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版權服務平臺應用方案的研究

2023-10-12 08:21中國聯通河北分公司河北石家莊050000
郵電設計技術 2023年9期
關鍵詞:原創區塊專利

田 芳,白 鑫(中國聯通河北分公司,河北石家莊 050000)

1 概述

知識產權作為無形資產的重要性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的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我國經濟競爭力的最有利的手段。

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難以篡改、共享賬本、分布式等特點,在新的技術變革和產業鏈轉型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將區塊鏈技術和知識產權保護相融合,構建基于知識產權大數據平臺和知識產權保護平臺,可助力知識產權局等監管部門接入,通過“監管融入技術”,獲得全面、可靠、可信的監管數據,并且有利于知識產權行業實現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原創作品認證,提升權利維護效率,從而解放知識產權行業的生產力,促進全行業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為提升知識產權行業服務水平與管理能力提供強勁動能。

2 知識產權保護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隨著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的飛速發展,目前知識產權保護運用信息化手段較少,現有的知識產權體系存在著共識算法共識形成時間久(知識產權確權時間長)、出現分叉概率高(知識產權原創與盜版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可擴展性差(體系老大難問題越積越多)等問題。

2.1 確權

版權保護的難點是版權作品的內容與版權確權、授權交易等流程的割裂。以版權代理確權為例,對比國內3家知名的互聯網版權代理,整個流程至少需要1周左右時間,甚至最長接近2個月時間,企業在流程期間無法判斷是否存在確權行為。

2.2 維權

數據資產易復制、難確權導致侵權容易而維權成本極高,一旦發生侵權,就算取證了,侵權方也可以迅速刪除甚至修改證據,電子證據的固化是個難點。

2.3 交易

知識產權的交易流通環節成本高昂、信息透明度較差,一直被業內詬病。對普通人而言,很難合理判斷和評估著作權、商標和專利權的公允市場價值,嚴重依賴市場咨詢機構和知識產權交易提供的信息。同時,與成熟的金融產品市場,比如股市、債市、商品期貨市場相比,知識產權交易平臺的流動性不足、深度較差,交易成本相對較高。

3 平臺建設方案

區塊鏈依靠不可篡改、可溯源的技術特性,可以很好地解決知識產權的確權和存證的難題。監管機構或者內容平臺可以將著作權、商標和專利等知識產權的原創作者信息、作品內容信息、創作時間信息以及最初傳播信息加密上傳至區塊鏈,明確著作權、商標和專利權的歸屬。

原來由人工和法律維護的著作權、商標和專利等知識產權的登記、證明、審核、維護的過程可以部分變成由機器和代碼實現。

3.1 整體系統框架

建立基于聯通鏈的知識產權保護平臺,幫助電視臺、傳統網站、影視文化公司、圖片社等機構,提供原創作品認證、版權監控及維權等版權全鏈路解決方案。區塊鏈平臺角色分為監管方、共識方、接入方和服務用戶。

區塊鏈平臺的監管方為知識產權局,是本區塊鏈平臺的監管節點,同時也參與區塊鏈的共識。監管方主要負責區塊鏈平臺接入與管理規范、業務操作規范以及技術規范的制定,對區塊鏈的共識方和接入方進行審核和管理,并對區塊鏈上的數據進行監管。

共識方是構成區塊鏈平臺的主要節點,負責參與共識記賬過程。共識方可包括版權管理機構、行政執法機構、法院、仲裁機構和公證機構等單位。

區塊鏈平臺接入方是指通過應用系統將電子數據進行上鏈的各行業及相關部門。

區塊鏈平臺所服務的用戶主要包括原創內容企業和個人,以及其他與業務相關的上下游用戶。

區塊鏈架構核心部分包括成員管理、共識服務(Consensus Services)和智能合約(Chain-code Services)3 個部分,加上安全和加密服務(Security and Crypto Services)貫穿于其他各個組件,應用端通過接口(APIs、Events、SDKs)調 用 身 份(IDENTITY)、賬 本(LEDGER)、交易(TRANSACTIONS)、智能合約等信息,架構如圖1所示。

成員管理(Membership Services)提供成員服務功能節點、成員只有獲得證書才能加入到區塊鏈網絡中。

共識服務(Consensus Services)是區塊鏈的核心組成部分,為區塊鏈的主體功能提供底層支撐。

智能合約(Chain-code Services)稱為鏈碼(chaincode),是基于標準的一段代碼,實現具體的業務邏輯。

安全和加密服務(Security and Crypto Services)通過證書、加密和簽名等手段保證安全。

接口(APIs、Events、SDKs)提供API 給第三方應用調用,方便二次開發。

系統部署分為知識產權保護平臺的部署和區塊鏈系統的部署2個部分。其中區塊鏈系統部署在參與各方的計算機環境中,知識產權保護平臺部署在知識產權局指定的服務器上。知識產權保護平臺部署方式與傳統的Web 系統部署相同,可搭載在知識產權局電子政務外網或者互聯網環境中,方便企業用戶使用及訪問。

