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言民語”
——“民海拾貝”之限量版(下)

2023-09-05 03:18理/
鋼琴藝術 2023年4期
關鍵詞:奏法觸鍵手指

整 理/ 夏 宇

“穩穩的幸?!?/h2>

在孩子學琴的進度問題上,關鍵在于目標,你的目標比較高遠,那路途上還是要“一溜兒小跑”或“適度跨越”;如果沒有那么宏大的目標,那就追求個“穩穩的幸?!卑?!

關于“銜接”

從599到849,跨度確實不小,但主要問題不在這里,我是覺得都用車爾尼不太好,因為它的音樂風格和要求的聲音特點較單一,導致奏法也比較單一,達不到更全面的訓練效果。所以建議中間加入布格繆勒、海勒等教材;如果不想練那么多練習曲,舒曼、柴科夫斯基、巴托克等很多作曲家為兒童創作的作品也是很好的訓練教材。

再談“過渡”

如果是用重量入門,從單個音、單個手指鞏固落奏到多個音、多個手指連奏的這個階段,要多進行短連句的練習(如從兩個音、三個音,再到四至五個音的連奏)。不要過分強調抬指,而要找到抬指、下鍵和重量轉移之間的關系。

夏宇:李老師說的這個思路太重要了!很多練琴少或者幾乎不練琴的學生,初學落奏時沒找好重量的感覺,直接就往后學了,導致帶著一堆問題、拖著沉重的腳步前行。慶幸部分家長能理解老師的用意—練習量太少,進度就得放得很慢。所以最近我用李老師鞏固短連句的思路,先讓學生把一個音的落奏站好,然后練習兩個音的連奏(傳遞好重量,沒傳好再來),繼而三個音……直到五個音的連奏,教會他們這種練琴的思路很重要(哪怕只是課堂上可憐的一兩遍)。

@夏宇 是的,你理解到了。大家一到手指訓練部分,就非常注意讓學生抬指、下鍵,其實在此階段應該多注意的是從落奏到連奏的過渡(否則前面的落奏就沒有意義了),也就是說不要做過多的手指動作(即使是抬指,也是自然即可),重量在手指落下時即送到指尖。

當然,往后肯定是要練習抬指的,否則手指能力上不來。而“抬指”關鍵在于兩點:一是什么時候練,二是過程如何把握。

什么時候練,就是在自然抬指動作做得很協調以后,同時重量也可以較好地跟著指尖走的時候。

至于如何把握過程,應先從兩個音,再到三至五個音,逐漸動起來。不一定要再去找專門的訓練內容,如果我們的作品里是“do-re-mi-fa-sol-fami-re-do”這樣的一組音,就可以直接拆解為如“do-re、re-mi”這樣相鄰兩音的二連音組合,然后再練相鄰三個音的練習,繼而是四連音、五連音。

總之,為了解決某個技術問題,大家不要總想找個對應的練習曲彈就行,而是要把手頭正在彈的作品中的問題分解,才有可能就地解決這個問題。當你在課堂上用這樣的方法幫他們解決問題后,一定要習慣性地對學生說“以后遇到這樣的樂句,就這樣練”。這樣的好處是讓學生慢慢知道自己今后遇到類似問題該怎樣找到解決辦法。

落奏到短連奏、短連奏到長跑句之間的過渡非常重要,是教學中的關鍵,因為其中的變數非常多,也是教學中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前期不要過度強調獨立性,抬指動作一定要自然(只動一個關節),手腕動作越小越好(但要放松)。等這些動作熟練了,再開始強調手指獨立性方面的訓練,這時也不建議強調高抬指,只是強調顆粒性出來,下鍵的速度加快一些(注意避免手腕加力)就可以了。這個階段應該放在5、6歲以后,避免4歲的孩子做(因為這對他們而言太困難了)。

基本功

《哈農》的使用方法各種各樣。就像我在課程里說的,《哈農》是“藥”不是“飯”,如果有一些針對性的訓練,練習一下還是可以的,比如獨立性訓練—當然論獨立性練習可能施密特更好一些,但我不太贊同599階段就用。這個階段只需要把該練好的作品練好(是真的練扎實,不是練會或練熟),其實不需用《哈農》來強化。好比一個孩子缺少維生素,難道非要給他吃藥嗎?一般而言只要注意營養搭配就行了。而在這個階段若使用《哈農》我覺得弊大于利—缺少樂感訓練、曲目枯燥、技術單一、注意力不易集中……總之,大家至少要知道:基本功訓練不是必須有的,《哈農》也不是非得用的。

肉肉媽媽:李老師,肉肉每天會練一點點《哈農》,因為要訓練落奏和跳奏,所以每種奏法用《哈農》的譜面過一遍。他每天練一個小時的基本功,《哈農》只占十分鐘,剩下的時間就練施密特、天天練練和音階琶音和弦了,這樣安排可以嗎?

