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犁版畫往事

2023-09-23 02:36劉憲軍
伊犁河 2023年4期
關鍵詞:版畫家伊犁版畫

劉憲軍

三十多年前伊犁版畫的輝煌是現在的伊犁藝術家們所無法想象的。簡單說,就是相當于新疆的三大品牌——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伊犁的版畫遍天下。

我不是版畫家,也沒有搞過版畫。在伊犁版畫最鼎盛的時期,我還是個愣頭小子,還是個美術初學者。

記得1978年剛放暑假的時候,突然聽到一個天大的喜訊——著名版畫大師力群先生正在伊寧市舉辦一個版畫創作班。

力群先生是上個世紀30年代“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的創始人之一,創作了許多精彩的新興版畫,算是魯迅先生的得意門生??谷諔馉幊跗?,他又投奔到革命圣地——延安,并創作了大量的反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版畫杰作,從而成為當代中國版畫藝術的泰斗和旗手,當然也是無數青少年美術愛好者的偶像。

因此,我想,力群先生萬里迢迢從太原市來到西陲邊城,我說什么也應該“代表”草原上的各民族學生去看看他老人家,去學習學習。

我當時雖然只有十七八歲,但藝術家的氣魄還是有一點的,說走就走。我把平時撿的破銅爛鐵和牛羊骨頭全都賣了,又偷了家里的二十多斤糧票,雖然湊了七八塊錢,但還是沒有多余的錢買車票。因此,便懇求同學的父親幫忙,打乘郵電局的敞篷車,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佛曉悄悄向伊寧市出發了。這是我第一次獨自出遠門,第一次獨自去大城市,心里真是有說不清的激情滿懷、有無限的美好希望??粗煜蜻h方的、破爛不堪的公路,簡直就像一條通往“巴黎美術學院”的金光大道。

一路上,我躺在郵件包上,望著天空一朵朵羊群般的白云,唱著知青歌曲、哼著黃色小調,一會兒醒了,一會兒睡了。

汽車整整走了十三個小時。一整天的塵土飛揚,搞得我土頭土臉,感覺嘴巴里、眼睛里、耳朵里都是沙土。到了伊寧市,下了汽車,正好發現路邊高大的白楊林中有一群巴郎子正在臭水坑里玩耍。我也顧不了那么多了,脫光了衣服,一頭扎進去,一頓狂洗。

第二天一早,找了大半天,終于找到了伊犁州黨校,找到了版畫創作班。這時才知道,力群先生已經走了好幾天了。這時才發現,創作班里像我這樣的中學生還有七八個——有男生也有女生。好在雖然力群先生走了,但各地來的版畫家們還要進行一二十天的作品創作,也算我沒有白來一趟。

在創作班里,我們這群年輕人們平時除了吃住,基本上沒人管。我們白天結伴搭伙在黨校周邊的巷子里東浪浪、西逛逛地畫風景、畫速寫,晚上在宿舍里畫素描、畫頭像。畫得多了,就會挨個教室亂竄,讓那些大畫家們看一看、瞧一瞧——給指點一下繪畫的迷津。

版畫創作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但也是一個苦力活。所以,畫家們經常會逮住我們這些小家伙當助手,讓我們幫忙刻一些畫面不重要的地方,或者幫忙印制版畫。

印制版畫,好像是一種很古老的方法。估計幾千年前畢昇的活字印刷、古代民間的水印木刻,基本上也都是這樣操作的——畫家們先用滾筒將油墨滾在刻好的木板上,然后用銅板紙很精準地鋪規整,再用光滑圓潤的東西在紙的背面使勁兒地摩擦。細節的地方用木刻刀的把柄印摩,大面積的地方就用大瓷碗的背面進行印摩,最后讓油墨完全吃進畫紙里面。一幅偉大的版畫作品這樣就橫空出世了。

