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賞識教育創新體育教學策略

2023-09-23 11:15苗新江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23年8期
關鍵詞:賞識教育小學體育創新

苗新江

[摘 要]賞識教育是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育教學改革的目標相契合,充分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能給體育教學帶來積極的影響,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體育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更新教育理念、全面了解學情、結合隨機教育、實施分層教學、提升語言藝術等策略,有效進行賞識教育,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賞識教育;創新

[中圖分類號] G62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24-0051-03

賞識教育不是簡單的表揚加鼓勵,而是賞識孩子的行為結果,以強化孩子的行為;賞識孩子的行為過程,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創造環境,以給孩子指明發展的方向;適當提醒,增強孩子的心理體驗,以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課堂教學中,賞識教育指教師以欣賞的目光看待學生,用鼓勵的方式給予學生評價,通過鼓勵性的語言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賞識教育對小學生尤為適用,因為他們的人生閱歷少,面對體育這樣的實踐類學科,容易產生自卑和逃避的心理。體育課堂中,通過賞識教育,能讓學生樹立體育學習的自信心,激發運動潛能,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更新教育理念,尊重差異

開展賞識教育的前提是從本質上改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教師要正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對每位學生一視同仁地表達賞識。不同的教師對賞識教育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師要將賞識教育研究透徹,充分理解賞識教育的內涵和重要性,體會到賞識教育對小學體育教學的價值。賞識教育就是要教師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無論他們的體質和學習能力有多大的差別,每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要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追求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要基于賞識教育,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和思路,給予學生適合的評價。

在賞識教育的實際應用中,教師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觀念,多思考、多分析,將理念轉化為具體的行為。如教學跳遠時,考慮到在之前的課堂中,很多學生在助跑之后不敢躍進沙坑,對跳遠有恐懼心理。教師一改以往的教學方式,先鼓勵學生跳進沙坑沒有想象中的難,可以把自己想象成青蛙,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輔助練習,也就是開展蛙跳游戲,讓學生在平地上進行青蛙跳,看誰跳得更快。教師在一旁觀察與指導,大聲表揚學生的優點,如腿部力量很足、彈跳力很強、協調能力很強等,并讓每位學生都記住進行青蛙跳時腿部的感覺,以同樣的感覺來跳遠就能取得成功。在某位學生嘗試跳遠時,教師鼓勵其他學生一起為他加油。這些舉動,能為學生提供勇氣和自信,使學生不再害怕跳遠。這里,教師將賞識教育融入跳遠教學中,先找到學生跳遠不好的主要原因——膽小和不自信,再組織學生進行蛙跳練習,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鼓勵學生,發現學生的優點即時進行評價,消除學生的膽怯心理,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順利推進教學。

上述教學,教師從心理輔助角度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更多訓練的信心,調動作用突出。學生對跳躍性運動存在畏懼心理,這是正?,F象,教師及時干預,不僅傳授運動方法,還在心理方面進行指導,使學生順利進入運動狀態。從正面給予鼓勵是典型的賞識教育,體現了主體教育思想,能夠切準學生的心理需求,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更有認同感,從而積極參與運動訓練。

二、全面了解學情,科學備課

賞識教育要求教師平等看待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前提是要做好學情調查,了解每位學生的運動水平和能力,探明學生的真實想法和興趣,為進行賞識教育做好準備。學情調查可以直接進行問詢、收集學生的反饋,也可以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觀察,最好是兩者結合,這樣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賞識教育不能局限于單一的情境中,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靈活運用賞識教育,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做好課前備課,制訂科學有效的教學計劃,且應具有一定的彈力,以便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調整。

