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審計視角的商業銀行監管處罰典型問題與金融風險管理探析

2023-09-03 05:20唐瑩慧
中國農業會計 2023年7期
關鍵詞:理財產品商業銀行監管

唐瑩慧 劉 珊

(作者單位: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青島分所)

一、引言

金融與經濟共生共榮,金融穩則經濟穩。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堅戰之首。金融“嚴監管”背景下,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需要監管部門的協調,更需要金融機構的自律。相對于中央銀行、銀保監會等金融監管機構,金融審計能夠通過開展專項審計調查等工作,有針對性且及時發現和化解跨行業維度與跨時間維度的系統性風險,在維護金融穩定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1]。

本文基于商業銀行審計重點思考和助力商業銀行加強金融風險管理的新視角,從監管處罰情況統計分析入手分析商業銀行金融風險管理方面的典型問題,為金融風險防控研究提供更多方法與角度,為提升商業銀行金融風險管理與控制提供一定的參考。

A:香港的地方小、人工成本高、廠房租金高,對于想要擴大規模的企業來說,可謂進退兩難。改革開放為眾多香港企業提供的最大助力是,發展空間。在內地,地租便宜,人工成本也相對較低。如果不來內地,我們不可能發展如此快。相輔相成,我們這些首批進入東莞的香港企業,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理念、技術,這也為內地印刷業培養了很多人才。大家一起默默耕耘,為行業發展貢獻了一份力量。

二、商業銀行監管處罰回顧

長期以來,金融資產在中國銀行業資產中的占比都在80%以上,對中國金融體系有著決定性影響,中國的金融監管模式已經深深地打上了銀行業監管的烙印。

(一)監管處罰整體情況

根據銀保監會、人民銀行、外管局網站數據統計,2019—2022 年上半年,商業銀行接受監管處罰案例共計18 327 起,累計罰沒72.78 億元。其中,2021 年罰沒總金額25.92 億元,罰單數量5 205 筆,平均單筆罰沒金額為49.80 萬元,為近3 年單筆罰沒金額之最。監管機構保持強監管、嚴問責的態勢,金融監管的嚴格程度會對商業銀行違規處罰的數量產生直接影響。

(二)監管處罰案由分布

根據可獲取的最新年度監管數據,對2021 年度監管處罰的具體業務領域分析,罰單涉及業務主要集中在信貸業務、內控與合規、公司治理、理財業務等領域。

從監管重罰領域分析,信貸管理領域相關案由在2021 年度罰單中出現3 551 次,案由數占比最高,其中貸款三查不到位/不盡職出現450 次,違規發放貸款出現411 次,貸款未按約定用途使用/用途不合規出現406 次。

我們再看看另一個全國性的雕塑雙年展,即由中國雕塑學會發起的“中國姿態·中國雕塑大展”已經舉辦了四次。首屆大展于2008年7月26日在廈門展出,展出作品176件;第二屆大展于2011年12月27日在溫州展出,展出作品265件;第三屆大展于2014年10月18日在山東美術館展出,展出作品160件;“中國姿態·第四屆中國雕塑大展”同樣在山東展出,展出作品一共150余件。

理財業務相關案由在2021 年罰單中出現183 次,大額罰單頻繁出現。其中,違規開展理財投資出現18 次,違規調整/調節理財收益出現14 次,理財銷售不合規出現12 次。

三、商業銀行監管處罰典型問題的審計關注

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金融體制的變革及經濟周期的轉變對我國商業銀行信貸管理的風控有效性、及時性和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貸業務作為商業銀行的主營業務,信貸資產質量管理問題影響著商業銀行的運營穩定性,開展信貸審計是金融審計的重要內容[2]。

根據《資產管理產品相關會計處理規定》的要求,金融資產估值技術及方法應保持一致性,不可隨意變更同一產品的估值技術,防止管理人隨意變更估值技術或方法,從而達到其調節收益的目的;封閉式產品的底層資產、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和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在出售時應重新計量剩余存續期預期信用減值損失,會計核算不準確、估值減值方法存在問題,均會導致理財產品的財務報表信息不準確,進而可能影響理財產品的凈值等關鍵指標,造成財務風險及信息披露風險等。