另外,我們也是很愿意幫畫家們印制版畫的,感覺能參與到偉大的藝術創作中,真是無上的光榮。

當然,給畫家們賣力印畫、賣力干活,最大的好處還是他們喜怒哀樂的嘴臉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為了激發我們的積極性,他們不僅熱情了許多,誠懇了許多,而且還會一邊印畫,一邊講一些美術知識——達·芬奇畫雞蛋,契斯恰科夫畫素描,列維坦畫風景,徐悲鴻畫天馬,齊白石畫大蝦,黃胄畫毛驢……

那時候,我也有點苦惱的事情——沒紙張。沒鉛筆還好辦,可以撿別人丟棄的鉛筆頭,但沒有紙張畫速寫就很麻煩(那時候,好像有錢也買不到大白紙)。

后來,韓惠民老師給四師印刷廠的李蘭生先生寫了一個條子:

蘭生好!見信如面。

我的學生小劉是從新源縣來的,需要一些紙張畫速寫,你給幫個忙。拜托。

切切!

惠民

李蘭生那時是個二十七八的小伙子,好像也跟韓惠民老師學過版畫,也是有點名氣的版畫家了。

他見到條子后,立即帶我到印刷廠的車間里,指著一堆垃圾說:“你自己挑吧?!庇谑俏艺伊艘粭l白色的面粉袋子,一下裝了半袋子。這些大大小小的印刷邊角料,我用了好幾年。

我認識韓惠民老師比較早。1975年,他到新源縣搞“社教”。經同學母親的推薦,我拜在了他的門下學習畫畫——他算是我真正的啟蒙老師。

1976年,毛主席去世期間,他創作了好幾幅《繼承主席遺志,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版畫作品。這些版畫基本上都是我幫他雕刻和印制的。在這個“化悲痛為力量”的時候,在這個令人難忘的過程中,我對版畫的創作方法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

韓惠民老師是力群先生的關門弟子,也是蘭州西北民院畢業的。他和楊鳴山、舒春光等畫家是師兄弟,都師承過呂斯百、常書鴻等油畫大師。在大學里,韓老師雖然是油畫班的學生,但大部分時間都在搞版畫創作。

韓老師大學畢業后,到伊犁州展覽館工作。那段時間,正是“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時期。在階級斗爭和群眾運動中,自然非常需要更多的文藝戰士,需要更多的美術作品,需要更多的口誅筆伐!因此,韓老師創作了大量各民族群眾戰天斗地、生產生活的版畫作品,并且年年參加全國性的各類美術作品展。也因此,極大地影響了一些伊犁的畫家。大家覺得,版畫這玩意兒材料低廉、操作簡單、專業基礎要求也不是很高,東拼西湊地就能搞上幾幅作品,還能參加各種區內外的“美展”,能成為各級美協的會員。有些孤苦伶仃的單身漢和窮光蛋,還可以靠著這些唬人的藝術光環找到一個理想而美麗的老婆。

伊犁版畫最輝煌的時候,全州各縣市加上農牧團場的作者可能有近百人,每年創作出的版畫作品也是成百上千。所以,當年伊犁州的各級領導慧眼如炬,不僅看到了版畫千紫萬紅的藝術價值,也看到了波瀾壯闊的政治意義。連續好多年,伊犁州政府出錢出力,組織伊犁版畫到全國各地、全疆各地大張旗鼓地進行巡回展出,獲得了許多國家級的榮譽和獎項。也因此,使秀美壯麗的伊犁走向了全國、沖出了亞洲,名聲響徹了遼遠的萬里云天!

改革開放后,全國各地、各行各業都是蒸蒸日上,伊犁版畫事業的輝煌不僅讓伊犁大草原名滿天下,也讓版畫家們增添了許多耀眼的光環,好多人都成了各級美協的會員、理事、主席和名家,從而增強了許多“天馬行空”“大雁東南飛”的資本。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懷揣著美好的夢想,紛紛拖家帶口地調到了烏魯木齊及內地的一些城市……留在伊犁的一小部分版畫家們也沒有閑著,很多人從“盲流”變成了教師,從農工變成了國家干部,從各縣、從各團場、連隊調到了伊寧市……知識就是力量,藝術改變命運。

