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促進學生參與性的教學方法

2023-10-14 21:59李富彩
今天 2023年23期
關鍵詞:閱讀教學語文老師

李富彩

(景泰縣蘆陽鎮芳草小學 甘肅 景泰 730400)

學生從小學到高中,在不同的教育和教學階段,教師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根據學生的性格和生理發展特點來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的過程中獲得最好的結果,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小學階段,特別是低年級,孩子們都比較活躍,并且有自己的思考方式。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充實自己的備課內容,積極地培養學生們的閱讀興趣以及閱讀習慣,讓自己的學生都能充分地參與其中。然而,現在很多學校因為硬件措施不夠健全、老師的業務水平不夠高、責任感不足、為了一味地追求學生的學習成績等原因,存在著一些功利主義的教學,這些都不利于小學生的自主閱讀習慣的養成?,F在許多學校都沒有設置閱讀課,而是以語數英等其它學科取代了閱讀課,忽視了對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這是一種拔苗助長式的教學方法,不能幫助小學生擴大他們的眼界,也與我們國家新一輪的教學改革格格不入。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必須要適時地采取措施,改變教育觀念和理念,學校、教師和家長三方要通力合作、齊心協力,才能持續提高小學生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參與程度。

1.相關概念界定

1.1 小學低年級的范圍

從當前的教育情況來看,我國小學階段的教育年限為6年。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關要求是:低年級是指一到二年級,中年級是指三到四年級,高年級是指五到六年級。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學的各個階段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小學語文教學應從小學“讀懂”、初中“讀好”、高中“好讀”三個方面入手。

1.2 小學低年級學生特點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主要心理特征與學齡前兒童有一定相似之處。

第一,小學低年級學生對事物的觀察不夠細致,他們的思想主要是通過對事物的直觀形象來進行分析和思考,他們的邏輯意識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形成。

第二,這個時期的孩子,自制力比較差,很容易被周圍的人所感染,下意識地就會去模仿別人的動作。

第三,他們現在很依賴老師,也很依賴父母,但也有一些時候,他們想要獨立,想要以自我為中心。

第四,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好奇心比較重,他們是否愿意去做一些事情取決于他們對這個事情感興趣的程度。因此這個階段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會受到情緒的影響,具有一定的隨意性。

1.3 開展低年級閱讀教學原則

首先是關于“科學”的問題。在小學語文低段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以科學思維為依據,根據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學科科學規律,以及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選取合適的閱讀內容。

其次,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的原理。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把握時代與教材的關系,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語文與生活的關系。

再次,實用性原則。沒有生活的現實,就沒有實踐。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實用性,使學生能把所學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使其對語文閱讀產生更大的興趣;

最后,發展的原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閱讀教學應立足于對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推動作用,而更重要的是,它應有利于學生將來的學習。

2.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小學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開始階段。在這一階段,小學生的智力和思維發展都很迅速,他們對各種知識和文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要提高課堂的效率,并創造一個好的教學環境,讓小學生能夠吸收到更多的知識。建立一個有效的閱讀課堂,既可以使學生加深對人文知識的了解、鞏固原來的語文教學基礎,又可以提高他們的閱讀速度,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以及提高他們的各項專業能力。所以,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很有必要的。要想獲得一個好的閱讀結果,就必須要有一位專業的語文教師。教師要對閱讀書目進行選擇,并且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教師要在閱讀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指導,要培養他們的語言建構能力、提高他們的個人文化素養,以便讓他們可以積極地去探究閱讀文章的內容。

3.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促進學生參與性不高的原因

3.1 教師閱讀教學缺乏感染力

無論對教師或學生來說,我們總能找到一個問題:相同的閱讀材料,在不同的教師講解下,會產生不一樣的感覺。優秀的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迅速地引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迅速地進入到他所創造的課堂氣氛中。如果教師的專業水平不高,則其課堂上的閱讀教學就會缺少某種魅力,很難引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其原因包括:第一、教師職業素質不足;第二,教師在做好充分的準備之后,沒有認真地做好教學計劃;第三,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缺少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3.2 教師閱讀教學方法單一

