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錦暉兒童歌舞劇研究

2023-09-20 03:50盧莉
藝術評鑒 2023年15期
關鍵詞:黎錦暉寓教于樂全面發展

【摘? ?要】黎錦暉被譽為“中國兒童歌舞音樂創作的第一人”,他創作了大量的兒童歌曲和歌舞劇,他在“教育救國”“美育救國”思潮中,以兒童歌舞音樂為載體,改革音樂教育和推廣國語,著力發揮“國民教育”和“美育”作用,在兒童教育中產生了積極影響。作品自問世以來,家喻戶曉風行全國,其傳播和影響范圍遍及海內外。本文主要以黎錦暉兒童歌舞劇為著眼點,通過“學科融合”的全面發展、“愛與美”的美學思想,“寓教于樂”的教育方式,闡發黎錦暉培養國民“真、善、美”的教育宗旨。

【關鍵詞】黎錦暉? 兒童歌舞劇? 全面發展? 愛與美? 寓教于樂

黎錦暉是“五四時期”實踐美育主張的先覺人士之一,開創了中國兒童歌舞劇之先河。他主張“宣傳樂藝、輔助新運”“平民音樂”“學國語最好從唱歌入手”“文學與音樂同步發展”,推崇“美的教育、愛的教育”,這也是黎錦暉創作兒童音樂的主要思想。1922—1927年,黎錦暉先后創作了“24首兒童歌舞表演樂曲和11部兒童歌舞劇”。作品以“知”“美”“情”為線索,將音樂、舞蹈、詩歌巧妙地通過游戲方式進行表演,又進一步在作品中融入故事劇情,將“歌、舞、劇”進行融合,且由兒童自己進行表演,形成兒童歌舞劇。這種載歌載舞的藝術形式,短小精悍、情節簡單、充滿童趣、旋律優美動聽、舞姿生動活潑,符合少年兒童天真爛漫、活潑好動的審美情趣,培養了兒童的情感想象力、創造力和審美意識,贏得了大家的喜愛。與此同時,作品出版后迅速風行全國,在校園音樂中產生了廣泛影響,時至今日一些作品旋律仍然被廣為傳唱。值得思考的是,在當時信息和傳媒較為滯后的情況下,他的作品為何能被國民接受且廣泛傳播?

一、“學科融合”的全面發展觀

民國初年,黎錦暉開始樂歌教學時,就主張把學校歌曲劃分年級,并倡導“修身、愛國、益智、暢懷四類配教材”。修身、愛國具有思想性,即品德教育;益智即智力培養;暢懷具有娛樂性,充滿童真童趣。這為黎錦暉音樂創作的題材選取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礎,他將道德、智能、體能和審美融匯于兒童歌舞劇中,是“德智體美勞”融合教育的典范,充分體現出美的教育和愛的教育。

(一)民族性與文學性

民族性和文學性是相互關聯的,民族性是文學性的基礎,文學性是民族性的表現?!芭f曲填詞”成功保留了傳統音樂的韻味,同時也注入新的音樂元素,這種融合文學性的音樂形式不僅增強了兒童歌舞劇的音樂表現力,也為后來的兒童音樂創作提供了重要啟示。這種方式不僅有民族性,還有文學性,其獨特性深深吸引著觀眾,不僅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使人們對自己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而且提升了作品的審美價值和文化內涵,成為音樂文化交流和傳承的重要載體。

黎錦暉將外地民歌、小調化繁為簡,根據不同的情感、意境和主題等自由發揮和創作,將主題加工升華改編成新的兒童歌曲。歌曲重新填詞,用創造性的表達方式,更好地傳達思想和情感。黎錦暉常常運用傳統的中國詩詞,以及運用文學手法,將歌曲的歌詞寫得生動有趣,易于理解,表現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時更具文學價值?!堵槿概c小孩》就運用了中國地方民歌的旋律進行“舊曲填詞”創作,從而形成了一首新的作品。該作品充滿童趣,通過描繪麻雀和小孩子的形象,表現了天真無邪、純真可愛的情感。在《麻雀與小孩》中,第一場《飛飛曲》是根據17、18世紀英國的民間流行樂村舞音樂進行填詞;第二場《引誘曲》是根據湖南民歌《嗤嗤令》進行填詞;第三場《悲傷曲》是根據“北大音研”長白山組搜集的《長白山曲》進行填詞;第四場《懺悔》是根據東北古曲《蘇武牧羊》進行填詞;第五場《團圓》是根據京劇《探親家》曲牌《銀絞絲》進行填詞。這些曲調的運用極具地方特點和民族風格,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