備課的重點是設計教學環節,教師要選擇適合進行賞識教育的時機,秉持賞識教育理念來進行教學。如教學廣播體操之前,教師給每位學生制作了學習進度表格,意在觀察學生的練習情況,在相應的進度上做記號。每次練習時,教師都將表格拿出來,就大多數學生的弱項,也就是教學難點,進行重點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有的學生經常出錯,教師沒有批評,也沒有強硬糾正學生的動作,而是給予適當的提示。有的學生性格比較內向,不敢放開手腳做操,學習進度也落下別人很多。教師將學生隨機分成幾個小組,采取“一帶多”的方式,讓學生互相交流和學習,自己則在一旁邊觀察,對學生的進步給予表揚和贊賞。學生備受鼓舞,下定決心要補回落下的進度,展開專注的練習。通過觀察以及和學生的交流,教師了解了學生的學習進度,并且做好表格記錄,有針對性地進行難點教學。這樣教學充分照顧學生的自尊,讓學生感受到教學的平等和公正,并讓運動能力較弱的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賞識,提升了學生參與運動訓練的動力。

學情調查是教學設計的前提。學生的運動基礎、運動興趣、運動悟性等方面都存在個體差異,體現了學生的個性追求,教師對此要有理性分析,根據學生的訓練需求予以引導,針對學生的訓練實際設計具體的任務,設定具體的訓練要求。學情調查有不同的方式,如現場征詢、運動觀察、訓練測試等都能夠獲得最直接的調查信息,為科學備課提供信息參數。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教師基于學情設計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訓練動力,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提升。

三、結合隨機教育,挖掘潛能

賞識教育注重對學生的鼓勵、認同,但是賞識教育并不意味著不能進行批評,不意味著教師沒有原則地遷就學生。很多教師對賞識教育有較大的誤解,過度地進行賞識教育,即只鼓勵學生,而不會批評學生。這樣無疑降低了教學要求,甚至偏離了賞識教育的初衷。學生學習需要適當的批評,但是要采取正確的方法。隨機教育的特點是隨機應變,即在實際教學中出現計劃外的情況時,針對情況的變化進行教學計劃的變更。這樣能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并有助于挖掘學生的潛能。

賞識教育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要教導學生不怕犯錯。例如,在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教師要及時指出學生的錯誤,并引導其分析錯誤,適時開展隨機教育。學生不想承認自己的錯誤,這也需要教師開展隨機教育,讓學生獨自思考,促使學生自我反省。如在進行障礙賽跑時,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接力障礙賽跑,要求每位學生都要參與。但在比賽過程中,教師發現自己高估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大部分學生對體操凳、跳馬等類型的障礙物都不會跳,而對爬網、鉆跨欄架這類運動都能完成得很好。教師意識到學生欠缺腿部的鍛煉,跳躍能力不達標,于是暫停比賽。有些沒跳過障礙物的學生,認為游戲暫停是他們導致的,比較自責和害怕,教師及時解釋,說明不是他們的錯誤,而是需要重新設置規則。為了轉換心情,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跳躍練習,選取了競技健美操的基本動作,如直膝跳、彈踢腿跳等進行練習。教師不斷拍手擊打節奏,鼓勵學生保持呼吸,克服腿部酸軟帶來的不適。這時有學生產生不滿,認為跳躍練習太累,并走出了隊列。教師沒有直接指責,而是和這位學生交流探討生活的哲理,進行勸導。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重新回到隊伍,進行跳躍練習。教師通過對實際情況的判斷,認為現狀不適合進行障礙賽跑,于是立馬改為跳躍練習。跳躍練習較為辛苦,對運動比較消極的學生,教師不但不批評,還給予鼓勵,讓學生愿意超越自我、挖掘自身潛能。

體育課堂中,教師根據學生的運動表現適時開展賞識教育,這是靈活的教學設計。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比較敏感,教師要創新設計評價形式,結合語言評價,利用手勢、眼神、表情等肢體語言進行評價。學生在運動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和情況,教師及時做出對應評價,給予更多的正面鼓勵,使學生接收到的信息是健康的,從而產生正面的激勵效果。學生喜歡被賞識,教師的點贊就可以讓他們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因此,教師要不吝嗇贊美的語言,確保學生的運動訓練正常展開。

四、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課堂中開展賞識教育需要不斷實踐和探索,因為使用不當的話,就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和后果。對賞識的兩個極端——雙優的尖子生和雙差的學生,教師應該適度賞識,防止產生不良質變。按照這樣的原則,對水平能力、性格特點不同的學生,不能使用同一種評價方式,應該實施分層教學,根據實際情況開展賞識教學,因材施教。