教師的授課方式是影響課堂效果的關鍵因素。目前許多老師由于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在進行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時,采取的是口頭指導的方法。這樣只會讓原本枯燥無味的文章更顯單調。這樣的教學沒有針對性、不靈活,所以不能給人以新鮮的感覺。既沒有創意,又沒有突破,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極大地減少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參與。

3.3 忽視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

在同一發展階段,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興趣、智力學習動機、認知風格、氣質以及個性等。如果教師不能在此階段對學生的特征有正確的認識,而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將會使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參與程度大大下降。

3.4 不了解學生的原有知識水平

許多老師在進行教學前,不能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充分的了解,對學生原來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等各全面了解的不透徹,這就導致教師很難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以及很難對課堂的狀況進行靈活的把握。教師對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行錯誤的判斷,就有可能造成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認識水平不一致,讓學生對教學的興趣索然無味。學生們在課堂上顯得十分枯燥,而且不愿參加老師的授課,這就會造成教學上的一些問題,從而影響到課堂的效果。

3.5 學生缺乏系統、長期的閱讀教學訓練

這一階段的學生還處于初學階段。學生們還沒有經過系統、專業和長期的閱讀訓練。這使得學生在學習語文時會遭遇到很多生理和心理上的阻礙,對語文閱讀的參與程度有很大影響。

4.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促進學生參與性的教學方法

4.1 推進情景式閱讀,提高學生注意力

創設情境式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讓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沉下心來進行沉浸式閱讀,并且不會出現走神、干擾課堂秩序的情況,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使他們和課本之間產生一種強烈的共鳴,達到從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孩子們的感情和價值觀念的目的。因此,利用情境式閱讀來開展小學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是一種十分可行的方法,在以往的實踐中,也獲得了同學們的一致認可,我們應該積極的推行并不斷的改進。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老師要事先收集有關資料,并根據班級內同學的具體學習情況以及個人愛好來選擇適當的閱讀書目,滿足學生的學習發展需求,體現娛樂性和趣味性,從而讓學生讀得津津有味,不會產生抵觸情緒,也不會感到無聊。此外,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老師可以以閱讀章節的主要內容為依據,設定相應的情境。這就要求老師對書籍中所涉及的場景、場所和人物特點等進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并在課堂上為小學生創造出較為類似的氣氛,如拉橫幅、畫壁畫、放置閱讀道具等,讓學生更加身臨其境,提高閱讀的效率。與此同時,老師們還要在課余時間里做好充足的教學準備。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查找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了解其他著名學校在開展語文閱讀課程的過程中所用到的工具以及相關的教學策略,并取長補短、去其糟粕,選擇與自己的實際教學相適應的主要內容,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中,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還可以充實自己的個人能力,這對教師后續的職業發展有所幫助。

4.2 采取提問教學模式,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他們才會愿意投入自己的心力去讀書。因此,教師要想提高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應運用多種方法。比如,教師可以設置一系列的問題來用于閱讀課前的提問。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充分熟悉所教授的內容以及學生們的特點,因為和學生認知水平差不多難度的問題才有價值。進行問題設定時,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一些趣味性比較強的詞語來進行提問?;蛘咴谠O問題的過程中加入一些拓展性的內容,這樣的學習方法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就拿小學一年級下冊《端午粽》一書來說,這本書更接近生活。學生們通過讀這本書,可以了解到粽子是怎樣做的、端午節的來源等內容。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來進行提問,例如,簡述一下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是紀念什么人的?根據這些問題的引導,學生們能夠在閱讀課文時,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能夠使教學內容更加吸引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教學的質量變得更好。

4.3 創新閱讀教學情境,豐富學生閱讀體驗

對于年齡比較小的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且不能很好地集中,所以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閱讀中去。不過,他們都是小孩,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所以老師在講解語文課文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創造出適合學生的閱讀教學情景。讓學生直觀的感受本章中所描繪的景色以及人物的特點。原本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枯燥的文字,現在也變得生動形象了起來。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此外,還可以通過多種方法來創建一個情境,比如使用一張照片或一段視頻來展示,這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

