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水湖沿岸鄉村水環境治理策略探析

2023-10-08 13:21余藍博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7期
關鍵詞:治理措施綠色發展

余藍博

摘 要 隨著城鎮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城鄉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在水環境治理方面尤為明顯。為改善鄉村水環境,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對湖北省咸寧市通山縣富水湖生態環境進行調查,綜合分析富水湖治理前后的差異,發現近年來富水湖水體質量已明顯改善,但還面臨著污染過度排放和資源過度開發的問題,目前主要的治理措施包括控制上游工業污染源;發展生態農業和特色農業;抓好環境衛生,減少生活污染;發展生態漁業;發展生態旅游。并提出了改進措施,包括深入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加大污染管控力度,充分發揮制度和文化的作用。

關鍵詞 鄉村水環境;治理措施;綠色發展

中圖分類號:X52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4.066

鄉村的河流、湖泊保障著鄉村的農業灌溉和生活用水,更影響著農業可持續發展和人們的生活質量。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農業、工業的發展離不開水,鄉村水環境治理與農業生產、農民健康、農村環境密切相關,加強鄉村水環境治理對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盡管隨著《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指導意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實施,鄉村水環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水環境治理工作中,尤其是污染防治方面還存在明顯短板,治理任務依然艱巨[2]。

1 富水湖沿岸鄉村水環境概況

富水湖位于湖北省咸寧市通山縣內東北部,是湖北省境內第二大水庫,擔負著蓄洪泄洪、水力發電、農業灌溉和航運通道的功能。全湖共流經5個鄉鎮,總計36個村莊,這些村莊分布于富水湖的南北兩岸,村民的日常生活以農業、林業、漁業和養殖業為主。目前,富水湖面臨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污染過度排放和資源過度開發。

1.1 農業面源污染嚴重

農業面源污染是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的重要原因,它是指在農業生產活動中由于農藥和化肥的不規范使用、畜禽糞便的不合規排放,以及分散式農村生活所產生的氮、磷等營養物質在降雨和地形坡度的共同驅動下,以地表或地下徑流及土壤為載體,進入鄰近受納水體的一種污染形式[3]?!逗鞭r村統計年鑒

(2015—2022年)》顯示,通山縣近年來化肥施用量均在8 000 t以上,這些化肥使用后在雨水沖刷和農民灌溉的過程中會有一部分泄漏到湖泊中。由于富水湖特殊的地理環境,住在附近的村民大多從事漁業和農業生產,且居住地比較分散,不便管理,這使得村民務農時使用的農藥和化肥、日常的生活廢水和漁業養殖的飼料等被直接排放進了富水湖。

1.2 污染排放管理缺失

農村環境污染主要涉及工業污染、農業污染和生活污染,無論哪種污染,都與農村水體環境相關[4]。富水湖水體污染除來源于工業污染、農業污染和生活污染外,還有一部分來自游客制造的污染。這些污染產生的根本原因是污染排放管理的缺失。富水湖的工業污染主要來源于上游靠近通山縣縣城的地段,這里建有大型的石材工業區,包括采石場和水泥廠等。此外,富水湖周邊的村莊也有部分采石場和采煤場,這些工廠排放出來的廢水和廢渣對富水湖水體的影響也極大。盡管政府在園區周圍建設了大量的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但仍有不少企業將污染物直接排放到富水湖中。面對這種情況,只依靠政府的監管難以達到預期效果。農村生活污水具有相對分散且數量較大的特點,往往采取就地分散式管理的方式,但這需要大量人員,而現有專業技術人員的配備普遍不足,這就導致目前已運營的農村污水設施普遍存在運行管理情況不理想的情況,甚至存在停運的情況[5]。富水湖沿岸鄉村的情況也是如此,由于人員和管道的缺乏,污水處理設施的運營情況都不理想,沿湖兩岸的村民和上游縣城的居民大多選擇將污水直接排放到富水湖中。

1.3 生態環境破壞

長期以來,受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傳統生活方式和受教育程度的影響,面向農村的宣傳力度有所欠缺,農民生態意識較為淡薄,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6]。富水湖地理條件特殊,居民分布分散,管理難度極大,因而富水湖區域內的自然資源大多掌握在居民手中。水面上存在著大量的養魚網箱,直接影響著水體的流動,降低了水體自我凈化的能力。隨著近年來人口數量的增長,生產活動也日益頻繁,砍樹建房、開山修路、平島建園等情況屢見不鮮,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的毀林開荒到近年來發生的森林火災使得沿岸森林覆蓋率直線下降,湖域內出現了眾多光禿禿的山頭。

