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發展格局下“專精特新”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的困境與出路

2023-09-24 16:20王彥林王莉
當代經濟管理 2023年9期
關鍵詞:專精特新新發展格局創新能力

王彥林 王莉

[摘?要]?黨的二十大將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作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皩>匦隆逼髽I創新能力的提升既是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也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文章在梳理“專精特新”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探析新發展格局下“專精特新”企業提升創新能力所面臨的外源融資支持企業技術創新不力、企業內部治理激勵創新發展不足、企業獲取創新資源渠道不暢等困境,提出“專精特新”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的出路在于: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重視知識產權的金融服務功能;完善“專精特新”企業內部治理;促進創新生態系統建設,在融通創新中為“專精特新”企業有效匯集創新資源。

[關鍵詞]新發展格局;“專精特新”企業;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F27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461(2023)09-0021-07

一、引言

2020年以來,我國提出并推進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應對新發展階段面臨問題,重塑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是確保國內大循環暢通、塑造我國在國際大循環中新優勢的關鍵[1],而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最終落腳點則是企業的創新能力[2]。為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的“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的要求,2021年12月,工業與信息化部等部門聯合發布了《“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工信部聯規〔2021〕200號),將提升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作為“十四五”時期中小企業的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之一,并對“專精特新”企業的培育與發展做出了具體部署。2022年10月,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并將此作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梢?,“專精特新”企業作為優質中小企業的中堅力量,不僅是以技術創新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主體,也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其創新發展已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領域。

“專精特新”是指中小企業的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3],其靈魂是創新[4]。2021年以來,國家密集出臺了系列推動“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重視對優質中小企業的梯度培育并建立了分層評價體系,推動構建“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業鏈領航企業”的創新型企業發展體系。同時,國家面向企業需求,統籌運用各類政策工具,從財政投入、金融服務、知識產權、融通創新等方面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了持續、精準和有效的支持。當前,國家對“專精特新”企業的支持已從總體布局進入到了具體指導和精準推進階段,以“專精特新”企業為中堅力量、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核心力量、大企業集團領航發展的協同創新格局正在形成。

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專精特新”企業依靠自主研發技術驅動,在相關行業領域已經表現出較高的成長性,對產業鏈的整體效率、供應鏈完整性、創新鏈的前沿性有很大影響?!皩>匦隆逼髽I通過行業技術突破打通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堵點,從而推動產業鏈優化升級和供應鏈安全穩定,這有助于解決當前我國國民經濟和產業循環不暢的矛盾,促進穩固國內大循環的主體地位。然而,當前很多“專精特新”企業在制造細分領域的自主研發和原始創新能力還不強,仍處在產業鏈的中低端[5],核心競爭優勢難以形成和保持。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格局的形成和發展需要“專精特新”企業持續提升創新能力,這是對產業鏈的關鍵環節開展技術攻關、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題中之義。

二、“專精特新”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的相關研究回顧

企業創新能力是企業管理領域長期關注的話題。已有研究從不同的角度對企業創新能力的內涵進行了探討。一是企業創新過程的角度。研究指出,企業創新能力涉及企業調動、整合和創造知識的能力[6],是指企業能夠根據顯現的和潛在的市場需求,持續不斷地整合從內外部獲取的知識和技能,以實現創意的市場價值的過程能力,貫穿在創意的形成、開發和利用、價值實現的過程中[7]。二是企業創新要素的角度。研究認為創新能力是企業在面對具有不確定性的外部環境時,能夠利用內外部資源要素并用于創新活動的能力[8];已有研究還關注了非技術創新能力要素,例如員工素質、人力資源管理、組織結構和文化氛圍等[7]。本文對企業創新能力的界定強調過程導向,認為企業創新能力嵌入在從創意的形成到創意價值實現的企業生產全過程中,技術創新能力是核心,企業創新要素角度所強調的員工、管理等作為創新資源要素為企業的創新能力提供支持。

近年來,伴隨國家對“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重視程度提高,有關“專精特新”企業提升創新能力的研究逐步深入。企業創新能力能夠直接作用于企業創新績效[9],企業創新績效和創新質量是企業創新能力的外在體現。已有研究探討了諸多影響“專精特新”企業技術創新水平、創新績效、創新質量的因素并得出有益結論,這些因素也對企業提升創新能力有著重要作用。