除了藝術性和文學性外,兒童歌舞劇的文本還對演員和舞臺舞美提出了較為詳細的要求。卷頭語中往往會提及學科知識、學習計劃、學習功效等,劇目也會標明劇情的發生時間、發生地點、空間環境等;還有分工合作、人物角色、形象特征、歌舞動作及內心活動的要求,同時還包括燈光、場景、布景、音效、氣氛效果等方面的細節處理。這些細節和要求不僅為演員提供了表演依據,而且為觀眾提供了欣賞劇目的指南。黎錦暉對細節的關注和追求,使得其創作的兒童歌舞劇在藝術領域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價值。

(二)故事性與戲劇性

故事性和戲劇性是黎錦輝兒童歌舞劇的兩個重要特征。故事性是指作品所具有的情節、人物形象、背景等方面的要素,而戲劇性則是指作品所具有的沖突、緊張、情感等方面的要素。在兒童歌舞劇中,黎錦輝結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巧妙設計故事背景、人物情節和人物形象,通過簡明扼要的故事情節呈現兒童歌舞劇的戲劇性(沖突、緊張、情感),用音樂講故事,用故事烘托音樂,用音樂塑造角色,使音樂具有較強戲劇性和表現力。兒童歌舞劇線索明晰、情節生動、結構單純,又有故事性,使得兒童感受并體驗到故事性和戲劇性,從而能夠更好地表達作品,讓作品真正走進孩童內心,令他們產生共鳴并樂于接受。

黎錦暉的《小小畫家》一劇中運用了六種不同的音樂風格來表現六個人物,這種設計確實非常獨特?!靶‘嫾摇笔且粋€年輕有為的畫家,他的音樂風格充滿了青春和活力,帶有一些輕快的節奏和明快的旋律?!班徟选眲t是一個溫柔、善良的女孩,她的音樂風格則更加柔和、抒情,充滿浪漫和溫馨的感覺?!澳赣H”是一個傳統、保守女性,她的音樂風格則更加莊重、嚴肅,具備傳統音樂的元素和節奏?!叭慧訋煛钡囊魳凤L格則各不相同,他們分別代表著不同的文化和教育背景,音樂風格也因此各具特色。黎錦暉在音樂設計上的這種創新性和個性表達使得《小小畫家》這部劇在當時引起了很大轟動。

《麻雀與小孩》以一個頑皮的小男孩、一只老麻雀和一只小麻雀為核心人物。小男孩代表著天真無邪、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少年時期,而小麻雀和老麻雀則分別代表了自然界中的生命和生命的成長過程。整個故事通過小男孩與麻雀的互動,表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題,傳達了保護生態環境、珍惜生命的信息。

在故事情節上,小男孩與老麻雀一起探險,發現了小麻雀被困在網上的情景,試圖救出小麻雀,但發現無法把它從網上拉下來。經過一番努力,最終幫助小麻雀從網上解脫出來。整個過程中,小男孩和老麻雀的合作和默契令人印象深刻,充分體現了自然界中的動物和人類之間的友好關系,展現出自然界的奇妙和生命的力量,老麻雀用自己的智慧和經驗引導小男孩解困,小麻雀則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展示了生命的堅韌和尊嚴。通過細膩描繪,整個故事更加生動有趣和吸引人,也讓人們對自然界的生命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堵槿概c小孩》是中國兒童歌舞劇發展史上的經典之作,該劇通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題,傳達了保護生態環境、珍惜生命的哲思,也是人們了解生命和自然的一種良好方式。

《小羊救母》是一部講述兩只小羊與老狼斗智斗勇故事的作品。小羊代表著勇敢、機智和智慧,而老狼則代表著狡猾、兇殘和力量。故事中的小羊面對老狼的威脅,并沒有驚慌失措,而是想出一系列計策來對抗老狼。它們跳躍、躲藏、設計陷阱等,最終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成功擺脫了老狼的追捕,拯救母親。整個過程中,小羊的機智和勇敢令人印象深刻《小羊救母》通過細膩描繪和生動故事,向孩子們傳遞了面對困難時要有勇氣、智慧和團結的道理。

黎錦暉的兒童歌舞劇在戲劇結構上與一般戲劇基本一致,在內容、形式和表演等方面卻有著鮮明的特點,符合兒童的心理和興趣,對于培養兒童的興趣愛好、促進兒童身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黎錦暉的創作才華和獨特的音樂風格吸引著廣大觀眾,同時也展現出一定的審美價值,傳承和弘揚了民族精神與文化內涵。