隨著大量畫家的流失,伊犁版畫事業像泄了氣的皮球,慢慢地日落西山了——最后所有的輝煌都成了傳說和故事。

我1985年大學畢業回到伊犁的時候,好像只剩幾個版畫家在堅守著這塊光輝的陣地。關維曉老師當時是州美協的副主席,主持美協的日常工作。所以,我經常拿著自己畫的素描、風景畫找他點評指導。他看了幾次后表揚我:“這些年在伊犁,我就發現兩個人素描頭像畫得不錯,一個是以前做雕塑的楊永建,一個就是你小劉?!?/p>

此后,關維曉老師還特意安排我給他的兩個千金輔導素描作業(她們都在準備高考美術院校)。我成了他家的???,也因此了解了一些關維曉老師學習版畫藝術的光輝歷程。

“文化大革命”前,關維曉在蘭州的西北民院上過兩年大學。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他年輕輕地就輟學了。為了混口飯吃,為了活下去,只好“盲流”到了伊犁的團場連隊。在團場的二十年里,關維曉老師開過荒、住過地窩子、放過馬、喂過豬,而挖渠、修路、打土塊、蓋房子……更是習以為常的事情。

我和關維曉老師交往的時候,總是感覺他成年累月都在上山下鄉采風寫生,都在沒日沒夜地畫草圖、刻板畫。另外,我發現他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刻一幅小的版畫習作(二十厘米左右)。其目的就是練就一手更加老練的刀法功力,提高版畫的藝術修養;而且,寫日記、記筆記、看書、寫小說都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課。

功夫不負有心人。后來關維曉老師的兩幅版畫作品在全國第六屆美展上同時獲得了兩塊銅牌——成為當年美術界的奇跡,也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因此,他很快調到新疆藝術學院當了教授、系主任。幾十年來,關維曉老師都是全新疆乃至西北地區版畫藝術的領軍人物和旗幟。他真是把伊犁版畫的成就弄到了“天花板”上,弄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

楊生丁先生雖然沒有給我當過老師,但多少年來,我每次去看望他,他都會像父輩一樣真誠和熱情。這種“忘年交”般的深情厚誼,讓我流浪的心靈總是感受著巨大的安慰和鼓舞。1991年,我從油畫研究班畢業后回到伊犁。有一段時間熱衷于搞油畫創作,每次有了想法,畫了草圖,都會拿給楊老師過目。楊老師也會認真地從構圖、主題、造型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使我受益匪淺。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楊生丁老師的版畫作品參加了許多自治區及全國的各種展覽活動,有很多版畫被國內外的美術館、博物館收藏。其中版畫《姐妹》獲“牡丹杯”全國國際名人書畫邀請展金獎,版畫《早來的春天》獲第四屆祖國頌國際書畫大賽特別獎,并有近百幅作品在國內外各類報刊雜志上發表。

2004年6月,楊生丁老師出版了他的《楊生丁油畫風景作品選集》。我在其畫集的后記中寫到:

“當然,我更敬仰楊老師心靈的睿智、胸懷的坦蕩、性情的深沉。這既是天賜的秉性與才華,更是伊犁歷史、地域及多民族多元文化在其畫作中的體現,在他心靈中的升華。只有經歷了幾十年風雨歷練、人生的感悟、藝術的探索,才會有如此的氣象、如此的境界、如此的修養——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p>

上個月,在一個中醫診所里,偶然碰見了沈邦富老師。我趕緊開玩笑似的做了一個半跪的姿勢,向他老人家請安。聊天中得知,他因為中風在家里已經躺了半年多了。在朱醫生這里扎針還真有作用,過了一個星期就可以下地走動了。我真是感到十分欣慰。

沈老師一直是畫中國畫的。但在伊犁版畫最輝煌的時期,他也創作了大量的版畫作品,其中《邊關歲月》《草原八月》《伊犁河上》《邊塞奇觀》先后參加全國第八屆、九屆、十屆版畫展,《歡樂的草原——刁羊》獲得了全國群星美展銅獎。

他的版畫作品最大特點就是像國畫大寫意一樣,大量運用線條的造型,從而使畫面顯得流暢生動,充滿著大漠孤煙、萬里長云的邊塞氣息。

伊犁版畫家中最后一位“雞犬升天”的是陳文進老師。1995年,我聽說他調到新疆畫院去了,便去告別一下。臨出門時,我假裝客氣地問了一句:“你老家是哪里的?”

