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審計對旅游景區設計的影響研究

2023-09-07 08:14張俊峰
中國農業會計 2023年16期
關鍵詞:景區評估旅游

張俊峰

(作者單位: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

旅游業是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旅游景區作為旅游業的核心構成要素,對于吸引游客、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旅游景區存在的環境問題日益凸顯,給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很大挑戰。為有效解決這些環境問題,人們開始關注環境審計在旅游景區設計中的應用。環境審計作為評估和監測環境績效的工具,可以幫助景區設計者識別并解決環境問題,從而提出更加科學的設計方案,更好地保護和修復景區文化遺產,提升游客旅游體驗感,促進旅游業健康和綠色發展。

一、環境審計與旅游景區設計概述

(一)環境審計的概念和特點

環境審計是對組織和機構的環境現狀進行評估與審核的一種管理手段,主要包括環境管理體系評估、環境性能評估和環境問題識別等。通過評估和審查,確定組織和機構的環境是否符合環境管理標準與法規要求,是否符合組織的環境性能要求,是否存在需要解決的環境問題,以達到提高環境管理水平、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從專業角度看,環境審計具有三大特點。首先是全面性。環境審計涵蓋組織的環境政策、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績效、環境風險等各個方面,不僅關注組織內部的環境問題,還考慮外部環境對組織的影響。其次是系統性。環境審計是一個系統性過程,需要對組織的環境管理活動進行全面評估和審查,涉及數據收集、分析、評估和報告等各個環節。最后是獨立性。環境審計是由獨立的第三方機構或專業人員開展,以確保評估和審查的客觀性和公正性,提高環境審計的可信度和可靠性[1]。

(二)旅游景區設計的內涵和內容

旅游景區設計是指對旅游景區進行規劃、布局和設計,以創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獨特體驗的旅游目的地。在現代社會,開展旅游景區設計,通常是基于“在地性”設計創新理論,將地理情境、文化價值、社會包容性、生態可持續性等因素融入設計過程,將色彩、材質、光線、布局等要素融入景區設計程序。景區設計涉及規劃、景觀、建筑、交通、文化等多方面內容,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空間規劃和設計。利用整體規劃、區域規劃和詳細規劃手段,將景區地理位置、環境保護、資源利用、文化傳承和游客需求等要素融入規劃過程,確定景區的空間布局、交通網絡和功能分區,為游客創造優美舒適的游覽環境。二是景點和景觀設計。將藝術與科學、自然與人工元素相結合,設計景區內各個景點的主題和風格,選擇和布置植物、水體、地形、建筑等景觀元素,創造出舒適、獨特的景點和環境氛圍。三是建筑和交通設計。對景區內的展覽館、劇場、餐廳、商店、酒店等建筑物進行設計,以及對景區內部和周邊的道路、停車場、公共交通等進行規劃,滿足游客的基本旅游需求。四是環境保護和安全設計。在景區內采取垃圾處理、資源管理、能源循環利用等環境保護措施,保護景區生態環境,并設置消防、急救、監控等安全設施,保護游客安全。五是文化資源與活動設計。景區蘊含豐富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傳統手工藝等文化資源,要科學整合利用文化資源,開展藝術表演、文化展示、旅游體驗等旅游活動,讓游客體驗到當地文化的魅力[2]。

二、環境審計在旅游景區設計中的應用

(一)評估環境設施與環境影響

建筑和設施設計是旅游景區設計的重要內容,利用環境審計,能夠評估景區內的建筑和設施對環境的影響。環境影響評估是指通過環境審計對旅游景區設計的環境影響進行評估和分析,確定潛在風險和問題,為后續管理和決策提供依據。對于環境影響評估,審計人員會從自然、生物、社會、城市、工業、農業等環境要素進行系統化評估,尤其會評估以下三個重點。一是評估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審計人員主要考察該地區的大氣、水體、土壤、氣候、地理地貌等自然要素,分析景區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二是評估對生物環境的影響。生物環境是地球上各種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的環境條件,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等各種生物種類以及它們的生態系統和生態位。評估對生物環境的影響就是指評估景區設計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并提出保護和恢復生物多樣性的建議。三是評估對社會環境的影響。社會環境是人類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社會制度、社會文化等因素所構成的環境。對其進行環境審計,主要是評估景區設計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文化傳承和社會融合的影響。

