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探索研究
——以西安航空學院通信原理課程為例

2023-10-17 05:04李軍芳儲海燕張楊梅
西安航空學院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原理育人思政

李軍芳,王 威,儲海燕,張楊梅

(西安航空學院 電子工程學院,西安,710077)

0 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創新不斷深化。為適應高等教育發展,課程思政建設是教育改革、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舉措。課程思政是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同專業都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程有機融合,將立德樹人作為課程思政的中心環節,從而真正實現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有效提升教育教學效果以及人才培養質量[1-3]。已有的研究探索表明,高等學校的專業課教師根據不同的課程目標和特點,從課程內容、課程特點、課程體系以及教學資源等各個方面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力求將思政教育元素靈活、巧妙、有效地融入課堂教學,潛移默化,目的是培養出思想先進、道德高尚、責任感強,且能夠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高層次高素質專業人才。

1 課程思政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心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4]。因此,在高校專業課程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高校課程思政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重要講話精神和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5]的關鍵舉措,適應了新時代發展的需要。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高校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有助于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助于學生堅定初心,牢記使命,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為不懈追求的奮斗目標。

高校專業課進行課程思政對學生和老師都有重要意義:從學生角度看,高校在專業課講授過程中,結合課程特點,將思想政治和專業知識進行有機融合,能夠積極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建設,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提出和解決科學問題的能力,更加有利于樹立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從教師角度看,既進一步鑄牢專業課教師的政治信仰,也更加有利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實現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位一體”人才培養目標。

2 通信原理課程思政建設的途徑

隨著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和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現代通信技術取得了顯著進展。通信原理課程是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等電子與電氣信息類專業最為重要的基礎核心課程之一[6-7],是理論性和工程性都很強的課程,注重“信息傳輸”的理論與工程應用的緊密結合,培養學生深入理解通信系統的內涵和實質,為學生進一步掌握現代通信技術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隨著4G/5G通信技術的廣泛應用及6G技術的發展,通信原理課程所涉及的通信理論知識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西安航空學院是一所本科辦學時間較短的應用型地方普通高校,在該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部分學生數學基礎比較薄弱,對課程內容的相關物理意義理解不夠深刻,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傮w而言,通信原理課程理論推導較多,對先修課程要求較高,課程難度較大,課程內容較枯燥。因此,有必要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有效學習該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建設既可以踐行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開展通信原理課程思政建設主要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進行規劃。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從西安航空學院“行業性、地方性、應用型”辦學定位出發,在課程思政建設的每個環節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切實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自信心和責任感。課前開展教師培訓,強化思政意識,設計思政思路,明確思政目標;課中融入思政素材,引申思想內涵;課后進行思政互動交流,開展評價和考核。通信原理課程思政建設的途徑如圖1所示。

圖1 通信原理課程思政建設的途徑

通信原理課程思政建設中:課前,教學團隊的教師立足于西安航空學院的辦學定位,以學生為中心,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在厘清課程思政概念和內涵的基礎上,以課程思政建設為基點,深入梳理教學內容,挖掘本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元素,進一步探索思政元素嵌入的適時性和融洽性;課中,在教學活動的不同環節尋找契合點[7],合理進行教學設計,通過實時教學案例、典型教學案例和實際應用案例與教學內容的有機的融合,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科學報國的時代擔當;課后,通過與學生交流、探討、作業等方法,進一步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踐行“三位一體”的育人理念。

3 通信原理課程思政教學的方法

3.1 以“三全育人”為方針設計思政思路

基于通信原理的課程特點、思政素材、思想內涵和思政目標,設計通信原理課程思政建設思路,將四者有機結合、串線貫通,將能有力的推動專業知識傳授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步教學、協同發展,從而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教學方針,如圖2所示。

圖2 通信原理課程思政建設思路

充分考慮到學生對專業發展認識的局限性,在課程思政過程中,可將工程應用中的實際案例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如,通過載人航天測控通信系統的介紹,提升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強化學生的專業自信,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綜合考慮、統籌安排,選擇滿足實際需求的最優解決方案,培養學生認識運用矛盾的對立統一的思辨思維能力。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開展課程思政可從專業角度、持續發展角度和現實需求角度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達到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三位一體的育人目標[8]。

3.2 以課程特點為基準收集思政素材

思政元素的挖掘要有針對性,不同專業不同課程都會潛藏著不同形式、不同種類、不同內容的思政元素[9-10]。通信原理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基礎課程,具有突出的實踐性、高度的邏輯性、嚴謹的思維性和重要的基礎性。同時,由于通信行業發展迅速,受到國內外政治因素的影響較大,因此本課程也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上述特性都是課程思政教育的切入點,結合育人導向,思政素材的選擇有意偏向我國通信技術的發展歷程、通信技術對國家建設的作用等方面。如,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期間,通信保障實現了無線電安全保障“零干擾”、信息通信保障“零故障”和網絡安全保障“零漏洞”,滿足了開幕直播需求,提升了用戶觀賽體驗。載人航天工程中,測控通信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實時性是載人航天器及運載火箭進行跟蹤、測軌、遙測、遙控和天-地通信的重要通信保障。高速鐵路的建設和運營過程中,通信信號系統是確保鐵路線路安全(包括鐵路車站之間的運營與控制)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3.3 以“三位一體”為理念引申思想內涵