@肉肉媽媽 這個年齡我還是不太建議過多練習基本功,還是應該放到正在學習的作品中練習?;竟μ菀自斐珊唵螜C械的訓練,對于小孩子來講會帶來“惰性”練琴,聽覺要求和形象刻畫都有影響。其實只是給他一些技術性比較強的樂曲,然后要求把速度和技術指標達到標準就好了。

我發現很多老師在作品中遇到一個問題,馬上去找練習曲練,練習曲有問題,馬上找基本功練……其實我想說,大家要學會動腦:就在作品里練。

勿忘“音樂”

還是要在曲子中對涉及的技術進行分解訓練。平時練再多基本功,都不能替代在樂曲中的音階、長短跑句、句法和情緒變化所需要的用力、手指和觸鍵的分解訓練。

喜歡彈琴的孩子一定要真正地讓他把音樂彈好,“彈得好才會有興趣”。

成人學琴

對于成人來講,太在意動作的對錯(甚至都不是對錯,幾乎就是動作是否“好看”了),真的沒有必要。很多人認為動作對了才會好聽,其實完全不是這樣。首先應該好聽,如果發現不夠好聽,再看是不是動作的問題。至于動作在視頻中看著“大”或“小”,其實并不是很重要。

成人學習鋼琴更“深入”的理論和理念,其實沒有。因為真正彈琴的理念和理論不分“成人”或“兒童”,只是成人通?!澳X子”走在“手”前面,而兒童大多數是“手”走在了“腦子”前面。所以成人彈琴只需要注意“自然”和“舒服”就好。當然,不是說“認真”不好,只是更需要先找到一個彈琴的總體狀態,這時候過度注意手指和手形的一些“狀態”并沒有太大意義(這樣反而容易影響整體技能的形成)。

其實,某種角度上講,彈多了自然就協調和放松下來了。新司機和老司機最大的不同不是動作是否“正確”,而是是否“自然”和“協調”。新司機動作怎么練還是新司機的樣子,不可能像老司機那樣自然(這點大家一定有體會,我們只需要看一眼就能分出新老司機了)。

在“新司機”的階段,大家都會遇到手腕、抬指等方面的問題,但實際上并不需要“刻意”去解決,有些問題熟練起來就好了—此時再看哪些是熟練后依然“沒改變”的,才是需要上課再進一步解決的。成人彈琴無論怎樣都不太可能像從小練的孩子那樣自然,否則為何大家都要抓“童子功”呢?成人真的不要追求動作上的那些東西,只要把音樂表現出來,有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就好了。有時候有經驗的老師恰恰是知道哪些問題現在“不用講”。

均 勻

均勻不是“平均”,比如律動的均勻是指“均勻的律動”,里面強、弱、次強、弱的規律要均勻,而不是每個音的強弱都“平均”化—那就沒有變化了。就像我的課里總強調的,音樂是一種語言,語言生動的基本特點就是“抑揚頓挫”(即聲調和快慢的變化),只是它要在一定的規律中變化,而不是“意料之外”的“突變”。

致青年老師

很多年輕老師喜歡看一些講得非常具體的課程,比如“第一課,前XX小節練習的是什么?注意什么?要做到什么?后XX小節要怎樣去做?”這樣的課非常實用,但太像“語音導航”了。若導航失靈,很多人就變得“寸步難行”。我開車也會用導航(很多時候除了方便更重要的是看看路況),但腦子里經常會去努力地記住一些路標,這是哪里、什么方向、什么路、哪條街,等等。然后回想如果不走這條路,還有沒有別的路?有時候甚至故意去走另外的路嘗試一下。用教材也是一樣,希望大家都可以做到看到一首作品,就能自己分析音樂的特點、技術的難點、教學的要點,以及訓練的方法和練習的步驟。