當然,很難說陰柔審美就一定會造成“精神娘化”。正如我們看到,很多女性也有堅強的一面,很多文弱書生也有錚錚鐵骨,但要說外部審美與內部精神完全沒有聯系,恐怕也是過于樂觀。有人舉例,“西羅馬帝國貴族男子精于粉飾裝扮,驕奢淫逸,最終敵不過在當時的他們看來是所謂蠻族的法蘭克人”。這可能還是一種簡單的因果論,但無可非議的是,一個民族的集體審美或多或少會對精神氣質產生影響。這才是人們最需要注意的。

目前,沒有專家給“微時代”下一個準確的概念,但有不少專家學者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探討和研究了“微時代”。他們認為微時代是以移動互聯網為載體,依靠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便攜式移動終端為核心媒介,以微博、微信等應用軟件為基本載體,以互動性、即時性、碎片化為主要特征,以做課件、做電影、做小說、做公益等為表現形式的新傳播時代。

腦白質病變合并腦微出血相關危險因素研究 … ………………………………… 倪初源,程小華,曹毅,等 99

嚴格的監管環境固然能夠實現商業銀行的規范調整,但并不是治本之策,銀行應當在強監管的形勢下積極作為,積極地自我塑造和革新,優化信貸管理業務的內控管理,加快理財產品結構調整,著力構建化解監管風險和相關業務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4]。

四、審計視角下商業銀行金融風險管理典型問題提示

(一)信貸業務金融風險管理

2.理財產品估值減值核算

1.風險管控有效性有待提高

TE Connectivity (TE) 汽車事業部是TE Connectivity最大的事業部,致力于為整車和汽車零部件企業提供連接和傳感領域完備的解決方案,其產品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動力系統、安全系統、車身和底盤系統、駕駛信息和舒適系統,包括領先業界的端子和連接器、傳感器、專為新能源汽車開發的高壓產品、可提升駕乘體驗的高速數據傳輸解決方案、高效節能的氛圍燈產品,以及繼電器、中央電器盒、特殊線組和熱縮套管等產品。

商業銀行確認和計量理財產品凈值的合理性和準確性亦是審計關注重點,針對現金管理類產品,監管機構允許在確保資產凈值能夠公允地反映投資組合價值的前提下,可采用攤余成本法對持有的投資組合進行會計核算,并采用影子定價和偏離度的風險控制手段,防范系統性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封閉式產品持有的金融資產采用攤余成本法時需同時滿足現金流測試、業務模式條件,如果在不滿足上述兩個條件下采用攤余成本法進行計量,則無法真實反映產品的凈值情況,損害投資者利益。

2.貸后管理有待加強

一方面貸后檢查往往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未嚴格落實風險監測機制,無法跟進還款來源的充足性、貸款用途真實性,反映貸款戶的真實信貸風險。在商業銀行信貸業務審計與內部控制測試過程中,曾發現相關資料留存不完整及更新不及時、未按規定的時間和頻率進行貸后檢查、貸后檢查報告未更新借款企業最新的財務數據等,未對借款人第一還款來源的持續性和可靠性、第二還款來源的完整性、足值性和安全性進行持續有效的評估,在缺乏對借款人還款能力充分評估的前提下仍對部分高風險貸款戶采取借新還舊、延期還本、改變付息頻率以及無還本續貸等措施。

3.信貸投放的集中度過高

信貸集中度風險是導致銀行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房地產等行業貸款集中度、政府融資平臺集中度、大額貸款額度比例等指標一直以來都是監管機構關注的重點。從信貸投放實際情況來看,在客戶群體、行業投向、地域性以及貸款期限等方面體現出來的集中度風險效應將對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以及經濟資本產生重要的影響。

4.預期信用損失計提問題

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類比思維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同時更好地展現語言表達的魅力。作為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特點與習慣,從而切入學生理解能力中展開類比思維的運用,最終提升教學的實質效果。

由于發放貸款和墊款減值準備的確定存在固有不確定性以及涉及管理層判斷,并會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狀況和資本狀況產生重要影響,審計師通常將發放貸款和墊款減值準備的確定識別為關鍵審計事項。中國銀保監會在2022 年5 月發布了《商業銀行預期信用損失法實施管理辦法》,對預期信用損失法實施的治理機制、管理措施、對外信息披露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

(二)理財業務金融風險管理

強監管政策將“實質重于形式”和“穿透式監管”兩大監管原則貫穿始終,旨在提高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透明度,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打下基礎。

