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的價值、內容與方法

2023-09-19 07:53孫菲菲郭華林
文教資料 2023年9期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教學

孫菲菲 郭華林

摘 要:黨的二十大精神是國家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和順利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行動綱領,不僅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而且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指導,對國家發展人才力量儲備、“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建設以及大學生個體全面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而言,可以從導論、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以及科學社會主義四大部分融入教學實踐,不僅能夠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的動態融入,也將在開展理論教學、加強實踐教學、創新教學載體的方式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關鍵詞:黨的二十大精神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 課程教學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系統總結過去五年工作成就及新時代十年所經歷的偉大變革基礎上,精準分析我國當前面臨的社會主要矛盾,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變的定位下,進一步規劃國家發展未來的目標導向和戰略部署,是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順利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行動綱領,也是高校培育大學生塑造理想品格的重要指導。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的主要渠道。如何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通過什么途徑融入是每一個思政工作者值得深思的問題?;诖?,本文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簡稱“原理”課)為例,著重從價值意蘊、核心內容以及方法路徑三個層面探討如何在“原理”課教學中融入黨的二十大精神。

一、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原理”課教學的價值意蘊

黨的二十大精神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創新發展,二者在本質上具有內在統一性,是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現實表達,這就使得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原理”課相互融合具備了科學的理論依據。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原理”課教學的價值意蘊具體體現在黨和國家未來發展事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建設以及大學生個體全面發展等三個方面。

(一)政治價值:為黨和國家發展事業儲備人才力量

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局勢不斷發生深刻變化,使得我國發展迎來重要戰略機遇期。但與此同時,意識形態斗爭加劇、能源危機、單邊主義與強權政治等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給我國發展提出嚴峻挑戰。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

興”[1]。實現這一任務離不開青年大學生的參與。大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得以持續發展的強大后備軍。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原理”課,有助于大學生深入理解無產階級政黨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精髓要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自覺抵制西方“普世價值”和歷史虛無主義等各種錯誤思潮的不良侵蝕,增強“四個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堅定不移擁護黨的領導,自覺肩負起振興中華、復興民族、幸福人民的重任,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

(二)學科價值:豐富“原理”課教學內容,增強課程實效性

黨的二十大報告開篇總結過去五年工作和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知古論今,進一步分析當前我國發展所處階段與面臨的社會主要矛盾,在全面把握現實的客觀存在基礎上,科學規劃國家未來的發展戰略。其理論依據來源于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和歷史唯物主義中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由此可見,黨的二十大精神實質上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理論產物。教師在“原理”課第一章“辯證唯物論”或第三章“歷史唯物主義”教學時,適時融入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實事求是的相關內容,既能夠拓展“原理”課的教學空間,也極大豐富了“原理”課的教學內容。當代大學生群體思維活躍、追新求異,獲知新事物的能力相對較強,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必須常學常新。相較于抽象晦澀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來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更為直觀、更易理解,能在最大程度上更新“原理”課的教學內容,增強課程的實效性,進而幫助大學生掌握黨的最新理論成果。

(三)實踐價值:推動大學生個人全面發展

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共產主義社會的一大典型特征,實現這一目標,離不開黨的二十大報告所宣揚的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需要我們發揚斗爭精神,腳踏實地做好當下。黨的二十大精神源于實踐,最終要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原理”課教學,能夠幫助大學生全面理解實踐與認識之間的辯證關系。不僅如此,馬克思指出:“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保?]用黨的二十大精神這一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大學生頭腦,適時恰當地在“原理”課教學中融入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相關思政元素,有助于推動大學生全面發展,早日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例如,緊抓“奮斗精神”這一主題引導大學生擺脫“玻璃心”,練就愈挫愈勇、積極樂觀的良好心態,做腳踏實地的奮斗者;利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一主題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大學生站在民族復興的戰略高度設計個人理想,拒絕“躺平”心態,做精神昂揚、砥礪前行的追夢者;將黨的二十大堅持人民至上與馬克思主義堅持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觀點相融合,引導大學生早日承擔起時代賦予青年人的責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成蓄勢發力。

二、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原理”課教學的核心內容

縱觀黨的二十大報告全文,無一不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之光芒?!傲鶄€必須堅持”、“兩個結合”、過去五年工作總結、當前發展階段及今后的使命任務、社會主要矛盾、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民立場、中國式現代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及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等一系列論述都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也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現實可能。

