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對策建議

2023-08-29 11:52羅知
人民論壇 2023年15期
關鍵詞:民營經濟民營企業

羅知

【關鍵詞】民營經濟 民營企業 民營企業家

【中圖分類號】F276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先后出臺一系列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完善服務體系,我國民營經濟保持健康發展的態勢。202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布,文件指出要“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作出積極貢獻,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肩負起更大使命、承擔起更重責任、發揮出更大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作出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重大論斷,并且提出“私營經濟是公有制經濟必要的和有益的補充”。1988年3—4月召開的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憲法修正案,第一次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立了私營經濟在我國的合法地位。1992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大肯定了發展民營經濟在政治上的正確性。1993年11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首次明確提出了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黨的十五大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確立為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明確提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兩個毫不動搖”。隨著政策環境、市場環境的不斷改善,我國民營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具體表現在:

第一,全面彰顯了我們黨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心、信心和恒心。黨的十九大把“兩個毫不動搖”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作為黨和國家一項大政方針進一步確定下來。2020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意見》,首次提出“兩個始終是”的新論斷,即民營經濟作為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始終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經濟基礎;民營經濟人士作為我們自己人,始終是我們黨長期執政必須團結和依靠的重要力量。黨的二十大把“必須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基本經濟制度”寫入黨章,作為全黨的行為規范和根本遵循,確立了基本經濟制度的長期性、穩定性,極大地提振和鼓舞了民營經濟人士的信心和斗志?!吨泄仓醒?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進一步指出“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

第二,著力建設有利于民營企業發展的法治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黨的十八大提出“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要求。黨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薄按蚱菩姓詨艛?,防止市場壟斷?!秉h的二十大提出:“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薄吨泄仓醒?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提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持續優化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充分激發民營經濟生機活力?!?/p>

第三,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020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企業家要帶領企業戰勝當前的困難,走向更輝煌的未來,就要在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等方面不斷提升自己,努力成為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弘揚企業家精神,實施年輕一代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促進計劃?!秉h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薄吨泄仓醒?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在弘揚企業家精神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培育企業家精神,要“引導民營企業家增強愛國情懷、勇于創新、誠信守法、承擔社會責任、拓展國際視野,敢闖敢干,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

當前我國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促進民營經濟的發展,通過一系列簡政放權、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措施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多措并舉支持民營企業紓困發展,民營經濟整體穩步壯大。但是,受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影響,我國民營經濟發展仍然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

第一,部分基層干部思想不解放、服務不主動,企業獲得感不強。部分基層干部在思想上不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部分基層工作人員的工作目標與政府發展民營經濟的目標不一致,缺乏主動服務民營企業的意識,企業獲得感不強。

第二,不少小微企業生產經營依舊存在困難。大部分中小民營企業在2022年運行良好,但是小微企業營收下滑幅度較大。成本上升是中小微企業面臨的普遍問題,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舊存在。不僅如此,民營企業應收賬款的拖欠問題也比較嚴重,甚至有一些應收賬款來自于各級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

第三,中大型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動力不足,產業高端化面臨困難。與小微企業的生存困難不同,中大型民營企業恢復情況較好,但發展的瓶頸在于如何提升競爭力。中大型民營企業面臨高端人才引進難、對接科研人員研發機構難、資本市場融資難、產業高端化進展緩慢等問題。

第四,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不健全,導致民營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較高。新中國成立以來,國有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長期占據優勢。因此,很多地區服務企業的行政模式是配合國有企業的成長而發展起來的,兩者相互適應、共生共振。但是這樣的企業服務模式與民營經濟的發展模式契合度不高。各種涉企事項往往會牽涉到多個行政部門,一方面,民營企業缺乏能力和足夠人手對接各種不同的政府部門;另一方面,面對上千萬的市場主體時,由于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不足,如果政府部門缺乏服務中小企業的有力抓手,龐大的民營企業會面臨獲取政府信息難、匹配政策難、與政府溝通交流不暢等問題,民營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較高。

第五,營商環境仍有較大改善空間。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營商環境顯著改善,特別是政務環境獲得民營企業家一致好評,但是市場環境和法治環境仍然有待優化。在市場環境方面,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公用事業、社會事業等領域對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存在隱性的準入門檻和所有制歧視。在法治環境方面,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司法效率較低、“新官不理舊賬”等問題仍然存在。同時,還有民營企業反映在企業各種優惠政策落實的過程中,依舊存在政策不公開不透明、申請手續繁瑣、兌現周期長等問題。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對策建議