(一)創新支持政策

政府面向中小企業出臺的創新支持政策能夠彌補市場失靈,幫助企業分擔成本,聚集社會資源,從而改善企業的創新能力與表現[10-11],“專精特新”企業提高創新能力、實現創新發展離不開相關政策的扶持。實證研究發現,政府的稅收減免政策、創新服務平臺支持政策等能夠為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12];稅收激勵政策能顯著提升民營企業的創新水平,尤其是對處在成熟期的高科技、制造業企業的研發投入有更為顯著的促進作用[10],我國的產業政策和創新政策對新興產業的效果更為明顯[13]。已有研究還對我國支持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的產業政策、財稅政策、金融政策進行了梳理,對比分析了其他國家支持與我國“專精特新”企業有相似特征企業的具體政策[14],并從投貸聯動、信貸管理、供應鏈綜合性金融服務體系等方面重點探討了促進“專精特新”企業提升創新能力的金融服務政策。

創新支持政策對于促進“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的具體影響機制也受到了關注。實證研究發現,創新基金政策通過緩解融資約束、補償創新外部性以及矯正低質量創新對“專精特新”企業的創新質量發揮了顯著的激勵效應,并且具有持續性的影響[15]。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創新支持政策能夠顯著促進企業增加研發投入,且對后期入選企業和非國有企業的創新激勵效應更高[11]。不同類型的政策工具對企業創新的作用過程也有差異,供給型政策通過緩解企業資源困境、環境型政策通過改善營商環境來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轉型,推進企業提升創新能力[16]。

(二)企業治理特征

企業創新與企業的治理水平有關[17],高效的治理體系能夠解決企業創新過程中的新穎性和適宜性等問題[18]。研究已證實高新技術企業的治理結構對企業的創新能力有顯著影響[19]。已有研究基于專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家族企業的數據,分析了家族治理特征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結果發現,家族管理涉入會由于私利動機和風險規避傾向而阻礙企業創新發展,但具有高水平教育背景的家族管理者能夠緩解這一消極作用,這類“專精特新”企業應注重提升控股家族治理水平來推進企業創新[20]。已有研究還探討了“專精特新”A股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對企業創新績效的作用,研究發現,董事長與總經理兩職合一以及高股權制衡度能夠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從而使知識網絡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更為顯著[21]。另外,“專精特新”企業創始人也與企業技術創新績效有密切關系,研究證實,相比其他科學家創始人,橋接科學家創始人具有涵蓋學術界和產業界的社會資本,能夠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資源支持,對企業技術創新有更大影響[22]。

(三)創新資源要素

由于企業內部創新資源有限,企業創新會面臨較高的風險和成本,而企業外部組織網絡能給企業帶來新知識、新創意、新技術等資源,這是企業創新能力的基礎,對企業的創新績效有積極作用[23]。研究證實,企業的內部研發和外部知識獲取活動具有互補性,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在創新過程中緊密整合內外部知識資源[24]。外部創新資源要素對增強“專精特新”企業創新能力有重要作用,實證研究發現,區域的創新、協調和開放發展能夠正向促進“專精特新”企業的創新績效,區域發展應注重運用數字技術開展全要素、全流程、全鏈條改造,同時,通過提高開放水平來幫助“專精特新”企業累積知識、技能、投資等創新資源要素[25]。獨特而創新的知識體系對“專精特新”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十分重要,企業能夠通過降低知識網絡中心度來充分利用知識資源,以打造核心競爭優勢,緩解融資約束,從而提升創新績效[21]。然而,實證研究還指出,雖然企業能夠通過開放式創新的合作關系廣泛利用外部知識資源,但也要注意防范合作者之間出現的知識同化、路徑依賴和機會主義行為的問題,這反而會不利于企業創新[23]。

綜上,已有研究重點關注了創新支持政策、企業治理特征、創新資源要素對“專精特新”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并通過實證的方法對其影響企業創新的具體過程進行了深入和細致的探討,這為提升“專精特新”企業創新能力提供了實證依據和思路。在新發展格局逐步形成的背景下,隨著黨的二十大對“專精特新”企業的關注,未來研究應當進一步密切結合構建新發展格局對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發展的新要求,以深入分析“專精特新”企業在提升創新能力方面遇到的新問題和新情況。本研究在這樣的背景下探析“專精特新”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的困境與出路,有助于進一步深化和豐富“專精特新”企業的創新能力研究,為企業的創新發展研究提供有益補充。

三、新發展格局下“專精特新”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的困境

近年,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創新資源要素市場化推動以及“專精特新”企業自身利益驅動下,“專精特新”企業創新能力獲得了較大提升,推動了原發展格局下“引進-吸收-再創新”的技術來源向自主創新的轉變。然而,作為新發展格局下科技自主創新的重要主體,“專精特新”企業在創新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方面還存在諸多瓶頸和問題。

(一)企業外源融資渠道受限、難度較大,企業創新不能得到有效反哺?