(三)合作性與動手性

合作性和動手性是黎錦暉兒童歌舞劇的兩大特點。劇中需要兒童互相配合、協作才能呈現出完美的演出。在排練和演出過程中,兒童需要相互傾聽、相互協調、相互幫助,通過合作完成任務,全面提升兒童能力,且幫助兒童營造學校內和諧的氛圍,培養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劇中需要兒童完成各種表演任務,如:舞蹈、演唱、演奏、舞臺調度、設計服裝、舞臺布景裝飾、演出等。在排練和演出過程中讓兒童動心、動手、動腦,兒童需要不斷練習、改進、提高自己的表演技能,在反復實踐中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舞臺表現力。這些技能不僅有助于兒童在舞臺上表現出色,而且能挖掘兒童的潛力,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和責任感,促使他們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自信和獨立。兒童歌舞劇中合作性和動手性是相輔相成的。通過團隊合作,兒童可以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動手能力,而動手能力的提高又有助于團隊合作順利進行,有利于兒童開心生活、健康成長,以及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這種教育方式既符合兒童的興趣和特點,又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對于兒童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黎錦暉通過兒童歌舞劇探索了多種學科融合的方式,注重在保留音樂舞蹈的基礎上發揮民族民間音樂和文學性作用,鍛煉兒童的基本能力,如:語言、演唱、動作、姿態等。同時,他還重視多學科知識融合,培養兒童在布景、化妝、設計、手工、圖畫、衛生乃至思維等多方面能力。這種學科融合的方式有助于兒童全面發展,同時通過美的陶冶,全面培養兒童優秀品質和良好能力。黎錦暉的兒童歌舞劇從“廣泛上演”到“流行五十年”的傳唱接受,展現出他對兒童成長的關注和期望,也是他對兒童美好未來的憧憬和祝愿。

二、“愛”與“美”的美學思想

黎錦暉通過兒童歌舞劇全面提升兒童的音樂文化素養、傳授知識、陶冶情操、塑造健康人格,通過欣賞作品和參與活動感受到美的力量,提高審美能力和創造力,培養情感和道德品質。這些品質對于兒童的個人成長和人際交往都有著積極影響。黎錦輝通過“劇”傳遞“愛”與“美”,并通過“樂”不斷完善。

(一)以愛互助,以愛育心

愛是人類社會中最基本的價值觀,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源泉。它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態度和行動。黎錦暉兒童歌舞劇中眾多場景都凸顯了“愛”的主題。

《麻雀與小孩》不僅是一個溫馨感人的故事,更是一個對人性、愛心和寬容的贊美。在麻雀與小孩的故事中,人們看到了少年對小麻雀的同情和救助,看到了母子之間深厚的親情,也看到了麻雀對少年的感激之情。在故事的高潮部分,麻雀母子重逢的溫馨場景更讓人感動不已?!堵槿概c小孩》雖然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但是引發了觀眾對人性和人情的深刻思考和探討,通過這個故事,不僅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和愛心,而且看到了麻雀對救助者的寬容和理解,而這種寬容和理解正是現實生活中所缺乏的。觀眾在欣賞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接受了善良、誠實和知錯就改的優秀品質,更加深入地感受到這些品質的重要性和價值,受到啟發在生活中更加積極地踐行這些優秀品質。

《葡萄仙子》劇中以愛心和互助為準則,葡萄仙子們相互關心、幫助,共同成長。這種和諧的氛圍,向孩子們傳遞了要遵守自然規律、愛護自然的價值觀和保護自然的重要性。作品中強調了“愛”的力量,表達了生動的形象和深入淺出的道理,向孩子們傳遞了重要的價值觀和人生哲理,讓孩子在欣賞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友愛互助的重要性,同時也學會尊重自然、愛護自然,感受人與人之間的親密和關愛,營造溫馨和諧的社會氛圍。

《月明之夜》通過月明之夜的美麗景色,讓兒童感受到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它以“愛”為主線,通過“神仙”與“凡人”的關系來歌頌“人間之愛”。感受用愛去關心、理解、包容和幫助他人的美好,展現了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和愛情,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小羊救母》《最后的勝利》《小利達之死》《神仙妹妹》《蝴蝶姑娘》《寒衣曲》等劇目也都從不同的角度傳遞以愛互助、以愛育心、以愛育人的主張。通過兒童歌舞劇構建以愛互助的環境,建立信任和合作的關系,彼此尊重和支持;通過互相幫助,解決兒童歌舞劇演出和生活的困難,培養社交能力和人際關系;通過愛的教育來培養人們的道德品質和思想觀念,重視他們情感的交流和心靈的成長,更在以愛育心的教育環境中,讓兒童充分感受到被關注和尊重,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力;通過美的陶冶,全面培養兒童優秀品質和良好能力,幫助他們成長成才和社會進步。

