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靶向治療對直腸癌大鼠巨噬細胞極化及PPIA/GRP78的作用機制

2023-09-26 01:25孫銀平劉奕明俞劍偉林承春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3年18期
關鍵詞:阿帕腸癌直腸

孫銀平 劉奕明 俞劍偉 林承春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龍巖第一醫院消化內科,福建 龍巖 364000)

直腸癌大體可分為潰瘍型、隆起型、浸潤型,多數直腸癌是腺瘤性息肉病變所致,雖然導致直腸癌發生的具體原因尚不明確,但與飲食(高脂、高蛋白)、遺傳因素、年齡、化學接觸等因素有關。近年來發現,相關因子的異常表達可參與腫瘤的發展。實體瘤中,由于腫塊的快速生長,產生了缺血缺氧的現象,致使營養供應不足,從而導致理葡萄糖調節蛋白(GRP)78水平升高,高表達GRP78可促進癌細胞的生長及血管新生。研究表明〔1〕,GRP78是內質網應激的標志,內質網應激與細胞自噬及凋亡關系密切,能誘導C/EB同源蛋白表達,并通過其表達調控細胞凋亡,參與結腸癌的生物行為。肽基脯氨酰順反異構酶(PPI)A可調節生物學行為。相關研究提示〔2〕,PPIA對肝癌細胞的凋亡具有一定促進作用,但目前關于PPIA對直腸癌的相關文獻較少,具體作用機制尚不明確。研究顯示〔3,4〕,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參與腫瘤產生及發展。巨噬細胞可識別機體內有害物質及衰老細胞等,且在不同情況下,存在不同的表型。在腫瘤中一般分為M1和M2兩種類型。M1型具有抗炎、抗腫瘤作用;M2型發揮抑制腫瘤免疫應答作用。阿帕替尼是一種新型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抑制劑,主要通過高度選擇性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受體(VEGFR)-2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斷VEGF與其受體結合后的信號轉導通路,從而強效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發揮抗腫瘤作用。研究發現〔5〕,阿帕替尼對于治療結直腸癌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可延長患者的生存期,為化療失敗患者提供新希望。但阿帕替尼對直腸癌巨噬細胞極化及PPIA、GRP78水平的影響尚不明確,因此,本文研究分子靶向治療對直腸癌大鼠巨噬細胞極化及PPIA/GRP78的作用機制。

1 材料和方法

1.1實驗動物 健康SD大鼠48只購自深圳子科生物公司,動物許可證號:SCXK(粵)2018-0026,6~8月齡,體質量220~300 g。常規飼養,溫度25.6 ℃左右,模仿12 h晝夜交替,大鼠自由進食、飲水2 w,按照《實驗動物管理條例》規定進行實驗。

1.2實驗試劑 阿帕替尼(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植酸鈉(深圳樂芙生物公司);PPIA、GRP78一抗(北京百奧萊博生物公司);辣根過氧化物酶二抗(南京全隆生物公司);流式細胞儀(上海沫錦醫療器械公司);聚合酶鏈反應(PCR)儀(上海士森視覺科技公司,型號:ProFlex96)。

1.3模型建立 48只大鼠隨機分為健康組12只,常規飼養;剩余36只建立直腸癌模型。第1天腹腔注射偶氮甲烷(AOM)(10 mg/kg),2.5%葡聚糖硫酸鈉(DSS)連續飲水1 w,間隔給予蒸餾水2 w,重復DSS/蒸餾水飲水2個循環,每天觀察腫瘤生長情況,當出現腫瘤結節時,則視為建模成功,具體見蘇木素-伊紅(HE)染色結果。建模成功后24 h:①腸癌組:12只直腸癌模型大鼠常規飼養;②治療組:給予12只直腸癌模型大鼠45 mg/kg阿帕替尼灌胃,1次/d,共2 w;③對照組:12只直腸癌模型大鼠給予1 g/kg植酸鈉灌胃,1次/d,所有大鼠干預2 w后處死。建模過程中,有3只大鼠死亡,最終健康組12只大鼠,腸癌組、治療組及對照組均為11只大鼠。

1.4檢測各組瘤重、抑瘤率 取各組大鼠,麻醉后處死,稱重,剝離瘤體,稱瘤重。抑瘤率:實驗結束后統計各組抑瘤率。抑瘤率=(腸癌組平均瘤重-治療組平均瘤重)/腸癌組平均瘤重×100%。