當前,“專精特新”企業的知識產權產出水平不斷提升,已經進入了技術前沿領域,而技術研發和創新具有長期性,創新能力的持續提升需要相對穩定的資金投入和支持。研究證實,在高工業化程度地區,金融體系的完善是推動企業創新、緩解創新企業融資約束、支持研發投資的關鍵;在人力資源相對短缺的地區,金融發展對企業創新的促進作用更為明顯[26]。目前,銀行信貸等外源融資對“專精特新”企業的資金支持作用還沒有充分體現,融資渠道受限,融資難度較大,資金的缺乏直接制約了企業技術創新的持續開展,影響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第一,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于“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融資具體需求的把握不夠精準,所提供的金融服務和產品不能充分滿足企業需要。與大型企業相比,“專精特新”企業規模小,經營周期通常較短,業績波動較大,尤其是近幾年在世界經濟低迷、國內新冠疫情防控的大環境下,一些企業面臨的斷單風險增加,償債能力受到影響;同時,“專精特新”企業財務信息規范性普遍較低,而且缺少適合抵押的固定資產,以核心財務評價為信用評級基礎的信貸融資還不能精準適配“專精特新”企業的融資需求。

第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制度不健全,“專精特新”企業知識產權的融資價值還未充分體現。作為無形資產的知識產權是很多“專精特新”企業的核心資產,而由于知識產權的評估制度、交易制度還不完善,導致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融資還存在困難。一是金融機構還不能快速、準確地把握“專精特新”企業的知識產權價值。當前,金融機構對無形資產的評估多以知識產權數量指標為核心,難以對知識產權價值和企業的科創能力進行客觀評價。二是知識產權交易和流轉制度還不完善。近年來,國家致力于構建知識產權運營體系,專利轉讓和許可的活躍度提升,但交易平臺功能還不完善,產業鏈知識產權的協同運營水平還有待提升。

(二)企業內部治理存在不適用性和滯后性,對企業創新的激勵不充分

企業治理包含了企業的所有權安排以及有關董事會的功能、結構、股東的權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27],更加注重權力的制衡與協調。當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內部治理存在不適用性和滯后性,在有效激勵企業創新活動與發展方面發揮的作用還不充分。

第一,“專精特新”企業各治理主體之間權責不明晰、不適用。企業董事會、監事會、高級管理人員在企業管理實踐中還存在權責混同現象,權責邊界較為模糊。研究發現,有些“專精特新”企業的董事長與總經理存在兩職合一的情況,兩職合一雖然對企業的技術創新是正向作用,但效應并不顯著,兩職合一情況下,董事長更多考慮短期利益,不會進行持續長期的研發投入[28],同時,董事會在股東會與高級管理人員之間的聯接作用發揮也不到位。另外,很多“專精特新”企業的監事會職能還未充分發揮,企業財務不規范,在稅務和審計層面還存在違法違規現象,這不僅不利于企業融資,也影響企業的內部管理效率,阻礙企業創新。

第二,“專精特新”企業現行內部治理滯后,調整步伐緩慢??赡艿脑蚴?,在原有治理框架下,企業內各方主體之間會保持長期形成的慣有關系,這種關系會伴隨著企業的經營管理而不斷得到強化,難以輕易改變。雖然當前的內部治理不是最優的,但其一旦確立,會使企業內各治理主體產生共同的心理預期,雖然大家都意識到了可能存在問題,卻也能夠實現表面“協調”,這種情況下已有治理安排存在的缺陷就不容易被消除。

第三,當前“專精特新”企業內部治理對員工的創新激勵作用不足。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獲得的成果和進步離不開員工的創新工作投入,當前很多“專精特新”企業的內部治理還不能為員工提供充足的創新資源支持,對員工創新的使能作用不足,企業員工在工作中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還不能持續發揮。