(一)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導論章節教學

“六個必須堅持”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立場、觀點、方法相融合,講清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概念?!皥猿竹R克思主義,最重要的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保?]“原理”課要教授學生以“漁”,首先就要在課程導論部分講清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并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4]具體來講,“原理”課導論“什么是馬克思主義”部分可以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六個必須堅持”進行教學設計,即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其中,馬克思主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致力于解放無產階級及全人類的基本立場與堅持人民至上有異曲同工之意;而堅持自信自立、守正創新、問題導向、系統觀念以及胸懷天下更是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在21世紀中國化本土化的表現。通過結合“六個必須堅持”闡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生更加清楚馬克思主義離我們生活并不遙遠,也并非書齋里的學問,而是供我們分析時代問題的有力工具。

“兩個結合”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特征和當代價值相融合,反駁“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爸袊伯a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保?]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之所以能在中國屹立不倒,一方面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本身是經實踐證明的科學理論體系;另一方面則離不開中國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與本土化。在“原理”課“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特征、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等部分教學中,融入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兩個結合”,即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向學生全面解釋馬克思主義是開放的、與時俱進的理論體系,具有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和發展性等特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功實踐論證了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指導價值,反駁了“馬克思主義過時論”[6],使學生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為何行、何以行,進而達到堅定理論自信的目的。

(二)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馬克思主義哲學章節教學

馬克思和恩格斯撥開哲學迷霧,科學揭示了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并以世界的物質本原為起點探求客觀事物之間的辯證運動。中國共產黨堅持物質第一性,在此基礎上,理論聯系實際,創造性提出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并將其運用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成功扭轉近代中國貧困落后的面貌,帶領億萬人民擺脫侵略與壓迫,走向解放,步入小康。黨的二十大報告時刻體現著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具體表現為回顧總結過去、審視當前與研判未來。[7]將這一系列相關內容融入“原理”課第一章第一節“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和“世界的物質統一性”中,作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物質的論據。

辯證唯物主義超越了籠罩在唯心主義外殼下的黑格爾哲學,揭示出客觀事物的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留給我們寶貴的哲學方法——唯物辯證法,其實質和核心是對立統一規律,也就是矛盾學說。正確認識并運用矛盾是我們于大千世界從事實踐活動的關鍵。黨的二十大報告站在哲學高度再次明確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并提出一系列舉措用于實現平衡發展和充分發展?!霸怼闭n第一章第二節“對立統一規律”教學時融入黨的二十大精神,就要利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道路解釋矛盾的基本屬性,講清楚矛盾在中國存在的普遍性,講透矛盾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即黨和國家如何在與矛盾的持續斗爭中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在“聯系和發展的基本環節”處融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講清楚事物發展是內因與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向學生闡釋中國走向現代化既要協調內部沖突,又要恰當處理外部關系的根源正是兼顧事物發展的內在原因與外在動力,不顧此失彼的表現。

“黨的經驗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從書本上抄來的,而是我們黨在歷經艱辛、飽經風雨的長期摸索中積累下來的,飽含著成敗和得失,凝結著鮮血和汗水,充滿著智慧和勇毅?!保?]任何一種理論的產生都離不開特定的實踐土壤,馬克思主義理論如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亦然。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關內容融入“原理”課第二章“實踐與認識及其發展規律”教學設計,講清楚這一理論成果形成的實踐基礎,即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各方面成就,再為學生全面介紹這一理論產生、發展和成熟的來龍去脈,以此闡釋認識的形成需要經歷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復雜過程,也讓學生更為直觀地感受什么叫理論來源于實踐,最終服務于實踐。

人民立場與群眾史觀相結合,解釋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歷史唯物主義從人類社會的角度揭示了歷史不斷向前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人民群眾在此過程中的主體力量,成為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必備武器。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原理”課,利用人民至上相關表述,輔助第三章第三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基本原理教學,闡釋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講清楚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根基在人民,將人民視作江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改善民生,縮小收入差距等一系列

舉措。

(三)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章節教學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揭露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剝削實質,進一步得出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的論斷。在“原理”課第四章“資本主義的本質及規律”教學中融入黨的二十大精神,就要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具體來講,教師在講述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與經濟危機時,闡釋當前資本主義國家表現出的一些不可調和的社會沖突的根源是內在的固有矛盾,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即在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下,追求高質量發展,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縮小貧富差距,推動共同富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打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人類命運共同體與資本主義發展趨勢相融合,駁斥資本主義國家“逆全球化”思潮,進一步論證經濟全球化是眾望所歸的必然趨勢。在“原理”課第五章“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發展趨勢”融入人類命運共同體,闡釋社會化大生產下,資本主義“逆全球化”并不能改變經濟全球化的大方向。反觀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共同體理論、全球化理論為依據,在世界發展進入新一輪變革的關鍵時期,創造性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順應經濟全球化浪潮、符合人類歷史發展大勢的明智決策。