監管要求理財資金不得直接投資于信貸資產,非標投資管理應比照自營貸款要求進行投前審查審批及投后風險管理,全部理財產品投資于非標資產不得超過理財產品凈資產的35%,也不得超過本行上一年度總資產的4%,此舉的目的在于控制商業銀行逃避貸款管理行為,及時隔離投資風險,引導銀行理財資金服務于實體經濟發展;《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作為資管新規重要的配套制度予以發布,在認定標準上突出標債資產的信息披露和運作模式要求,非標債權投資限額管理的目的是防范理財業務非標資產的隱藏風險,促進凈值化轉型。

商業銀行為應對信貸風險而構建的內部控制體系,尚存在組織架構不完善和管理浮于流程表面的現象。如授信審批方面未做到全面有效的監督,存在忽視借款人第一還款能力,貸款審核流于資料表面,借款人主要依靠集團內部或者關聯方收入還款,部分借款人自身收入或注冊資本相比貸款額度明顯偏低,存在過度授信的情況等現狀,借款人雖正常按月結息,但其本身的還款能力及未來還本的信貸風險值得密切關注。如還款方式約定不合理導致風控弱化,部分中長期貸款放款時約定結息方式是利隨本清、部分貸款的本金還款比例90%以上主要集中在最終到期日償還,放貸后多年未有實質的現金流入,不利于掌握客戶實際現金流及還款能力,加大了其信貸風險損失的可能性。

3、關閉儲油柜下部閥門及瓦斯繼電器兩端閥門,從油箱底部另一個完好的注放油閥處,通過真空濾油機,將變壓器油放入該相儲油柜中,將油面降低到距離箱蓋100-200mm。

近些年,我國商業銀行在防范和化解信貸風險上做了大量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在信貸風險管理領域取得了成效。但在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金融體制的變革、經濟周期的轉變、內控自律制度建設不完善等多種因素疊加下,信貸風險管理能力的重要性愈加凸顯[5]。

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是我國財富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大資管”與“財富管理”的發展,監管機構也陸續出臺了《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資產管理產品相關會計處理規定》等一系列相關規定。資管新規明確要求加強理財產品和理財業務的內外部審計,充分發揮審計監督職能[3]。

3.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投向管理

鈦標準儲備溶液:1.000g/L,稱取0.1000g純鈦粉于100mL燒杯中,加入15mL硫酸(1+1)、2mL硝酸,加熱溶解,至硫酸冒煙時取下冷卻,定量轉移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刻度,搖勻;鈦標準工作溶液:10.00μg/mL,移取10.00mL鈦標準儲備溶液,用水稀釋定容至1000mL,搖勻;百里香酚藍乙醇溶液:1.0×10-4 mol/L;阿拉伯樹膠溶液:10g/L,現用現配;硫酸:2mol/L;酒石酸鉀鈉溶液:1g/L;硫脲溶液:20g/L;無水乙醇。

1.理財產品金融工具分類

4.商業銀行理財業務中間業務收入管理

目前,商業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在產品說明書中均約定固定管理費和超額業績報酬的計提規則,將管理人報酬確認于提供相關服務的期間,并計入當期損益。審計師需要關注管理人是否按照權責發生制計提超額業績報酬以及計提的合理性,對于進入和退出時間不一樣的投資者,若理財產品端無法保證超額業績報酬計提的及時性和合理性,將導致投資者收益分配不均,使得投資風險在不同投資者之間進行轉移。

“升品牌”仍是公司發展的關鍵,目前國窖仍是追隨者,未來品牌力和消群體均要提升?!皵U市場”一方面體現在“東進南下”橫向拓張,另一方面將進行縣級市場縱向深耕,減少空白點?!白C遇”自身的實力最關鍵,力爭成為實力型企業。同時,在行業周期調整的時候,要抓住機遇。公司管理層對行業理解深刻且有較強的前瞻性,明年穩增長依舊可期。預計2018年-2020年收入增速分別為25%、20%、17%,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5%、30%、23%

