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家園共育背景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路徑

2023-09-28 07:03郭飛燕
基礎教育論壇·上旬 2023年9期
關鍵詞:實施路徑家園共育心理健康教育

郭飛燕

摘? 要:在課程改革持續深化的背景下,促進幼兒實現身心健康發展,儼然已成為幼兒園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將家園共育的育人模式與幼兒教育工作相銜接,對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有極大幫助。教育工作者要以幼兒的內心實際需求和個性發展規律為基準,借助科學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確保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實施。文章從轉變教育誤區、開展親子活動、創設咨詢平臺、總結合作效果等方面對家園共育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路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家園共育;心理健康教育;實施路徑

幼兒教育作為教育工程中的基礎階段,除了幼兒園教育,家庭教育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教育作為幼兒園教育的合作者、參與者,幼兒教師應該以尊重、平等、合作為原則,調動家長參與的積極性,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效果直接關系到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為此,幼兒園與家長應該關注幼兒各成長階段的心理特征,并在生活和學習中給予幼兒心理引導,促使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

一、轉變教育誤區,注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在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期間,教師應該注重幼兒家庭教育的實施情況。由于部分家長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念,常常忽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也不愿主動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只關注孩子每天在幼兒園都學會了哪些文化知識。若此種教育誤區長期得不到轉變,就會阻礙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

例如,教師根據班級幼兒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在園內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講座活動,要求家長全員參加。然而,部分家長卻片面地認為這類活動毫無用處,孩子心理不存在任何健康問題,便對此類課程教育持有排斥心理。究其原因是部分家長將心理健康教育誤以為是精神疾病類的病癥普及與治療,或者是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幼兒才需要接受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心理健康、人格塑造,以及智力與能力的開展。也就是說,心理健康教育對幼兒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積極的作用,能引導幼兒在學習和生活中辨別真善美與假惡丑,使其在教師、家長的鼓勵和幫助下不斷挖掘自身潛能,促進全面發展。經過教師的耐心介紹,部分家長逐漸意識到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逐漸轉變自己的錯誤觀念,定期參加幼兒園組織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并將自己在園內學到的知識應用在幼兒家庭教育中,以旁觀者的身份審視孩子的居家行為,一旦發現孩子在生活中存在心理問題,便會第一時間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詢問孩子在園期間是否存在同樣的問題。隨后,家長和教師共同找出幼兒出現此種問題的原因,糾正幼兒的錯誤認知,使家長切實感受到幼兒的成長變化,凸顯實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

二、開展親子活動,認知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部分家長因忽視與孩子有效溝通的重要性,未能尊重孩子的自我想法,僅憑自己的主觀判斷對孩子的語言、行為等進行判定。此種過于武斷的家庭教育方式,容易使幼兒在缺乏關愛的家庭氛圍中出現心理健康問題。針對此種情況,幼兒園可以定期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親子拓展活動,為家長與孩子提供溝通交流的機會。教師可以結合該階段幼兒成長中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創新設計與之相匹配的親子活動,營造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例如,教師發現許多家長不會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雙方未能建立信任機制,導致幼兒出現不良心理情況。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可以設計名為“你不懂我的苦惱”的親子活動,讓幼兒在該活動中模仿父母教育自己時的情景。通過此次親子活動,很多家長看到了孩子眼中的自己,同時對自己不良的言行舉止進行反思,嘗試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看待問題,學會理解孩子、呵護孩子。親子拓展活動能夠幫助家長改變“獨斷專權”的傳統家庭教育觀念,讓家長以不同的視角看待孩子,發現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不足,引導家長掌握正確、科學的家庭育兒觀念,尊重幼兒的各種想法與意見,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減少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為構建更為親密的親子關系奠定基礎。

三、創設咨詢平臺,普及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幼兒園在家園合作背景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 +”的教育優勢,為園中每名幼兒建立心理健康成長檔案,并在微信公眾號中搭建心理健康咨詢平臺,幫助家長解決幼兒在家庭生活中出現的不良生活習慣。幼兒心理咨詢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定期向家長推薦有關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權威性文章,便于家長在工作之余不斷豐富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經驗,確保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

例如,部分家長因為日常工作繁忙,無法及時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導致孩子總是悶悶不樂,不愿意參與集體活動,也不主動與其他幼兒溝通交流?;诖朔N情況,幼兒心理咨詢師可以借助心理沙盤治療法了解幼兒真實的心理感受,并將心理測評結果告知家長,使其知道承諾對幼兒的重要性。經幼兒心理咨詢師的提醒,家長也會發現孩子的性格變化,同時意識到家庭教育的不足,隨后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利用周末時間彌補以前失約的承諾。久而久之,幼兒在父母的陪伴下性格會逐漸變得活潑開朗。借助互聯網構建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平臺,有利于家園共育的有效實施,有助于滿足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個性化需求,通過制訂個性化的心理方案,確保園內每名幼兒都能身心健康地茁壯成長,強化家園共育的作用。

四、總結合作效果,持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為了確保家園合作模式能夠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實施,幼兒園園長應該定期帶領教師對每個階段的教育成果進行歸納總結,并對現在實施的家園共育合作機制進行反思,找到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并結合本園幼兒的實際情況提出整改措施。

例如,幼兒園可以定期邀請當地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情況進行深入探究。除了日常關注新入園幼兒的哭鬧問題、家中長輩寵溺問題,還要提醒家長在家庭教育環節重視對幼兒自信心的呵護,避免家長無意中打擊幼兒的自信心,使幼兒對自己的各種能力產生懷疑?;诖?,教師應該指導家長掌握樹立幼兒自信心的有效方法,引導家長學會正確鼓勵幼兒,接納幼兒優點的同時,對幼兒自身的不足予以正確引導,以便幼兒在面對挫折時擁有解決問題、迎難而上的勇氣。另外,幼兒正處于善于模仿的階段,教師應該提醒家長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呵護幼兒。由此可見,要想發揮家園共育模式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效性,幼兒教育工作者需要建立較為完善的家園共育機制。針對幼兒的個別情況,教師可以與家長制訂針對性引導方案;針對幼兒的普遍情況,教師可以通過開家長會的形式,與家長在溝通交流中共同尋找有效措施,確保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推進。

五、結束語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幼兒教育的重中之重,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家園共育的作用,幫助家長形成正確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觀念,針對幼兒普遍存在的問題開展多元化親子拓展活動,利用互聯網建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平臺,增進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溝通交流,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續性發展,共同營造適合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環境。

參考文獻:

[1]鄒虹. 淺談家園教育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J].試題與研究,2021(27).

[2]李萱. 基于家園共育背景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構建路徑[J]. 當代家庭教育,2021(26).

[3]康米,黃容蓉. 淺析家園共育背景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構建路徑[J]. 教育現代化,2019,6(34).

[4]李穎璐. 淺析家園共育理念下幼兒健康教育的實施路徑[J]. 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11).

猜你喜歡
實施路徑家園共育心理健康教育
傳統節日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實施初探
論家園共育視野下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
家長助教對促進幼兒園課程開發的研究
淺談小班幼兒良好習慣培養之方法
高校紀檢監察工作實施“三轉”的思考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一項必須做好的育人工程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路徑研究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