(二)美的行為,美的人格

黎錦暉在兒童歌舞劇的卷頭語中強調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的人之本性,并闡述了“美的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品性美”是“內在和外在的融合”,是一種內在美的表現,需要用美的藝術形式來呈現,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進行感化,進行“美”的教育,使少年兒童成長為具有心靈美、行為美、語言美、儀表美的人。黎錦暉通過兒童歌舞劇表達著他對于“人之于美、美之于人”的認識,他認為“美只是美,愛美的人只是愛美!至于美之外的任何成見不須理會。能懂得此道理的人,必定有美的心、美的情、美的知識、美的人格,才是一個真正美的人! ”他的音樂作品和兒童歌舞劇通過美的藝術形式來呈現,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進行感化,使少年兒童成長過程中感受美,成長為語言美、行為美、儀表美、心靈美的人。

黎錦暉堅持并踐行對“美”的追求,許多唱演過他歌舞劇的人幾十年后仍然難以忘懷。通過優美的旋律和生動的歌詞,讓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提高了文學修養,學到了許多自然知識。更重要的是,從中得到了許多啟示,比如做人要正直善良、結伴要團結友愛等,接受了各種“美”的品德教育。黎錦暉的教育思想通過兒童歌舞劇為載體,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人們的心靈深處,并在道德、情操、品格等方面產生變化,感受到美的力量,從而培養人們的審美觀和藝術修養。讓孩子通過喜聞樂見的方式感受中外藝術作品,關注兒童歌舞劇的表面形式和表現手法,深入思考和探討作品所蘊含的深層含義和價值,真正感受到兒童歌舞劇的美妙之處,并從中獲得啟發和思考,促進個人成長和發展,推動社會和諧、友善、美好。

黎錦暉兒童歌舞劇的藝術魅力深深打動了無數人的心靈,成為永恒經典,這也深刻驗證和肯定了黎錦暉思想的先進性。曾經受到黎錦暉審美教育影響的“少年兒童”,高度評價兒童歌舞劇對他們人生的積極意義。這在今天仍然能夠給人們帶來啟示和思考?!懊馈焙汀皭邸笔侨祟惖淖非蠛拖蛲?,是永恒不變的教育主題。隨著時代進步,人們對藝術和教育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通過“美”和“愛”的教育,培養和提高審美能力和愛的能力,從而促進個人成長和發展,推動社會和諧、友善、美好。

三、“寓教于樂”的教育方式

作為人類和民族的未來,少年兒童的思想、情感和體驗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和表達,他們的成長和發展對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有著重要影響。黎錦暉在兒童藝術教育領域獨樹一幟,將音樂、詩歌、舞蹈和游戲融為一體,深受少年兒童和家長喜愛,并得到了廣泛傳播。他的兒童歌舞劇設計巧妙地將游戲化元素融入其中,劇本的整體結構和內容情節既適合演出,又可作為音樂教材推廣。黎錦暉的教育觀念具有先進性,適用于當今時代,他為近現代兒童歌舞藝術的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

(一)寓教于樂的方式

陳鶴琴先生提出的“學中玩,玩中學”的教育理念與黎錦暉先生將音樂、詩歌、舞蹈和游戲融為一體的兒童歌舞劇創作觀念有異曲同工之妙。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兒童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游戲,將教育融入藝術,以兒童藝術實踐為主體,以兒童表演為中心,釋放本性激發想象。這種教育方式符合兒童的天性和心理需求,可以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他們在快樂中成長,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兒童愛玩游戲是自然的、自發的、自由的,兒歌和游戲可以滿足兒童好動、好模仿的特點,有利于他們身心健康。對兒童而言,游戲與藝術的界限較為模糊,可以引導兒童在游戲中獲得快樂,在藝術實踐中獲得快樂,這種快樂的獲得對其人生而言更加深刻、持久,會產生積極的后續影響。

(二)童謠體的風格

作為兒童歌舞劇的創作者,黎錦暉深知他的受眾是廣大兒童,所以在創作過程中,從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視角出發,運用兒童年齡段的童謠體語言,采用他們喜歡的游戲和藝術表達方式,結合童話、神話或寓言故事等題材來源或背景,引導兒童的觀察力和激發他們的想象力,達到教育兒童的最終目標。這種藝術表達方式符合兒童在成長階段的期待和需求,有助于孩子們更加細致地感受生活、更加積極地觀察和認識世界。

