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頭翁散加減方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效果及安全性試驗

2023-09-07 02:47尹正軍
養豬 2023年2期
關鍵詞:白頭翁胃腸炎豬群

尹正軍

(江蘇省丹陽市皇塘鎮動物防疫站,江蘇 丹陽 212327)

豬傳染性胃腸炎是由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引起的一種RNA 型病毒性急性胃腸道傳染病。該病作為豬群中特有的一種疾病,其不僅能夠導致豬群出現發熱、腹瀉、嘔吐等臨床癥狀,該病還可發生于各種年齡的豬[1,2]。有研究表明,豬傳染性胃腸炎對仔豬的影響最為嚴重,10 日齡以內的仔豬死亡率最高可達100%,5周齡以上的豬感染后的死亡率較低,成年豬感染后幾乎沒有死亡,但會嚴重影響豬的生長性能,降低養殖戶的經濟效益[3,4]。當前針對豬傳染性胃腸炎的防治主要使用氟苯尼考和硫酸慶大霉素等抗生素對其治療,但隨著抗生素的長時間使用和大量使用,甚至是濫用,不僅造成大量的耐藥病原微生物的產生,不利于豬傳染性胃腸炎的根治,而且還會增加豬群出現“致癌、致畸和致突變” 三致情況的出現,對養豬場的未來發展造成嚴重威脅[5]。因此,尋找發現一種具有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良好治療效果,且無耐藥性、安全可靠和來源廣泛等優勢的替代品迫在眉睫。中藥在我國歷史悠久,在獸醫的臨床上也被廣泛地應用,其不僅具有價格低廉、來源廣泛、耐藥性較低、安全性較高等特點,還有抗菌、抗病毒和提高畜禽機體免疫力等藥理作用[6]。因此,本試驗選取了由白頭翁、黃柏、黃連、秦皮和焦山楂5 味中藥組成的白頭翁散加減方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其對患有豬傳染性胃腸的斷奶仔豬進行治療效果和安全性進行研究,并使用氟苯尼考和硫酸慶大霉素作為對照,期望能夠為白頭翁散加減方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藥物

白頭翁、黃柏、黃連、秦皮和焦山楂均購自江蘇省丹陽市呂城鎮中和堂藥店; 氟苯尼考注射液(獸用) 購自河南普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獸用) 購自湖南綠亨世源動物藥業有限公司。

1.2 試驗動物

試驗選擇江蘇省丹陽市丹北鎮某養豬場的40 頭患有傳染性胃腸炎的斷奶仔豬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斷奶后1 周齡仔豬18 頭,斷奶后2周齡仔豬22 頭,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40 頭患有傳染性胃腸炎的斷奶仔豬均分分成兩組,分為西藥組和中藥組,每組9 頭斷奶后1 周齡仔豬和11 頭斷奶后2 周齡仔豬。選擇的試驗動物均伴有嘔吐、腹瀉等臨床癥狀,并經過臨床檢查和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RT-PCR 法) 進行確診。此外,西藥組和中藥組的斷奶仔豬在基本組成上無顯著差異(P<0.05),故可進行研究比對。

1.3 試驗方法

參照2016 年12 月30 日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的 ?仔豬飼養管理技術規程?(DB50/T743—2016),對患有豬傳染性胃腸炎的斷奶仔豬進行隔離飼養,并對豬舍進行清掃和消殺,并對此試驗區域實行全進全出的管理方法等管控。西藥組的20 頭患病豬給予氟苯尼考+硫酸慶大霉素,給藥方式為肌肉注射,給藥劑量為氟苯尼考注射劑量為20 mg/kg,硫酸慶大霉素注射劑量為2 mg/kg,給藥次數為每日2 次,給藥時間為5 d; 中藥組的20 頭患病豬給予白頭翁散加減方治療,組方包括白頭翁30 g、黃柏25 g、黃連10 g、秦皮25 g、焦山楂10 g; 取組方中的白頭翁等中藥用500 mL水浸泡60 min 后進行煎煮,煎煮60 min 后,用紗布過濾,再向藥渣中加入500 mL 水進行煎煮,煎煮60 min 后,紗布過濾,去渣,合并兩次煎煮液,并使用文火合并濃縮兩次煎液至300 mL,藥液置于室溫中冷卻至30 ℃左右給患病豬灌服,每天一劑,連續給藥5 d。

