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質量發展視域下中國職業教育評價體系構建研究

2023-08-31 16:19黃明俊張美茹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26期
關鍵詞:評價體系高質量發展職業教育

黃明俊 張美茹

[摘 要] 職業教育的地位等同于普通教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的發展重心放在普通高等教育上,注重學術型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視域下,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注重應用型人才培養,但職業教育評價體系仍有待完善與優化,亟須審視職業教育評價理念、指標、主體和模式不同方面面臨的問題,以及由此導致的職業教育整體重理論、輕實踐的后果。據此,職業院校應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將職業導向評價理念貫徹評價體系,提升職業教育評價體系的實踐指導力。

[關鍵詞] 高質量發展;職業教育;評價體系

[基金項目] 2023年度遼寧省經濟社會發展合作課題“教育改革背景下基于TPACK理論框架的遼寧高校英語教師信息化能力發展研究”(20231s1hzwzz-12)

[作者簡介] 黃明?。?994—),男,遼寧營口人,碩士,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外語與旅游系助教,主要從事高等教育和外語教學研究;張美茹(1985—),女,遼寧沈陽人,碩士,沈陽科技學院基礎與通識教學部講師,主要從事外語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9324(2023)26-0060-04 [收稿日期] 2022-12-27

近年來,在國家擴招政策的指導下,我國職業教育規模迅速擴大,提高職業教育的育人質量受到高度重視。評價體系是衡量職業教育辦學水平和育人質量的有效手段,有利于高校從科學客觀的角度了解育人體系的優劣勢,完善教育教學工作,提高育人質量?!秶腋叩嚷殬I教育發展規劃(2011—2015年)》明確提出,應健全職業教育評價體系,促進職業教育育人體系的規范化發展[1]。高質量發展視域下,如何構建職業教育評價體系是當前社會、教育行政部門、職業院校亟須解決的重要議題。

一、高質量發展視域下中國職業教育評價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及研究背景

教育評價體系是人才培養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同教育類型具備不同的教育特色,其評價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與基本要素也應具備顯著差異性。

(一)基本原則

1.系統性原則。從生態學角度看,評價體系是完整的生態系統,系統性是其動態平衡發展過程中保證作用發揮的第一原則。每個評價指標直接指向職業教育的各個發展層次,系統性要求評價指標應囊括職業教育發展的每個環節。職業教育評價體系構建應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而非刻板地要求指標全面。堅持系統性原則要保證基本涉及職業教育育人體系的實質性影響因素,可根據包含的因素評價反映職業教育的真實水平。

2.規范性原則。這一原則主要指向評價的模式及流程。一般而言,職業教育育人體系的評價指標、流程、方法等環節必須在教育部等權威部門發布的指示和引導下展開,比如《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文件,引導高職高專院校從理念、教師主體、教學成效等方面,利用過程性評價方式開展人才培養質量評價[2]。

3.引導性原則。評價指標應集中體現職業教育發展的特色,以評促改,引導職業教育院校將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重心向特色化、本土化方向轉移。為確保導向性原則的應用,在選擇評價指標與方式時,應重視指標間的契合度與相容性,以及方法與指標之間的適應性,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研究背景

1.評價體系的構建是職業院校對國家宏觀政策指導積極回應的具體體現。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對職業院校的整體改革規劃與目標作出明確指示,要求職業院校根據國家技能型人才規范指標制訂適應性、特色化的人才培養方案[3]。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職業院校應理性審視自身辦學條件與未來辦學方向,制訂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計劃,強化教學資源配置,優化專業課程設置,提高育人質量。職業院校育人成效是否達到預期目標需要嚴謹的評價體系進行判別,因此,評價體系構建是政策指導下職業院校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

2.評價體系的構建是職業院校突破發展困境、提高辦學實力的內在需求。自2019年高職擴招政策實施以來,職業教育規模迅速擴大,隨之而來的是職業教育教學質量整體下降的現實問題。究其原因,高職院校擴招的主要舉措是降低入學條件,“入口寬”直接導致了職業院校生源整體質量的下降。2021年,國家發布高職第二次擴招政策,此次擴招的核心在于質量型擴招,即生源結構多樣化、教師隊伍專業化及教學改革同步化。高職擴招是職業教育規??焖贁U大的重要契機,是滿足社會應用型人才需求的有效手段。育人質量是影響職業教育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因素,質量評價體系建構是職業教育發展必不可少的環節。