新發展格局下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一是解放思想、統一思想,切實做到想盡一切辦法為民營企業謀發展。二是完善服務民營經濟的體制機制,為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分層分類解決民營經濟發展遇到的問題。對于龍頭民營企業,要通過“一事一議”,解決企業個性化發展問題。對于科創型企業,主要是通過完善科創生態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對于小微企業,則是通過健全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和優化營商環境,大幅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具體的對策建議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營造有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輿論環境和尊重企業家、呵護企業成長的社會氛圍。一是在基層部門加大對中央決策部署的宣傳力度,通過會議、新聞報道等多種渠道宣傳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理念主張,引導基層公務人員、社會各界人士從思想上廓清對民營經濟的模糊認識,塑造積極的民營企業家心態。二是鼓勵各地定期舉辦民營企業家峰會,表彰發揮引領帶頭作用的大型民營企業、百折不撓的創新型企業、具有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民營企業家,激發民營企業的創新創業熱情。三是在主流媒體上增加對優秀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報道、專訪等,對一些自媒體和違法機構針對民營企業發布不實信息、惡意抹黑的行為堅決制止,在全國上下形成尊重民營企業家、呵護民營企業成長的社會氛圍。四是將在創新創業方面表現突出的企業家吸納到人大、政協、工商聯隊伍中,充分發揮優秀企業家的先進典型示范作用。五是設立黨員干部與民營企業家交往的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幫助領導干部卸下思想包袱,放開手腳、合理合規與企業家交往。

第二,健全民營經濟發展體制機制。一是開展民營經濟統計監測,建立健全民營經濟定期統計監測制度,整合統計、科技、金融、稅收、人社等數據資源,加強民營經濟運行分析和運行情況監測。二是推進政府數字化服務平臺建設,實現“企業找政策”向“政策找企業”轉變,逐步滿足民營企業全生命周期及全鏈條服務需求。三是強化目標導向,引入激勵機制和問責機制。將市場主體數量增長和營商環境建設作為干部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并層層分解,提高考核權重。將政府工作人員的年終績效與市場主體增長速度、民營經濟發展情況掛鉤,增加公務人員的年終績效考核激勵。為主動服務中小民營企業的基層工作人員提供合理的晉升通道。將缺乏誠信、“新官不理舊賬”、拖欠民營企業應收賬款問題引入問責機制。四是設立民營經濟投訴中心。建立企業訴求受理、交辦、督辦、反饋、評價的閉環機制,做到民營企業提出的問題有求必應、件件落實。五是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發展規劃、年度經濟工作部署、重要改革舉措和涉企政策、重要涉企法律法規的制定過程中,充分聽取民營企業代表人士的意見和建議。

第三,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扶持、科技扶持、人才扶持多措并舉,“一對一”培育國際一流民營企業。鼓勵各地遴選創新能力強、引領作用大、研發水平高、發展潛力好的民營企業,建立領軍民營企業培育庫,進行重點扶持,推動其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軍民營企業。對重點培育企業提出的發展困難,協同政府相關部門、大專院校與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共同出謀劃策,“一事一議”進行重點幫扶和解決,鼓勵重點培育企業兼并重組,立足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發展,組建大型現代企業集團。

第四,加大對科創型民營企業的孵化培育,構建富有活力的科創生態,讓科創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蓬勃發展。一是進一步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雙創示范基地—產業園”孵化鏈條,引導中小微科創企業進入孵化體系,享受平臺全方位、全鏈條、專業化的科創服務。二是充分調動科研院所、高校教師的產學研融合積極性。完善地方院??己藭x升體制機制,增設應用技術型教師崗位,與中小企業共性技術平臺、民營企業研發機構聯合聘任教師,互認科研成果。三是加大對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企業共享實驗室的持續性財政投入,支持技術平臺購進先進實驗設備。理順主管部門與共性技術服務平臺、高校與共性技術服務平臺之間的考核、管理、知識產權等方面的關系,釋放中小企業共性技術平臺的活力。四是鼓勵各地積極培育和引進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等早期投資力量,加大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的投資力度,引導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加強現有國資平臺體制機制建設,確立“市場化運作,向國際慣例靠攏”的原則,建立行政免責容錯機制,在激勵機制和監督機制上對國資平臺“松綁”,釋放國資平臺活力。

