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江有座“小雨花臺”

2023-10-07 05:02雷曉明
鐵軍 2023年10期
關鍵詞:北固山雨花臺鮮血

■雷曉明

鎮江烈士陵園紀念碑

江南古城鎮江北固山前峰的烈士陵園,是江蘇重要的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特別是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先后有3000 余位英雄兒女,為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將一腔熱血揮灑在此,革命志士的鮮血染紅了山崗,這座陵園被稱為鎮江的“小雨花臺”。

面積約6 萬平方米的鎮江烈士陵園,始建于1966年,曾幾度擴建。陵園山崗上,蒼松翠柏,綠草茵茵,莊嚴肅穆。廣場兩側,八面鮮艷的紅旗迎風飄揚,高大的紀念碑矗立在山峰,由張愛萍將軍親筆題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個金色大字,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

1931 年至1933 年期間,國民黨政府在鎮江設立“江蘇省臨時軍法會審處”,上海、江蘇城鄉各地從事革命斗爭的300 多位共產黨人,先后被國民黨當局拘捕,羈押于此。一個個對黨忠誠的革命者,身受嚴刑拷打而堅貞不屈,面對敵人屠刀而視死如歸,他們高呼口號,壯烈犧牲于北固山崗。他們中的40 多位烈士,生前曾擔任縣團級以上黨政軍領導職務。

靜謐的陵園內,設有北固英烈群雕、鎮江革命斗爭史浮雕、紀念碑、紀念館和烈士墓區、英烈亭、忠烈亭、警示碑等。北固英烈烈士詩文碑墻上,刻錄著先烈們書寫著擲地有聲的一首首英勇豪邁的壯麗詩篇,品讀之后,令人心潮澎湃,充滿敬仰。

烈士紀念館中,一幅幅泛黃的老圖片,一件件銹跡斑斑的實物,還有一段段如泣如訴的文字介紹,向人們講述著在那段不能忘懷的歲月,提醒人們永遠不能忘記革命先烈在腥風血雨中從事革命斗爭的往事。駐足凝神觀看,心靈震撼,催人淚下。這些珍貴的史料中,有震驚反動當局的我黨領導的武裝暴動;有槍林彈雨的戰場上的生死拼殺;有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和學生運動的堅強斗爭;還有險惡環境中的地下秘密工作;更有無數心向共產黨的城鄉群眾的革命活動?!耙磺袨榱私饩葎诳啻蟊?,一切為了全中國的解放”,成為革命先烈的堅定信仰和精神追求。

掩映在茂密竹林下的烈士殉難地旁的英烈亭和蒼松翠柏下的烈士陵墓,無聲地向人們講述著紅色江山來之不易。倒下的是血肉之軀,昂立的是不朽精神。冰冷的墓碑定格了烈士可歌可泣的光輝事跡,閃爍著永遠青春的光華。

北固山上一幕幕用鮮血和生命書寫的紅色故事,讓人心靈受到震撼,精神受到感化,思想受到教育。烈士紀念碑廣場上,每年清明時節和七一前夕,來此瞻仰學習的社會各界人士,敬獻的一個個花圈、花籃,朝氣蓬勃的后來人面對黨旗莊嚴宣誓,深情表達著人民對烈士們的深切緬懷。

英雄獻身為民族,烈士浩氣貫長虹。鎮江的“小雨花臺”,是一座英雄山,北固英烈們的光輝事跡,彪炳史冊,是人民心中永遠的豐碑。如今,祖國山河日新月異,人們正享受著無數革命先烈前赴后繼、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幸福安寧。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征程中,我們當永遠繼承革命烈士的遺志,牢記初心使命,不斷攻堅克難,踏著先烈的足跡砥礪前行。

猜你喜歡
北固山雨花臺鮮血
次北固山下
文化廣角
用鮮血播種
常宴銘
瞻前·顧后·融會·貫通
——以“分式”為例談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
南京市雨花臺中學雨花石文化博物館
霜雪千年北固山
用鮮血澆鑄的戰地日記——追記志愿軍張子豐的革命烽火歲月
七年蟬
紀念性景觀的地被植物及其景觀特色研究:以南京市雨花臺風景區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