他說:“山東的?!?/p>

我又問:“山東哪個地方的?”

他說:“是黃縣的?!?/p>

真是有意思。認識十多年了,才知道他不僅和我是山東老鄉,而且還是一個縣一個村子的。怪不得他和我一樣,充滿著藝術天賦!

是的,伊犁版畫的光榮早已成為歷史,早已成為過眼煙云。而且,從學術的角度、從藝術的角度講,那些數以千計的版畫作品除了正統和保守以外,都僅僅是熱鬧而已。

不過,我總是以為,伊犁版畫的最大功績和遺產不僅僅在于它的輝煌、它的名滿天下,更在于它難能可貴的集體主義精神,在于那個時代畫家、藝術家們互幫互學、坦誠相待、共同進步的學術氛圍。

記得當年在版畫創作班的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個星期州美協領導都會召集學員們開個會。在會上,畫家們都把近期的創作草圖一行行地擺開。針對每個畫家創作草圖的內容、構圖、人物造型、比例等,由大家逐個進行點評和討論。在這種評審會上,不分資歷,不分老少,與會人員都會暢所欲言地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那場面既誠懇又熱烈,既嚴肅又活潑。而且,這種版畫家創作草圖的學術交流活動,不僅在創作班期間進行,平時每年也都會組織好幾次。

那個時期,也是新疆美術風潮橫行天下的時候。全國各地許多著名畫家、教授一批又一批地來到伊犁采風寫生。到過伊犁的大師們不僅有力群先生,還有羅工柳、全山石、張華清、葛鵬仁、官其格、肖惠祥、趙以雄、王璐、何孔德、張頌南等。沒有名氣的畫家更是不計其數。當這些頭頂充滿著光環的藝術家們來到伊犁的時候,伊犁州美協都會積極熱情地組織各種講座,組織各種短期的講習班……

雖然伊犁河谷地處偏遠,雖然這里的畫家都像“井里的蛤蟆”,但是,那個時候大家都有自知之明,都勤奮好學,都懷揣著對大師、對藝術無限的敬仰和敬畏。那些年里,只要有機會,伊犁的畫家們都會爭先恐后地陪著內地來的藝術家們,一起上山下鄉,一起深入生活,一起畫寫生、畫模特兒……這種社會性的“高等美術學院”,這種難得的機緣持續了很多年,對伊犁的藝術家們,對伊犁美術事業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伊犁版畫曾經的輝煌,固然有版畫家們的勤奮和才華的因素,而這種謙虛真誠的學術氛圍、創作環境才是伊犁版畫人才輩出、作品譽滿天下的根本。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盡折腰”——張騫出使西域的腳步曾在這里穿越,漢家細君公主的詩篇曾在這里傳唱,千年絲路的駝鈴聲曾在這里回蕩,成吉思汗的金戈鐵馬曾在這里奔襲,大清王朝平叛的戰旗曾在這里飄揚!千百年來,多少文化在這里留駐。

盡管,現在伊犁版畫已經沒落了;盡管,現在的藝術家們都是充滿了焦慮和浮躁……但我堅信,在不遠的將來,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人杰地靈的時代還會到來!藝術輝煌的陽光,也會重新普照伊犁壯美而遼闊的草原!

最后,此文謹獻給那些已經駕鶴西去的版畫前輩們。愿他們的作品像天山上的松柏一樣——名垂青史!

猜你喜歡
版畫家伊犁版畫
版畫作品選登
揮刀向木,大愛無聲——著名版畫家戴政生教授抗疫作品選
逐風騎行——擦色刻版畫
工友藝苑
版畫之顛——當代著名版畫家張敏杰
拓印版畫是這樣做出來的
伊犁書
伊犁之旅
絲綢之路與伊犁
詠伊犁風光詞兩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