(三)企業對創新資源的獲取渠道不暢通,不能有效匯集創新要素

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縱深展開,企業創新活動的復雜性和協同性不斷增強。而中小企業在發展初期一般資源匱乏,缺少外部聯系[29],信息和資源的交流和共享就顯得尤為重要。當前,“專精特新”企業在開展創新的過程中,還不能有效集聚充足的創新資源,這極大影響了企業創新能力的持續提升。

第一,“專精特新”企業對創新型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由于“專精特新”企業一般規模較小,相比大型企業,在企業聲譽、工資福利、工作環境、工作穩定性、發展前景等方面吸引力較低,技術創新人才的招聘存在困難,人才流失現象較為普遍,企業創新的內生動力不足。

第二,產業鏈中的各類企業還傾向于各自占有創新要素和資源,沒有形成協同創新的局面。很多“專精特新”企業正處在企業生命周期的成長期,亟需行業龍頭企業帶動培育和發展,然而,各類企業的創新共享意識不強,再加上產業鏈、創新鏈內企業合作機制不完善,創新融通不夠,缺少有關技術、人才、數據、信息等創新資源的開放共享平臺和機制,“專精特新”企業在創新資源方面存在約束。

第三,基礎研究服務“專精特新”企業不夠,企業創新能力提升乏力。我國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重點領域的基礎研究方面缺少原創性、創新性的積累,科研成果轉化不暢,還不能緊密跟蹤“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要求,對企業創新能力的支撐受到影響。

四、新發展格局下“專精特新”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的出路

提升“專精特新”企業創新能力有利于增強企業對產業鏈的補鏈、強鏈效果,對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有重要作用?;邳h的二十大精神和要求,針對以上“專精特新”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的困境,未來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力提升其創新能力。

(一)加強金融供給側改革,著重提升知識產權的金融服務效能

針對“專精特新”企業融資困難問題,國家已陸續出臺了多項支持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政策,未來應進一步加強落實這些融資促進措施。從金融供給側改革著手,重視知識產權的作用,增強“專精特新”企業的融資可得性,保證企業提升創新能力的資金支持。

第一,錨定“專精特新”企業的融資需求,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皩>匦隆逼髽I分布于經濟發展的前沿領域,如高精制造業、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且大部分處于成長期,銀行等金融機構應深入分析“專精特新”企業特點和發展階段,在此基礎上精準把握企業融資需求,多樣化質押融資模式,完善知識產權質押、動產質押等,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專業化和差異化的金融產品與服務,提升對“專精特新”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第二,促進供應鏈金融的創新發展。供應鏈金融聚焦產業鏈,服務于產業鏈上的核心企業、龍頭企業及中小企業。金融機構要充分認識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產業鏈、供應鏈中的重要價值,利用數字化技術,促進搭建供應鏈金融平臺,與核心企業保持戰略合作的同時,加強產業鏈信息整合,完善全產業鏈金融服務體系。

第三,著重提升知識產權的金融服務效能?!皩>匦隆逼髽I多以知識產權為核心資產,知識產權是這類企業創新發展的基礎,做好“專精特新”企業的知識產權工作是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內在要求。2022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致賀2022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召開時強調“著力在推動企業創新上下功夫,加強產權保護”[30]。不僅要重視高水平知識產權的創造、獲得和保護,還應對知識產權的應用予以更多關注,發揮“專精特新”企業知識產權價值,以反哺企業創新。未來在落實相關政策過程中,一是以數據為基礎,以技術為手段,參考結合《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工信部企業〔2022〕63號)中的評價標準,定向完善針對“專精特新”企業的知識產權和科創能力評價,促進形成知識產權價格發現機制和價值評估體系,這是推進“專精特新”企業知識產權融資業務深入開展的基礎。二是繼續完善知識產權交易流轉制度,在推進許可行為的基礎上加強規范知識產權交易,健全知識產權運營平臺管理和服務,促進知識產權在產業鏈的協同運營服務體系建設。三是進一步加強“專精特新”企業知識產權與供應鏈金融的深度融合,拓展針對“專精特新”企業知識產權的金融服務思路和渠道,例如,知識產權質押之外,進一步推進知識產權保險、知識產權證券化等業務的發展,為“專精特新”企業的融資困境提供廣闊出路。