(二)評估資源與能源利用效率

通過環境審計,對景區的能源消耗和資源利用情況進行全面評估,能夠促進資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首先,評估資源利用效率。評估景區的水、土地、森林等資源利用效率,旨在合理規劃和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系統的完整性。比如,通過評估水資源的利用情況,引入節水設備,加強水資源的管理與保護,促進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其次,評估能源消耗情況。能源是景區運行的重要支撐,利用環境審計能夠評估景區在電力、燃料等方面的消耗情況,從而提出能源高效利用的建議。比如,選擇節能設備和技術,推廣使用節能燈具,優化照明系統,以此減少電力消耗。最后,評估廢物處理結果。旅游業發展導致景區產生大量廢物。通過環境審計評估景區在垃圾、廢水、廢氣等廢物處理方面的能力,能夠及時發現廢物處理問題,提出相應解決方案[3]。

(三)評估景觀設計和環境保護

環境審計作為一種評估和監測工具,對旅游景區的環境保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評估和監測,能夠發現和解決環境問題,確保旅游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最小化。首先,評估景區生態環境。旅游景區通常有山川、湖泊、森林等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它們是旅游景區的核心資源,也是景區設計的基礎,環境審計通過采集環境數據,能夠調查動植物種群、水質和空氣質量等信息,了解旅游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程度,評估景區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其次,制訂環境保護計劃。景區根據環境審計結果,制訂包括自然景觀、歷史遺跡和傳統文化等在內的環境保護方案,保護和修復生態系統,減少自然資源消耗。最后,開展環境保護和恢復行動。通過定期開展環境審計,及時發現旅游活動問題,開展生態修復項目,保護生態系統或瀕危物種,為游客提供一個清新健康的旅游環境。

三、環境審計對旅游景區設計的影響

(一)優化旅游景區空間布局

旅游景區是人們休閑度假、觀光旅游的理想場所,而優化景區的空間布局是實現旅游景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通過環境審計,對旅游景區布局進行評估,能夠優化景區的空間布置,使景區空間布局更加合理。合理的空間布局具有廣泛的功效。一方面,減少交通擁堵。在旅游景區內部,道路的規劃和設計至關重要。合理規劃道路寬度、設置交通指示牌和標線,能夠有效引導游客的行車路徑,減少交通堵塞問題。合理設置停車場和公共交通站點,能方便游客停車和乘坐交通工具,提升游客的出行體驗感。另一方面,實現景區可持續性發展。合理規劃景區的開發和保護區域,保護自然環境和文化遺產,有利于景區可持續發展。例如,某鄉村旅游景區聘請專業景觀設計師進行景區規劃與設計,合理布置景點,綠化植被,清潔水體,打造出美麗宜人的景觀;合理設計旅游路線和設施,設置生態步道、休息亭、觀景平臺、游客中心等休閑設施,讓游客近距離接觸自然風光,使游客在休閑的同時更好地欣賞景區美景,從而獲得了越來越好的發展[4]。

(二)提高旅游景區服務品質

為提高旅游景區的環境質量,提高游客體驗和品質,有必要進行環境審計,評估旅游景區的環境質量和服務水平。一方面,審計旅游景區環境質量。對旅游景區的空氣質量、水質狀況、噪聲污染、土壤水質等環境要素進行全面評估,以提高景區環境質量,提升游客對景區的滿意度。另一方面,審計旅游景區服務水平。旅游景區的服務水平直接影響游客的旅游體驗,評估景區的交通、飲食住宿、導游等狀況,能夠提高景區知名度和美譽度,提高游客忠誠度,增強景區競爭力。例如,某山區旅游景區的地理環境復雜,旅游設施落后,通過環境審計發現服務品質方面也存在一定問題,而景區通過采取環境保護、垃圾處理、公共設施維護等措施,成功提升了服務品質,改善了環境問題,提升了游客的滿意度和體驗感,也為景區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促進旅游景區文化傳承