2 主要治理措施

2.1 控制上游工業污染源

富水湖的工業污染來源于上游的工業園區,工廠產生的廢氣、廢水和廢渣不僅會對上游造成污染,還會通過水體流動影響下游。對此,通山縣政府提出建立生態旅游大縣的發展戰略,并根據這一戰略制訂了相關的措施,關停和整改污染企業,并建立了工業園區污水處理站和新的垃圾填埋場,嚴格要求企業對工業廢氣、廢水和廢渣進行處理,達標后才允許排放。此外,通山縣政府積極推動工業的綠色轉型,結合通山縣的資源分布特點和工業基礎,做大生物醫藥和農產品加工等綠色健康產業,大力發展環境友好的新興產業;與此同時,建立有利于綠色工業發展的財政稅收體系,并出臺相關的政策,加強綠色技術的開發與引進,逐步完善綠色GDP的考核評價體系,加快工業的綠色轉型,從而有效控制上游的工業污染源。

2.2 發展生態農業和特色農業

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以農藥和化肥為主,農藥和化肥的使用會給富水湖帶來化學污染和水體富營養化等問題,而垃圾和農作物秸稈的焚燒也會在雨水的沖刷下對水質造成一定影響。為此,通山縣政府提出要強化農業生態管理,積極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在減少化肥使用量的同時推廣沼氣和生物肥料在富水湖沿岸的使用,開發有機食品產業。

富水湖水域的農業以蔬菜、水果和畜牧業為主,其中又以柑橘和枇杷等為特色??梢酝ㄟ^發揮互聯網的作用,發展信息化農業,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進程和快遞下鄉工程建設,打通農產品線上銷售渠道,發展當地的特色農業。此外,政府積極引導農業的發展方向,加強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檢查,培養農業龍頭企業,形成品牌效應,并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推動特色農業做大做強。

2.3 抓好環境衛生,減少生活污染

對于富水湖沿岸居民生產的生活污水,政府采取集中收集和集中處理的方式,與新農村建設規劃相協調,在各村分別建立處理設施,集中收集和處理污水與垃圾,從而減少污水排放,并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加大對污染排放行為的監管力度。同時在沿岸的鄉村、城鎮建立具體而嚴格的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加強船舶管理,減少水上運輸污染,禁止煤渣、廢油等污染物的排放,加大電能和液化石油氣等清潔能源的使用,用液化石油氣船和電瓶船替代汽油船和柴油船。

2.4 發展生態漁業

網箱養殖是富水湖沿岸十分常見的一種養殖方式,但網箱的使用限制了水體的流動,養殖過程中飼料的過量投放加劇了水體的污染。針對富水湖沿岸存在的網箱養魚情況,政府采取的措施是逐步限制和規范網箱養魚,最終全面取締網箱養魚。同時劃定禁漁區和禁漁期,實行科學休漁,鼓勵自然養殖。在當地大力發展旅游業的同時發展生態漁業,改變漁民的收入模式,使其成為生態漁業的受益者,進而愿意接受政府的統一安排。

2.5 發展生態旅游

富水湖有著豐富的景觀資源,水文景觀、人文景觀、生物景觀、紅色革命遺址、工程景觀等能極大地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此外,富水湖有著優越的地理優勢,便于游客旅游、觀光。為此通山縣政府提出要建設全域景區,最大限度地發揮富水湖流域的資源優勢,并通過旅游業的發展改變富水湖沿岸居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進而改善富水湖的生態環境。在建設全域景區的同時根據不同景觀的特點發展文化旅游、觀光旅游、養生旅游等不同旅游產業,逐步形成具有富水湖特色的生態旅游業并做大做強。

3 改進措施

3.1 深入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在化肥、農藥的使用上,通山縣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強化農業的生態管理,在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的同時推廣沼氣和生物肥料的使用,但效果不太明顯。農民最關注的是自身利益問題,要讓其對一項政策真心認同并自愿遵從就需要使政策與村民的利益相契合。很多富水湖沿岸村民仍舊使用化肥的原因如下:1)認為有機肥獲取不便,且市面上售賣的復合有機肥價格相對偏高;2)糧食收購價格不高導致農民使用有機肥的積極性不高;3)為求簡便、省事,從事畜禽養殖的村民一般會將畜禽糞便直接排放到水中,只有同時務農和養殖的村民才會考慮將畜禽糞便作為肥料處理,但人數不多。此外,當地政府對于使用有機肥進行農業生產的農民在收購糧食時補貼過少,在選擇購買有機復合肥的前提下作用不明顯。

