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耕地產能影響因素及其提升路徑研究

2023-09-26 19:48王力平
區域治理 2023年22期
關鍵詞:耕地作物條件

王力平

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一、研究背景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口的持續增加,人們對土地資源的需求也不斷增長,使得占用耕地用作建設用地等土地利用現象頻出。這種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建設用地的緊張局面,但是并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反而制約了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并引發了耕地面積不斷流失等一系列問題。

為此,我國提出了“18 億畝耕地”紅線目標,并持續加強和改進政策。例如,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已從最初的“先占后補”發展為“先補后占”。這些措施旨在確保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保護。然而中國的耕地保護效果并不樂觀,盡管耕地銳減的態勢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耕地質量與生態保護形勢依然嚴峻,諸如永久基本農田的“上山下河”、建設占用耕地的“占優補劣”等現象[1]導致全國耕地總體質量呈下降勢頭[2]。

耕地的數量和質量極大的影響了耕地產能與糧食生產能力,同時我國面臨著兩大挑戰:一是糧食消耗水平和人口不斷增加,給農業生產帶來巨大壓力;二是作為全球最大的谷物生產和消費國,我國的糧食產量直接關系到國內糧食供給和國際糧食安全。因此提高耕地產能迫在眉睫。

二、 耕地產能影響因素研究

耕地產能是指在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和一定的自然、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所形成的耕地生產能力,可分為耕地理論產能、耕地可實現產能和耕地實際產能3 個層次[3]。其中耕地的理論產能是由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決定的,而耕地的實際產能則受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自然條件影響因素研究

1.氣候條件

氣候條件對農業產能的影響可分為兩類:一是氣候資源,包括光照、熱量和水等基本要素,對農業生產具有直接影響;二是氣象災害,如干旱、洪澇災害等,對農作物產量產生不利影響。

(1)氣候資源

竺可楠分析了我國氣候的特點,并指出太陽輻射總量、溫度和降雨量是影響糧食生產的最基本要素[3]。光照是作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前提;作物生長受氣溫直接影響,只有在適宜溫度范圍內,作物才能正常生長,一般而言,溫度與作物生長率呈正相關,較高的溫度有利于延長作物的生長期和提高光合作用速率;降水對作物的生長發育也起重要作用,只有充足的水分,才能確保作物的正常生理活動。

(2)氣象災害

氣象災害會對耕地產能造成直接的損失和間接的影響,包括減產、土壤侵蝕、養分流失、土地損壞等。干旱會導致土壤水分不足,影響作物生長和發育;洪澇會造成農田積水和排水不暢,導致土壤水和養分流失,破壞作物根系,減少產量和增加病蟲害發生的風險;霜凍會造成作物凍害,損壞植株的細胞結構和功能,導致減產或作物死亡;極端高溫天氣會導致作物蒸騰過快和水分蒸發增加,使土壤水分快速流失,影響作物生長和產量。史培軍等[4]分析了我國1980-1993 年期間的氣候變化和農業氣象災害對糧食生產的影響,結果顯示該研究期間我國因氣象災害導致糧食減產的比例占糧食總產的15.3%。

2.土壤條件

土壤對作物生長的影響包括耕層質地、土壤肥力土壤結構等。

土壤質地直接影響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耕作性能,細粒土壤(如黏土)保水能力較強,但排水性較差;粗粒土壤(如沙土)排水性好,但保水能力較差。合理選擇和管理土壤質地可以提高作物的生長環境;土壤有機質含量和養分水平反映了土壤的肥力水平,是耕地質量的主要組成部分,在一定區域范圍內決定了作物的生產潛力[5],對作物生長和產量有重要影響;土壤結構影響土壤通氣性、滲透性和根系的發育。良好的土壤結構有利于根系的生長和養分吸收,提高作物的生產力。

3.地形條件

地形條件對耕地產能產生顯著影響。地勢起伏直接影響著水分的分布和排水情況,高地區通常有良好的排水條件、土壤濕度適宜,利于作物生長;而低洼地區容易積水,導致土壤鹽堿化和缺氧,對作物產量和品質造成不利影響。此外,地形起伏也影響土壤的肥力分布,坡地上的養分容易向下坡方向遷移,使坡地土壤相對貧瘠,而谷底土壤較為肥沃。因此,充分了解和合理利用地形條件,有助于提高耕地的產能和農業生產效益。

(二)社會經濟條件

糧食產量不僅取決于土地質量,還受諸多社會經濟因素影響,綜合國內外相關研究,影響耕地產能的經濟社會因素主要包括農業生產投入、耕作條件、耕作制度和政策因素。

1.農業生產投入

農業生產投入大體可以分為土地投入和技術投入。

土地投入即耕地面積,是決定耕地產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耕地面積的增加可以為農業提供更多的種植空間,從而促進糧食和農產品的產量提升,同時耕地面積決定了區域可播種的最大面積,但是實際播種面積一般都小于該最大的可能面積。近年來隨著糧食種植效益相對降低,導致拋荒現象不斷涌現,尤其是東部發達地區,以江蘇省為例,1998-2010 年間,糧食總產量與播種面積的復相關系數非常高,而與耕地面積的復相關系數則僅為0.54[6]。

