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雞馬立克氏病綜合防治技術的研究

2023-09-01 09:48陳世佳
農業裝備技術 2023年3期
關鍵詞:病雞羽毛雞舍

陳世佳

(丹陽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蘇 丹陽 212300)

1 病原學

1.1 生物學的特性

馬立克氏病病毒(MDV)隸屬于皰疹病毒科、α皰疹病毒亞科的馬立克病毒屬[1]。MDV 核酸特點是線狀雙股DNA,全長約180 kb。MDV 的基因包括單純皰疹病毒同類物(如gB、gC、gD、gH)的基因和MDV獨特的基因。gC 與誘發腫瘤有關,gB 誘導中和抗體。

MDV 的復制是典型的細胞結合病毒的復制方式,病毒從感染細胞到正常細胞的傳遞通過形成細胞間橋完成[2]。MDV 誘導的發病機制包括生產性和非生產性病毒復制周期。

1.2 基因結構與功能

MDV 以細胞結合和游離于細胞外兩種狀態存在。細胞結合性病毒又叫裸體粒子,可見于腫瘤組織中,與細胞共存亡;游離于細胞外的病毒即完全病毒存在于羽毛囊上皮細胞,隨皮屑排出污染環境,在疾病的傳播上有重要意義[3]。

2 流行病學

2.1 傳染源

病雞和帶病毒雞為該病的主要傳染源,尤其是無明顯臨床癥狀的帶病毒雞。在受感染雞群的血液、腫瘤、羽毛囊上皮細胞中均可以發現病毒的存在,其中以羽毛囊上皮細胞中的非細胞結合性病毒的傳播性最強。

羽毛囊上皮細胞是MDV 適宜的靶細胞,隨著皮膚代謝和羽毛脫落進入外界的大量完整病毒是自然條件下最重要的傳染源。MDV 污染雞舍環境并和空氣中的灰塵顆?;旌?,隨空氣傳播,這也是MD 不易控制和消滅的原因。

2.2 傳播途徑

一年四季均可引起易感動物的發病且具有局限性傳播的特點。病毒可以通過呼吸道或者消化道傳播。MD 具有高度接觸傳染性,因此往往造成MDV在雞群中廣泛傳播。如果飼養管理不當,雞群抵抗力弱,甚至可以達到100%的感染率。

2.3 易感動物

易感性最高的宿主是雞,發病的峰期為2~7 月齡。MD 可以感染不同品種的雞,但宿主發生腫瘤的抵抗力卻受很多因素的影響。鴿子、鵪鶉、鵝、山雞偶見受感染的報道,不感染哺乳動物。但近年來,以色列Davidson 等分別報道了MD 危害火雞并造成重大損失。

3 致病機制

MDV 的復制是典型的細胞結合病毒的復制方式[4]。MDV 從侵入雞體后,到引起雞體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這段過程一般需要經歷3 個時期,即:病毒溶細胞感染時期、病毒的潛伏感染時期、轉化和腫瘤的形成時期。

4 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

根據臨床表現,可以分為神經型、內臟型、眼型和皮膚型4 種類型。

4.1 神經型

神經系統受侵害可見病雞運動失調,侵害的神經不同所導致的臨床癥狀也有所不同,其中最為常見的是坐骨神經受侵害。脖子斜向一側是頸神經受侵害的表現。侵害腹神經時,拉稀為主要癥狀。迷走神經麻痹會引起病雞嗦囊膨大,呼吸困難,可見仰脖喘氣。臂神經受損時,病雞可表現為翅下垂,一般表現為單側麻痹。當坐骨神經受損時,發病雞步態不穩,甚至出現“劈叉”姿勢。

剖檢可見受侵害的神經橫紋消失,變為灰白色或黃白色,神經腫大,局部或彌漫性增粗可達正常的2~3 倍,往往呈單側性,通常情況下可以與另一側進行比對。

4.2 內臟型

常為急性發病,病程短,無明顯的臨床癥狀。一般表現為精神不濟、食欲不佳、體重減輕、下痢、羽毛粗亂,外界給予刺激時反應慢。通過觸診病雞時可以發現腹部明顯增大。

死后剖檢,往往在多處內臟可見大小不等的腫瘤,腫瘤為灰白色,質地堅硬而致密,切面平滑。卵巢無正常的結構,呈菜花樣。馬立克氏病中非腫瘤性變化是法氏囊和胸腺萎縮,少數情況下發生彌漫性增厚的腫瘤。

4.3 眼型

腫瘤細胞主要侵害眼睛,虹膜色素幾乎完全消失,形成“灰眼病”。瞳孔縮小且變形,喪失對光的調節能力,邊緣變成鋸齒狀,嚴重時只剩一個類似針頭大小的孔。

4.4 皮膚型

比較少見,由于缺少明顯的臨床癥狀一般不易被發現,通常在宰后褪毛才會發現羽毛囊增大,皮膚上有小結節或瘤狀物,少數毛囊有炎性滲出物。

5 診 斷

根據流行病學、典型的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進行綜合分析做出診斷。在沒有明確結論時,可進一步進行實驗室診斷。