(四)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科學社會主義章節教學

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與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相融合,講清楚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核心引領地位及持續推進黨的建設的重要性。教師在進行“原理”課第六章“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教學時,可融入黨的二十大報告有關全面從嚴治黨、黨的自我革命等新時代黨建理論,講清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根源,進一步闡釋黨始終決策正確的前提是要持續進行自我革命、自我建設,以此強化自身政治領導能力,鞏固其核心引領地位。

三、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原理”課教學的方法路徑

(一)以課堂教學為主開展理論融入

“對于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學校生活的最基本構成部分,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當前及今后的多方面發展和成長?!保?]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原理”課,要高度重視課堂教學,以其為核心,開展理論融入。

首先,“原理”課教師是課堂教學第一負責人,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本人要先接受教育。一方面,“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10],鉆研馬恩經典著作,不斷夯實自身知識儲備及理論功底。另一方面,研讀黨的二十大報告原文,深入挖掘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原理”課相互融合的要點、難點,并將其轉化為“原理”課教學資源。具體來講,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2023年版)教材為主,把黨的二十大相關論述作為教學輔助案例,做好每一章節的教學設計。如導論部分融入“六個必須堅持”“兩個結合”,講好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及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其次,及時更新教學話語表達方式,增強課程實效性、趣味性與親和力。如過去常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說法,如今加入時代化,教師在授課時就要及時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更新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讓學生第一時間獲取黨的最新論述。除此之外,學生之所以認為“原理”課晦澀難懂,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專業術語較多。為引起學生對“原理”課的學習興趣,教師就要摒棄干巴巴的語言,學會用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語言將抽象理論轉述出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使用了許多日?;谜Z,如“不信邪、不怕鬼”,“原理”課教師可以簡化教學語言表達方式,不斷增強課程趣味性和親和力。

(二)聯系社會實際,加強實踐融入

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批判,傳統“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11]。我們不能把馬克思主義視作書齋里的學問,而是要學習理論,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再學以致用,指導實踐。因此,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原理”課不能僅局限在課堂上講,而要聯系社會實際,深入開展實踐教學。具體來說,在課堂實踐過程中,“原理”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黨的二十大相關影像資料,督促學生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原文,并在其中找出與“原理”課相互結合的理論要點,撰寫心得體會,或開展黨的二十大主題演講、辯論等,在課堂上展示學習成果,通過教師點評打分以及學生之間互評打分相結合的方式選出優秀作品,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相關比賽,進而激發學生學習“原理”課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興趣和積極性。除此之外,為保證實踐融入效果,提高學生課外實踐質量,“原理”課教師可以調整課程考核方式,更加注重過程性考核,拉高實踐考核所占比重,以此引起學生對課程實踐部分的高度重視。

(三)創新教學載體,豐富融入方式

在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原理”課教學過程中,高校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教學載體,推進教育數字化,為實現二者有機融合營造良好氛圍。

首先,高校順應普遍開展網絡教學探索的潮流,加快各種網絡虛擬教學平臺建設,有序開展線上教學。近幾年,學習強國、學習通、慕課等一系列網絡教育學習平臺接連問世,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學習需求,也給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原理”課教學,就要學會借助各種網絡平臺的優勢,在以課堂教學為核心的基礎上,打造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讓學習通、學習強國等程序成為高校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有力工具。其次,利用學校官方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等網絡平臺進行宣傳引導,實現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霸怼闭n教師可以將課程與黨的二十大精神相互融合的內容進行加工整理,然后通過這些網絡平臺推送給學生。學生在自主瀏覽的過程中,獲取相關信息,并通過自身領悟與思考,在理解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同時,將所學知識消化吸收。此外,在利用數字媒體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原理”課教學的同時,“原理”課教師要注重結合校園宣傳欄、班級宣傳欄、學校期刊、廣播等傳統媒體,雙管齊下,最大程度地實現育人功效。

四、結語

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原理”課,在黨和國家未來發展、“原理”課課程建設和大學生個體發展三方面都具有重要價值。高校思政課教師應持續深入地挖掘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原理”課相互契合的理論要點,在此基礎上,開展理論教學、加強實踐教學、創新教學載體,不斷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原理”課的動態融入。

參考文獻:

[1] [5]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16

[2] [1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136.

[3] 習近平.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5-19.

[4] 劉建軍.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教材的幾點思考[J].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2022(4):6-7.

[6] 盧黎歌,胡春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的價值、要點與方法[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2(11):64-71.

[7] 鐘慧容.黨的二十大報告蘊含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J].寧夏社會科學,2022(6):20-26.

[8] 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J].求是,2021(7):6-13.

[9] 葉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10] 習近平.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 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N].人民日報,2019-03-02.

基金項目:廣東白云學院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新時代大學生正確歷史觀培育研究——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為例”(BYJY202221),廣東省民辦高校思政專項課題“‘大思政視野下民辦高校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現狀與路徑研究” (2022MBSZ2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教學
小學數學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念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