還有一點,就是經常想想有哪些曲子和它是相似的,可以共用和替換的,比這首更好一些或者更有挑戰一些,等等。大家記住,腦子和膽子是“用出來”的,不懂原理的時候可能不太敢,但現在我給了大家方法,所以一定要大膽地嘗試。我在大學的教學法課的考試就是讓學生分析一套教材,我給成績的第一原則就是越是新的、沒人用過的教材分析,分數就越高,這其實是鼓勵學生學會尋找、發現和分析新教材,掌握教材的特點。

顆粒性(non legato)和連貫性(legato)

關于顆粒性(non legato)和連貫性(legato)的問題說復雜確實非常復雜,說簡單也很簡單。把顆粒性(non legato)到連貫性(legato)想象成一個從0到100的無極調節開關,我們教學肯定重點抓0和100這兩極,至于具體演奏時的數值就是演奏者本人如何選擇的問題了。要記?。翰豢赡?和100同時存在(而且0和100都是用得最少的,大多數情況下的調節數值應該是在30至70之間)。

若把這個數值想象成百分比:比如歌唱性是70%,那么就說明其中還包括了30%的顆粒性;反過來,如果強調顆粒性,也不能把顆粒性做到100%,可能是70%的顆粒性,那么其中的歌唱性自然就是30%。100%的歌唱性是不存在的,而100%的顆粒性就是跳音了。注意:此處探討的都是帶連線的(也就是說都是連奏)樂句奏法。

即使在落奏入門中,也需要有內在的歌唱性(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而入門奏法中,除了用連奏入門,一般是沒有歌唱性奏法的內容的。不過一旦進入了短連線的學習,奏法上的歌唱性就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不太喜歡用各種“描繪性”的詞語來界定這些奏法,因為容易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

比如琵琶,我因為彈《夕陽簫鼓》,看過一篇分析琵琶奏法的文章,其中列舉了琵琶的奏法,包括挑、雙挑、小拂、拂、勾、臨、剔、抹、分、摭、扣、扣雙、倒分、滾、彈剔雙、雙抹,等等。后來問了琵琶演奏家,他說這些奏法的說法,其實關鍵的也就兩三種。其他的都由這兩三種衍生而來—這說到底是典型的把問題復雜化的現象。

“極連奏”是一個無奈的選擇。因為如果legato翻譯成連奏,那么non legato就無法表現出連奏的概念,如果強調了non legato是“連奏”,那么legato就只能翻譯成“極(更)連奏”,別為這個詞困擾,還是用non legato和legato來表述吧,因為,這個概念在中文中“無解”。

關于“護眼”

保護眼睛的最好辦法是把整個房間的照明變亮一些,然后用一個不太亮的燈照譜子?,F在的那些鋼琴燈大多數是不好的(都太亮),過度反射反而會傷眼睛。另外,可以考慮到復印店把要練的譜子復印在淺黃且不反光的紙上。

光源面積越大,漫反射效果越好,對眼睛傷害越??;光源越集中,照射越直接,反射點越強,相對就更容易刺激眼睛。

關于“下鍵”

下鍵實際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揮動”,一個是“觸鍵”。揮動在前,觸鍵在后,揮動可以有快慢,但觸鍵沒有。觸鍵的速度低于某個“值”就不可能出聲了。這是鋼琴結構決定的。大家的誤區在于把下鍵的兩個部分動作作為一個動作整體來分析。大家說到敲釘子,想一下真的有“慢下敲釘子”嗎?這個慢是真的慢嗎?還是比慢快得多?我說的快觸鍵是比慢慢觸鍵快得多,但也可以是在快觸鍵中慢觸鍵,但不管怎樣觸鍵是沒有慢觸鍵的,它的極限速度就是要能發聲,這個速度值比起“慢”要快多了。

關于“視奏”

只粗略地把音符節奏彈對的視奏是在“玩兒”,不是訓練。而“操作技能”是需要通過訓練實現的。但訓練更多是“負體驗”(練不好的挫敗感),而視奏則是“正體驗”(從無到有的成就感),熟的作品彈錯了要挨罵,視奏能彈下來就是棒棒噠,自然孩子喜歡視奏。