(二)完善“專精特新”企業內部治理,持續有效激發企業創新

通過完善企業治理能夠推進企業技術創新,改善企業績效[31],良好的企業治理還能有效協調企業內部各方治理主體間的關系,對企業中的個體行為發揮約束和使能的雙重作用,進而對員工創新行為產生激勵?!皩>匦隆逼髽I應當加快完善內部治理,從制度設計上助力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

第一,加強董事會的規范化運作,強化監事會的監督職能,優化企業權力配置。一是董事制度方面。進一步明確董事會和高管之間的權責邊界,加強董事會的規范化運作;同時,已有研究指出高新技術企業的獨立董事能夠降低由于內部人控制而導致的決策失誤,從而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31],應進一步保障“專精特新”企業董事會的獨立性,加強引入獨立董事,建立獨立董事的選拔標準和激勵保障機制;另外,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董事會能夠促進企業合理把握研發方向和提高技術累積效應[19],擁有豐富創新經驗的董事一般具有較高的開展創新活動的意愿,最終有利于提高企業的創新產出[32],“專精特新”企業之間可以探索建設獨立董事的資源庫,促進企業與優秀管理人才的雙向匹配。二是監事會制度方面。監事會監督作用的切實發揮有助于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28],應進一步完善“專精特新”企業的監事會運行機制,強化監事會的監督作用,保障企業內部治理有效、規范運行。

第二,完善激勵機制設計,注重企業治理對員工創新行為的激勵作用。個體創新能力為組織的創造力和創新提供了基礎[33],因而員工創新對提升企業創新能力至關重要。薪酬激勵之外,與企業治理有關的股權結構、董事會結構等對員工的創新有重要作用[34],良好的企業內部治理有助于提高員工的工作投入,開拓員工的創新思維,有效調配創新資源。由于創新具有外部性,企業內部治理應更加重視和完善技術風險分擔和利益分配機制、激勵機制與容錯機制,更好地激發員工創新的動力,從而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第三,促進去制度化過程,加快完善企業治理結構。企業治理結構作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在運行過程中會經歷制度化的過程[35],企業原有的治理安排在組織中被廣泛接受后,向替代路徑轉化就需要付出額外成本,因而,完善企業治理結構時,需要注意到路徑依賴的消極影響?,F行企業治理結構在“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初期的確給企業帶來了活力,但伴隨經濟環境、員工群體特點、創新情境的不斷變化,原有治理結構下的制度安排可能會由積極影響轉為消極,這就需要企業管理人員及時識別并做出調整,以提高治理效率,發揮好治理結構對企業提升創新能力的作用。

(三)促進創新生態系統建設,在融通創新中為“專精特新”企業有效匯集創新資源

在新發展格局下,新興產業發展與科技革命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產業之間的融合程度進一步增強[2],企業之間的創新競爭更強調創新生態體系中主體間價值共生的動態平衡[36],多主體共贏、開放共享、協同合作是“專精特新”企業實現創新發展的未來方向。構建高效開放的創新生態系統,促進科研機構、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能夠使創新要素和資源有效匯集于“專精特新”企業,支撐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

第一,加強“專精特新”企業在整個產業鏈的深層參與,融入行業龍頭企業的創新鏈。行業內的龍頭企業較早建立了技術創新體系,掌握著更多的創新資源。鼓勵“專精特新”企業精準把握市場需求,發揮自身靈活性,通過新產品和新模式,以“小規模大協作”方式加強與大企業的緊密聯系,形成大中小企業聯動的產業創新體系。

第二,完善產業鏈上各企業的協作機制。通過建設聯合研發中心等平臺,引導“專精特新”企業與其他企業在技術開發、產品設計等方面開展合作,促進研發能力互補;確立協同創新的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具體制度,引導大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創新資源,使“專精特新”企業能夠進一步拓展關系網絡,有機會獲得更多的創新要素。

第三,注重“專精特新”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深入合作。一方面,加強在基礎研究、技術開發、科技應用等各個環節的對接與融合;另一方面,“專精特新”企業可以參與到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來,進一步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匹配度,以滿足企業對相關技術人才的需求。

因此,應加強推進產業鏈上大中小企業之間、高校和科研院所與“專精特新”企業之間的協同合作,基于穩定的價值鏈和知識網絡構建創新發展共同體,從而形成高效、開放、融通的企業創新生態體系,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和資源向“專精特新”企業集聚,為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提供不斷動力。