二、高質量發展視域下中國職業教育評價體系構建的現實問題

職業院校作為中國職業教育體系中的高層次教育,其教學質量評估一直是中國高等教育評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要求定期(3年或者5年一輪)對職業院校進行質量評估。2004年是教育部組織的職業教育第一輪評估。經過近20年的發展,職業教育教學評價的內容、流程、模式不斷趨于正規化、合理化、科學化,評價體系愈發成熟完善,評價體系的后續應用價值得以充分體現。當今社會市場經濟結構形式多樣,知識信息迭代速度極快,社會用人需求變化的速度加快,一定程度上打亂了職業教育教學規律,職業教育評價體系也顯露出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一)評價理念重理論輕實踐,忽視新時代職業發展

整體而言,我國職業教育評價理念存在如下兩方面問題:一是重教學、輕育人。立德樹人是我國高等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是職業教育轉型發展的重要目標[4]。在評價體系實施過程中,部分師生通過數字或文本等的工具性資料被動參與評價,無法真正了解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的綜合表現,不符合以人為本的理念。二是重理論、輕實踐。受傳統教育教學方式與評價方式的影響,職業教育評價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趨勢。

(二)評價指標集中在專業教學領域,忽視全面發展

現階段,職業教育評價指標局限于專業教學,忽視了對學生實踐操作技能、創新技能等方面的評價,缺乏對綜合素質的全面考核。一方面,當前部分職業院校的教學質量評價以學生學業測評成績為主,以就業率為輔;教育教學評價指標的設定多考慮學科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技能型動手操作能力考核評價指標不足;與社會市場用人單位崗位需求的多元化和綜合化不符,削弱了職業教育的社會服務功能,影響了職業教育育人價值的發揮。另一方面,職業教育評價指標與育人目標不符,評價指標沒有全面涉及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部分職業院校的職業教育評價指標只涉及學生成績和就業率,忽視學生職業發展的穩定性和學生的適應能力及職業教育技能型人才培養特色,出現評估結果為優良的院校畢業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較弱的局面,這也是現階段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之一。

(三)評價主體的專業性不足,忽視社會、學生主體的參與

在知識經濟時代,學生個性化發展是時代主題,以社會、教育行政部門、職業院校及學生為主體的評價局面正在形成,但部分評價主體并未真正發揮作用[5]。首先,不同主體的價值取向不同,對評價指標的重視程度也不同。其次,目前,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門和職業院校負責,部分學生和社會組織對教學質量評價的關注度與參與度不高,不符合多元主體共同治理的理念。在這種評價模式下,職業院校無法及時了解社會、企業的發展需求和學生學習的個性化需求,影響專業設置和課程改革的針對性與有效性。最后,社會第三方評價機構的引入力度不足。社會第三方評價機構的工作過程必須在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與監督下進行,部分機構教育評價的主動權與能動性發揮受限,長此以往,導致社會第三方評價常流于形式。

(四)評價模式偏重于結果性評價,忽視形成性評價

其一,形成性評價缺失?,F階段,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以結果性評價為主,比如以期中、期末考試的方式考核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學習效果,以某一階段內的論文與科研項目數量評價教師的科研能力,以學生筆試成績和教師課時數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但這一評價方式過于客觀,容易忽視職業院校教師與學生在非智力教學方面的發展因素。其二,在結果性評價中,定性與定量方法的應用不相融。定性評價旨在對師生教與學的狀態進行主觀的結論性判斷,評價結果沒有可考量的評價標準,而定量評價旨在以可計量的指標來反映被評價者的狀態。

三、高質量發展視域下中國職業教育評價體系構建的對策研究

近年來,國家不斷增加對職業教育的經費投入,在多個政策文件中對職業教育教學提出了政策性指導,引導職業教育的轉型發展。評價體系的構建對于職業教育的規范化發展具有戰略性價值,職業院校應采取相應措施,有效解決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

(一)重視實踐育人,樹立職業導向評價理念

職業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符合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及就業需求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因此,職業院校應堅持職業導向評價理念,構建“學習—工作”無縫銜接的教學體系,提高學生的職業勝任力與適應能力。其一,在優化評價管理體系時,應堅持職業教育特色化發展理念;在對專業設置及教材內容展開評價時應重點關注職業教育的實踐屬性,考察課程設置的時代應用價值及師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職業院校教育質量評估理念應從對管理制度、科學研究能力的評估轉移到教育教學活動上,聚焦教師的教學活動及學生的學習體驗,促進職業教育改革從量的增加向質的提高轉移。其二,構建職業教育評價體系,應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評價理念[6]。在職業教育評估體系構建過程中,以人為本、個性化育人理念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評價指標方面,突出學生職業素養、道德素養、創新意識及實踐技能的考核比重;二是評價主體方面,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多種形式讓學生參與到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中。

