工程規劃》,估算總投資4.48億元,分年度打造“水清、渠暢、岸綠、環境美”的清水畫廊。

2 淠河總干渠水生態存在的問題

2.1 沿渠城鎮化發展和居民活動的影響

隨著淠河灌區經濟社會快速的發展,水源地周邊城鎮化建設,部分生活污水、垃圾排放進入渠道造成了一些污染,尤以渠首上游的城鎮區域影響較大。雖然近年來,隨著沿渠水利主題公園的打造和環境保護督察工作的開展,總干渠沿岸廠家、住戶得到了較大范圍的遷移,但還是存在著如肥西縣王集等岸線鎮區居民集中居住的現象,且部分群眾在渠道洗衣洗菜、養殖禽畜下河、游泳釣魚、墾殖開荒等活動給水源地的水質保護、環境衛生、岸坡植被帶來較大破壞。

2.2 渠道管護和建設管理不當的問題

總干渠自建設運行已超過60年,一直沒有進行系統的清淤疏浚,渠道內水草繁育茂密。雖運行過程中主河床沖、淤平衡工作控制的較好,但數年前渠首上游連續多年采砂造成的近岸淤堆、淺灘以及工程建設遺留的棄土、建材比比皆是。淺水處蒿草、蘆葦林立,漫水時阻、掛、堆漂浮物,嚴重影響總干渠的生態文明和觀賞價值。

2.3 沿渠排污和面源污染的問題

沿渠城鎮的工業和生活污水處理排放設施不配套,雨污水未達標排放或直接排放情況普遍;總干渠沿等高線規劃建設,沿渠右岸高地還有大量的耕地、山林,化肥農藥的使用產生的面源污染隨雨水入渠,也對總干渠的水質帶來富營養化的影響,造成浮萍、水草、藻類的大量繁育生長。

2.4 沿渠內澇淹沒區被蠶食侵占的問題

總干渠沿渠本有內澇淹沒區24處,面積超過300hm2。淹沒區為總干渠的水位調節,滯洪錯峰、水產魚類的生長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但20世紀80年代以來,沿渠農戶、甚至鎮村集體和渠道爭地,加之當時水管單位工程用地確權劃界工作尚未完成,沿渠壘壩割切內澇、淹沒區現象十分突出,導致總干渠本身調節雨、洪能力的嚴重削弱。

2.5 水資源保障能力不足的問題

淠河總干渠的水源庫區上游多年平均來水26.08億m3,庫區與渠首區間來水6.76億m3,渠首橫排頭多年平均引水25.5億m3[4]。但鑒于大型水庫多年調節的運用特性,水旱災害特殊年份,比如2019年秋冬、2020年春夏連旱,水資源的保障能力明顯不足,甚至城鎮供水都被迫采用水量包干、流量包段分配。隨著灌區城鎮化建設和工業、生態等用水的發展,水資源不足的問題將快速凸現。

2.6 飲用水源功能區未劃定的問題

依據《安徽省城鎮生活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條例》,六安市劃定淠河總干渠飲用水源水環境功能區,從上游兩河口-橫排頭-羅管閘分別劃定一級、二級保護區,明確水質保護標準和水域、陸域保護區范圍;合肥市通過《合肥市城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明確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及其引水渠道、河流是合肥市重點保護的飲用水水源。但總干渠羅管閘以下至董鋪水庫區間71km引水渠道的飲用水源水環境功能區劃定工作一直沒有實施。

2.7 已建綠化項目管理的問題

近年來,淠史杭總局利用基本建設項目批復的水土保持經費和自有資金計3000萬元在沿渠工程保護地栽種大量楊樹、樟樹和玉蘭等樹種。因樹種、氣候、土質等因素的影響,且品種單調管理粗放,更因水源地生態防護林帶的定位,生長緩慢,更新、間伐困難,沿渠生態綠化、林園景觀效果并不明顯。

3 水生態綜合治理工程規劃

3.1 工程規劃的思路和目標

安徽省水利廳以皖水規計函(2021)13號文《關于淠史杭灌區淠河總干渠水生態綜合治理工程規劃的批復》圍繞“保障水安全,修復水生態,營造水景觀,彰顯水文化”的總體思路,批準實施主要包括入渠河流、排水口綜合治理,漂浮物垃圾攔截,左右岸道路貫通,淠史杭文化長廊建設,智慧化監管系統建設等工程措施13項。項目規劃基準年為2019年,規劃水平年為2025年,分三期實施。規劃總體目標為2025年底實現全渠水質穩定達到與水源水庫同類水質標準,沿渠綠化覆蓋率達100%,基本完成全渠段智慧化監控,構建水環境治理長效機制,實現全渠段水體長治久清的目標。