五、結語

自工業和信息化部2011年提出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37]到2012年首次進入中央政策文件[38],再到2022年寫進黨的二十大報告,發展“專精特新”企業已經從部門政策演變為國家政策,成為黨中央關注的重點領域。新發展格局的技術來源主要是依靠自主創新[39],以創新驅動科技自立自強,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內在要求和關鍵著力點。相比大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在創新方面靈活性強,在經濟發展中更具適應力,是保障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的關鍵,也是科技自主創新的重要主體。在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國家對“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增強,對于企業在創新能力提升方面存在的融資困難、治理結構激勵創新發展不足、創新資源集聚不暢的困境和問題,未來應進一步提高“專精特新”企業的融資可得性,完善企業內部治理,促進創新生態系統建設和融通創新,以有效提升“專精特新”企業的創新能力,提高我國中小企業整體創新效能,從而增強國內大循環的內生動力,夯實國內大循環主體地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必然要求構建新發展格局[EB/OL].?(2022-08-31).https://wwwgovcn/xinwen/2022-08/31/content_5707604htm.

[2]陳勁,陽鎮,尹西明.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中國科技創新戰略[J].當代經濟科學,2021,43(1):1-9.

[3]工業和信息化部.?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EB/OL].?(2016-07-06).http://wwwgovcn/xinwen/2016-07/06/content_5088726htm.

[4]韓鑫,谷業凱.激發專精特新企業創新活力[N].人民日報,2022-11-26(002).

[5]劉寶.“專精特新”企業驅動制造強國建設:何以可能與何以可為[J].當代經濟管理,2022,44(8):31-38.

[6]王輝,王穎,季曉得,等.辯證領導行為及其對企業創新能力和績效的影響:一項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的領導行為探究[J].心理學報,2023,55(3):?374-389.

[7]許慶瑞,張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演化規律與提升機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56-57.

[8]SAENZ?J,?ARAMBURU?N,?RIVERA?O.?Knowledge?sharing?and?innovation?performance:?a?comparison?between?hightech?and?lowtech?companies[J].?Journal?of?intellectual?capital,?2009,10(1):22-36.

[9]黃世政,周家賢,曾海亮.政府補貼對企業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的影響——基于創新治理能力的視角[J].華東經濟管理,2022,36(5):57-65.

[10]劉詩源,林志帆,冷志鵬.稅收激勵提高企業創新水平了嗎?——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的檢驗[J].經濟研究,2020,55(6):105-121.

[11]汪合黔,陳開洋.創新支持政策對企業研發投入和經營績效的影響——來自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微觀證據[J].南方金融,2022,?555(11):22-35.

[12]張兵,梅強,李文元.江蘇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影響因素研究——以鎮江市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1):80-83.

[13]MAO?J,?TANG?S,?XIAO?Z,?et?al.?Industrial?policy?intensity,?technological?change,?and?productivity?growth:?evidence?from?China[J].?Research?policy,?2021,?50(7):104287.

[14]王榿倫,鄭炫圻,朱毅.商業銀行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的思考[J].西南金融,2022,?490(5):16-28.

[15]曹虹劍,張帥,歐陽峣,等.創新政策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質量[J].中國工業經濟,2022(11):135-154.

[16]張璠,王竹泉,于小悅.政府扶持與民營中小企業“專精特新”轉型——來自省級政策文本量化的經驗證據[J].財經科學,2022,406(1):116-132.

[17]ROYCHOUDHURY?S,?;EGOROV?A?V.?Corporate?innovation?and?corporate?governance:?a?study?of?US.?firms[J].?Corporate?ownership?and?control,?2016,?6(3):342-350.

[18]LEHRER?M,?TYLECOTE?A,?CONESA?E.?Corporate?governance,?innovation?systems?and?industrial?performance[J].?Industry?&?innovation,?1999,?6(1):25-50.

[19]龍勇,龐思迪,張合.高新技術企業融資方式、治理結構與技術創新能力關系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2010,32(3):113-118,128.

[20]羅福凱,狄盈馨,李啟佳.“專精特新”戰略、家族涉入與技術創新[J].科技進步與對策,2023(4):1-12.

[21]辛琳.知識網絡、融資約束與“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績效[J].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報,2022,29(6):18-38.

[22]王瑤,曾德明,李健,等.橋接科學家創始人與企業技術創新績效——基于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分析[J].科學學研究,2022(11):1-17.

[23]楊震寧,趙紅.中國企業的開放式創新:制度環境、“競合”關系與創新績效[J].管理世界,2020,36(2):139-160,224.