《小兔子乖乖》選自《神仙妹妹》第三場《老虎叫門》,創作于1920年,最初是以歌謠的形式在小學生中教唱。1922年,在《小朋友》特刊“涼風”中以“歌曲”形式配合同期刊登的《神仙妹妹》劇本一起發表,歌詞編進小學國語課本。1928年,黎錦暉重編歌舞劇本《神仙妹妹》,此歌在《小朋友》中連載完成,由中華書局正式推出單行本。歌曲以其簡單易懂、旋律歡快、歌詞易懂而深受廣大兒童和成人的喜愛,成為中國兒童音樂文化的經典之一。

譜例1:老虎叫門(引誘曲)

這首童謠是老虎哄騙小孩、小羊、小鴿子(后改為小兔子)唱的歌,旋律簡單易學,節奏明快、歌詞幽默有趣,故事情節完整,富有游戲性和趣味性,深受孩子們喜愛。采用3/4的節拍模仿小孩說話時“氣短”而又“滔滔不絕”的神情;用疊詞“乖乖”和“開開”惟妙惟肖模仿了大人對小孩子說話時常用的語氣,老虎被賦予虛偽而為迷惑小動物別有用心的角色感?!安婚_,不開,不開,不能開”,采用“樂化句”式的手法,表現出小動物急迫、堅決、果斷的語氣和神態,這樣的描繪增強了作品的故事性和戲劇性,孩子們也能夠更好地理解作品和表達作品,且從中吸取教訓。

黎錦暉的童謠曲調充滿民族特色、歌詞充滿趣味性,以兒童歌舞劇為載體將教育融入娛樂中,向孩子們傳遞美好的童話世界和樸實的道理,兒童易唱易學,也便于傳播和接受,符合兒童的審美和個性需求,使孩子們快樂成長。這種理念在當時的進步文化運動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成為當時文化運動的重要特點之一。其“童謠體風格”是創作新的內容形式,為兒童教育提供了新途徑,也提高了大眾對音樂的審美要求。

四、結語

黎錦暉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他對兒童歌舞劇創作和實踐不僅是“為藝術而藝術”的單純追求,更是他深藏心中的一種遠大理想“改造國民性”的理想,這種理想體現在他“自覺的審美文化建設”實踐之中。黎錦暉兒童歌舞劇音樂成為一種教育工具,重塑國民文化涵養和精神品質。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夠理解音樂深層次意義,而且能夠通過音樂的實踐塑造思維和行為,最大化地實現音樂的教育功能,推動音樂普及化進程,凸顯出鮮明的教育實用主義特點。這種努力在某種程度上激發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浪潮。

黎錦暉兒童歌舞劇的育人目標與現在提倡的“五育并舉”全面發展及“核心素養”的教育目標不謀而合。他以兒童歌舞劇為媒介,融匯多學科,在實踐中鍛煉兒童的動手能力,用兒童樂于接受的方式在“愛”和“美”的作品中進行“知識”“品德”和“審美”的沁潤。黎錦暉兒童歌舞劇美學教育思想在今天看來仍然具有重要價值和現實意義。作為新時代的教育者,需要學習黎錦暉先生以美育為載體,培養孩子社會責任感和道德責任感的教育價值觀念,以及全面培養人的能力和品格的教育視野;理解黎先生在“快樂游戲”中,培養兒童“真、善、美”品質的國民教育旨歸,從中汲取優秀的思想觀念和方式方法,與時俱進,不斷探索藝術實踐與國民教育的良性互動方式,使得藝術與教育更加貼近人民、貼近時代,推動當代兒童教育進一步發展和提高。

參考文獻:

[1]盧莉.黎錦暉兒童歌舞劇在當代的接受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2]明言.唯美主義、啟蒙主義、平民主義的融會貫通——為紀念黎錦暉先生誕辰110周年而作[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1(02):70-77.

[3]褚灝.“愛”和“美”的教育——黎錦暉的音樂教育思想[J].中國音樂學,2006(03):99-104.

[4]汪靜一.春蜂樂會兒童歌舞劇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21年.

[5]李巖.“美育”之興起、確立及景觀[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7(01):210-216.

[6]夏艷洲.“改造國民性”:黎錦暉的音樂理想與創作實踐[J].西安音樂學院學報(季刊),2003(01):60-63.

猜你喜歡
黎錦暉寓教于樂全面發展
黎錦暉兒童歌舞音樂創作綜述
黎錦暉兒童歌舞音樂的藝術特征與審美價值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優化語文課堂
“寓教于樂”理念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有效應用
如何做好新時期的黨政工作
體育教學基本原則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
建筑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
論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
全面剖析還黎錦暉以真實面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