1.5HE染色觀察病理形態 取各組直腸組織,4%多聚甲醛固定,石蠟包埋,切片,HE染色,顯微鏡下觀察結直腸組織病理變化。

1.6免疫組化檢測CD86(M1型巨噬細胞標志)、CD206(M2型巨噬細胞標志)、VEGF表達 取各組直腸組織,用4%多聚甲醛固定,石蠟包埋、切片,脫蠟水化,過氧化氫(H2O2)失活,低火加熱1 min修復抗原加血清封閉,加一抗CD86、CD206(1∶200)、VEGF(1∶500),4 ℃過夜,磷酸鹽緩沖液(PBS)沖洗,加入二抗,最后應用二氨基聯苯胺(DAB)顯色劑染色,直腸癌組織中的陽性信號為淡黃色至棕褐色,采用4級計分,無染色均為0分,染色細胞占比為0~5%;淺黃色染色為1分,染色細胞占比為6%~25%;棕黃色染色為2分,染色細胞占比為26%~49%;棕色染色為3分,染色細胞占比為50%~100%。

1.7流式細胞術檢測巨噬細胞表型 取各組大鼠直腸組織,剪碎、研磨,消化,經Percoll密度梯度離心分離得到直腸組織中的免疫細胞。將細胞與流式抗體共孵育30 min后,用PBS重懸上流式細胞儀檢測。所采用的流式抗體為CD86、CD206的流式抗體。

1.8反轉錄(RT)-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PPIA、GRP78、VEGF mRNA水平 取各組直腸組織,碾磨勻漿,添加1 ml RNA提取試劑Trizol,12 000 r/min離心15 min;在上清液中加入異丙醇,混勻,12 000 r/min離心10 min;RNA為底部的白色沉淀,吸去液體,用75%乙醇1.5 ml洗滌白色沉淀;4 ℃下12 000 r/min離心5 min吸去上清液;沉淀干燥后,溶解RNA。將提取的RNA轉錄為cDNA,在PCR儀上保溫42 ℃ 60 min,之后保持70 ℃ 5 min使反轉錄酶滅活。反應條件:94 ℃ 5 min,94 ℃ 30 s,58 ℃ 30 s,72 ℃ 30 s,35個循環。結束后做溶解曲線,在60 ℃ 95 ℃下做檢測,每30 s升溫1 ℃?;蛳鄬Ρ磉_量=2-△△Ct。引物序列:PPIA上游引物:5′-GCCAGGGTGGTGACTTTA-3′,下游:5′-AACTGGGAACCGTTTGTG-3′;GRP78上游引物:5′-GACATCAAGTTCTTGCCGTT-3′,下游:5′-CTCATAACATTTAGGCCAGC-3′;VEGF上游引物:5′-ACCATGGCAGAAGGAGGAG-3′,下游:5′-ACGCGGTCTGTGTTTTTGC-3′;磷酸甘油醛脫氫酶(GAPDH)上游引物:5′-ACCACAGTCCATGCCATCAC-3′,下游:5′-TCCACCACCCTGTTGCTGTA-3′。

1.9Western印跡檢測PPIA、GRP78、VEGF水平 取各組直腸組織,RIPA裂解液裂解,離心。收集上清液,二喹啉甲酸(BCA)法測定蛋白含量。取適量蛋白質,加入上樣緩沖液,95 ℃煮沸5 min,進行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SDS-PAGE)。電泳后,將分離的蛋白條帶轉至聚偏氟乙烯(PVDF)膜,5%脫脂牛奶室溫封閉2 h之后加入PPIA、GRP78一抗,4 ℃孵育過夜。Tris鹽酸緩液吐溫(TBST)清洗,加入辣根過氧化物酶二抗,37 ℃孵育2 h,洗膜,電化學發光(ECL)避光顯影。ImageJ圖像軟件分析各蛋白條帶的灰度值。

1.10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兩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

2 結 果

2.1各組瘤重及抑瘤率比較 健康組無瘤重及抑瘤率,腸癌組瘤重顯著高于治療組與對照組(P<0.05),治療組與對照組瘤重與抑瘤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瘤重、抑瘤率、CD86、CD206、VEGF陽性率及CD86、CD206表達比較

2.2免疫組化檢測 與健康組相比,腸癌組、治療組及對照組CD86陽性率顯著降低,CD206陽性率顯著升高(P<0.05)。與腸癌組相比,治療組與對照組CD86陽性率顯著升高,CD206、VEGF陽性率顯著降低(P<0.05)。治療組與對照組CD86、CD206、VEGF陽性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圖1。

2.3流式細胞術檢測 與健康組相比,腸癌組、治療組及對照組CD86水平顯著降低,CD206水平顯著升高(P<0.05)。與腸癌組相比,治療組與對照組CD86水平顯著升高,CD206水平顯著降低(P<0.05)。治療組與對照組CD86、CD206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圖2。

圖2 各組流式細胞儀檢測

2.4HE染色 健康組結直腸組織黏膜上皮完整,細胞結構正常,排列整齊。腸癌組結直腸組織黏膜上皮大量壞死,腸腔面有潰瘍形成,有大量炎性細胞浸潤,伴有血管增生,提示直腸癌模型建立成功。與腸癌組相比,治療組與對照組有所改善。見圖3。