明確訓練目標,強調曲目的標準化質量,重點陪練重點曲目,盯住重點問題必須完成,然后獎勵自己視奏玩兒。

如果把順序搞反了,效果就正相反。

關于“聽話”

如果小朋友喜歡音樂又聽話,家長就應該珍惜、呵護這份對音樂的熱愛和耐心(以及對家長的“順從”)。我們可以趁著孩子喜歡和聽話,適當給他加點兒“量”,但要小心當孩子隨著年齡增長(通常6至7歲),“自我意識”增強會帶來“反彈”,這是孩子成長的客觀規律,不以“誰家孩子聽不聽話”為轉移。

這就是為什么到8歲左右會有一批孩子放棄學琴,就是家長說的“不好管了”。通常這些孩子在此之前都表現比較聽話、順從,然后就突然出問題了,弄得家長和老師都很不適應。如果這個時候家長意識不到這個問題,繼續“加壓”和“加碼”,反而會更刺激孩子的對抗和抵觸,所以我希望如果孩子早期表現的“好”,家長其實反而要小心呵護,并善加利用為好。

“跳”與“如何跳”?

這其實是兩個問題,一是該不該跳,二才是如何跳。該不該跳,首先從具體的情緒和句法上來看,如果需要強調句尾,甚至要突出尾音,可以考慮用跳(但通常在比較準確的記譜法中,這里除了點還會加上一個重音記號);而句尾若是自然的收句,語氣是禮貌、輕柔的,就可以考慮用收句的提手動作。

另一個讓大家困惑的是記譜法的問題,有些句尾連線加點,有些句尾只有連線沒有點,如果不是特別強調句尾的語氣,就可以認為這個點(或沒有點)就是收起來,而不是要強調這個音。但如果語氣是加強的,例如有漸強的標記或重音記號,則可以理解為強調句尾音,可以更多發力一些。

至于跳音該怎么跳是很難界定的,因為任何一種奏法都不是絕對的。比如“從上面落下來的跳”手臂提多高?一個手掌的距離?兩指寬的距離?還是只提起來“一點點”?這些都是“提起來”,但卻沒有標準。又比如貼鍵跳,沒有了距離,如何向下用力?靠手指勾?靠手腕壓?靠手腕向前或向后撤?這些都對,但不可能在一個動作中都用上,那怎么選擇?

我經常給學生的原則就是:沒有對錯,只需合理。第一,奏法與句法、情緒、形象表達的要求合理;第二,奏法與教學原則和訓練步驟要求合理。我強調落奏式的跳奏是因為我的教學規劃是學完落奏學跳奏,所以肯定是要求先體會落奏式的跳奏。如果是連奏入門,還沒有體會過提落手腕的動作,你們覺得該用哪種跳奏呢?—一定是手指跳奏了。

教學有法而無定法

每個學生的學習程度不同,階段不同,甚至可能學習的步驟也不太相同,在教法上有多種理解和運用,這個也是非常正常的。原理本身就是要指導實踐的,而實踐的過程一定和原理有很多的細微差別,這往往也是我們討論的重點和熱點。但大家一定要理解很多鋼琴演奏理論的產生是不同時代的結果,而有些的確比較陳舊了(不等于沒用),有些可能更接近現代的理念(理解不準確也不一定“好用”),只要理解了就好。

我上學的時候也和你們一樣糾結和困惑,但可惜那個時候并沒有一個老師能給我一個非常全面和系統的解答。并不是我的老師們水平不夠,而是每個人的解釋都對但又都不一樣,所以才激發了我認真研究演奏法和教學法。

原本只是整理李老師群內的精辟言論,沒想到隨手搬運整理即超萬字!又被李老師狠狠感動到了!

我們只有好好學習、深入理解、堅持實踐起來,才不辜負學生的未來。

讓我們同李老師一起攜手度過一個又一個濃度滿滿的春夏與秋冬?。ㄈ耐辏?/p>

猜你喜歡
奏法觸鍵手指
手指背側復合組織塊離斷再植
手指操
鋼琴演奏與教學中的觸鍵技巧探究
淺析雙排鍵電子琴的奏法
試論鋼琴演奏中觸鍵對音色表現的影響
筆穿手指
淺談鋼琴演奏中歌唱性觸鍵
淺析鋼琴觸鍵技巧對音色的影響
手指上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