教師要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平日注意多和學生溝通交流,與學生交朋友,讓學生表現出自己的真實性格,這樣有助于設計分層教學。如在教學跳大繩時,教師先讓學生自由練習單人跳繩,觀察每位學生在跳繩項目上的能力和水平,再將學生的跳繩水平分為極好、良好、合格、較差等幾個等級,給每位學生劃分一個等級。跳大繩時,很容易因為一個人的失誤,造成所有人都失敗,因此不能將極好的和較差等級的學生放在同一組,而要按照跳繩水平進行分組。另外,有些學生對拖后腿的同學會表現出不耐煩,甚至表現出輕蔑的態度。這時教師的態度要溫和,對學生的失誤一笑帶過,先引導學生分析失誤的主要原因,指導學生下次改進,再給予適當的鼓勵和安慰。整個課堂氣氛愉悅,學生并沒有因為跳繩失誤而產生沖突。這里,教師觀察學生的情況,將學生按照能力水平劃分層次,并利用賞識教育把控學生的心理和情緒,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增強了課堂教學效果。

學生之間客觀存在個體差異,教師在教學中要有分層意識,為訓練設計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參數。分層教學不是分開教學,而是根據學生的運動訓練實際進行對應設計,給不同群體學生設計不同的訓練任務,提出不同的訓練要求,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學生對體育運動項目有選擇性,這也是分層教學需要關注的學情信息。教師針對性學生學情設計運動訓練,不僅能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五、提升語言藝術,調整心態

賞識教育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語言藝術功底,這也是一名優秀教師必備的能力。學生年齡小,課堂學習需要教師的引導,對教師的依賴較大,非常在意教師對他們的評價。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處于關鍵的地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叭绾伟盐张u和鼓勵的度?”“怎么組織讓學生能夠輕松接受的語言?”“如何進行有效的鼓勵,不傷害任何一位學生?”等問題,教師需要深入思考,依靠語言藝術來調整每位學生的心態。同時,教師要把握好語言藝術的幾個方面:一是語言的準確性;二是語言的啟發性;三是語言的鼓勵性。這樣才能不斷完善評價語言,提升教學質量。

如在教學耐久跑時,教師先指導學生如何在耐久跑中分配體力、調整呼吸,在學生做好熱身活動后,再組織學生開展耐久跑。除了擅長跑步的幾位體育尖子生,其他學生對耐久跑都不積極。教師根據性別劃分小組,讓同性別的學生一起跑步,并在學生熱身時,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幾位體育尖子生表示耐久跑很簡單,輕輕松松就跑完了。教師及時進行評價,表揚他們做得很好,相信他們還能做得更好。有的學生因為自己跑步較慢和同學抱怨而心生沮喪,教師過去輕拍他的肩膀說:“你更擅長別的運動,無論跑步如何,也不會影響你其他方面的天賦。人各有所長,盡力做就行?!睂W生聽后開始做拉伸運動放松肌肉,調整心態,準備進行下一場耐力跑。這里,教師在進行體育運動前觀察學生的狀態,并采取一定的語言藝術,對其給予適時的鼓勵和提醒,充分施行賞識教育。

設計評價語言時,教師要有創新意識,針對學生的訓練實際予以激勵。如設計鼓勵性的評價語言時,教師要擺脫語言的單一性,從運動態度、運動過程、運動效果等角度給予鼓勵性評價和更專業的點撥,對學生形成更多的激發作用。學生喜歡被贊美,教師不吝惜贊美之詞,自然能夠獲得更好的效果。

賞識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分支,是素質教學的有效手段,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最終目的是助力學生成長。教育之路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在今后的教學探索中,教師要不斷完善賞識教育的方法,提升賞識教育的有效性,讓學生自信滿滿地參與體育運動。

[ 參 考 文 獻 ]

[1] 李濤.創編游戲,讓體育課更有趣[J].小學教學參考,2021(21):35-36.

[2] 范開會.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創新思維探討[J].天津教育,2021(18):6-7.

[3] 高貴良.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足球訓練的策略探討[J].名師在線,2021(16):89-90.

(責編 杜 華)

猜你喜歡
賞識教育小學體育創新
給“賞識教育”踩剎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