(二)立足全面發展,健全科學系統評價指標

職業教育評價指標的設定應重視頂層設計,立足全面發展,以場域為依據,設置宏觀環境與微觀環境兩個層面的評價指標。其一,從社會宏觀角度來看,主要包括:(1)職業教育辦學理念,如職業教育是否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否堅持黨的思想路線等;(2)職業教育所占的社會教育資源,如國家經濟投入占比、師生規模占比、大中專學生就業率等;(3)職業教育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服務能力,如高技能人才輸送能力;(4)職業教育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所占經濟資源與其服務經濟能力的對比;(5)區域對職業教育院校專業設置的前瞻性與預判性測評。其二,從職業院校微觀層面考慮,主要包括:(1)教學基礎物質設施指標,如信息化教學計算機設備、實踐教學實訓基地數量及規模等;(2)教師梯隊結構性評價指標,如年齡結構、專兼職教師比例、“雙師型”教師培訓機制、教師教學課時及到課率、學生滿意度等;(3)教學方法的創新指標,包括教學方法選擇的適用性、與課程內容的契合度、學生接受程度、是否符合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否順應信息化時代趨勢;(4)課程設置指標,如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水平、課程思政改革水平等;(5)教學內容指標,如教材內容的創新性與前沿性、教學體系與崗位需求之間的吻合度等;(6)學生育人質量指標,如生源質量、學業考評結果、英語水平、就業水平等[7]。

(三)增強結果信度,加大第三方評估參與力度

現階段,以教育行政部門、職業院校、教師與學生多元參與的評價主體隊伍已經形成,但在評價體系實踐過程中,仍是教育行政部門與職業院校雙主體發揮作用,學生與第三方評估組織的參與力度不足。對此,為增強評價結構的信效度,考慮學生群體參與教學評估的專業性,職業教育必須重視第三方評估組織的參與力度[8]。一方面,成立評估工作相關部門并構建科學合理的管理組織,如實地調研組、評估組、文本信息編輯組、管理層等,構建功能齊全的評估生態系統。另一方面,評估組工作人員梯隊組成應包含不同專業學科背景,具備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工學等學科知識及熟練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為職業教育差異化評估奠定人力基礎。

(四)引入定性評價,構建科學嚴謹的評價模式

基于現階段結果性評價機制,職業院校應積極引入定性評價,構建科學嚴謹的評價模式。其一,堅持結果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是指對職業教育教學活動的設計、實踐、落實等全過程展開評價,融入教育教學活動全流程。其二,堅持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職業教育的對象是人,教學活動的開展涉及各種因素,許多與教師和學生關聯度高的評價指標無法以量化數據表現,因此,定性評價的引入尤為重要。在評價方法運用過程中,一是要注意評價方式與評價內容的兼容性;二是要注意定性評價與量化評價結合的嵌入度[9]。

參考文獻

[1]梁卿.職業教育第三方評價制度建設:他國的經驗和我國的策略[J].成人教育,2020,40(3):49-53.

[2]孫蕾,唐小艷.湖南省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第三方評價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20(6):97-104.

[3]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A/OL].(2019-02-13)[2022-11-27].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4]任占營.新時代深化職業教育評價改革的現實意義、政策路徑和成效表征[J].職教論壇,2021,37(8):14-20.

[5]李永生,蔡芳.新時代職業教育評價改革及其體系的構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28):5-12.

[6]曾東升.新時代職業教育評價體系建設的思考與建議[J].職業技術教育,2021,42(15):29-35.

[7]劉陽.以就業為導向的中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3.

[8]李夢卿,劉晶晶,劉占山.職業教育第三方評價的價值原旨、需求功能與趨勢常態:基于2017年福建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評審的思考[J].教育發展研究,2018,38(11):34-40.

[9]宋小杰.區域中等職業教育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D].秦皇島: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2.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HUANG Ming-jun1, ZHANG Mei-ru2

(1.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Tourism, Guilin Normal College, Guilin, Guangxi 541199, China; 2. Department of Basic and General Knowledge, Shen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yang, Liaoning 110167, China)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 type of education, whose educational status is equivalent to general educa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focus of Chinas education development has been on general higher education, laying empha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academic tal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e countr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but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optimized.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examine the problems faced by different aspec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evaluation concepts, indicators, subjects, and models, as well as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overall emphasis on theory rather than practic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ccordingly,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ctively respond to national policies,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career-oriented evaluation into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enhance the practical guidance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猜你喜歡
評價體系高質量發展職業教育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體系研究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