[24]CASSIMAN?B,?VEUGELERS?R.?In?search?of?complementarity?in?innovation?strategy:?internal?R&D?and?external?knowledge?acquisition[J].?Management?science,?2006,?52(1):?68-82.

[25]王偉楠,王凱,嚴子淳.區域高質量發展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機制研究[J].科研管理,2023,44(2):32-44.

[26]莊毓敏,儲青青,馬勇.金融發展、企業創新與經濟增長[J].金融研究,2020(4):11-30.

[27]張維迎.所有制、治理結構及委托—代理關系——兼評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觀點[J].經濟研究,1996(9):3-15,53.

[28]秦興俊,王柏杰.股權結構、公司治理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J].財經問題研究,2018(7):86-93.

[29]徐研,劉迪.風險投資網絡能夠促進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嗎?——基于中國風投行業數據的實證研究[J].產業經濟研究,2020(3):85-99.

[30]新華社.習近平致2022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的賀信[EB/OL].?(2022-09-08).http://wwwgovcn/xinwen/2022-09/08/content_5708951htm.

[31]蔣楠.高端制造業企業治理結構與實質性創新行為關系研究[J].統計與決策,2020,36(24):179-183.

[32]ZHOU?J,?QIN?R,?WANG?X,?et?al.?Does?directors’?innovation?experience?promote?firm?innovation??evidence?from?China[J].?Knowledge?management?research?&?practice,?2021(1):1-14.

[33]WOODMAN?R,?SAWYER?J,?GRIFFIN?R.?Toward?a?theory?of?organizational?creativity[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3(18):?293-321.

[34]TYLECOTE?A,?EMMNUELLE?C.?Corporate?governance,?innovation?systems?and?industrial?performance[J].?Industry?and?innovation,?1999(6):?25-50.

[35]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與組織——思想觀念與物質利益[M].?姚偉,王黎芳,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29-130,?200-201.

[36]董志勇,李成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態勢與路徑選擇[J].改革,2021(10):1-11.

[37]工業和信息化部.?“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規劃[EB/OL].?(2011-09-23).http://wwwgovcn/gzdt/2011-09/23/content_1955213htm.

[38]國務院.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EB/OL].?(2012-04-26).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2-04/26/content_1578htm.

[39]盛朝迅.新發展格局下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發展的思路與策略[J].改革,2021,?324(2):1-13.

The?Problems?and?Solutions?of?the?SRUI?Enterprises’?Innovation?Ability?Improvement

under?the?New?Development?Pattern

Wang??Yanlin,??Wang??Li

(School?of?Management?Engineering?and?Business,?Hebei?University?of?Engineering,?Handan?056038,?China)

Abstract:???The?report?of?the?20th?National?Congress?of?CPC?pointed?out?that?the?development?of?specialization,?refinement,?uniqueness?and?innovation?(SRUI)?enterprises?should?be?supported,?taking?it?as?one?of?the?important?measures?to?build?a?modern?industrial?system.?The?improvement?of?innovation?ability?of?SRUI?enterprises?is?not?only?the?key?to?promote?highquality?development?of?enterprises,?but?also?an?important?way?to?implement?innovationdriven?development?strategy.?On?the?basis?of?reviewing?the?relevant?literatures?on?the?improvement?of?innovation?ability?of?SRUI?enterprises,?this?paper analyzes?the?difficulties?faced?by?SRUI?enterprises?in?improving?innovation?ability?under?the?new?development?pattern,?such?as?insufficient?external?financing to?support?enterprises’?technological?innovation,?insufficient?internal?governance?to?encourage?innovation?and?development,?and?poor?channels?for?enterprises?to?obtain?innovation?resources.?It?is?proposed?that?the?way?to?improve?the?innovation?ability?of?SRUI?enterprises?is?to?deepen?the?reform?of?financial?supply?side?and?pay?attention?to?the?financial?service?function?of?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improve?the?internal?governance?of?SRUI?enterprises;?promote?the?construction?of?innovation?ecosystem,?and?effectively?pool?innovation?resources?for?SRUI?enterprises?in?the?integrated?innovation.

Key?words:the?new?development?pattern;?SRUI?enterprises;?innovation?ability

(責任編輯:李?萌)

猜你喜歡
專精特新新發展格局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經濟形勢與中國新發展格局
在新發展格局下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的實踐及建議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