3.2 2019—2020年實施情況

目前實施的2019、2020年度第一、二期工程是淠史杭總局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打造“生態灌區”的具體探索與重要實踐。一期主要完成沿渠重點區段水質保護隔離護欄17.5km、右岸砼巡堤道路6.3km、雨水口治理2處、排放口監控設備15處、臺階踏步封堵98處、部分渠段步道和橋頭周邊環境治理建設等,審計完成投資751萬元;二期主要完成水質保護隔離護欄18km,右岸新建巡堤道路16km,堤頂道路拓寬5km,沿渠堤頂道路行道樹12km,切嶺段邊界樹軟隔離1km,右岸內澇區綠化整治3處,以及淠史杭水文化宣傳工程,警示標牌及百米樁、部分景觀節點打造及跨渠橋梁周邊環境整治等,完成投資1217萬元。

3.3 已建項目的初步成效

沿渠重點區段護欄的建設實現了居民集中居住岸線的隔離保護,臺階踏步封堵避免了群眾渠道洗滌、釣魚、游泳等行為,提高了水源地的環境衛生以及岸坡植被水平。排水口治理實現了城市雨水收集、處理排放,改善了渠道水質;右岸混凝土巡堤道路和排放口監控設備的實施,增強了管控、威懾力度,顯著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效果,極大地降低了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促進了灌區管理的現代化水平。局部渠段和部分交通橋周邊環境治理有效的控制了水土流失,有利于區域環境、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沿渠綠化帶的整合和堤頂行道樹的栽植,豐富彩葉樹種的種類,進一步提高了岸線的綠化覆蓋率,對實現淠河總干渠清水畫廊的預期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

3.4 項目三期的進展情況

項目三期擬選擇淠河總干渠三十埔至官亭基礎條件良好的渠段,圍繞水質保護、生態保育、渠道暢通等方面建設高標準封閉護欄、淤灘清理、巡堤道路拓寬(新建)、沿渠綠化帶等內容。計劃結合河勢整治完善入渠河流、排水口治理,智慧化監控、水利工程巡查道路建設等項目;推進清淤疏浚、水草治理項目,統籌河道清漂、水面保潔,建立水質保護常態化機制;建設與環境協調、防護高效的高標準護欄工程,與前期實施的封閉工程形成整體,實現問題較多、矛盾突出渠段的有效防護;結合內澇、灘區的濕地建設,由內而外、分層次種植矮櫻、香樟、銀杏等綠植,豐富金枝國槐及其他彩葉樹種,形成高低錯落、濃淡相宜“綠色絲路”等。計劃項目完成后,實現與六安市目前正在傾力打造的淠河總干渠(九里溝—青龍堰)東部新城段水利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合肥市正規劃論證中的淠河總干渠(肥西段)環巢湖生態示范區建設項目的景觀、生態、文化設施有序銜接,建設、管理、維護的分工統籌,真正實現總干渠全線由地方政府、市政部門、水管單位的“共治共享、齊抓共管”。

4 對水生態綜合治理的建議

作為皖西、皖中的生活飲用,工、農業生產及生態環境用水的重要水源,實施淠河總干渠水生態系統性、整體性治理十分必要,同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完善。

4.1 充分利用河長制平臺

實施更加嚴格的水體入渠管理制度,在污染源重點區段采用截污、攔排等措施;采用土地租賃和種植結構調整等方法,實施沿渠高地退耕還林、還草措施,減少和消除面源污染;拆除內澇、淹沒區的攔河堤壩,恢復渠道水位調節、滯洪錯峰功能,促進水產魚類的生長繁衍。建立水利管理、環境保護、行政執法、海事、漁政、公安司法聯合監管長效機制和考核機制,包括充實管護隊伍、穩定管護資金投入、打擊涉河非法行為,從管理機制上實現總干渠水環境的長期穩定向好。