針對這種情況,當地政府可以考慮將農民和養殖戶分別組織起來,由農民收購并使用畜禽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畜禽糞便,將畜禽糞便肥料化,通過降低有機肥成本的方式激發農民使用有機肥的積極性。為了減少農藥使用對水體的影響,可以從改變農藥成分和減少農藥使用入手,農民使用農藥的目的是防病蟲,政府可通過組織生物防治和鼓勵農民搭配種植防病蟲植物的方式改善農藥大面積使用的情況。

漁業養殖也是農業面源污染的重要來源,當地政府通過發展生態漁業鼓勵和引導村民放棄網箱,但由于村中老人居多,且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當地政府在進行政策宣傳時效果有限,很多村民不愿意接受。對此,政府需要加強政策宣傳和教育,讓村民意識到政策能夠給自身帶來利益,還可通過互聯網宣傳和優惠政策吸引外來資本,推動生態漁業的發展。

3.2 加大污染管控力度

在工業污染治理方面,通山縣政府對部分污染企業進行關停整改,并結合當地特色發展綠色工業。通山縣政府在污染企業比較集中的地方設立了垃圾處理場和污水處理廠,但是面對高額的污染處理費用,部分企業仍然存在私下排污的現象。對于這種情況,政府在推行污染企業整改和污染治理的同時需要加強監管,僅靠政府相關部門人員的監管是不夠的,還應發揮黨員和當地居民的力量,黨員帶頭,并通過教育宣傳和多樣的獎勵形式激發人們的積極性,形成更加完善的污染監管機制。

在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富水湖沿岸的村莊共有36個,管網無法全部通向污水處理廠,且很多村民家中并沒有鋪設管網,污水往往直接排放到院外。對于這種情況,政府應該優先考慮農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問題而不是處理問題,盡管有一部分村莊已經建有污水處理設施,但處理效果并不理想。在管網覆蓋不全的當下,政府可考慮將農村廢棄的溝渠利用起來,各戶優先將生活污水排放到院外的廢棄溝渠中,各村再統一對污水進行收集,最后由政府統一處理,從而減少農村生活污水直接往富水湖中排放的情況。

3.3 充分發揮制度和文化的作用

生態環境的保護與修復需要制度和文化的力量,制度規定了人們權利和義務,文化則促使人們自覺遵守制度,但如何用好制度和文化的力量一直是鄉村水環境治理過程中的一個難題。1)制度方面,通山縣實行的三級河長制度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各級河長之間信息不對稱,部分村級河長工作落實不到位,在生態環境修復過程中投入的幾乎都是政府資本,缺乏民間資本的投入。對于河長制落實不到位這種情況,當地政府需要加強監管,嚴格要求各級河長工作落實到位,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暢通村民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渠道及各級河長之間的信息交流渠道,從而保障河長制在當地能夠落實到位、監管到位;對于民間資本引入的問題,當地政府可考慮通過發揮制度在投資、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吸引社會資本。2)文化方面,富水湖沿岸有著豐富的生態資源,這些是形成獨特文化優勢的基礎,通山縣政府可考慮在發展生態旅游的同時推動形成多樣的旅游文化和水文化以促進富水湖沿岸鄉村的水環境治理。

參考文獻:

[1] 姜明棟,楊曉卉.農村水生態文明建設研究進展[J].環境污染與防治,2019,41(10):1239-1244.

[2] 趙立,張振文,盛耘.農村水污染防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人民黃河,2020,42(S1):40-41.

[3] 王萌,周麗麗,耿潤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技術與政策研究進展[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20,45(1):98-103.

[4] 葉子涵,朱志平.農村水環境污染及其治理:“單贏”之困與“共贏”之法[J].農村經濟,2019(8):96-102.

[5] 薛楠,葛會超,鄧子泱.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模式與管理分析[J].給水排水,2021,57(S1):180-182.

[6] 邵光學.新中國70年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成就、挑戰與展望[J].當代經濟管理,2020,42(4):6-11.

猜你喜歡
治理措施綠色發展
淺談城市交通擁堵困境的道路稅費治理措施
關于大氣污染形成分析及治理探析
人力資源質量的生態維度研究
反洗錢法規體系問題及建議
紫色土水土流失區不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與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基于綠色發展觀視角關于產業轉型路徑的思考
淺議堅持法治環保 推動綠色發展的實現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