3.2 系統功能

基于聯通鏈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平臺,實現對原創作品認證,為作品原創人進行認證并將驗證數據上鏈;結合鏈上技術和鏈外技術的權屬保護系統,通過平臺內部回掃、抓取互聯網上的公開作品、接受舉報等途徑來監測可能的侵權行為,并基于鏈上數據、多模態特征提取和比對等技術,來完成鏈上和鏈外的數字產品版權、商標、專利的對比和保護。

3.2.1 角色配置

平臺角色共分為以下3類。

a)平臺用戶:分為個人用戶及機構用戶。

b)服務方:可包括知識產權局、其他橫向相關部門、公證處、平臺運維方4類機構或其中部分機構。

c)管理方:省知識產權局。

總體框架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總體框架結構

3.2.2 平臺功能

平臺包括原創存證、監測取證、維權服務三大核心功能模塊,核心功能模塊可以實現對專利侵權、假冒專利、商標侵權和商品等方面的確權、監測取證、維權服務。

管理中一方面對平臺核心功能進行橫向集中管理,具體分為監測任務管理,監測線索管理和具體線索比對管理,涵蓋平臺內各類知識產權侵權違法類型。用戶通過監測任務管理模塊配置監測任務,通過監測線索管理模塊查看系統自動識別出的線索。另一方面用于政府部門對企業用戶使用該平臺進行配置和管理,包括監測企業管理、知識產品管理和政府統計管理。

監測統計可根據監測線索結果分別對侵權店鋪、電商平臺、商品分類進行查詢和統計管理。

用戶在平臺中填寫相應材料后將需要原創認證的電子文件上傳至平臺,由平臺對該電子文件提取電子數據指紋并上鏈,平臺會出具相應的上鏈保管函交給用戶。對于原創作品電子文件隱私要求高的用戶,可再由用戶下載系統工具,計算電子數據指紋,提交文件相關描述信息,平臺進行上鏈原創認證操作。針對原創作品認證量比較大的機構,支持API 接口方式進行批量原創認證和上鏈存證。

用戶在平臺中可自行選擇公證機構進行公證預登記服務,用戶填寫相應材料后將需要認證的數字作品上傳至用戶指定的公證機構,公證機構會出具相應的電子數據保管函,并交給用戶。針對預登記量比較大的機構,可支持采用API 接口方式進行批量認證。7×24 h,隨時隨地、在線申請。行政執法部門、著作權人、司法單位均可利用平臺提交監測任務。

監測任務下達以后,平臺專職人員對申請信息進行審核備案,并與當事人取得聯系,確認監測任務的具體細節平臺可為作品原創人提供原創作品、商標、專利侵權監測服務,基于海量數字內容實時監測技術,設計高效的監測算法,實現對互聯網海量數據的有效監管;監測任務根據用戶注冊信息性質的不同,會提供不同的服務模式。

一是能為權利人提供全網或特定網站的監測報告,幫助權利人進行數據分析和發現侵權線索;監測的內容類型包括圖像、文本、視頻、音頻,監測范圍覆蓋全網,監測的網站類型包括電商網站、視頻網站、直播平臺、短視頻平臺、漫畫平臺、網文平臺、公眾號、頭條號等。

二是為執法部門提供屬地平臺侵權盜版、淫穢色情等違規內容線索,幫助行政管理部門凈化網絡環境。監測的內容類型包括圖像、文本、視頻、音頻,重點監測屬地范圍,監測的網站類型包括電商平臺、直播平臺、短視頻平臺、漫畫平臺、網文平臺、微博、微信、頭條號等。

數字內容深度特征識別技術是判別侵權線索的關鍵技術。它的作用是對數字內容生成一個指紋(fingerprint)字符串,然后比較不同數字內容的指紋。結果越接近,就說明數字內容越相似。

用戶通過導入目標專利號、配置監測范圍、監測周期等來設置一項專利侵權監測任務。監測系統通過大數據平臺專利庫獲取專利授權核心信息作為基礎來實現對電商平臺中有關目標專利情況的監測。用戶也可進一步配置專利產品信息以提高監測和抓取的精度。

針對發明/實用新型專利,可將商品的基本信息、描述信息與發明/新型專利的產品名稱、區別特征、技術效果進行比較,從文本角度判斷商品是否侵權,識別率達到99%以上。發明/新型專利的產品名稱、區別特征、技術效果等信息由專利基礎庫加工得來。將商品圖片與專利產品的外觀圖片進行比較,從圖像角度判斷商品是否侵權,識別率達到96%以上。專利產品的外觀圖片由專利基礎庫加工或用戶輸入得來。

