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唯物史觀教育教學新路徑

2023-09-03 16:10余玉湖陶倩
中國軍轉民·下半月 2023年6期
關鍵詞:唯物史觀課程教學

余玉湖 陶倩

摘要:唯物史觀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重要的教學目標和任務之一,唯物史觀具有深刻性和抽象性,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學上的困境,學生理解的困難。以“人口政策”為載體,構建體現唯物史觀的“馬原理”課教育教學的理論路徑和實踐路徑,使教材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實現了唯物史觀的事實性與價值性統一。為“馬原理”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對于深入探究“馬原理”課教學的內在邏輯機理與教學實踐路徑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唯物史觀;人口政策;課程教學;教改新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也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1 ]。近代以來,中國人在破壞舊世界和建設新世界過程中,人口因素出現了幾個階段的起伏變化,相應的人口生育政策也出現“一波三折”的調整,在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三個孩子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中共中央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變化調整了與之相對應的人口生育政策,這種調整和變化體現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的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新的“人口政策”出臺,為構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以下簡稱“馬原理”)課程教育教學提供了新路徑。

一、“馬原理”課教育教學的困境

“馬原理”課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四門主干課之一,承擔著培養大學生學習、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由于“馬原理”具有理論上的深刻性、抽象性,這造成了大學生認知和踐行上的一定難度。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授唯物史觀部分,由于內容比較抽象,很難把教材體系轉化成教學體系,以至于學生理解比較費勁,造成部分學生一知半解甚至根本就沒有理解和掌握。如何解決這個困境?以人口政策調整為切入點和契機,把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口政策“一波三折”變化作為理解的突破口,將抽象的唯物史觀轉化為中國社會發展不同階段的實踐,將教材體系轉化成教學體系,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二、構建“馬原理”課教育教學的理論路徑

“馬原理”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之一。以“人口政策”出臺為載體和切入點,通過對“人口政策”變化所深蘊的事實性與價值性揭示,讓學生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踐之間的辯證關系。具體而言,中國的人口政策經歷了20世紀50—80年代初的大量鼓勵人口生育的寬松政策;到20世紀80年代開始轉變為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的人口政策;而從2013年之后又松開了原來嚴格的人口政策。2013年9月啟動單獨二孩政策,到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實施全面兩孩政策,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全面實施人口政策及其配套措施?;仡櫺轮袊闪⒁詠?,“一波三折”的人口政策變化體現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的唯物論思想?!榜R原理”課以“人口政策”為切入點,為理解和構建“馬原理”課程的教育教學提供了新的理論路徑。

(一)有助于對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理解

通過對“人口政策”變化讓學生理解人類社會發展是有規律的,在看待人類歷史發展問題上存在著兩種根本對立的觀點: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唯物史觀主張人類歷史發展是有客觀規律的,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發展中是起決定作用的。馬克思指出:“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 2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口政策“一波三折”變化,體現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的唯物史觀。從理論上培養學生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體現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與真理性統一,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統一。讓大學生理解兩種歷史觀根本獨立的原因和焦點,從理論上認清唯心史觀的根本不足和缺陷,從中國人口政策“一波三折”變化的實踐中也能更好理解抽象的哲學道理。

(二)有助于理解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辨證關系

社會存在包括三個基本方面:社會生產方式、人口因素和地理環境,其中人口因素是加速和延緩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人類社會首先是由人組成的社會,沒有人就沒有社會。一定數量的人口是構成這個社會的最基本元素,因為現實社會中的人是從事物質生產活動和其他一切社會活動的主體,是一切社會關系的承擔者。新中國成立之后,國家提出了大量鼓勵生育政策,這是根據新中國成立以后的社會存在決定了當時人口生育政策的社會意識,人口生育政策的調整也是根據當時社會實際狀況的變化,體現了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反映的辯證關系。

三、構建“馬原理”課教育教學的實踐路徑

“馬原理”課是培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信仰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之一,通過“人口政策”出臺為切入點,從實踐路徑反映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口政策“一波三折”變化的原因,實質上也是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新中國史和社會主義建設史的偉大實踐發展,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培養具有社會主義道德的人,培養具有共產主義理想信仰的人,是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辯證要求。