4.2 加強水源涵養管護

通過完善水源地巡查防護制度并沿渠建立在線的監視、水質監測系統,制定污染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和應急保障措施,建立健全供水應急保障機制,提高城市水資源管理和應對突發性污染事件的能力。采取工程措施,組織總干渠的清淤、清障,消除水草、藻類旺盛生長的土壤;嚴格漁業資源保護,采取增殖放流、休漁禁捕等措施豐富水產種群;在渠段灣區、天然河道入渠口、水面開闊段栽種蘆葦、菖蒲、蓮藕等親水凈化植被。間伐水工程保護區內老化、觀賞價值不高的楊樹、雜樹,更新生態效果良好、層次豐富的彩葉苗木,結合水源涵養建設生態林帶、草場。

4.3 整合資源聯合打造

整合各部門涉河建設及沿渠地方政府沿渠打造水景觀、水利主題公園的建設方案,系統謀劃、論證編制總干渠生態景觀建設的整體規劃。優化方案,豐富資金來源,力爭實現總干渠綜合治理短期內有較大程度的進展。針對沿渠村居,當前可以采用水質保護隔離護欄、邊界樹軟隔離等措施實現村民活動范圍與渠道的物理隔離,遠期應結合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等戰略實現沿渠居家人員的遷離。

4.4 加大保護優水優用

通過行政、技術、經濟等管理手段加強用水管理,提高優水的利用率[5]。利用已規劃實施的引江濟淮、江水西調和龍河口水庫引水工程帶來的灌區水資源格局重大變化,尋求總干渠的優水的替換使用辦法。本著高效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倡導政府落實水價改革,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在社會中廣泛宣傳、教育培養公民珍惜水資源、愛護水環境的思想觀念,培養尊重自然、科學用水、人水和諧的社會氛圍。

4.5 采取農業節水措施

根據灌區供水數據統計,多年農業灌溉取水占總干渠的總供水量的70%左右。但長期以來,灌區農業用水計量、自動控制等設施缺乏,運行管理、監管手段落后,灌區喝的一直都是“大鍋水”“福利水”。加之我國農業分散的、小規模的土地經營方式,需求繁雜,管理困難,灌區灌溉水利用系數約0.5[6]。所以大力發展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配套灌排體系,建立適宜灌區的耕作制度,強化農業用水計量監管,提高灌溉用水效率,農業節水方面大有可為。

4.6 嚴格取水許可管理

樹立水資源危機意識,依法推行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制度。對新建從總干渠取水的項目,按照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控制目標,強化取水許可審批。對已建的六安市經濟開發區、裕安、金安等開發區及各工業廠家取水,加強用水量審核和水資源費征收,實現用水量超定額累進加價[7],從源頭上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保證總干渠水量充盈,實現一渠清水健康可持續發展。

4.7 明確飲用水源戰略地位

淠河總干渠沿渠建有六安市第一、第二水廠及部分縣、鄉(鎮)自來水廠13處,是皖西中心城市六安的唯一飲用水源,并為六安、肥西等沿線居民提供飲水補給,后經滁河干渠進入合肥市董鋪水庫,是安徽省省會合肥的主要水源,近年來城鎮生活和工業生產取水量已達7億m3/年。明確總干渠飲用水源的戰略地位,確定全渠段的水質保護標準,劃定水域、陸域保護區范圍,結合綜合整理項目逐步實現沿渠居民遷移、堤頂道路退出交通路網,推進陸域保護區封閉及生態綠化建設,對實現全渠水質穩定達到與水源水庫同類水質標準十分必要。

5 結語

淠河總干渠灌區是安徽省大、中城市最密集、經濟總量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實施淠河總干渠水生態綜合治理項目,建立生態、資源保護的長效機制,實現渠、庫同類水質目標涉及多領域、多行業的系統研究和謀劃實踐,需要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需要通過持續的水利科技研究、提升信息化監管手段、完善涉河行政管理等治理措施,力爭盡早實現淠河總干渠的人水和諧、幸福安全。

猜你喜歡
干渠水質生態
水質抽檢豈容造假
“生態養生”娛晚年
南干渠兒童活動空間
住進呆萌生態房
生態之旅
一月冬棚養蝦常見水質渾濁,要如何解決?這9大原因及處理方法你要知曉
超聲波流量計在蘭干渠上的應用
東河塘干渠防滲改擴建工程設計
如何開展新聞踏訪——“三千里干渠探訪”報道體會
生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