針對外觀專利,可將商品圖片與外觀專利最能體現設計要點的圖片,如立體圖、主視圖等進行圖片相似度比較,從圖像角度判斷商品是否侵權,識別率達到96%以上。將商品的產品名稱、產品分類等信息與外觀專利的產品名稱、類別、用途進行相似度比較,從文本角度判斷商品是否侵權,識別率達到99%以上。

系統比對規則根據專利侵權判定的法定規則來設置,具體賦值范圍可在多次實施后適當調整。

對疑似程度較高的專利侵權線索,用戶可查看系統追溯的源頭信息,包括商品店鋪企業信息、商品發貨地信息,也可查看系統在線索識別時自動保存下來的公證證據。

用戶通過配置假冒專利監測范圍、監測周期等來設置一項假冒專利監測任務。監測系統根據假冒專利判斷規則實現對電商平臺中假冒專利商品的監測。用戶也可進一步配置具體專利產品信息以提高監測和抓取的精度。

3.2.3 平臺方案優勢

目前,市場上多家企業提供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版權服務解決方案,其解決方案部署都是基于第三方平臺或企業私有云平臺?;诼撏ㄦ溂夹g的版權服務平臺較其他方案具有以下優勢。

a)標準完善。中國聯通在區塊鏈標準和專利方面國際、國內領先,技術實力雄厚。中國聯通牽頭制定國際“物聯網區塊鏈”系列標準,發布全球第1個“物聯網區塊鏈”國際標準(ITU-T Y.4464),并牽頭制定10多項區塊鏈國際標準,自主研發的區塊鏈BaaS 平臺已實現私有化部署,區塊鏈平臺包含了用戶管理、節點管理、聯盟管理、通道管理等區塊鏈應用的基本功能。

b)全云化部署。應用聯通云的超高容量存儲能力,支持多種富媒體資源上鏈,如圖片、文件、視頻等;同時,云原生技術可穩定承載超過4 億用戶的核心業務運營,單一集群規模超過5 萬多個節點,可容納30萬+容器實時在線的超大規模;在區塊鏈互聯的發展中,還支持沃云、阿里云、騰訊云等跨鏈互聯。

c)安全隱私保護。中國聯通目前已經完成對全部國密算法和國產硬件的適配,獲得近400項專利,形成了在政務服務、電子存證、民生安全、信用體系、產業供應鏈等領域的區塊鏈應用成果。在數據交換和實時計算中,對數據信息與結果采用電子簽名、數據加密脫敏、證書、各類加密算法等技術手段進行固化處理、加密保護,使數據可用不可見。

4 應用價值與不足

平臺能夠第一時間提供自主、自助原創作品認證和版權維權取證、存證,在創作意識和證據形成的最初階段就進行保護。

各參與方組成區塊鏈網絡,可提供7×24 h 的自助取證、存證和出證一站系統,支持用戶原創作品認證的私密要求,支持原創作品描述結構化信息和原創作品文件指紋驗證信息上鏈存儲,而原創作品的源文件由用戶自己本地保存,既節約了平臺系統的存儲空間,又保障了用戶原創作品內容的私密性,同時還能夠通過區塊鏈平臺多方有效驗證用戶所有原創權利。

提供豐富靈活的API 開放接口和操作文檔,方便在需要擴展或與其他軟硬件平臺集成時對接。同時,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賦能(分布式賬本、非對稱加密和授權技術、共識機制、智能合約)滿足信息公開和數據共享要求。

不難看出,區塊鏈技術應用到版權服務中,具備降低成本、提升信息安全、防篡改、打擊侵權易于維權等優勢,但仍存在部分問題。

由于區塊鏈技術的加密性極強,在進行版權登記時會出現匿名性的情況,而這種現象與版權實名制發生沖突。所以這兩者之間的問題,對區塊鏈技術在版權登記方面造成了阻礙。除了實名登記的問題,區塊鏈技術在版權登記規則方面雖然融合了較多的版權登記規則,但當進行版權登記時,還需要相關的法律框架進行監督。

區塊鏈技術可以為版權保護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但它永遠不能夠取代法律的功能。所以應該把區塊鏈技術、版權登記準則和法律法規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使區塊鏈技術得到更好的應用,從而助力我國的經濟建設。

猜你喜歡
原創區塊專利
專利
2021年本刊原創題(二)
區塊鏈:一個改變未來的幽靈
區塊鏈:主要角色和衍生應用
發明與專利
區塊鏈+媒體業的N種可能
讀懂區塊鏈
從題海中來,到原創中去
——記我的原創感悟
完形填空原創專練
原創地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