1.4 治療效果判定標準

1.4.1 治療效果 參照劉強等[7]的方法與2015 年5 月21 日農業部發布的?豬傳染性胃腸炎診斷技術? (NY/T548—2015) 標準中患病豬臨床癥狀的變化情況,如采食、糞便等,判定患病豬的被治療效果。治療效果分為3級,治愈、無效和見效。其中,治愈是指經過藥物治療后,患病豬的飲食、糞便等臨床癥狀已經徹底消失,并在停藥后的第2 周均未見復發; 無效是指經過藥物治療后,患病豬的飲食、糞便等臨床癥狀均未消失甚至出現加重的情況; 有效是指經過藥物治療后,患病豬的飲食、糞便等臨床癥狀已出現減輕甚至部分臨床癥狀恢復正常,并在停藥后的第2 周均未見復發??傆行实墓饺缦?

總有效率= (治愈率+見效率) /20 ×100%

1.4.2 治療安全性 參照劉強等[7]的方法,對用藥治療后患病豬出現的用藥過敏、藥物中毒和真菌感染的發生率等與治療有關的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記錄。治療有關不良反應情況發生率的公式如下:

不良反應情況發生率= (治療有關的不良反應患病豬頭數) /20 ×100%

1.5 數據統計

試驗數據均使用EXCEL2019 軟件進行統計計算。

2 結果與分析

2.1 白頭翁散加減方對患病豬的治療效果

白頭翁散加減方對患病豬的治療效果結果見表1。由表1 可知,中藥組的患病豬結束治療后的治愈頭數明顯多于西藥組的患病豬結束治療后的治愈頭數; 西藥組的患病豬結束治療后的見效頭數明顯多于中藥組的患病豬結束治療后的見效頭數。中藥組患病豬結束治療后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西藥組患病豬結束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總治療率分別為 95.00% 和85.00%。

表1 白頭翁散加減方對患病豬的治療效果

2.2 白頭翁散加減方對患病豬的治療安全性

白頭翁散加減方對患病豬的治療安全性的結果見表2。由表2 可知,西藥組的患病豬經過治療后有3 頭出現用藥過敏的情況,有1 頭出現真菌感染的情況; 中藥組的患病豬經過治療后有1 頭出現藥物中毒的情況。西藥組患病豬發生與治療有關不良反應情況的發生率明顯高于西藥組患病豬發生與治療有關不良反應情況的發生率,不良反應情況發生率分別為20.00%和5.00%。

表2 白頭翁散加減方對患病豬的治療安全性

3 討論

3.1 豬傳染性胃腸炎的臨床癥狀及診斷

豬傳染性胃腸炎的臨床診斷方法主要是根據患病豬的臨床癥狀、流行特點和病理變化等進行判定,如患病豬的臨床癥狀主要有腹瀉、嘔吐等[8]。實驗室診斷主要包括ELISA、熒光抗體實驗、組織培養分離實驗和RT -PCR 法,其中臨床上主要使用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RT -PCR 法) 對采集的豬糞便進行檢測。此外,由于豬傳染性胃腸炎的臨床癥狀仔豬紅痢、黃痢和白痢相接近,故養殖戶和臨床獸醫應注意豬傳染性胃腸炎與其他幾種疾病的區分[9]。

豬傳染性胃腸炎在斷奶仔豬高發,在本試驗中,所選的江蘇省丹陽市丹北鎮某養豬場的40 頭患有傳染性胃腸炎的斷奶仔豬,患病豬主要表現嘔吐、腹瀉。其中斷奶仔豬的嘔吐物中,可見未消化的白色的凝乳塊或淡黃色的內容物; 斷奶仔豬的腹瀉貫穿著整個病程,在發病早期的患病豬主要排灰白色或褐色的黏稠狀稀便,并伴有濃烈的腥臭味道; 隨著病程的發展,發病中晚期的患病豬的排便也從灰白色或褐色的黏稠狀稀便變為水樣稀便,并伴有黏液狀液體從肛門流出。綜上所述,豬傳染性胃腸炎對豬群的健康具有嚴重危害,給養殖業帶來巨大損失。研究一種有效,且具有安全性的治療方案是迫在眉睫的。本試驗以白頭翁、黃柏、黃連、秦皮和焦山楂5 味中藥組成的白頭翁散加減方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其對患有豬傳染性胃腸的斷奶仔豬進行治療效果和安全性進行研究。本試驗不僅有效的避免了抗生素治療中耐藥性,藥物殘留等安全方面的問題,而且也對為豬傳染性胃腸炎的臨床治療找到了新的方向。