五、審計視角下商業銀行金融風險管理提升的建議

(一)信貸業務風險控制與防范對策

1.建立全過程的風險監管機制

內部控制是風險控制的起點,銀行的信貸內控建設是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突破口。首先,商業銀行應建立標準化的信貸全流程內控制度,明確各環節中各部門的權限與義務,遵循“授權有限、風險度量、差別管理”的原則實行動態授權管理,確保綜合貸款授信額度不超過企業的資本實力和實際需求。其次,在貸款風險分類的準確性和謹慎性方面,進一步完善貸前審查及貸后管理,準確全面掌握借款人還款能力的變化,加強風險行業的風險管控,在貸前準入機制、貸款要素、貸后管理的精細化等方面均應有所體現。如加強對進行展期、借新還舊、調整還本結息方式的貸款審批及風險防控,審慎評估未來還款能力情況及預期損失情況,確保風險敞口不擴大,并定期監控相關貸款的逾期情況、借款人經營流水以及化解方案是否順利執行等。

2.關注貸款集中度風險

商業銀行應重視大額貸款、政府融資平臺類貸款及表內外投資的集中度風險管理。在梳理目前信貸業務集中度現狀基礎上,加強信用風險狀況監測,及時制定風險預案;結合發展戰略、風險偏好和業務特點,建立并完善集中度指標的跟蹤和優化更新機制,綜合考慮集中度指標的精細化程度和業務指導性以更新完善指標設計,加強集中度風險管理的主動性和各層級集中度指標的管理措施。在行業、產品和客戶等維度上采取適度分散策略,有效降低集中度風險。

3.加強對宏觀情景預測和前瞻性信息的實務運用

農藝性狀測定:隨機選取各處理苦蕎幼苗3株進行測量。株高和主根長用直尺測量;莖粗用游標卡尺測定;用烘干稱重法測定地上部及根系干重;根冠比 = 根干重/地上部干重;葉面積測定選擇第1片全展葉,用LI-3000C便攜式葉面積儀測定;采用Delta-T SCAN根系分析系統(英國)測定根體積、根表面積、根系平均直徑。

預期信用損失的評估涉及對未來宏觀經濟狀況等前瞻性信息的預測?!渡虡I銀行預期信用損失法實施管理辦法》對前瞻性信息的獲取方式、內容及頻率進行了規范。建議加強對中小銀行前瞻性信息實務運用的指導,引導中小銀行逐步提升自身預測能力。同時,商業銀行需評估現行預期信用損失相關流程的合規性與全面性,建立更加完善的預期信用損失法管理及實施機制。

(二)理財業務風險控制與防范對策

1.完善風險管理水平,提升理財產品的管理能力

加強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與內控合規體系建設,加強理財產品金融投資的內控流程建設,持續夯實內控合規建設,聚焦風險漏洞,加快補齊內控合規管理短板。如定期審閱、監測融資主體債項的外部評級和負面輿論信息,比照貸款業務的投后現場及非現場貸后檢查,定期進行金融資產風險排查;加強宏觀市場解讀及微觀風險的判斷研究,提升估值能力和投研水平,提升產品收益率,增強發行理財產品的競爭力。

2.加大信息系統的支持力度,借助科技賦能,提升金融科技水平

進一步完善理財系統的功能及相關設置,提高信息系統對理財業務各類明細管理、理財產品財務報告體系及信息披露的自動化程度,《資管新規》要求凈值化管理在產品管理、投資管理、交易執行、清算管理、估值核算、風險控制、信息披露、經營分析、統一數據和投資研究等多個方面提高系統管理水平,并保證各個子系統協調配合,防范單只理財產品資產風險及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化管理對估值準確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商業銀行需要及時搭建估值系統或實現專業外包,確保理財產品公允價值計量的公允性,逐漸提升信息系統對銀行理財產品凈值管理的適配性。

3.提升投研能力,豐富理財產品體系

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發展需吸引投資者資金。一方面利用銀行多年塑造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需要根據客戶需求開發凈值型理財產品,對產品的資金募集能力、開發效率、產品日常維護及管理等方面進行研究,注重底層投資資產的多元化和風險控制。將專業化作為產品管理的招牌,適時搭建理財子公司平臺,將投研體系建設作為商業銀行理財業務轉型的重點,利用專業化的品牌優勢打造明星產品,增加投資者黏性。

猜你喜歡
理財產品商業銀行監管
商業銀行資金管理的探索與思考
關于加強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探討
監管
我國商業銀行海外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
監管和扶持并行
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
放開價格后的監管
實施“十個結合”有效監管網吧
非保本理財產品
保本理財產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