(一)社會實踐發展變化決定了嚴格人口政策的出臺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進行改革開放實踐,經過改革開放幾十年發展,中國社會發生巨大變化,經濟社會取得長足進步,與此同時,經過新中國成立之后成長起來的人正好是改革開放時期的生力軍,是主要勞動力,也為改革開放的發展帶來了人口紅利。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發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到了20世紀80年代,由于第一階段當時的寬松人口生育政策,伴隨著新中國成長起來的那代人成為當時的第一波人口高峰,人口基數大幅度增大,人口數量突破十幾億大關,使得人口問題一下子凸顯出來,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很大壓力。因此,這一階段實行了嚴格的人口政策,但客觀來看,正是因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施行的嚴格人口政策,使得30年左右時間,中國少生育人口約5億,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減輕了承重的負擔。

(二)人口老齡化趨勢的社會實踐決定了“人口政策”出臺

人口是社會活動的主體,作為一種生理現象,生育是人類一種本能的行為。正如諾爾曼·雷迪爾所言:“沒有比適當生育為社會生存更基本的行為模式”[ 3 ]。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生產本身包括兩種:“一方面是生活資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產;另一方面是人類自身的生產,即種的蕃衍”[ 4 ]?!懊恳环N特殊的、歷史的生產方式都有其特殊的、歷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規律”。費孝通先生認為,“‘種族需要綿續是生育制度發生的基礎?!薄吧贫鹊墓δ苁峭瓿缮鐣玛惔x作用的繼替過程”。因此,社會的構成、存在和發展需要由一定的人口數量和質量與之相匹配,適度的人口對社會發展起加速作用,過多或過少的人口對社會發展則起延緩作用。隨著社會存在的實踐發展,社會意識也相應地、遲早地發生變化和發展。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在2035年將進入老齡化社會階段。目前,中國正處于剛剛進入老年人口和高齡老年人口快速增長期以及農村人口老齡化加速時期?;谥袊鐣嬖诘母鞣矫孀兓?,中共中央研究決定,在放開二孩的基礎上,進一步放開人口政策,從長遠的發展計劃,通過人口政策調節中國未來的經濟社會發展。

四、意義和作用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政策“一波三折”變化是理解唯物史觀的重要載體,也是“馬原理”課程教學中的新路徑,通過“人口政策”出臺為切入點,其一,把中國人口政策“一波三折”變化切入和融入“馬原理”課程教學,實現了理論課的生動性和鮮活性。把“馬原理”課程中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唯物史觀的內容生動鮮活呈現出來,讓學生把抽象、枯燥無味的內容變動生動有趣。其二,把“一波三折”變化的人口政策對應當時每個階段中國社會生產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客觀存在的反映,并且是對每個階段的人口政策反作用的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通過生動鮮活的實踐融入教學,使學生既把握了理論的深度,也理解了實踐的維度,實現了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其三,把人口政策“一波三折”變化作為案例和切入點融入“馬原理”課,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和親和力。通過“一波三折”變化的人口政策實踐,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論內涵形象地呈現出來,這實質上為“馬原理”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最后,體現了所深蘊唯物史觀的事實性與價值性統一。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口政策“一波三折”變化,正是中國社會存在的在這種實踐活動中蘊涵著歷史主體對客觀世界的真理性認知,而這種真理性認知的思維基礎恰恰就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的把握,對于深入探究“馬原理”課教學的內在邏輯機理與教學實踐路徑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使學生具備了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并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實現了高校思想政治課立德樹人的任務,并把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真理內化為大學生的道德品質的過程,培養既具有社會主義道德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又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7-02(01).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M·薄茲,P·施普曼.社會與生育[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基金項目:重慶市社科規劃項目“馬克思‘西式現代化生態批判對‘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啟示研究”(2022NDYB04);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高校信息檢索類課程實施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222107);重慶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機制和路徑研究”(21jykxssw70),“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研究重點課題(ctbuesd01);重慶工商大學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新常態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課進行‘四個全面教育教學研究”(2015YJG0208)。

(作者單位:重慶工商大學)

猜你喜歡
唯物史觀課程教學
唯物史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以岳麓版
整體性視域下的功能解釋唯物史觀批判
小學數學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淺談微課在PHOTOSHOP課程教學中的實踐
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職物流專業“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開發研究
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探討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唯物史觀歷史進步動力學建構的基礎
唯物史觀下關于“禮”的起源的理論闡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