3.2 豬傳染性胃腸炎癥的預防

在養殖過程中,對豬傳染性胃腸炎的防治最有效的方法是預防。應用科學、合理的預防方案,可以有效防止疾病的發生。對豬傳染性胃腸炎有效的預防措施如下。

3.2.1 堅持自繁自養,杜絕外面引種 養殖場應該堅持自繁自養,進而從根本上防止豬傳染性胃腸炎的傳入; 養殖場應杜絕引種,如堅持在場外進行引種,則應對引進的豬群進行疫病檢測,并對檢測合格的豬群進行統一的隔離和疫病監測,通過隔離要求的方可進行合群。

3.2.2 加強飼養管理 養殖場應定期對豬場的場區和豬舍內的環境進行清掃,對豬場內的環境、豬舍內環境和豬的飼養用品用具進行消毒處理; 養殖場應做好豬舍的通風和取暖工作,尤其是在春冬兩季溫差變化較大時; 養殖場還應加強豬群的營養需求,尤其是日糧中的營養成分的配比,應盡量根據豬群的年齡、體重和膘情等情況進行飼料成分添加; 養殖場應充分利用中獸藥的優勢,提升豬群的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如向豬群的日糧中添加黃芪多糖、板藍根和人參皂苷等中藥提取物。

3.2.3 制定免疫方案,做好疫苗接種 豬傳染性胃腸炎的預防工作應以疫苗接種為主,疫苗可選用豬傳染性胃腸炎和豬流行性腹瀉二聯滅活疫苗,給藥位置為尾根與肛門中間凹陷的小窩部位的后海穴位,注射劑量為體重25 kg以下仔豬1 mL,25 ~50 kg 育成豬2 mL,50 kg以上成豬每頭4 mL。

3.3 豬傳染性胃腸炎的治療

豬傳染性胃腸炎的治療,中獸醫上主要采用辨證治療,主要以清除體內熱毒邪氣,清熱涼血,消除痢疾等原則。采用中藥復方的加減方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癥的效果會明顯高于西藥的單獨使用產生治療效果[7]。劉強等[7]研究發現,使用烏梅散加減方對豬傳染性胃腸炎進行治療,且發現治療效果強于氟苯尼考和硫酸慶大霉素,方中主要使用黃連、黃芩、訶子、熟艾、板藍根、六神曲、土茯苓、甘草和烏梅,其方中的烏梅用于澀腸止瀉和生津止渴;訶子能夠澀斂大腸; 黃連、土茯苓和板藍根用于清熱解毒和燥濕止瀉; 熟艾用于散寒止痛;甘草用于調和。本試驗使用了白頭翁散加減方對患有豬傳染性胃腸炎的仔豬進行治療,且治療效果和安全性明顯強于氟苯尼考和硫酸慶大霉素。本試驗中的白頭翁散加減方主要采用白頭翁、黃柏、黃連、秦皮和焦山楂,其中白頭翁散加減方中白頭翁苦寒,清熱解毒,涼血治痢,為主藥; 黃連、黃柏、秦皮瀉火解毒,燥濕止痢,均為輔佐藥; 焦山楂消食化滯止瀉。結果表明,中藥組的治愈率高于西藥組,西藥組患病豬發生與治療有關不良反應情況的發生率明顯高于中藥組患病豬發生與治療有關不良反應情況的發生率,不良反應情況發生率分別為20.00%和5.00%; 表明白頭翁散加減方對豬傳染性胃腸炎的治療具有良好的效果,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概率,更能保證患病豬的安全性。

4 結論

白頭翁散加減方對豬傳染性胃腸炎的治療效果明確,安全性較好。

猜你喜歡
白頭翁胃腸炎豬群
中西醫結合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
豬傳染性胃腸炎的治療
白頭翁
豬群咳嗽多發季 養豬人如何應對
豬傳染性胃腸炎的防治
豬群發生傳染病時的控制措施
豬傳染性胃腸炎的防治
想改名的白頭翁
豬群亞健康
白頭翁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