圖3 各組結直腸(HE染色,×100)

2.5各組PPIA、GRP78、VEGF mRNA及蛋白水平比較 健康組直腸組織中PPIA、GRP78、VEGF mRNA及蛋白水平顯著低于腸癌組、治療組及對照組(P<0.05)。腸癌組直腸組織中PPIA、GRP78、VEGF mRNA及蛋白顯著高于治療組及對照組(P<0.05)。治療組與對照組直腸組織中PPIA、GRP78、VEGF mRNA及蛋白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圖4。

圖4 Western印跡檢測PPIA、GRP78、VEGF蛋白表達水平

表2 各組PPIA、GRP78、VEGF mRNA及蛋白水平比較

3 討 論

在我國,直腸癌患者常見的發病年齡在40歲以上,男性直腸癌發病率高于女性,直腸癌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關于其治療至關重要〔6〕。

VEGF是一種選擇性的內皮細胞有絲分裂原,特異性作用于血管內皮細胞,參與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研究表明〔7〕,VEGF可促進血管新生,加快腫瘤生長,促進腫瘤向遠處轉移。另有研究發現〔8〕,VEGF在直腸癌中水平與癌細胞的轉移呈正相關,是診療結腸癌的重要指標。分子血管靶向藥可顯著降低血管新生,阻滯腫瘤轉移等。研究提示〔9〕,阿帕替尼通過抑制VEGFR-2進而抑制VEGF及其受體通路,發揮抗血管生成作用。已有研究證實,阿帕替尼對肺癌〔10〕、胃癌〔11〕等多種腫瘤具有一定療效。植酸又名肌醇六磷酸,是一種天然有機化合物,目前已有研究證實〔12〕,其對于治療直腸癌已較為成熟,本文運用植酸作為阿帕替尼的藥物對照,結果提示,阿帕替尼可通過抑制VEGFR-2表達進而下調VEGF水平抑制腫瘤發展。相關研究表明〔13〕,阿帕替尼能夠對VEGFR進行有效抑制,在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的臨床治療中具有顯著療效,且其耐受性較高,能有效延長患者總生存期。潘妍等〔14〕在對胃癌患者的研究中提出,阿帕替尼通過降低VEGF、白細胞介素(IL)-2R水平,改善患者病情嚴重情況,提高患者總生存期。本研究與上述研究結果相似。

巨噬細胞與腫瘤的產生與發展聯系密切,M1型巨噬細胞具有殺菌、補體介導的吞噬及抑制腫瘤發展的作用;M2型具有促進腫瘤發展的作用。本研究提示,阿帕替尼具有促進巨噬細胞向M1極化,并抑制其向M2極化的作用。研究表明〔15〕,在直腸癌中,巨噬細胞與腫瘤血管形成呈正相關,巨噬細胞通過促進VEGF表達促進腫瘤血管形成。由此,本研究推測阿帕替尼可能是通過抑制VEGF水平,抑制巨噬細胞向M2型極化,并促進其向M1型極化,從而阻滯腫瘤發展。本研究與上述研究結果相似。

PPIA具有調節細胞內信號、生物學行為的作用,參與腫瘤的產生及發展。報道顯示〔16〕,高表達PPIA可促進癌細胞增殖,并參與癌細胞轉移。GRP78在多種腫瘤中高表達,并促進癌細胞的增殖、血管生成等。研究表明,高表達GRP78存在于多種腫瘤中,包括乳腺癌、肺癌等〔17~19〕。彭婭等〔20〕在對結直腸癌的研究中發現,GRP78與PPIA呈正相關,在結直腸癌中均表達升高,在經過抑制其水平后可顯著改善患者預后。目前,關于阿帕替尼對GRP78、PPIA的作用機制尚無相關研究,無法論證本文研究觀點,在今后實驗中,應增加、完善實驗內容,論證本文研究結果。楊宇菲〔21〕通過體外實驗研究表明,分泌型GRP78在微環境中可促腫瘤相關血管生成,且與VEGF呈正相關,且采用丹酚酸A干預后可降低VEGF基因活性進一步抑制GRP78蛋白水平,進而抑制瘤體生長。因此,本文推測阿帕替尼可能通過抑制VEGF水平降低GRP78、PPIA表達,進而抑制直腸癌發展。

猜你喜歡
阿帕腸癌直腸
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療效與安全性系統評價
含糖飲料或可增加女性患腸癌風險
18F-FDG PET/CT在結直腸偶發局灶性18F-FDG攝取增高灶診斷中的價值
當心特殊腸癌的“幕后黑手”——肛瘺
男性長期看電視更易患腸癌
變更聲明
彩超引導下經直腸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檢1例
23例原發性小腸癌臨床分析
PPH聯合消痔靈注射治療直腸黏膜內脫垂46例
話說小兒常的肛直腸疾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