第五,提升金融服務能級,重點完善中小企業融資征信體系,加大政策性資金投入力度。一是加快中小企業融資征信平臺建設,推動中小企業納稅、不動產、公積金、社保、水電氣、進出口、行政處罰等涉企數據對接,依法對其他金融機構提供數據共享服務,完善中小企業信用“畫像”,強化征信手段運用,切實解決銀企之間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融資難問題。二是試點孵化器和園區成立應急基金池和建立企業信息平臺,充分利用孵化器和園區管理部門對于企業的信息優勢,為高成長型、低風險型的中小企業提供小額貸款或融資擔保。三是增加對政策性融資擔保公司、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中小企業政府風險投資引導基金、中小企業轉貸資金的政策性資金投入,建立健全風險補償機制。四是對金融機構采取科技金融、供應鏈金融等新型科技手段,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的行為,給予技術改進補貼。五是聯合政府和社會力量,加大對民營企業家金融知識和投資知識教育,幫助民營企業家了解金融市場、運用資本市場,助力企業成長。

第六,構建“政府—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中小企業”三位一體的新型服務格局。一是建立中小企業服務資源庫,推動各類孵化體系、共性技術服務平臺、行業協會、商會、專業化服務機構、個人導師服務資源、金融機構等向中小企業服務平臺集聚,實現企業一站式服務。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力中小企業服務機構加速發展。鼓勵企業進園區、加入行業協會和商會,加大對平臺、園區、商協會等服務機構的政府購買力度,引導和鼓勵平臺、園區和商協會在政策宣傳、政策輔導、市場對接、技術創新供需對接等方面給予中小微企業免費服務。三是開展對中小企業服務機構的資質認定和評級工作,并加大典型案例、行業標桿的推廣、宣傳,提高行業標準,推動專業服務機構擺脫低價競爭,鼓勵大型專業性服務機構整合資源,向綜合性服務機構轉型升級。

第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增強企業獲得感。一是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尤其是要加強對各級政府發布的優惠政策、補貼政策、減免稅政策和土地政策等政策的公開。對獲得各類政策優惠、補貼、減免稅的企業進行公示,從源頭上防止腐敗,提升政府公信力。二是減少各類選擇性政策、特惠性政策,增加普惠性政策。對于必需的選擇性政策和特惠性政策,盡可能地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將優惠政策分級分檔,讓企業可以對號入座。三是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加大招投標改革的力度。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推進“非禁即入”普遍落實,給予民營企業同等待遇。完善招投標程序監督與信息公示制度,破除在招投標過程中對中小企業的隱性歧視。四是加強民營企業產權保護,嚴格規范涉及民營企業的案件中財產處置的法律程序,堅決防止把經濟糾紛視為犯罪案件進行處理。依法嚴厲打擊侵害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擾亂企業正常經營秩序的違法犯罪活動。五是強化各級政府的法治意識、誠信意識和規則意識,建立健全政務和行政承諾考核制度,以政府誠信的提升穩定民間投資和企業發展預期。聚焦中小企業辦事痛點堵點和具體需求,開展“辦事難”和政務失信行為專項整治行動。六是規范監管執法體系,制定統一的行政涉企檢查事項清單,規范涉企執法事項,完善涉企執法檢查方式和程序,嚴格規范涉企執法檢查行為。七是建立政府采購支付公示平臺,利用金融科技、區塊鏈技術披露政府采購項目的支付信息,通過大數據自動識別長期拖欠企業應收賬款問題,并推送給相關監察部門,加大對相關責任主體及責任人的問責和懲處力度。

(作者為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武漢大學中國新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

責編/銀冰瑤 美編/宋揚

猜你喜歡
民營經濟民營企業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激活民營經濟活力研究
對東北突出發展民營經濟的再思考
對東北突出發展民營經濟的再思考
探析民營經濟的發展對于我國跨過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
東遼縣發展民營經濟的思考
尋租、抽租與民營企業研發投入
2014上海民營企業100強
民營企業組建關工委的探索
論民營企業創新的載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