教學大綱是課程的指導性文件。通過修訂教學大綱、教學計劃、課程教案、備課授課內容和教學評價方式,將思政素材融入到課程各章節的重點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當中,并引申出思政素材的思想內涵。在教學過程中,采取自然而然的潛隱的形式,使思政素材及思想內涵和專業知識融為一體,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了思政教育,達到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位一體”的育人理念。如,通過案例分析法,引入與學生利益相關的“黑廣播”干擾調頻廣播的案例,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同頻干擾知識,思考打擊“黑廣播”的問題,樹立行為規范意識。通過思考如何運用現有知識解決“黑廣播”的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3.4 以立德樹人為導向確定思政目標

立德樹人是課程思政的中心環節和根本任務。通信原理課程思政目標的確定,以立德樹人為導向,培養學生具備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激發學生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立報國之志,以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專業問題。如:通過無人機“黑飛”干擾航班正常飛行的問題引起學生興趣,可引導學生結合專業知識,合理合規合法使用“無人機”。也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進一步思考無人機規?;瘧玫膱鼍凹跋嚓P問題。通過華為孟晚舟事件,引導學生樹立科研自信,科學強國的信念,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建設通信強國的決心,增強學生建設科技強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達到潤物無聲的思政教學效果。

4 通信原理課程思政的教學體系

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是否科學、準確完整,關系到課程思政建設的成效,甚至成敗。構建課程思政教學體系,一要綜合考慮課程要求、課程定位和教學對象;二要做到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條理清晰、深入淺出;三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以發揮專業課的協同育人作用;四要以學生為中心,立足學校辦學定位,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五要通過不斷學習和課程思政培訓,提升教師課程思政的意識和能力;六要通過“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長期不間斷地完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實現知識與思政同頻共振。另外,還要在課程講授、互動研討、社會實踐、評價考核等環節中注重思政元素嵌入的適時性、實時性和思政講授的親和力。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堅持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大家使用的4G/5G手機中用到的無線電通信業務、通信技術和使用頻段緊密結合。在緒論部分,通過課外作業的方式,引導學生列出自己使用的4G/5G手機中用到的無線電通信業務及其對應的頻率,理解頻譜資源在無線通信中的重要性,了解國際電信聯盟(ITU)是聯合國負責信息通信技術(ICT)事務的專門機構,負責分配和管理全球無線電頻譜與衛星軌道資源,促進國際上通信網絡的互聯互通,我們每次通過手機打電話、上網或發送電子郵件,都在受益于國際電聯所開展的工作;在信道分析部分,引導學生結合手機使用體驗,了解恒參信道和隨參信道對通信質量的影響,熟悉多徑傳播過程中引起的頻率彌散、快衰落和慢衰落的基本原理,以及移動通信過程中,移動臺的移動性引起的多普勒效應,理解信道容量與信道帶寬和信噪比之間的關系;在頻帶傳輸部分,通過對比分析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比基帶傳輸與頻帶傳輸在通信頻率、傳輸帶寬、傳輸距離、通信系統的復雜性、傳輸方式等方面的區別,結合學生實際應用中常見的不同傳輸方式對應的應用場景,進一步加強學生對通信系統的理解;通過互動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討論鴻蒙操作系統對于華為的重要意義和在物聯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討論華為5G手機在生產、銷售方面的困境及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基于通信原理課程的基本特點,采用通信原理課程思政的途徑和方法,設計出涵蓋課程章節、知識重點、思政素材、思想內涵、知識目標和思政目標的通信原理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如表1所示。

表1 通信原理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5 結語

教書、育人是一體的,育人、育才是一事的[8,11]。課程思政是新時代的需要,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建設為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指明了方向,為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和育人效果提供了保障。通信原理作為高校通信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在通信行業人才培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本文基于西安航空學院辦學定位和實際情況,結合通信原理的課程特點,探索了課程思政建設的途徑和教學方法,形成了通信原理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已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培養德才兼備的新時代應用型人才奠定了重要基礎。實踐證明,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建設的過程是一個全面提高教學水平、教學質量和育人效果的過程。課程組將持續進行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教學設計,進一步提高課堂的育人效果,為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繼續努力。

猜你喜歡
原理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維護健康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平均場正倒向隨機控制系統的最大值原理
化學反應原理全解讀
通信原理教學改革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