學習《黃山奇石》一課時,這本書中的內容,大多都是關于黃山景區中的怪石,所以,學生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只能從字面上了解到黃山有許多怪石,卻無法親眼所見并獲得真正的心理感受。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網絡的多媒體技術,對有關黃山名石的影像資料進行網上搜索查詢,然后在班上與同學們共享。通過這樣一種方法,可以將黃山上各種不同的石頭以一種非常直觀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發現和欣賞。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更加深刻,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更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等他們看完了照片和視頻,再去閱讀課文,就能把之前看過的照片和視頻聯系起來,對黃山就有新的認識以及新的理解,也能讓他們更好的理解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到大自然的無窮無盡的魅力。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既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又可以讓他們的大腦快速地轉動,在不知不覺中,就可以從視頻中獲得靈感,從而加強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4.4 創新閱讀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積極參與性

在語文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們可能會對所教授的內容不感興趣。這時教師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模式是否科學和合理。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用于現代的教學。這就容易導致學生在課堂上走神、對所學內容感到乏味、沒有課堂參與感等問題。因此,教師要積極的改善課堂上的閱讀教學方式,不斷的進行創新。例如,朗讀課文、角色扮演朗讀等。在創新教學方法方面,角色扮演所發揮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提高自己的參與感,強化自己的心理素質,從而提高與同伴們的團結合作能力。除此之外,還能讓學生們把紙面上的簡單知識轉化為更深層次的東西,并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真情實感。

比如,當小學生在學《小蝌蚪找媽媽》時,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來進行角色扮演。在上課之前準備一些有關人物的頭套。當學生們閱讀完課文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積極爭取角色,之后進行頭套的分配,然后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情景演練。在正式演出之前,老師可以邀請學生的家長一起來看,這樣可以給學生們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同學們通過彩排,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和輕松愉快。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同學們可以大膽地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這個舞臺上表演得淋漓盡致。

4.5 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拓展學生閱讀空間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語文教學要把學校和家長聯系起來,充分利用社會和家庭的教育資源,進行綜合性的學習,以擴大學生的學習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實踐、去應用。教師應該讓語文課程扎根于生活中,讓學生深入生活之中去觀察、去發現、去創造,從而提高他們在不同的情境中學習和運用語言的能力,讓語言課堂和生活聯系起來。一篇文章只能作為一個例子,而課堂教學則應作為另一個學習的出發點。老師應該讓學生在離開教室時帶著快樂和滿意,把他們的熱情和好奇心投入到更廣闊的天地中。只有這樣,老師們才能完成從“灌輸者”向“點火者”的轉變,學生們才能從“接受者”變成“發現者”。

例如,在教學《風》一課時,教師不但要讓學生們閱讀,而且要讓他們到生活中去找“風”,去體會“風”。這樣,他們不但了解了文章中對風的描寫,而且可以親自體會到各種各樣的風。同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們布置一項特別的任務,要求他們用繪畫的方式來表現風的各種意象。有些同學說,原本看不到、摸不到的風,他現在想把它畫出來,把它畫得五顏六色。有人說,他要畫一幅龍卷風,為人類做貢獻。還有人說,他要把風像太陽能一樣存儲在空氣中,使空調、電風扇的使用可以不需要電力,這是一個多么奇妙的想法。最終,他們不僅畫出了一幅好畫,并且發揮了極大地想象力。使定位讀書與思考、讀書與觀察、讀書與藝術、讀書與生活密切相關和相輔相成。

總結

綜上,筆者在本文中全面分析了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參與度的相關策略,闡述了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必要性,期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示。當前,國家對加強小學教育給予了高度的關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應該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地對其進行精心的設計,并對其課程理念進行完善,使學生可以在學習到課內知識的同時,增加自己的見識,以此來提高學生在閱讀課堂上的參與程度。

猜你喜歡
閱讀教學語文老師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老師,節日快樂!
老師的見面禮
六·一放假么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