5.1 病毒分離

將疑似發病雞的羽毛囊處理后經卵黃囊接種4日齡雞,于19 日齡的雞胚絨毛尿囊膜上可生成病毒痘斑[5]。

5.2 瓊脂擴散試驗

抗原和抗體在具有疏散網狀結構的瓊脂糖中相向擴散,形成沉淀。具體方法是先制備厚為2~3 mm的瓊脂糖凝膠板,室溫下冷卻后打孔,形成梅花形圖案。MD 陽性血清加到中央孔中,周邊1 孔加MD 標準瓊擴抗原,而待檢羽根則加到其他6 孔中。加樣完畢后放置在濕盒中,37 ℃溫箱中孵育,24 h 后觀察。若出現白色沉淀線,說明檢測雞感染過MD 或有MD抗體存在。

5.3 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技術

改變PCR 儀的控制溫度會使DNA 在體外高溫變性成單鏈,低溫時引物與模板結合,DNA 酶最適溫度時形成與模板鏈互補的新鏈。PCR 的優勢:特異性強、操作簡單易行、分辨率高、靈敏度高、易自動化、對標本純度要求低的特點,可用于鑒別MDV 的致弱株和野毒株以及腫瘤中的病毒DNA。MDV、網狀內皮增殖病病毒(REV)、淋巴白血病病毒(LLV)和淋巴增生性疾病病毒(LPDV)皆可引起雞的腫瘤病變[6],肉眼可見變化相似的情況下可以用PCR 來鑒別。

5.4 免疫熒光試驗

取雞的淋巴組織制成懸液后接種于雞胚成纖維細胞(CEF)或鴨胚成纖維細胞(DEF),然后放置于5%的CO2培養箱中培養。一般5~14 d 便可產生典型的蝕斑,以MDV-1 型單抗做間接熒光試驗,若為陽性則說明分離病毒為MDV-1 型病毒。

6 防治措施

6.1 中西藥治療

本病無特效藥,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均無效,主要以預防為主。1993 年,在浙江省淳安縣十幾家養雞戶的雞都感染了MD,他們采用中藥加百毒殺對病雞進行試驗性治療并取得一定效果[7]。方法如下,可供參考:用十味中草藥(金銀花、蒲公英、丹參、生地、鉤藤、地龍等)組成方劑,煎熬取藥汁拌飼料喂雞,同時用百毒殺溶液進行消毒。

6.2 綜合預防

搞好衛生消毒工作,預防雛雞的早期感染;加強養殖場的飼養管理水平,提倡生態養殖,提供優質的生活條件,增強雞群的抵抗力;堅持自繁自養,科學飼養不僅可減少病毒帶入雞舍的可能性,而且能避免病毒的傳播與擴散;采用全進全出制度,杜絕各種傳染病的繼代循環感染;防止通風不良,溫度過高過低等應激因素和預防禽呼腸孤病毒感染(ARI)、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癥(REV)等能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傳染病。

在確診有MD 的爆發時,首先淘汰處理患病雞并按程序對雞舍進行打掃消毒,空置一段時間再引進新的雛雞。

6.3 疫苗接種

防控MD 的關鍵是疫苗接種,而生物安全性措施的嚴格采用可以限制雛雞的早期感染,這也是至關重要的,否則即使出殼后接種有效疫苗效果也微乎其微。目前國內主要使用的疫苗有單聯、二聯、三聯苗和重組DNA 疫苗。雖然這些疫苗并不能抗感染,但MD 發病率還是顯著減少,降低了部分經濟損失。

為了更好地發揮疫苗的作用,我們要選擇適宜的疫苗并規范操作。單價苗如HVT、GVI-988 可在1日齡接種。通常父母代用血清1 或2 型疫苗,商品代則用血清3 型疫苗,以避免血清1 或2 型母源抗體的影響。

7 結 語

要想消滅MD,必須做好防治工作,結合流行病學調查,從病原、流行的基本環節和易感動物3 方面著手,才能起到好的預防效果。除此之外,疫苗的研制與更新也是重中之重。

對于送檢病雞的養殖場,首先應該淘汰處理病雞,并對雞舍進行全面的消毒,因為病毒可能會與空氣中的灰塵混合,但常用的化學消毒劑可使其失活。其次,雞舍要空置一段時間后才能再次引進新的雛雞。

猜你喜歡
病雞羽毛雞舍
雞維生素B1缺乏癥的診治分析
雞舍消毒程序小結
雞舍消毒程序小結
讓羽毛變成“無價之寶”
羽毛項鏈
吹羽毛
雞舍
病雞治療期飼料調整與控制
蛋雞得了疲勞癥咋辦
病雞治療期飼料調整與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