旅游景區擁有豐富的歷史建筑、傳統村落、文化遺址和藝術遺產。這些遺產是人類文明的瑰寶,具有獨特的歷史、藝術和文化傳承價值。通過環境審計,能夠發現景區文化傳承的薄弱環節,加大景區的文化傳承力度,保護和恢復文化遺產的原始特色。首先,加強遺產保護。了解景區所屬地區的歷史、傳統和文化背景,掌握當地的傳統藝術、手工藝品、民俗活動等文化資源,評估景區的歷史建筑、文物和遺址等遺產狀況,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例如,在修復文物時,采用綜合性設計方法,既注重文物的歷史和藝術價值,也顧及可持續發展需要,如運用傳統的“五色”色彩學理論,基于文物的原有結構和色彩,對其不同部位施以赤、青、黑、白、黃等不同色彩,既符合東方藝術的美學特征,又能達到修復、美化和保護的目的。其次,加強教育宣傳。通過景區文化教育和宣傳活動,增加游客對景區文化的了解。例如,舉辦有關文化遺產傳承的展覽、講座、研討會、培訓班等文化活動,向游客傳遞景區的文化價值和保護理念。最后,加強合作交流。景區文化傳承是一項復雜細致的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各地區旅游局、民間組織、景區管理者、文化機構、專家學者、游客等都應該積極參與,共同推動景區文化傳承。

四、加強環境審計對旅游景區設計影響的策略

(一)建立專門的環境審計機構,健全環境審計制度和法規體系

首先,建立專門的環境審計機構,負責組織和實施環境審計工作,科學規劃責任分工和工作流程,確保審計的專業性和科學性。其次,建立健全環境審計制度,明確審計目標、程序和周期等內容,確保審計工作的規范性和連續性。再次,出臺針對景區設計的環境審計法律法規,明確環境審計的目的和范圍,為環境審計提供法律依據和指導,增強環境審計的權威性和可操作性。同時,制定和完善環境審計標準和指南,明確環境審計的要求和方法,提高環境審計結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最后,健全環境審計的監督機制,確保環境審計結果的法律效力,明確環境審計的法律責任和處罰措施,加大環境審計的執行力度,提高環境審計工作的規范性和有效性,促進環境審計和旅游景區設計協同發展。

(二)健全環境審計的監測和評估機制

在旅游景區設計進程中,建立環境審計的監測和評估機制,能夠有效幫助旅游景區對環境績效進行評估追蹤,維護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首先,完善景區的環境監測網絡,制定明確的環境審計監測指標,包括環境績效指標、合規性指標、風險指標等,量化和評估景區的環境狀況與管理水平。其次,建立規范的數據收集和報告機制,安裝環境監測設備,進行景區環境實時監測,收集空氣、水質、噪聲、土壤等數據,明確數據收集的頻率、來源和責任人,確保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再次,定期對環境審計的執行情況進行評估,包括審計工作的質量、效率和覆蓋范圍等,確保審計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同時,建立審計結果反饋機制,定期發布環境審計監測報告,將審計結果及時反饋給組織的管理層和相關部門,促使其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并跟蹤改進的執行情況。最后,根據監測和評估結果,持續改進環境審計機制,提高環境審計的效果和影響力,推動景區高效開展環境保護,實現景區的可持續發展[5]。

(三)健全環境審計的執行和管理策略

環境審計貫穿旅游景區設計全過程,要想充分發揮環境審計的作用,需要健全環境審計的執行和管理策略。通過有效的環境審計執行和管理策略,能確保景區環境審計的準確性、全面性和有效性,為景區的環境管理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首先,制訂詳細的旅游景區環境審計計劃,內容包括針對景區的審計任務、工作流程、資源分配和時間安排等,以確保審計工作有序進行和及時完成。其次,健全文件審查策略,審查和評估旅游景區的環境管理文件,包括環境政策、目標、程序、記錄等文件,以確定其符合環境保護法規和標準要求。再次,健全現場檢查策略,對旅游景區的實際運營場所進行現場檢查,包括環境設施、工藝流程、廢物處理、污染防控等方面,評估環境管理實踐的有效性和合規性。最后,健全風險評估策略,對景區的環境風險進行評估,包括環境影響評價、生態風險評估、污染風險評估等,以明確景區的環境風險程度和應對措施。

五、結語

環境審計對旅游景區設計具有積極的影響。環境審計通過對旅游景區的環境狀況進行評估和監測,能發現和解決環境問題,從而保護和傳承景區文化遺產,提升旅游景區的競爭力。然而,環境審計只是一個工具和手段,真正要使旅游景區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政府部門的積極支持和景區旅游從業者的良好經營。但環境審計也不能被忽視,旅游景區設計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環境審計的作用,從而實現景區自身和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景區評估旅游
云南發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區擬確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摘牌』
“摘牌”
某景區留念
旅游
評估依據
立法后評估:且行且盡善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最終評估
EMA完成對尼美舒利的評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