農業生產的技術投入包括農業機械化、肥料使用、品種改良等方面。首先,農業機械化能夠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和規模,節約時間和成本;其次,合理的肥料使用和農藥防治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抗病蟲害能力,提高作物的生長速度和產量;此外,品種的改良能夠顯著提高農作物單產,提高耕地產能。

2.耕作條件

耕作條件對糧食生產能力影響巨大,如田間道路通達度、田塊大小、灌排設施等條件。

灌溉設施的建設可以解決土地水分不足或不穩定的問題,提供充足的水源供給,調控土壤濕度,減輕或消除水分對作物生長發育的不利影響,提高作物的產量和質量;良好的田間道路條件和合理的田塊大小可以提供充足的作業空間和機動性,方便農業機械設備的運行和作業,提高耕作效率和作業質量。任美鱷指出了作物種類和灌溉設施是影響農作物生產力的重要因素,同時農作物生產力隨社會經濟條件的發展不斷的變化和提髙[7]。

3.耕作制度

耕作制度對耕地產能有重要影響,例如種植制度、耕作方式、施肥制度等。不同的耕作制度會影響土地的利用效率、土壤質量和作物產量。

輪作、間作、連作等種植制度可以調整作物的種植順序和組合,合理利用土壤養分,減少土壤病蟲害發生的風險,提高耕地的產能;相比較于傳統耕作方式通常的翻耕和深耕等操作,保護性耕作方式采用輕耕、保水保肥等措施,能夠保持土壤的結構和養分,提高耕地的產能;合理施肥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養分,改善土壤肥力??茖W施肥包括有機肥和化學肥的合理配比,根據土壤養分含量和作物需求進行施肥,有助于提高耕地的產能。崔楊對比了黑土區不同耕作措施下作物實際產能差異,發現等高耕作能夠增加田間持水保水能力,平衡內部水肥狀況,作物長勢較順壟種植更加均勻,可以提高作物產量[8]。

4.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對耕地產能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包括土地保護、農業支持、農地整治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通過調整農業生產環境、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提供支持和保護措施,促進耕地的可持續利用和提高產能。例如政府通過土地保護政策,限制非農業用地對農地的占用,保護耕地資源的穩定和可持續利用;通過實施農業支持政策,例如提供農業補貼、貸款支持、種子和肥料補貼等,鼓勵農民增加耕地面積和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三、耕地產能提升路徑研究

(一)針對自然條件影響因素的提升路徑研究

農業生產應對氣候資源和氣象災害的方式有所不同。氣候資源是由一個地方的地理位置等決定的,不易控制和大范圍改變,因此農業生產強調充分利用氣候資源,因地制宜地選取合適的作物類型,并根據作物特點制定對應的耕作制度,如調整種植時間,來獲得最好的作物產量。而對于氣象災害,農業生產則強調通過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預防和減輕旱澇災害的影響,從而提高耕地產能。

通過土地平整等方法改變地塊范圍內的地形起伏可以提高種植條件,提升農業生產的效果。此外,修建梯田等措施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減少土壤侵蝕,保持土壤肥沃度,從而提高耕地的產能。

(二)針對社會經濟條件影響因素的提升路徑研究

1.大力推進土地整治項目實施

土地整治項目能夠通過改善土地質量、增加耕地面積、提升生產力和優化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的作用,對耕地產能的提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具體實施路徑是通過整理、開墾和改良土地等方式,將原本未利用或低效利用的土地轉化為可耕地,從而增加耕地面積;通過改善土壤結構、調整土壤酸堿性、提高土壤肥力等措施,提高作物的生長環境和養分供應,增加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通過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實施適宜的農作物種植方式和農業生產模式;推動土地利用方式的優化可以提高土地的綜合利用效益,實現耕地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

2.進一步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是通過農村土地整治建設形成的一片片集中連片的農田,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高產穩產的特點[9],能夠適應現代農業的生產和經營需求,提高農田的生產潛力和產出能力,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包括經過整治的原有基本農田和經整治后劃入的基本農田,通過建設達到布局合理化、農業規?;?、生產機械化、環境生態化[10-11]。

3.加強政府調控作用

發揮政府的帶頭作用,自上而下做好耕地占補平衡,規范有序推進農村土地流轉;推進土地整治和水土治理工程,做好土地生態安全的宣傳科普工作和適宜耕作制度的推廣工作,并輔以獎勵制度,以調動生產者積極性,提高民眾對參與度,建立高標準農田建設監測評價體系,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與耕地產能提升。

四、結束語

本論文通過對耕地產能影響因素及其提升路徑的研究,深入探討了各種因素對耕地產能的影響及相應的解決方案。我們應該認識到耕地產能的提升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農業部門、農民和科研機構等各方共同努力,采取綜合性的措施和政策,實現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和農田資源的合理利用。因此,建議未來的研究在耕地產能提升的路徑上,繼續深入研究各個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響機制,加強農業技術創新和推廣,完善政策支持和引導,進一步推動農田的高標準建設和耕地產能的持續提升,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和糧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貢獻。

猜你喜歡
耕地作物條件
自然資源部:加強黑土耕地保護
我國將加快制定耕地保護法
保護耕地
新增200億元列入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支出
排除多余的條件
選擇合適的條件
作物遭受霜凍該如何補救
四種作物 北方種植有前景
內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潛在應用
無人機遙感在作物監測中的應用與展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